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防己
A+醫學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廣防己 | 中藥圖典 |
廣防己 Guǎnɡ Fánɡ Jǐ |
|
---|---|
別名 | 滇防己、木防己、百解頭、防己、水防己、百銀頭、藤防己、黑蛇膽、大痧藥 |
功效作用 | 祛風止痛,清熱利水。用於濕熱身痛,風濕痹痛,下肢水腫,小便不利。 |
英文名 | RADIX ARISTOLOCHIAE FANGCHI |
始載於 | |
毒性 | |
歸經 | 肺經、膀胱經 |
藥性 | 寒 |
藥味 | 辛、苦 |
廣防己 Radix Aristolochiae Fangchi
(英)Fanschi Root
【來源】 為馬兜鈴科植物廣防己Aristolochia fangchi Y.C. Wuex L.D. Chow et S.M.Hwang勺根。
【植物形態】 木質藤本。莖污黃色,幼枝密生竭色茸毛。葉互生,長圓形至卵狀披針形,長6~12cm,寬3~4cm,下面密被褐色茸毛;葉柄被褐色茸毛。總狀花序有花1~3朵,紫色,花被外被竭色茸毛,下部管狀,略彎曲,上部喇叭狀,先端3淺裂,有黃色斑點;雄蕊6,貼生於花柱體周圍;子房下位。蒴果橢圓形。花期3~5月,果期7~9月。生於山坡疏林中。主產廣東、廣西。
【採制】 秋、冬季採挖,洗淨、切段,粗根縱切兩瓣,晒乾。
【性狀】 根圓柱形,或對半剖成半圓柱形,梢彎曲,長8~20cm,直徑3~6cm。表面灰棕色,栓皮厚,粗糙。多縱皺紋,彎曲處有深橫溝,颳去外皮露出灰黃色皮部;剖開面導管束易成刺片剝下。質堅硬,橫切面略粉性,可見細密的放射狀紋理。味苦。
【化學成分】 含木蘭鹼(magnoflorine)、馬兜鈴內醯胺(aris-tolactam)、馬兜鈴酸A、B、C、(aristolochic acid A,B,C)、尿囊素(allantoin)及β-谷甾醇等。
【性味】 性大寒,味苦、辛。
【功能主治】 祛風止痛,清熱利水,用於濕熱身痛、下肢水腫、小便不利、風濕痹痛。
【英文名】 RADIX ARISTOLOCHIAE FANGCHI
【別名】木防己、藤防己、防己[廣西、廣東]、大痧藥
【來源】本品為馬兜鈴科植物廣防己Aristolochia fangchi Y.C.Wu ex L.D. Chou et S.M. Hwang 的乾燥根。秋、冬二季採挖,洗淨,切段,粗根縱切兩瓣,晒乾。
【製法】除去雜質及粗皮,稍浸,洗淨,潤透,切厚片,乾燥。
【性狀】本品呈圓柱形或半圓柱形,略彎曲,長6~18cm,直徑1.5~4.5cm。表面灰棕色,粗糙,有縱溝紋;除去粗皮的呈淡黃色,有刀刮的痕迹。體重,質堅實,不易折斷,斷麵粉性,有灰棕色與類白色相間連續排列的放射狀紋理。無臭,味苦。
【鑒別】
(1) 本品橫切面:木栓層為10~15列細胞。栓內層為3~5列細胞。石細胞環帶與栓內層連接,其下有多列薄壁細胞。韌皮部射線寬廣;篩管群皺縮;有少數石細胞散在。形成層環不甚明顯。木質部射線寬20~30餘列細胞;導管較大,直徑45~220μm;木纖維束位於導管旁,纖維直徑約20μm,壁較厚。薄壁細胞含澱粉粒,有的含草酸鈣簇晶。
(2) 取本品粉末3g,加乙醇50ml,加熱迴流1小時,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乙醇5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廣防己對照藥材,同法製成對照藥材溶液。再取馬兜鈴酸對照品,加甲醇-丙酮(9:1) 的混合溶液,超聲處理15分鐘,製成每1ml含0.2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三種溶液各3μl,分別點於同一矽膠G薄層板上使成條狀,以甲苯-醋酸乙酯-甲醇-甲酸(20:10:1:1) 的上層溶液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分別置日光及紫外光燈(365nm) 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和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分別顯相同顏色的條斑。
