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己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防己
Fánɡ Jǐ
防己
別名 粉防己、粉寸己、漢防己、土防己[浙江]、石蟾蜍、蟾蜍薯、倒地拱、白木香、豬大腸、解離、載君行、石解
功效作用 行水瀉下濕熱。治水腫臌脹濕熱腳氣,手足攣痛,癬疥瘡腫。
英文名 RADIX STEPHANIAE TETRANDRAE
始載於 神農本草經
毒性 小毒
歸經 肺經膀胱經
藥性
藥味

防己,本品為防己科植物粉防己或馬兜鈴科植物廣防己的乾燥根。前者藥材稱為漢防己,後者稱木防己

目錄

簡介

防己性味歸經:苦、辛,寒。歸膀胱、腎、脾經。 功能:利水消腫祛風止痛。主治:水腫腳氣小便不利濕疹瘡毒,風濕痹痛,高血壓症。一般認為,漢防己利水消腫作用較強,木防己祛風止痛作用較好。

成分:含多種生物鹼,主要為漢防己鹼、去甲基漢防己鹼。

藥理:有鎮痛解熱消炎肌肉松馳、利尿、抗過敏性休克及降低血壓的作用。

用法用量:5-10g。

注意事項:本品苦寒較甚,不宜大量使用,以免損傷胃氣食欲不振陰虛濕熱者忌用。  

防己-植物形態

多年生落葉纏繞藤本。根圓柱形。莖纖細,有略扭曲的縱條紋。葉互生,寬三

防己

角狀卵形,長3.5-6.5厘米,寬5-7厘米,先端鈍,具小突尖,基部截形或略呈心形,全緣,上面綠色,下麵灰綠色至粉白色,兩面被短柔毛,掌狀脈5條;葉柄盾狀著生,長5-6厘米。花小,單性,雌雄同株;雄花序為頭狀聚傘花序,排列成總狀,雄花萼片4,花瓣4,黃綠色,雄蕊4,花絲連合成柱狀體,上部盤狀,花藥著生其上;雌花集成短縮的聚傘花序,萼片、花瓣與雄花同,心皮1,花柱3裂。核果球形,熟時紅色。花期5-6月,果期7-9月。 本品呈不規則圓柱形、半圓柱形或塊狀,多彎曲,長5 ~15cm。直徑1~5cm。 表面淡灰黃色,在彎曲處常有深陷橫溝而成結節狀的瘤塊樣。體重,質堅實,斷面平坦,灰白色,富粉性,有排列較稀疏的放射狀紋理。氣微,味苦。  

防己-化學成分

含多種生物鹼,其中主要為粉防己鹼漢防己甲素 Tetrandrine)

防己

、去甲基粉防己鹼(漢防己乙素Demethyl tetrandrine),輪環藤季銨鹼(Cyclanoline)等。 三葉木防己鹼:[英文名稱] Trilobine,分子量562.64。

物理性質:結晶(苯),熔點237℃, (α)D+305°(C=1.26,氯仿)。幾乎不溶於水,略溶於乙醇丙酮乙醚,溶於氯仿。  

防己-藥理作用

1.抗炎作用三葉木防己鹼硫酸鹽有抗炎和治療關節炎的作用。大鼠口服100mg/kg對植入棉球肉芽腫的抑制率為28.8%,在相同劑量下保太松為27.2%。對角叉菜足踝腫兩者的

防己

抗炎作用亦相等。對分枝桿菌引起的實驗性關節炎的抑制作用亦很強。 2.其他作用三葉木防己鹼對發熱家兔有解熱作用。能麻痹蛙的心肌骨骼肌。對破傷風白喉肉毒桿菌外毒素以及河豚鼠素對小鼠的致死作用有某些保護作用。三葉木防己鹼對Hela一S3細胞有很強的細胞毒活性。還有降壓、鎮痛作用。三葉木防己鹼的碘化甲基物的肌松作用比箭毒鹼強1.4倍。  

防己-製法

防已片:除去雜質,稍浸,洗淨,潤透,切厚片,乾燥。本品為類圓形或破碎的厚片,周邊色較深,切麵灰白色,粉性,有稀疏的放射狀紋理。氣微,味苦。  

防己-本草匯言

神農本草經》:味辛,平。主治風寒,溫症,熱氣,諸癇,除邪,利大小便。 《名醫別錄》:味苦,溫,無毒。主治水腫,風腫,去膀胱熱,傷寒寒熱邪氣中風,手腳攣急,止泄,散癰腫,惡結,諸蝸疥癬,蟲瘡,通腠理,利九竅

