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大蒜
Dà Suàn
大蒜
別名 蒜、蒜頭、胡蒜、葫、獨蒜、獨頭蒜
功效作用 溫中行滯;解毒;殺蟲。主腹冷痛痢疾;治癌;泄瀉肺癆百日咳感冒;癰癤腫毒;腸癰;癬瘡;蛇蟲咬傷鉤蟲病蟯蟲病帶下陰癢瘧疾喉痹水腫
英文名 BulbusAllii
始載於 本草衍義補遺
毒性 有毒
歸經 胃經肺經脾經
藥性
藥味

大蒜,多年生草本植物,百合科蔥屬。地下鱗莖分瓣,按皮色不同分為紫皮種和白皮種。辛辣,有刺激性氣味,可食用或供調味,亦可入藥。大蒜種西漢時從西域傳入我國,經人工栽培繁育深受大眾喜食。

目錄

基本屬性

【來源】蒜 Allium sativum L.(Garlic)以鱗莖入藥。春、夏採收,扎把,懸掛通風處,陰乾備用。

【主要成分】含揮髮油約0.2%,油中主要成分為大蒜辣素,具有殺菌作用,是大蒜中所含的蒜氨酸受大蒜酶的作用水解產生。尚含多種烯丙基、丙基和甲基組成的硫醚化合物等。

【性狀】呈扁球形或短圓錐形,外面有灰白色或淡棕色膜質鱗皮,剝去鱗葉,內有6~10個蒜瓣,輪生於花莖的周圍,莖基部盤狀,生有多數鬚根。每一蒜瓣外包薄膜,剝去薄膜,即見白色、肥厚多汁的鱗片。有濃烈的蒜臭,味辛辣。

紫皮大蒜

【用法用量】3~5枚。生食,煎湯,煮食均可,或製成糖漿服。外用適量,搗敷,切片擦或隔蒜灸

【生長地區】全國各地均產。

【採制】6月葉枯時採挖,除去泥沙,通風晾乾或烘烤至外皮乾燥。

【科屬】為傘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芫荽的全草。為百合科植物大蒜的鱗莖。

性味舊經】性溫,味辛平;入脾、胃、肺經

不良反應】外用能引起皮膚發紅,灼熱,起泡,故不宜敷之過久,皮膚過敏者慎用。

【注意事項】大蒜性溫,陰虛火旺慢性胃炎潰瘍病患者應慎食。

【植物形態】大蒜

多年生草本,具強烈蒜臭氣。鱗莖大形,具6~10瓣,外包灰白色或淡棕色於膜質鱗被。葉基生,實心,扁平,線狀披針形,寬約2.5厘米左右,基部呈鞘狀。花莖直立,高約60厘米;佛焰苞有長喙,長7~10厘米;傘形花序,小而稠密,具苞片1~3枚,片長8~10厘米,膜質,淺綠色;花小形,花間多雜以淡紅色珠芽,長4毫米,或完全無珠芽;花柄細,長於花;花被6,粉紅色,橢圓狀披針形;雄蕊6,白色,花藥突出;雌蕊1,花柱突出,白色,子房上位,長橢圓狀卵形,先端凹入,3室。蒴果,1室開裂。種子黑色。花期夏季。

【營養成分】每100克含水分69.8克,蛋白質4.4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23.6克,鈣5毫克,磷44毫克,鐵0.4毫克,維生素C3毫克。此外,還含有硫胺素核黃素尼克酸、蒜素、檸檬醛以及硒和鍺等微量元素。  

