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潰瘍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下肢潰瘍是外科常見病多發病,特別是慢性下肢潰瘍更屬於疑難病症,這種潰瘍長期不能癒合、或癒合後仍反覆發作,嚴重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有些潰瘍甚至會「癌變」或需要「截肢」。下肢潰瘍屬中醫「脈痹」「脫疽」範疇。早在《皇帝內經癰疽篇》即有:「發手足趾名曰脫疽,其狀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不衰,急斬之,不則死矣」的記載。至南北朝《劉涓子鬼遺方》將之更名為「脫疽」。

在所有的下肢潰瘍中,靜脈性疾病導致的潰瘍所佔比例為90%以上,其餘不足10%者為動脈性疾病、血栓閉塞性脈管炎淋巴阻塞以及神經性疾病、新陳代謝失調、血液系統紊亂和脂膜炎等所致。可見,下肢潰瘍主要由周圍血管疾病所致,它可大致分為以下兩類:一為瘀血性潰瘍,即靜脈性潰瘍,主因下肢靜脈血液瘀積而致;一為缺血性潰瘍,也可稱為動脈性潰瘍,主因下肢動脈供血不足所致,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導致的潰瘍也歸於此類。以上兩類潰瘍也可相互夾雜、同時並見。

瘀血性潰瘍多為靜脈性疾病所致,主要包括原發性下肢淺靜脈瓣膜功能不全(下肢靜脈曲張)、原發性下肢深靜脈瓣膜功能不全、深淺交通支靜脈瓣膜功能不全、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症候群等。這種潰瘍多發生於小腿下1/3的內側或外側,以內側較為多見,且多伴有周圍組織腫脹色素沉著等。局部初起常先癢後痛,色紅,糜爛,迅速轉為潰瘍。潰瘍大小不等,呈發白或暗紅色,表面或附有黃色膿苔,膿水穢臭難聞。病久潰瘍邊緣變厚高起,四周皮色黯黑,漫腫或伴有濕疹。收口後易反覆發作。

有些長年不愈的潰瘍可出現「癌變」。此類潰瘍形成的機理,目前認為是下肢靜脈瓣膜損害後均出現下肢靜脈高壓,繼而使皮下毛細血管周圍的纖維蛋白沉積,形成氧和其它營養物質的彌散屏障,這是靜脈性潰瘍的主要病理基礎;同時血液纖溶活性降低也使得清除纖維蛋白的能力減退,在二者共同作用下,皮膚營養狀況不斷惡化,最終形成潰瘍。也把這種潰瘍稱為靜脈瘀滯性潰瘍。西醫治療方法主要有植皮術、潰瘍周圍淺靜脈和交通支靜脈結紮術、大隱靜脈高位結紮加曲張靜脈切除術以及深靜脈瓣膜重建術等。  

目錄

下肢潰瘍-疾病原因

潰瘍切除植皮術需在控制濕疹、感染併發症後才能施行,但手術損傷大,有植皮不易成活之弊,且早期潰瘍不宜手術,而晚期的頑固性潰瘍,小腿幾乎全呈褐紫色,下1/2全部發硬、腫脹,皮薄光亮,潰瘍肉芽灰白,瘡底白滑,周邊硬較厚,也不適宜手術。目前除了單純性大隱靜脈曲張仍採用高位結紮和去除曲張靜脈的方法治療並取得良好效果外,針對深靜脈瓣膜功能不全而設計的旨在矯正深靜脈倒流的各種深靜脈瓣膜重建術,無論是管壁外的還是管腔內的成形術和代瓣術,都存在著理論和實踐上的缺點,其遠期效果值得進一步考察。

缺血性潰瘍包括動脈硬化閉塞症、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等疾病所致的潰瘍。此類潰瘍多發生在趾端,在出現潰瘍前的最早症状間歇性跛行,這卻偏偏不易引起人們的重視,很多患者不能及時診治,往往是待病情發展到在休息時也出現難以緩解的疼痛(靜息痛)後才到醫院就診,此時肢體缺血更為明顯,很容易發展為足趾壞疽、破潰。一旦出現破潰則疼痛更加劇烈,患者常常是徹夜不眠,抱膝而坐。這種潰瘍是由於供血嚴重不足,使得肢端缺血、壞死所致,所以「截肢率」很高。治療的目的是改善缺血狀況。

下肢潰瘍作為一個獨立的疾病,是1924年由Buerger提出的。其病理表現為非化膿性全動脈炎或全靜脈炎。並伴有受累血管血栓形成。以下肢中小動脈及肢體淺表靜脈炎多見,呈節段性分布,周期性發作,最終因嚴重的肢體缺血,營養障礙而發生肢體壞疽。  

