腸扭轉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腸扭轉是腸管的某一段腸襻沿一個固定點旋轉而引起,常常是因為腸袢及其系膜過長,腸扭轉後腸腔受壓而變窄,引起梗阻、扭轉與壓迫影響腸管的血液供應,因此,腸扭轉所引起的腸梗阻多為絞窄性。飽餐後體力勞動或劇烈運動常是腸扭轉的誘發因素,為一種閉襻型梗阻。扭轉腸襻極易因血循環中斷而壞死,是機械性腸梗阻中最危險的一種類型,大多數腸扭轉發生在小腸,但乙狀結腸扭轉也不罕見。小腸扭轉好發於20~40歲間的青壯年,盲腸扭轉好發於40歲以下的成年,而乙狀結腸扭轉則好發於40~70歲的中老年。男性的發病率高於女性。

目錄

疾病概述

腸扭轉

腸扭轉intestinal volvulus ,一段系膜較長的腸袢扭轉180°以上而造成的腸梗阻。當腸管運動異常時或腸內容物增多及突然改變體位後易發生腸扭轉。如相對游離的盲腸、小腸和乙狀結腸是好發部位。青壯年及兒童多見。發病突然,腹痛劇烈,臍周絞痛常涉及腰背部,常為持續陣發性加重。患者彎腰蜷曲可減輕疼痛,腹部可捫及脹大的腸襻。常在短時間內發生腸絞窄腸壞死,如不能及時診斷治療很易發生休克死亡率為15%~40%。腹部X線檢查可見較大擴張的腸襻和氣液平面。早期輕症患者可行鋇劑灌腸造影,常見鋇劑受阻,鋇影尖端是鳥嘴形。在部分輕症患者可試行胃腸減壓或乙狀結腸插管法或腹部顛簸和順位推拿法有緩解的可能性,但多數患者需開腹進行複位術。複位後應逐段檢查腸管血運活力,如已發生壞死應予切除,且範圍都很大,是造成短腸症候群的主要原因,將嚴重地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飯後劇烈運

腸扭轉

動或體位變動後引起的劇烈腹痛應高度警惕發生腸扭轉的可能性。 有轉呼啦圈及體質弱和不良體位習慣者屬於高發人群,不要盲目追流行。

診斷:

(1)小腸扭轉:腹部絞痛,突然發生,多位於臍周圍,常因疼痛難忍而在床上翻滾不安。疼痛並向腰背部放射,伴嘔吐,患者面色蒼白,脈搏細弱,甚至發生休克。檢查:腹部有明顯壓痛腹肌緊張,腸鳴音亢進 。

(2)乙狀結腸扭轉:腹部陣發性絞痛,有明顯腹脹,疼痛較小腸扭轉略輕,嘔吐並不明顯。常為老年男性,有便秘史。檢查:腹部膨隆,腸鳴音亢進。x線腹部平片梗阻以上腸襻明顯擴張,鋇劑灌腸檢查,可見扭轉部鋇劑受阻,鋇影尖端呈鳥嘴狀。

治療:

(1)手術治療:小腸扭轉應早期剖腹手術治療;乙狀結腸多次扭轉宜行手術切除。

(2)保守治療:適用於乙狀結腸扭轉的早期,將肛管送入扭轉腸襻,肛管保留數天,如置管後腹脹減輕、疼痛消失即可拔管,如有腹肌緊張,疑有腸壞死,改行手術治療。

(3)支持療法:禁食,胃腸減壓,維持水與電解質平衡,抗感染,維持營養。  

疾病分類

普通外科,急診科  

疾病描述

腸扭轉

腸扭轉是一段腸袢沿其系膜長軸旋轉而造成的閉袢型腸梗阻,同時腸系膜血管受壓,也是絞窄性腸梗阻。常常是因為腸袢及其系膜過長,系膜根部附著處過窄或粘連收縮靠攏等解剖上的因素,並因腸內容重量驟增,腸管動力異常,以及突然改變體位等誘發因素而引起。腸扭轉部分在其系膜根部,以順時針方向旋轉為多見,扭轉程度輕者在360度以下,嚴重的可達2-3轉。常見的腸扭轉有部分小腸、全部小腸和乙狀結腸扭轉。  

症状體征

腸扭轉

表現為突然發作劇烈腹部絞痛.多在臍周圍,常為持續性疼痛陣發性加重;腹痛常牽涉腰背部,病人往往不敢平仰臥,喜取胸膝位或蜷曲側臥位;嘔吐頻繁,腹脹不顯著或者某一部位特別明顯,可以沒有高亢的腸鳴音。腹部有時可捫及壓痛的擴張腸袢;病程稍晚,即易發生休克。另外,還可見空腸迴腸換位,或排列成多種形態的小跨度蜷曲腸袢等特有的徵象。乙狀結腸扭轉:多見於男性老年人,常有便秘習慣,或以往有多次腹痛發作經排便、排氣後緩解的病史:臨床表現除腹部絞痛外。有明顯腹脹.有明顯腹脹.而嘔吐一般不明顯。  

疾病病因

常常是因為腸袢及其系膜過長,系膜根部附著處過窄或粘連收縮靠攏等解剖上的因素,並因腸內容重量驟增,腸管動力異常,以及突然改變體位等誘發因素而引起。腸扭轉部分在其系膜根部,以順時針方向旋轉為多見,扭轉程度輕者在360度以下,嚴重的可達2-3轉。常見的腸扭轉有部分小腸、全部小腸和乙狀結腸扭轉。  

病理生理

腸扭轉表現為急性機械性腸梗阻,根據其發生的部位,臨床上各有特點。小腸扭轉:急性小腸扭轉多見於青壯年。常有飽食後劇烈活動等誘發因素,發生於兒童者則常與先天性腸旋轉不良等有關。  