醫書記載

【注意事項】大蒜性溫,陰虛火旺及慢性胃炎潰瘍病患者慎食。

【文獻選錄】

《名醫別錄》:「散癰腫魘瘡,除風邪,殺毒氣。」

《新修本草》:「下氣,消谷,化肉。」

《本草拾遺》:「初食不利目,多食卻明。久食令人血清,使毛髮白。」

《隨息居飲食譜》:「生者辛熱,熟者甘溫,除寒濕,辟陰邪,下氣暖中,消谷化肉,破惡血,攻冷積。治暴瀉腹痛,通關格便秘,辟穢解毒消痞殺蟲。外灸癰疽,行水止衄」

①《別錄》:「味辛,溫,有毒。」

②《醫林纂要》:「辛甘,熱。」

③《隨息居飲食譜》:「生辛,熱;熟甘,溫。」

【歸經】入脾、胃、肺經。

①《綱目》:「入太陰、陽明。」

②《本草經疏》:「入足陽明、太陰、厥陰經。」

【功用主治】行滯氣,暖脾胃,消症積,解毒,殺蟲。治飲食積滯,脘腹冷痛,水腫脹滿,泄瀉痢疾瘧疾百日咳,癰疽腫毒,白禿癬瘡,蛇蟲咬傷

行氣消積,殺蟲解毒。用於感冒、菌痢、阿米巴痢疾腸炎、飲食積滯、癰腫瘡瘍

①《別錄》:"散癰腫蠿瘡,除風邪,殺毒氣。"

②《唐本草》:"下氣消谷,除風破冷。"

③《食療本草》:"除風,殺蟲。"

④《本草拾遺》:"去水惡瘴氣,除風濕,破冷氣,爛痃癖伏邪惡;宣通溫補,無以加之;療瘡癬。"

⑤《日華子本草》:"健脾,治腎氣,止霍亂轉筋、腹痛,除邪辟溫,療勞瘧、冷風、痃癬、溫疫氣,敷風損冷痛,蛇蟲傷,並搗貼之。"

⑥《日用本草》:"燥脾胃,化肉食。"

⑦《滇南本草》:"祛寒痰,興陽遭,泄精,解水毒。"

大蒜

⑧《綱目》:"搗汁飲,治吐血心痛;煮汁飲,治角弓反張;同鯽魚丸治膈氣;同蛤粉丸治水腫;同黃丹治痢瘧孕痢;同乳香丸治腹痛;搗膏敷臍,能達下焦,消水,利大小便;貼足心,能引熱下行,治泄瀉暴肩及乾濕霍亂,止衄血;納肛中,能通幽門,治關格不通。"

⑨《四川中藥志》:"治肺結核,血痢,及崩中帶下。"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1.5~3錢;生食、煨食或搗泥為丸。外用:搗敷、作栓劑或切片灸。

【宜忌】陰虛火旺者,以及目疾、口齒、喉、舌諸患和時行病後均忌食。

①《本草經疏》:"凡肺胃有熱,肝腎有火,氣虛血弱之人切勿沾唇。"

②《本經逢原》:"腳氣、風病及時行病後忌食。"

③《隨息居飲食譜》:"陰虛內熱,胎產,痧痘,時病,瘡瘧血證,目疾,口齒喉舌諸患,咸忌之。"

【選方】①治心腹冷痛:蒜,醋浸至二、三年,食至數顆。(《瀕湖集簡方》)

②治夜啼腹痛,面青,冷證也:大蒜一枚(煨、研、日干),乳香五分。搗,丸芥子大。每服七丸,乳汁下。(《世醫褥效方》)

③治水氣腫滿:大蒜、田螺車前子等分。熬膏,攤貼臍中,水從便漩而下。(《稗史》)

④治臌脹:大蒜,入自死黑魚肚內,濕紙包,火內煨熟,同食之。忌用椒、鹽,蔥,醬。多食自愈。(姚可成《食物本草》)

⑤治腳轉筋:急將大蒜磨腳心,令遍、熱。(《攝生眾妙方》)

⑥治寒瘧,手足鼓顫,心寒面青:獨蒜一枚,黃丹半兩。上藥相和,同搗一千杵,丸如黑豆大。未發時以茶下二丸。(《昔濟方》蒜丸)

⑦治瘧病:獨頭蒜,於白炭上燒之,末,服方寸匕。(《補缺肘後方》)

⑧治食蟹中毒:干蒜煮汁飲之。(《姚僧坦集驗方》)

⑨治臟毒:鷹爪黃連末,用獨頭蒜一顆,煨香爛熟,研和入臼治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陳米飲下。(《本事方》蒜連丸)