《本草拾遺》:漢主水氣,木主風氣,宣通。作藤著木生

防己

,吹氣通一頭如通草

《藥性論》:漢防己,君,味苦,有小毒。能治濕風,口面?沸保?手足疼,散留痰,主肺氣嗽喘。

木防己,使,畏女菀,鹵咸,味苦,辛。能治男子肢節中風,毒風不語,主散結氣擁腫,溫瘧風水腫,治膀胱。

《開寶本草》:味辛、苦,平、溫,無毒。療水腫,風腫,去膀胱熱,傷寒,寒熱邪氣,中風手腳攣急,止泄,散癰腫,惡結,諸蝸疥癬,蟲瘡,通腠理,利九竅。

《藥類法象》:漢防己,氣寒,味大苦。

療腰以下至足濕熱腫盛、腳氣。補膀胱,去留熱,通行十二經。 《湯液本草》:通行十二經。

《象》云:治腰以下至足濕熱腫盛腳氣,補膀胱,去留熱,通行十二經。去皮用。

《本草》云:主風寒,溫瘧,熱氣諸癇,除邪,利大小便。療水腫、風腫,去膀胱熱,傷寒寒熱邪氣,中風,手腳攣急,止泄,散癰腫惡結,諸??疥癬蟲瘡,通腠理,利九竅。

《藥性論》云:漢防己,君。又云:木防己,使。畏女菀、鹵咸。去血中濕熱。

《本草衍義補遺》:氣寒,苦辛,陽中之陰。治腰以下至足濕熱腫盛,補膀胱,去留熱,通行十二經及治中風,手腳攣急。《本草》云:漢防己,君;木防己,使。漢主水氣,木主風氣。又云:木防己不入藥,古方亦通用之,治肺痿咯血多痰。漢防己、葶藶等分為末,糯米飲調一錢,甚效。

《本草發揮》:潔古云:氣寒味苦。療腰已下至足濕熱腫盛腳氣。補膀胱,去留熱,通行十二經。

《主治秘訣》云:辛苦陰也。泄濕氣,去皮淨用。又云:去下焦濕腫與痛,並膀胱火邪,必用漢防己、龍膽黃柏知母也。 《本草經疏》:防己得土中陽氣,而兼感乎秋之燥氣以生,故味辛苦平,溫

防己

無毒。潔古謂其大苦辛寒為得之。然性燥而不淳,善走下行,長於除濕,以辛能走散,兼之氣悍,故主風寒溫瘧,熱氣諸癇,除邪氣。除濕下行,故利大小便。此《本經》所載也。《別錄》療水腫風腫,去膀胱熱,通腠理,利九竅,止泄者,皆除濕之功也。其曰傷寒寒熱邪氣,中風手腳攣急,則寒非燥藥可除,不宜輕試。又曰散癰腫惡結,諸咼疥癬蟲瘡,非在下部者,亦不宜用。治濕風口眼?沸保?手足拘痛,真由中風濕而病者,方可用之。留痰非由脾胃中濕熱而得者,亦不宜服。肺氣喘嗽,不因風寒濕所郁腠理壅滯者勿用。惟治下焦濕熱,腫、泄、腳氣,行十二經濕為可任耳。  

防己-考證

簡誤:防己固為去下焦血分濕熱之要藥,然其性悍,其氣猛,能走竄決防,大苦大寒,能傷胃氣。凡胃虛、陰虛、自汗盜汗口苦、舌干,腎虛小水不利,及胎前產後血虛,雖有下焦濕熱,慎毋用之。犯之為害非細。 《本草蒙筌》:味辛、苦,氣平、寒。陰也。無毒。通行十二經。畏萆?Z殺毒雄黃,惡細辛,種因根苗各治,名分漢木兩呼,漢防己是根,破之紋作車輻解,黃實馨香;木防己是苗,皮皺上有丁足子,青白虛軟。漢者主水氣,名載君行;音杭。木者理風邪,職僉使列。故云:腰以下至足,濕熱腫痛腳氣,及利大小二便,退膀胱積熱,消癰散腫,非用漢者不能成功。若療肺氣喘嗽、膈間支滿,併除中風攣急、風寒濕瘧熱邪,此又全仗木者以取效也。