下肢潰瘍-中醫辨證

寒濕型:間歇性跛行,或患肢麻木、疼痛,得溫則減輕,遇寒則加重,患足皮膚蒼白,觸之冰涼。若寒甚則疼痛劇烈,舌質淡而青,苔薄白,脈緊。若濕甚則患肢沉重而痛,疲乏,食慾不佳,舌苔厚膩,脈濡緩。

風痰郁阻型:患肢酸痛,麻木,皮膚潮紅,觸之不溫,肢端可見潰瘍壞疽。伴胸悶噁心,食慾不佳,舌質胖,苔滑膩,脈弦滑

血瘀型:患肢持續性劇烈疼痛,休息得溫痛不減,患趾(指)紫紅或暗紅,皮膚變薄粗糙乾裂,觸之冰涼,肢端可見乾性壞疽或潰瘍。伴面色晦暗,舌紫或有瘀斑瘀點,脈細澀。

熱毒型:患肢灼熱疼痛,暗紅腫脹,觸之灼熱。肢端潰爛壞死,膿液黃而粘,氣味惡臭,舌暗紅,苔黃膩或黃燥。熱毒內陷臟腑時伴惡寒發熱口乾渴,煩悶。

氣虛血瘀型:患肢疼痛,紫暗,皮薄幹裂,肌肉萎縮,觸之不溫。肢端潰爛、壞疽,久不癒合,膿液清稀。伴有消瘦乏力,面色晦暗。舌質紫暗或淡紫,苔薄,脈澀無力

陽虛型:患肢疼痛,冰涼,得溫稍舒,觸之冰涼。肢端暗黑,潰瘍壞疽,久不癒合。伴畏寒肢冷,腰腿酸軟,口淡不思飲食,面色暗淡,舌質淡或淡紫,少苔,脈沉細無力。

脾虛濕困痰阻型:患肢沉重疼痛,肌肉萎縮或腫脹。肢端可有潰瘍,久不癒合。伴疲乏懶言,噁心,不思飲食,或見頭昏,舌質淡,苔白滑或膩。

陰血兩虛型:患肢疼痛,乾瘦,肢端暗紅,可見潰瘍壞疽,久不癒合。伴頭暈失眠五心煩熱盜汗舌尖暗紅,脈細數。  

下肢潰瘍-臨床表現

多發於小腿下三分脛前或內側及內踝上方,亦可發生於上肢前臂處,瘡面肉芽陳舊邊緣高起,不斷產生黃色分泌物或夾有淡紅血液的膿液,病情時日一長則周圍皮膚呈紫褐色,有的還伴有慢性濕疹,每至午後患肢腫脹,

下肢潰瘍在臨床上可分為三期:

第Ⅰ期(局部缺血期):

病變肢體未端發涼,怕冷、麻木、輕度疼痛。患者行走一定距離足底或小腿肌肉酸脹、疼痛,被迫停止行走,休息3-5分鐘疼痛緩解後即可行走,步行同等距離又發生疼痛,趾(指)部皮色蒼白,皮膚溫度低。未梢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

第Ⅱ期(營養障礙期):

患肢發涼,怕冷,麻木疼痛和間歇性跛行等,第Ⅰ期症状加重,有靜止痛,夜間疼痛劇烈,抱足而坐,終夜難眠。足部皮膚營養障礙表皮色蒼白,潮紅、紫紅或青紫,足汗減少或無汗出,皮膚乾燥脫屑萎縮,彈性降低,汗毛脫落,稀疏,常有小腿肌肉萎縮。

第Ⅲ期(壞疽期):

由於病變肢體嚴重缺血,肢端發生潰瘍或壞疽,常從足趾開始,逐漸向上蔓延,壞疽呈乾性或濕性,大多數局限在足趾或足部,也可累及足踝部或小腿,單獨足背或足跟發生潰爛壞疽合併感染,肢體潰爛,可有惡臭,出現疼痛或不痛,久治不愈。  

下肢潰瘍--診斷要點

(1)有外傷細菌感染病史。

(2)局部皮膚破潰、糜爛,可有膿性分泌物。伴有腫脹、疼痛。

(3)部分病人可有發熱,及全身中毒症状。  

下肢潰瘍-禁忌食品

(1)忌辛辣之物如辣椒、辣醬、辣油、川椒、咖喱、韭菜、蒜苗、芥末等辛辣之物,有促進血液循環,助長體內濕熱的作用,食用後會使火上澆油,使炎症擴散。

(2)忌酒類可使潰瘍面擴大,細菌感染擴散。

(3)忌助火之品如羊肉鹿肉大蒜等,使潰瘍不易癒合。

(4)忌海腥海鮮之發物潰瘍初起,不宜食用。

(5)忌油炸、燒烤、高脂肪食物,可加重病情。

關於「下肢潰瘍」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