⑩治鼻衄不止,服藥不應:蒜一枚,去皮,研如泥,作錢大餅子,厚一豆許,左鼻血出,貼左足心,右鼻血出,貼右足心,兩鼻俱出,俱貼之。(《簡要濟眾方》)  

大蒜的傳說

歷史傳說:

古代華倫見一人病噎,食不得下,令取餅店家榨大蒜二升飲之,立吐蛔若干,病人將蛔蟲懸於車上,到華倫家,見壁上有蛔蟲懸掛數十餘條,乃知其奇。又據《南史•褚澄傳》載,「澄善醫術,建元中,為吳郡太守。百姓李道念以公事到郡,澄見謂曰:「汝有重疾。」答曰:「舊有冷疾,至今五年,眾醫不差。」澄為診脈,謂曰:「汝病非冷非熱,當是食白渝雞子過多也。」令取蒜一升煮食之,始一服,乃吐得一物涎裹之,切開看是雞雛,羽。翅、爪、距具備,能行走。可謂奇矣。

世界傳聞:

相傳古埃及人在修金字塔的民工飲食中每天必加大蒜,用於增加力氣,預防疾病。有段時間民工們因大蒜供應中斷而罷工,直到法老用重金買回才復工。

此外,在眾多有關吸血鬼的傳說中,人們都堅信用大蒜或大蒜花可以驅逐吸血鬼。

名人評價:印度醫學的創始人查拉克說:「大蒜除了討厭的氣味之外,其實際價值比黃金還高。」俄羅斯醫學家稱大蒜是土裡長出的盤尼西林青黴素)。  

產地與品種

Bk69z.jpg

我國大蒜的主要產地:河北永年縣、河北大名縣北部、江蘇邳州市、河南省杞縣、中牟縣賀兵馬村,山東省萊蕪市、金鄉縣(濟寧市)、商河縣、蒼山縣(臨沂市)、廣饒縣(東營市)、茌平縣、成武縣(菏澤市), 江蘇射陽縣、太倉市,上海嘉定,安徽亳州市、來安縣,四川溫江縣、彭州市,雲南大理、陝西興平市及新疆等地。

金鄉主產區介紹:金鄉大蒜在國內外市場上享有很高的知名度,92年在首屆中國農業博覽會上,榮獲銀質獎,是迄今為止中國白皮蒜類唯一最高獎;1996年3月被國家正式命名為「中國大蒜之鄉」;2000年在國家工商總局註冊了「金鄉大蒜」證明商標;2002年以種植面積最大縣獲基尼斯世界之最;2003年1月獲准使用「無公害農產品標誌」;2003年3月獲國家質檢總局認證的金鄉大蒜原產地證明標記。2001年,金鄉成山東省金鄉縣依靠先進的科學技術,按照綠色化、有機化種植生產,標準化、產業化發展的路子,培植起具有龍頭帶動作用的大蒜產業,走出了一條靠發展綠色產業化農業富民強縣的路子。金鄉縣是我國主要大蒜生產基地,種植大蒜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近年來常年種植面積在50萬畝左右,產量達60萬噸。所產大蒜皮白、個大、性粘、味香、辣味適中、營養豐富,先後榮獲首屆中國農業博覽會同類產品最高獎、中國名牌產品、A級綠色食品。「金鄉大蒜甲天下,中華蒜都在金鄉」已在全國叫響。「世界大蒜看中國,中國大蒜看金鄉」已成為各界人士的共識。

它原產地在西亞和中亞,自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把大蒜帶回國安家落戶,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大蒜是人類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調料,在烹調魚、肉、禽類和蔬菜時有去腥增味的作用,特別是在涼拌菜中,既可增味,又可殺菌。習慣上,人們平時所說的「大蒜」,是指蒜頭而言的。

大蒜的品種很多,按照鱗莖外皮的色澤可分為紫皮蒜與白皮蒜兩種。紫皮蒜的蒜瓣少而大,辛辣味濃,產量高,多分布在華北、西北與東北等地,耐寒力弱,多在春季播種,成熟期晚;白皮蒜有大瓣和小瓣兩種,辛辣味較淡,比紫皮蒜耐寒,多秋季播種,成熟期略早。  