謨按:東垣云:防己性苦,寒,純陰,能瀉血中濕熱,通血中滯塞。補陰

防己

泄陽,助秋冬、瀉春夏之藥也。譬諸於人,則險而健者類之。夫險健者,每每幸災樂禍,遇有風塵之警,必竟借為亂階。然而見善亦喜,見惡亦怒。如善用之,可使禦敵凶暴之人,衝突險固之地,亦不為無益者也。故凡瞑眩之經,聖人安得因之而使廢耶!亦必存之以待善用。今夫防己聞其臭則可惡,下咽則令身心煩亂,飲食減少,藥之瞑眩,誠為拇拙。至於通行十二經,以去濕熱壅塞腫疼,及治下註腳氣,除膀胱積熱而庇其基,則非此不可,誠為行經之仙藥也。然雖藥力之能,亦在人善用而不錯爾。復有不可用者數端,今悉舉陳使知警省。如飲食勞倦、陰虛內熱、元氣谷氣已虧之病,而以防己瀉去大便,則重亡其血,此不可用一也;如大渴引飲,是熱在下焦氣分,宜滲瀉之,其防己乃下焦血藥,此不可用二也;如外感風寒,邪傳肺經,氣分濕熱而小便黃赤,甚至不通,此上焦氣病,禁用血藥,此不可用三也;若人久病,津液不行,上焦虛渴,宜補以人蔘葛根之甘溫,倘用苦寒之劑,則促危亡,此不可用四也。仍不止如此,但上焦濕熱者皆不可用。若系下焦濕熱流入十二經,以至二陰不通,必須審用可也。

《本草乘雅》:防,防禦;己,己土。此得水用,不令土有少犯,然性流離解散,當善馭之,則為通劑之巨擘。防者障也。己者我也。我立則畛畦分矣。故績平水土為獨革,一曰解離,一曰石解,謂根文作車輻解,當以離麗解散為己任,七方之急方,十劑之通劑也。然其氣平,故風寒濕熱,四氣咸宜,若溫瘧諸癇,乃陰陽舛錯,嚴御其防,陰陽仍兩間矣。 《藥性解》:味辛苦,性平溫,無毒,入十二經。尤善腰以下至足濕熱腫盛。療中風手腳攣急,口眼歪斜,疥癬蟲瘡,止嗽消痰,利大小便,去留熱。惡細辛、萆?Z,殺雄黃毒。

按:防己為陽中之陰,於經絡無所不入。又主降,故下部多功。象之於人,則險而健者也。用之當,則可展其能;一不當,而反階之禍。惟十二經真有濕熱壅寒及膀胱積熱、下疰腳氣

粉防己鹼

,此誠要藥,無可代者。然臭味拂人,妄服之令人減食。其不可用有四:若飲食勞倦、元氣既虧,而以防己泄大便,則重亡其血一也;發渴引飲,熱在肺經氣分,而防己乃下焦血藥二也;外傷風寒,邪傳肺部,以至小便黃赤不通,此上焦氣分禁忌血藥三也;久病之後,津液不行,此上焦虛渴,宜補以甘溫,若用苦寒之劑,則速其危四也。分木、漢二種,即根苗為名,漢主水氣,木主風氣,為少異耳。

景岳全書》:味苦,性寒,陰也,降也。去濕熱水腫,利大小便,解諸經熱壅腫痛,濕熱腳氣,通九竅熱閉,逐膀胱肝腎濕熱,及熱毒諸瘡、濕熱生蟲等證。

《本草備要》:通,行水,瀉上焦血分濕熱。大苦大寒。《本經》平,《別錄》溫。大陽經藥膀胱。能行十二經,通腠理,利九竅,瀉下焦血分濕熱,為療風水之要藥。治肺氣喘嗽,水濕。熱氣諸癇,降氣下痰。濕瘧腳氣,足傷寒濕為腳氣。寒濕郁而為熱,濕則腫,熱則痛。防己為主藥,濕加苡仁蒼朮木瓜木通,熱加芩、柏,風加羌活、萆?Z,痰加竹瀝南星,痛加香附木香活血四物,大便秘加桃仁、紅花,小便秘加牛膝澤瀉,痛連臂加桂枝威靈仙,痛連脅加膽草。又有足跟痛者,屬腎虛,不與腳氣同論。水腫風腫,癰腫惡瘡。或濕熱流入十二經,致二陰不通者,非此不可。然性險而健,陰虛及濕熱在上焦氣分者禁用。《十劑》曰:通可去滯,通草、防己之屬是也。通草即木通,是徐之才亦以行水者,為通與燥劑無以別矣。木通甘淡,瀉氣分濕熱;防己苦寒,瀉血分濕熱。本集以行水為通劑,改熱藥為燥劑。陳藏器曰:治風用木防己,治水用漢防己。酒洗用。惡細辛,畏萆?Z。 《本經逢原》:防己辛寒純陰,主下焦血分之病,性劣不純,善走不行,長於除濕。以辛能走散,兼之氣悍,故主風寒溫瘧,熱氣諸病,除邪,利大小便,此《本經》主治也。《別錄》療水腫膀胱熱,通腠理,利九竅,皆除濕之功也。弘景曰:防己是療風要藥。漢防己是根,入膀胱,去身半以下濕熱;木防己是苗,走陽蹺,治中風攣急,風痹濕熱。《金匱防己黃芪湯、防己地黃湯、木防己湯、五物防己湯,皆治痰飲濕熱之要藥,而《千金》治遺尿小便澀,有三物木防己湯,水腫亦有三物木防己湯