【功能主治】祛風止痛,清熱利水。用於濕熱身痛,風濕痹痛,下肢水腫,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 4.5~9g。
【貯藏】置乾燥處,防霉,防蛀。
【摘錄】《中國藥典》
目錄 |
廣防己栽培技術
廣防己為馬兜鈴科植物廣防己(Aristolochia fangchi y.c.Wuex L.D.Chou et S.M.Hwang )的乾燥根,別名防己馬兜鈴、防己等。具有祛風止痛、清熱利水的功效。主產於廣東、廣西、雲南、海南等地。
(-)形態特徵
多年生木質藤本,長3~4米;根粗壯,圓柱形,栓皮發達,長15厘米以上;莖下部不分枝,樹皮厚,縱裂鬆軟,嫩枝密被褐色長柔毛;葉互生,革質長圓形或卵狀長圓形,主脈3條,基出,下面網脈凸起;總狀花序,紫色,喇叭形,花被合生,紫紅色,有黃斑及網紋,外被褐色絨毛,花被管基部膨大,上部短小呈檐部圓盤狀,邊緣3淺裂;葫果圓柱形或長圓狀披針形;種子褐色,多數。花期3-5月,果熟期8-10月。
(二)生長習性
喜溫暖氣候,生長適宜溫度為15-25℃。耐旱喜陰,過於乾燥的地方,生長較弱。喜生長於微酸性肥沃的砂壤土中,多生於荒山草坡、灌叢、路旁、疏林地或荒蕪地。
(三)栽培技術
1.選地、整地 選擇排灌方便、土壤疏鬆肥沃、土質微酸的山坡地或荒蕪地作種植地。全墾或帶墾整地作畦。育苗地:選擇背風、疏鬆肥沃、有蔭蔽條件的疏林地或荒坡地育苗。深翻曬土,下足基肥,每畝施人畜糞1500-2000千克,拌勻整平後作高畦,唯寬1.3米,畦高25-30厘米,四周開溝,方便排水。苗床用40%甲醛1000-1200倍液消毒,殺滅雜菌、蟲卵。
2.繁殖方法用種子和扦插繁殖。
(1)種子繁殖 晚秋或翌年春季,取出種子播種。採用條播,在整好的畦上,按行距20厘米開淺溝,將種子撒在溝里,覆土,以不見種子為度,加草覆蓋。
(2)扦插繁殖 選擇二、三年生,生長旺盛、無病蟲害、莖節粗壯的藤蔓作插條。用利刀截成10一15厘米的插條,要求每根插條具有3-4個節。在3月底4月初扦插。按 10厘米X 15厘米株行距進行扦插,要求斜插,插條埋入土中1/3,上部露出2-3個節。扦插後澆水,蓋草保濕。
3.田間管理
(1)遮蔭 植株幼苗喜陰,插後應搭蔭棚或間種油菜、木薯等作物遮蔭,促進苗木生長。
(2)中耕除草 早春時勤除雜草。雨季土壤易板結,宜勤鬆土,利於植株生長。
(3)排灌 經常保持田間濕潤,利於植株成活,成活後少澆水,特別是雨季,要做好排水工作,防止浸漬爛根。
(4)追肥在開花前,每畝施用2500千克稀人糞尿、過磷酸鈣液,翌年春季,行間開溝,每畝追施1500千克土雜肥或20~30千克過磷酸鈣與10-15千克硫酸銨。
(5)搭設支架當苗高30厘米時,應設支架,以利莖蔓攀援生長。
4.病蟲害防治
(l)葉斑病 該病為害葉片,多發於高溫高濕夏季。防治方法:①發病初期,用50%多菌靈500倍液噴霧,或用70%托布津 1000倍液外加0.3%洗衣粉噴霧,每7天噴 1次,連噴2-3次;②用1:1:120波爾多液噴霧,每7天噴1次,連噴2-3次。
(2)根腐病 該病多發於夏季,為害根部,排水不良地較嚴重。防治方法:①清除病株,並撒上石灰;②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澆灌根部;③用0.5%硫酸銅800~1000倍液噴霧。
(3)馬兜鈴鳳蝶 以幼蟲咬食葉片,造成缺刻。防治方法:①冬季清潔田園,將殘株集中燒毀;②幼齡期用青蟲菌500倍液噴洒防治。
(4)蚜蟲 成蟲或若蟲成群集於葉片,吸取汁液,致使葉片發黃或枯萎。防治方法:用40%樂果乳劑1000-1200倍液噴霧。
(5)金龜子 成蟲為害葉片,咬食殘缺,嚴重時吃光。若蟲地下鑽洞,破壞根部組織。防治方法:用90%敵百蟲 1000倍液噴殺或人工捕殺。
(四)採收與加工
種植4-5年後可採挖,多於秋冬季進行。用鋤頭挖取根部,抖淨泥土,去掉地上枝蔓與細根。颳去栓皮層,截成10-15厘米的小段,粗大者可劈開兩半,晒乾或烘乾即成商品。
(五)留種技術
當果實由綠變黃時,將果實連柄摘下晒乾,取出種子即播,或理於濕沙中,放陰涼處保存。
|
關於「廣防己」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