基本功能

大蒜的保健作用

1、強力殺菌。大蒜中含硫化合物具有奇強的抗菌消炎作用,對多種球菌桿菌真菌病毒等均有抑制和殺滅作用,是目前發現的天然植物中抗菌作用最強的一種。

2、防治腫瘤癌症。大蒜中的鍺和硒等元素可抑制腫瘤細胞和癌細胞的生長,實驗發現,癌症發生率最低的人群就是血液中含硒量最高的人群。美國國家癌症組織認為,全世界最具抗癌潛力的植物中,位居榜首的是大蒜。

3、排毒清腸,預防腸胃疾病。大蒜可有效抑制和殺死引起腸胃疾病的幽門螺桿菌細菌病毒,清除腸胃有毒物質,刺激胃腸粘膜,促進食慾,加速消化

4、降低血糖,預防糖尿病。大蒜可促進胰島素的分泌,增加組織細胞對葡萄糖的吸收,提高人體葡萄糖耐量,迅速降低體內血糖水平,並可殺死因感染誘發糖尿病的各種病菌,從而有效預防和治療糖尿病。

5、防治心腦血管疾病。大蒜可防止心腦血管中的脂肪沉積,誘導組織內部脂肪代謝,顯著增加纖維蛋白溶解活性,降低膽固醇,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降低血漿濃度,增加微動脈的擴張度,促使血管舒張,調節血壓,增加血管的通透性,從而抑制血栓的形成和預防動脈硬化。每天吃2~3瓣大蒜,是降壓的最好最簡易的辦法,大蒜可幫助保持體內一種酶的適當數量而避免出現高血壓

6、保護肝功能。大蒜中的微量元素硒,通過參與血液的有氧代謝,清除毒素,減輕肝臟的解毒負擔,從而達到保護肝臟的目的。

7、旺盛精力。大蒜可有效補充腎臟所需物質,改善因腎氣不足而引發的渾身無力症状,並可促進精子的生成,使精子數量大增。

8、預防感冒。大蒜中含有一種叫「硫化丙烯」的辣素,對病原菌和寄生蟲都有良好的殺滅作用,可預防感冒,減輕發燒咳嗽、喉痛及鼻塞等感冒症状。

大蒜具有很好的保健與治療功效。

早在30年前曾提取到大蒜的主要成分是大蒜辣素,但性狀極不穩定,無太大實用價值。

近幾年科學工作者採用超低溫冷凍乾燥工藝技術,分離出另一有效成分——大蒜新素,分子式為C6H10OS2,性質穩定,加鹼加熱均不易使之破壞,並經試驗證實具有強大的抑制細菌和真菌的作用,它能在5分鐘內殺死傷寒桿菌,特別適用於治療真菌引起的皮膚病和深部黴菌感染,而且毒性低,副作用少,是目前國際上公認的有效的天然廣譜抗菌素

臨床上可以用來治療以下皮膚病:

皮膚結核蜂窩組織炎、、癰、丹毒猩紅熱溶血性鏈球菌性壞疽臁瘡腦膜炎球菌感染葡萄球菌病、化膿性甲溝炎口腔念珠菌病支氣管肺念珠菌病消化道念珠菌病念珠菌性陰道炎擦爛念珠菌病念珠菌性心內膜炎腦膜炎肺隱球菌病、隱球菌腦膜炎、皮膚黑熱病皮膚阿米巴病滴蟲病、弓漿蟲病、錐蟲病等。