防己

,總取其通行經脈之力也。能瀉血中濕熱,通經絡中滯塞,險健之類,用之不得其宜,下咽令人心煩,飲食減少。至於去濕熱腫痛,下註腳氣,膀胱積熱,誠通行十二經之仙藥也。如飲食勞倦,陰虛內熱,以防己泄大便,則重亡其血,其不可用一也;大渴引飲,及久病津液不行,上焦濕熱等證,防己乃下焦血藥,其不可用二也;外感邪傳肺經,氣分濕熱,而小便黃赤,此上焦氣病,其不可用三也。大抵上焦濕熱,皆不可用,即下焦濕熱,又當審其二便不通利者,方可用之。

《本草崇原》:防己氣味辛平,色白紋黑,稟金水相生之氣化。其莖如木,木能防土,己者土也,故有防己之名。主治風寒溫瘧熱氣者,風寒之邪,藏於腎臟,發為先熱後寒之溫瘧。溫瘧者,熱氣有餘之瘧也。《經》云:溫瘧者,先熱後寒,得之冬中於風寒,此病藏於腎。防己啟在下之水精而輸轉於外,故治風寒溫瘧熱氣也。諸癇除邪者,心包受邪,發為牛、馬、豬、羊、雞諸癇之證。防己中空藤蔓,能通在內之經脈,而外達於經脈,故治諸癇除邪也。利大小便者,土得木而達,木防其土,土氣疏通,則二便自利矣。 愚按:防己氣味辛平,莖空藤蔓,根紋如車輻,能啟在下之水精而上升,通在內之經脈而外達,故《金匱要略》云:膈間支飲,其人喘滿心下痞堅,面色黧黑者,其脈沉緊,得之數十日,醫吐下之,不愈,木防己湯主之。又云:風水脈浮身重,汗出惡風者,防己黃芪湯主之。皮水為病,四肢腫,水氣在皮膚中,四肢聶聶動者,防己茯苓湯主之。《千金方》治遺尿小便澀,三物木防己湯主之。而李東垣有云:防己乃下焦血分之藥,病在上焦氣分者禁用。試觀《金匱》諸方所治之證,果在氣分乎?血分乎?抑在上焦乎?下焦乎?蓋防己乃行氣通上之藥,其性功與烏藥、木通相類,而後人乃以防己為下部藥,不知何據。東垣又云:防己大苦寒,能瀉血中濕熱,比之於人,則險而健者也,幸災樂禍,能為亂階,然善用之,亦可敵凶突險,此瞑眩之藥也。故聖人存而不廢噫。神農以中品之藥為臣,主通調血氣,祛邪治病,無毒有毒,斟酌其宜,隨病而用。如防己既列中品,且屬無毒,以之治病,有行氣清熱之功。險健為亂之說,竟不知從何處得來,使後人遵之如格言,畏之若毒藥,非先聖之罪人乎。東垣立言,多屬臆說,蓋其人富而貪名,又無格物實學。李時珍乃謂千古而下,唯東垣一人,誤矣。

《本草求真》:防己專入膀胱。辛苦大寒,性險而健,善走下行,長於除濕通竅利道,能瀉下焦血分濕熱及療風水要藥。杲曰:本草十劑云:通可去滯,通草、防己之屬是也。夫防己大苦寒,能瀉血中濕熱,通其滯塞,亦能瀉大便,補陰瀉陽,此之於人,則險而健者也,幸災樂禍,能首為亂

