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水腫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下肢水腫分為生理性浮腫和病理性浮腫。

目錄

下肢水腫的原因

下肢浮腫臨床常見, 主要見於以下幾種疾病性浮腫。

①心性浮腫,患有各種心臟病病人, 當心功能不全時,體循環障礙,使下肢靜脈回心血量減少,引起浮腫;

②肝性浮腫,各種肝炎發生肝硬變後,由於肝臟合成白蛋白減少,造成低蛋白血症血漿滲透壓降低,可引起廠肢浮腫;

③腎性浮腫,急慢性,腎炎腎病症候群病人,腎小球濾過功能降低,造成體內水鈉游留,此外再加上大量的蛋白尿出,產生低蛋白血症,從而引起浮腫;

甲狀腺機能低下性浮腫, 甲狀腺功能低下時,病人真皮粘多糖沉積,細胞積聚多量透明質園、硫酸軟骨素和水分,可引起下肢浮腫;

下肢深靜脈病變性浮腫,下肢深靜脈炎或下肢靜脈瓣膜功能不全時, 由於靜脈迴流受阻,病人可出現下肢浮腫。

生理性水腫;

表現一:有些中年女性,早晨起床後,忽然發現自己的胎胖了一圈,眼險及顏面都有些輕度浮腫,下肢皮膚有凹陷性水腫或緊繃感。隨著一天時間的推移,可逐漸減輕消退。

表現二:有些飲食中習慣於「口重」的人,常常出現下肢浮腫。

表現三:長時間站立、行走、下蹲或坐位時,會發現下肢或雙腳「發緊」,女人逛商店是最有體會的了,若稍串休息或改變體位後一段時間,浮腫可自行減輕、消失。

表現四:有些健康的女性在月經來潮前一周或半個月內,出現眼險、手背、腳踩甚至雙下膠輕度浮腫,或伴有乳房脹痛盆腔部沉重感,以及煩躁、易怒、失眠疲乏頭痛神經宮能症症状

表現五:服用某些藥物後,勝、手、足出現浮腫,停藥後浮腫會逐漸消退。

下肢水腫的診斷

下肢浮腫臨床上分為皿度, I度浮腫為足背部腫; 2度浮腫在踩骨以上;3度浮腫達膝部。

下肢水腫的鑒別診斷

腿腳浮腫:體內增加太多水分排不出去時,就是浮腫體重增加的同時,會出現眼皮浮腫、腳踝或小腿浮腫。腳的浮腫若是由心臟病所引起的,最好能早期發現,以指尖朝骨的方向壓脛骨30秒,若無浮腫,就會回復 原狀;若有凹陷,則可證實是浮腫。此外,若感覺鞋子很緊,也有可能是浮腫的訊號之一。

Cockett症候群:下肢腫脹和乏力是深靜脈血栓症状之一。具有以下特點者可以診斷Cockett症候群:1、多見於青壯年患者。2、持續下肢腫脹和乏力。3、隨症状加重,會出現嚴重下肢淺靜脈曲張。4、都卜勒超聲有助於診斷,靜脈造影可確定診斷。

下肢淺靜脈曲張:絕大多數是大隱靜脈曲張(少數為小隱靜脈曲張或大小隱靜脈曲張都曲張),臨床上極為常見,全球約有25%的女性和15%的男性患有此類疾病,發病常與遺傳因素有關,並且長期站立和重體力勞動可以成為誘因。臨床主要表現為下肢尤其在小腿,淺靜脈隆起,擴張彎曲,甚至捲曲成團,酸脹,乏力,久站後出現足部浮腫,晚期小腿和踝部皮膚常有褐色色素沉著濕疹。如時間過長或治療不當均可導致下肢水腫,局部組織缺氧,引起皮膚角化、脫屑,輕微外傷即可導致癒合不良,遷延為經久不愈的慢性潰瘍,俗稱「老爛腿」。大約20%~25%以上的下肢靜脈性疾病合併下肢潰瘍形成。

雙下肢可凹陷性水腫:凹陷性水腫一般是液體在體內組織間隙呈瀰漫性分布,所以壓之呈凹陷,其機制是組織間隙液生成大於回收。大部分的水腫都是這個,比如腎性的水腫,心源性水腫等。皮膚蒼白腫脹皺紋變淺,局部溫度較低,彈性差,用手指按壓局部(如內踝、脛前區或額、顴部位)皮膚,如果出現凹陷,稱為凹陷性水腫或顯性水腫。在手指鬆開後,這種凹陷須數秒致 1 分鐘方能平復。這是由於凹陷性水腫時,皮下組織間隙中有較多的游離水因按壓局部壓力增高,使游離水移向壓力較低處,故出現凹陷,手指鬆開後,游離水回復到原處的時間即為凹陷平復的時間。

下肢水腫的治療及預防

浮腫的病人應針對病因治療,對於心肝腎疾病引起的下肢浮腫可給予利尿劑,可減輕症状甲狀腺機能低下者可服用甲狀腺素片治療。對於下肢深靜脈血栓性病變可採取手術。為了預防深靜脈血栓形成,應給予抗凝藥治療。華法令是最有效的藥物,但必須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阿司匹林每日服150毫克,有一定預防作用。

對於生理浮腫,可以採取以下措施來進行防治。

1.保持樂觀情緒,長期堅持適當鍛煉,如散步、慢跑、健身器械鍛煉等,以增強體質,提高適應能力。

2.選擇食物,應以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索及無機鹽,低脂肪、低膽固田,少糟、少鹽為原則,芹菜蘿卜菠菜、西紅柿、大豆蘑菇大蒜、水果以及豆製品等食物可多吃一些。

3.避免久坐久站,經常活動下肢,並注意經常上抬兩下膠。

4.保證良好的唾眠,起居有規律。

參看

關於「下肢水腫」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