診斷檢查

腹部X線檢查符合絞窄性腸梗阻的表現,另外,還可見空腸和迴腸換位,或排列成多種形態的小跨度蜷曲腸袢等特有的徵象。 乙狀結腸扭轉:多見於男性老年人,常有便秘習慣,或以往有多次腹痛發作經排便、排氣後緩解的病史:臨床表現除腹部絞痛外。如作低壓灌腸。往往不足500ml便不能再灌入,腹部X線平片顯示馬蹄狀巨大的雙腔充氣腸袢,圓頂向上,兩肢向下;立位可見兩個酸平面。鋇劑灌腸X線檢查見扭轉部位鋇劑受阻,鋇影尖端呈「鳥嘴」形。  

治療

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

腸扭轉是一種較嚴重的機械性腸梗阻,常可在短時期內發生腸絞窄、壞死,死亡率為15%- 40%,死亡的主要原因常為就診過晚或治療延誤,一般應及時手術治療。

1、扭轉複位術 將扭轉的腸袢按其扭轉的相反方向迴轉複位。複位後如腸系膜血液循環恢復良好,腸管未失去生機,則還需要解決預防複發的問題,如為移動性盲腸引起的盲腸扭轉,可將其固定於側腹壁;過長的乙狀結腸可將其平行摺疊,固定於降結腸內側,也可行二期手術將過長的乙狀結腸切除吻合。

2、腸切除術 適用於已有腸壞死的病例,小腸應作一期切除吻合。乙狀結腸一般切除壞死腸段後將斷端作腸造瘺術,以後再二期手術作腸吻合術,較為安全。早期乙狀結腸扭轉,可在乙狀結腸鏡明視下。將肛管通過扭轉部進行減壓.並將肛管保留2-3日。但這些非手術療法。必須在嚴密的觀察下進行。  

非手術治療

雖有非手術治療成功的報導,但非手術治療一旦無效,則需迅速改為手術治療,以策安全。

手術治療

適應徵:

(1)全身情況較好,血壓、脈搏基本正常的早期腸扭轉。

(2)無腹膜刺激症状,體征或經初步非手術治療明顯好轉者。

(3)對年老、體弱、發病超過2日的無絞窄的扭轉也可試用。

目前常採用的方法有:

1、顛簸療法:病人取膝肘體位,加大膝肘間的距離,充分暴露下腹。術者立於病床一側,兩手合抱於病人下腹,然後抬起腹部突然放鬆,逐漸加重顛簸,重點在臍部和臍下部。如果腹脹明顯,可將腹部左右搖晃,上下反覆顛簸,一般連續3~5分鐘後休息片刻,至少要連續進行3~4次。通常在1~2次顛簸後即有輕快感,症状減輕,如顛簸後無便意,可給少量溫鹽水灌腸,以刺激腸蠕動,或服用攻下藥或配合針刺足三里天樞

腸扭轉複位

2、推拿療法:病人取仰臥位,在腹部塗以滑石粉,再以輕柔手法由劍突向下腹的方向撫摸2~3分鐘,病人可感舒適。然後進行繞腹周推拿,但一定要與扭轉方向相反,否則可使扭轉加重。推拿有效時腹部抵抗感變為柔軟,此時常可聽到腸鳴音亢進,也有氣過水聲。根據需要可改變體位,重推拿有脹感的部位。如腹壁過緊可取胸膝體位,以使放鬆。經推拿10~20分鐘如無便意,可讓病人起床活動,間隔1~2小時,再推拿一次。一般在1~2小時內有大量稀便排出,腹部鬆軟凹下,腸型和陣痛消失。  

疾病預防

避免飽食後劇烈活動等誘發因素。  

保健貼士

腸扭轉是一段腸袢沿腸系膜長軸旋轉或兩段腸袢扭纏成結而造成閉袢性腸梗阻,前者常見患者中下腹有陣發性劇烈絞痛、腹脹,排便排氣停止。中期以後可出現噁心嘔吐,嘔吐物為胃腸內容物。注意禁食,胃腸減壓,維持水與電解質平衡,抗感染,維持營養。  

中藥治療方

內服煎劑:炙黃芪 肉蓯蓉 萊菔子 廣木香 枳實 赤芍 川厚朴 大腹皮 全當歸 烏藥 桃仁 香附檳榔 牡丹皮 玄參 黃連 鹿角霜 元胡等。腹痛加白芍 木香 檳榔;噁心嘔吐加陳皮 半夏 厚朴 竹茹 杏仁 丁香 藿香;寒症加細辛 桂枝 白芥子 制附子 淫羊霍;寒濕加薏苡仁 狗脊 麻黃 附子 細辛;納呆苔膩加雞內金 萊菔子 砂仁 藿香 佩蘭葉。以上方劑每日劑水煎服,30劑為一療程。

內服散劑:紅人蔘 藏紅花 廣地龍 天仙子 兒茶 夏天無 白僵蠶 珍珠等。傳統中藥炮製後研細末,每日服3次,每次~2克。如吞服粉劑有困難者,可將藥粉裝入膠囊,每膠囊裝0.5克,每次服2~4粒。

外用煎劑:枳實 廣木香 萊菔子 石菖蒲 橘葉 小茴香 葛根 防己 麻黃 芫花等。水煎濕熱敷腹臍,每日劑。

灌腸煎劑:佛手 槐花 大黃 芒消 枳實 厚朴 萊菔子 黃芩 訶子 石菖蒲等。水煎灌腸,每日劑。

參看

健康問答網關於腸扭轉的相關提問

關於「腸扭轉」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