廣防己

階,然善用之,亦可敵凶穴險。故凡水濕喘嗽,熱氣諸癇,溫瘧腳氣,水腫風腫,癰腫惡瘡,及濕熱流入十二經,以致二陰不通者,皆可用此調治。若屬腳氣腫痛,濕則腫,熱則痛。如濕則如蒼朮、薏苡、木瓜;熱加黃芩、黃柏;風加羌活、萆?Z;痰加竹瀝、南星;痛加香附、木香;血虛加四物;大便秘加桃仁、紅花;小便秘加牛膝、澤瀉;痛連臂加桂枝、威靈仙;痛連脅加膽草,隨症通活,斯為善矣。但此氣味苦寒,藥力猛迅,若非下焦血分實熱實濕,木通甘淡,瀉氣分濕熱;防己苦寒,瀉血分濕熱。及非二便果不通利,妄用此藥投治,其失匪輕,不可不知。此雖有類黃柏、地膚子,但黃柏之瀉膀胱濕熱,則併入腎瀉火,味苦而不辛,此則辛苦兼見,性險而健,故於風水腳氣等症兼理;地膚子之瀉膀胱濕熱,味苦而甘,力稍遜於黃柏;此則健險異常,有辛無甘,而為亂階之首也。共一瀉熱與濕,而氣味治功,各別如此。  

防己-慎用

己有二種,曰漢曰木,[批]木防己。治風須用木防己,治水須用漢防己。 《得配本草》:惡細辛。味苦、辛,寒。足太陽本藥。行十二經絡,瀉上焦血分濕熱。祛風水,除溫瘧,退癰腫,療蟲瘡。得葵子,通小便淋澀。配知、柏,去下焦

防己

濕腫;配桃仁,治大便秘。佐膽草,治脅痛;使膽星,治熱痰;合威靈,治肩臂痛。心與花大,黃色者真。去風,用木防己;治水,用漢防己。酒洗,同車前根蒸熟用。熱在上焦勿用。防己下焦藥。氣分風熱小便不通,元氣虛弱,陰虛內熱,病後虛渴,皆禁用。

《本草經解》:防己氣平,秉天秋降之金氣;味辛無毒,得地西方燥金之味,入手太陰肺經。氣味降多於升,陰也。風寒溫瘧者,感風寒而患但熱不寒之症也;熱氣諸癇者,心有熱而患一切風癇者,溫熱皆為陽邪,癇瘧皆屬風木,防己氣平,可以清陽邪,味辛可以平風木而消風痰也。除邪者,辛平之品,可除溫熱之邪也。小便出於膀胱,膀胱津液,肺氣化乃出,防己氣平,可以化氣,故利小便;大便出於大腸,肺與大腸為表裡,味辛可以潤腸,故利大利也。但臭惡傷胃,宜慎用之。  

防己-鑒別

(1)本品橫切面:木栓層有時殘存。皮層散有石細胞群,常切向排列。韌皮部較寬。形成層成環。木質部佔大部分,射線較寬;導管稀少,呈放射狀排列;導管旁有木纖維薄壁細胞充滿澱粉粒,並可見細小桿狀草酸鈣結晶。 (2)取本品粉末約2g,加0。5mol/L硫酸溶液20ml,加熱10分鐘,濾過,濾液加氨試液調節pH值至9 ,移置分液漏斗中,加苯25ml,振搖提取,分取苯液5ml,置瓷蒸發皿中,蒸干,殘渣加硫酸試液數滴,即顯紫色,漸變綠色至污綠色,放置,色漸加深。

防己

(3)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醇15ml,加熱迴流 1小時,放冷,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乙醇 5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粉防己鹼與防己諾林鹼對照品,加氯仿製成每1ml各含1mg的混合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於同一矽膠G薄層板上,以氯仿-丙酮-甲醇 (6:1: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稀碘化鉍鉀試液。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防己-含量測定

取本品粉末(過三號篩)約1g,於80℃乾燥4 小時,精密稱定,置索氏提取器中,加濃氨試液6 滴,放置1小時,加氯仿適量,加熱迴流約6 小時,提取液回收氯仿後,放冷,殘渣用無水乙醇分次溶解並全部移至2ml 量瓶中,加無水乙醇至刻度,搖勻,靜置,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粉防已鹼對照品適量,加氯仿製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供試品溶液100μl,點於矽膠G薄層板上使成條狀,另取對照品溶液10μl,點於供試品條斑一側,作為對照,以氯仿-丙酮-甲醇-濃氨試液(20:3:2:0.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待溶劑揮盡,立即置紫外光燈(365nm)下照射約數十分鐘後,刮取與對照品斑點相應位置上的供試品條斑,同時刮取同一薄層板上與對照品條斑等面積的矽膠G作空白,照柱色譜法(附錄ⅥC),置兩個相同的色譜柱(0.7cm×10cm)中,

