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性壞疽
A+醫學百科 >> 乾性壞疽 |
乾性壞疽(dry gangrene) 大是壞疽的一種, 常見為肢端組織缺血壞死,乾枯變黑並向軀幹發展,直到血液循環足以防止壞死的地方停止。乾性壞疽的病變界線清楚。早期乾性壞疽的症状為患處表面發白,感覺鈍痛和冷。在這個階段局部改善循環有治癒的可能,其後則需要去除壞死組織。但不經處理的話,最終壞死部分也會自行脫落。
乾性壞疽多見於四肢末端,例如動脈粥樣硬化、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和凍傷等疾患時。此時動脈受阻而靜脈迴流通暢,故壞死組織的水分少,再加上體表水分易於蒸發,致使病變部位干固皺縮,呈黑褐色,與周圍健康組織之間有明顯的分界線。由於壞死組織比較乾燥,因此腐敗菌感染一般較輕。
出自A+醫學百科 「乾性壞疽」條目 http://cht.a-hospital.com/w/%E5%B9%B2%E6%80%A7%E5%9D%8F%E7%96%BD 轉載請保留此連結
關於「乾性壞疽」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