防己

用甲醇30ml分次洗脫,洗脫液收集於蒸發皿中,蒸干,冷卻,精密加0.1mol/L鹽酸溶液10ml使殘渣完全溶解,照分光光度法(附錄Ⅴ A),在280nm 波長處測定吸收度。按粉防已鹼(C38H42N2O6)的吸收係數(E1% 1cm)為113計算,即得。 本品於80℃乾燥4 小時,含粉防已鹼(C38H42N2O6)不得少於0。70%。  

防己-主要種類

廣防己 來源:為馬兜鈴科植物廣防己Aristolochia fangchi Y.C. Wuex L.

防己

D. Chow et S.M.Hwang勺根。

植物形態:木質藤本。莖污黃色,幼枝密生竭色茸毛。葉互生,長圓形至卵狀披針形,長6~12cm,寬3~4cm,下面密被褐色茸毛;葉柄被褐色茸毛。總狀花序有花1~3朵,紫色,花被外被竭色茸毛,下部管狀,略彎曲,上部喇叭狀,先端3淺裂,有黃色斑點;雄蕊6,貼生於花柱體周圍;子房下位。蒴果橢圓形。花期3~5月,果期7~9月。生於山坡疏林中。主產廣東、廣西。

採制:秋、冬季採挖,洗淨、切段,粗根縱切兩瓣,晒乾。

性狀:根圓柱形,或對半剖成半圓柱形,梢彎曲,長8~20cm,直徑3~6cm。表面灰棕色,栓皮厚,粗糙。多縱皺紋,彎曲處有深橫溝,颳去外皮露出灰黃色皮部;剖開面導管束易成刺片剝下。質堅硬,橫切面略粉性,可見細密的放射狀紋理。味苦。

化學成分:含木蘭鹼(magnoflorine)、馬兜鈴內醯胺(aris-tolactam)、馬兜鈴酸A、B、C、(aristolochic acid A,B,C)、尿囊素(allantoin)及β-谷甾醇等。

木防己

植物形態:草質或近木質纏繞藤本。幼枝密生柔毛。葉形狀多變,卵形或卵狀長圓形,長3-10厘米,寬2-8厘米,全緣或微波狀,有時3裂,基部圓或近截形,頂端漸尖、鈍或微缺,有小短尖頭,兩面均有柔毛。聚傘狀圓錐花序頂生;花淡黃色,花軸有毛;雄花有雄蕊6,分離;雌花

防己

退化雄蕊6,心皮6,離生。核果近球形,兩側扁,蘭黑色,有白粉。花果期5-10月。產各地,生長在山坡路旁或疏林中;中國除西北地區外,均有分布。

用途:藤可編織;根含澱粉,可釀酒,入藥有祛風通絡,利尿解毒,降血壓的功效。 根含木防已鹼、異木防已鹼、木蘭花鹼等。  

防己-備註

(1)防己自古以來分為漢防己和木防己兩大類,一般習慣所稱的漢防己實際上是防己科的粉防己,而不是馬兜鈴科的漢中防己Aristolochia heterophylla Hemsl.,商品木防己則為馬兜鈴科的廣防己和漢中防己,有時也包括防己科的木防己。現時中醫應用防己的經驗是:漢防己偏於利濕走里,可利小便以消腫;木防己偏於祛風而走外,用於祛風濕以止痛。 (2)用於風濕痹痛,多配伍薏苡仁滑石、蜇砂等清熱除濕之品。對寒濕痹痛,須用溫經止痛肉桂附子等藥同用。用於水腫、小便不利等症,可與椒目葶藶子大棗等配伍同用,若屬虛證,常與黃耆、茯苓白朮等配伍。  

防己-按語

1. 防己為辛能散,功能祛風濕而通絡,主治風濕痹痛之症;苦寒降泄,利水濕而消腫,能除水腫腳氣之患。

2. 防己有漢、木二種,木防己性偏宣通經絡,力善祛風止痛;漢防己性偏疏通。

參看

關於「防己」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