大蒜的營養成分及其保健作用:現代醫學研究證實,大蒜集100多種藥用和保健成分於一身,其中含硫揮發物43種,硫化亞磺酸(如大蒜素)酯類13種、胺基酸9種、類8種、甙類12種、酶類11種。另外,蒜氨酸是大蒜獨具的成分,當它進入血液時便成為大蒜素,這種大蒜素即使稀釋10萬倍仍能在瞬間殺死傷寒桿菌、痢疾桿菌流感病毒等。蒜素與維生素B1結合可產生蒜硫胺素,具有消除疲勞、增強體力的奇效。大蒜含有的肌酸酐是參與肌肉活動不可缺少的成分,對精液的生成也有作用,可使精子數量大增,所謂吃大蒜精力旺盛即指此而言。大蒜還能促進新陳代謝,降低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並有降血壓、降血糖的作用,故對高血壓、高血脂、動脈硬化、糖尿病等有一定療效。大蒜外用可促進皮膚血液循環,去除皮膚的老化角質層,軟化皮膚並增強其彈性,還可防日晒、防黑色素沉積,去色斑增白。近年來國內外研究證明,大蒜可斷亞硝胺類致癌物在體內的合成到目前為止,其防效果在40多種蔬菜、水果中,按金字塔排列,大蒜位於塔頂。在100多種成分中,其中幾十種成分都有單獨的抗癌作用。

大蒜中保健作用很高的大蒜精油是蒜中所有含硫化合物的總稱,這些物質中的硫原子具有高度的活性,能自發地轉變成多種有機硫化合物。這些有機硫化合物在物理的、化學的、生物的因素作用下,又可轉變成其他的含硫化合物。大蒜中的所有含硫化合物大多具有廣泛藥理、藥效作用,也是構成大蒜特有辛辣氣味的主要風味物質。大蒜精油成分中研究較多的有蒜氨酸、大蒜辣素和大蒜新素。

此外,日常食物中含有機鍺最豐富的也是大蒜,有研究證明,有機鍺化合物和一些抗癌藥物合用,無論在抑制腫瘤局部生長,還是防止腫瘤轉移方面,均有協同作用;有機鍺化合物能夠刺激體內產生干擾素,而干擾素的抗癌作用已被醫學所證實;有機鍺化合物對受損的免疫系統具有不同程度的修復作用,可激活自然殺傷細胞巨噬細胞,有利於癌症的控制!有機鍺化合物能降低血液的黏稠度從而減少了癌細胞黏附、浸潤和破壞血管壁的機會,這對阻止癌細胞的擴散起著很重要的作用。

大蒜還富含硒,這種物質同樣具有強大的抗癌效應。實驗發現,癌症發生率最低的人群就是血液中含硒量最高的人群。另外,硒以谷胱甘肽過氧化酶的形式發揮抗氧化作用,從而起到保護膜的作用。大蒜中還富含超氧化物歧化酶在抗氧化方面也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此外,大蒜中含有17種胺基酸,其中賴氨酸亮氨酸纈氨酸的含量較高,蛋氨酸的含量較低,白皮蒜的必需胺基酸含量低於紫皮蒜,但胺基酸總量百分比略高於紫皮蒜。大蒜中礦物元素含量以磷為最高,其次為鎂、鈣、鐵、矽、鋁和鋅等的含量為高。

大蒜為什麼有特殊的氣味?吃過生大蒜後,口腔往往會散發出一股難聞的特有臭味,在日常交往中較忌諱。完整的大蒜是沒有氣味的,只有在食用、切割、擠壓或破壞其組織時才有氣味。這是因為在完整大蒜中所含蒜氨酸無色、無味,但大蒜細胞中還存在有一種蒜苷酶,二者接觸則形成有強烈辛辣氣味的大蒜辣素。大蒜辣素就是大蒜特殊氣味的來源。

大蒜神奇的殺菌效果:大蒜中含硫化合物具有較強的抗菌消炎作用,對多種球菌、桿菌、真菌和病毒等均有抑制和殺滅作用。1982年科學家通過對大蒜的抑菌、殺菌、抗病毒、殺蟲以及抑制酶活性等方面的研究,證明了大蒜抑酶殺菌的作用以及作用物質。現代研究發現,大蒜的揮髮油、汁、浸出液及蒜素對多種球菌、桿菌(如百日咳等)、黴菌、真菌(如隱球菌腦膜炎等)、病毒等均有抑制和殺滅作用。在食品防腐方面,日本學者研究發現,大蒜對幾十種食品衛生和食品腐敗細菌有較強的抑制和殺滅作用,科學家還通過大蒜水溶液對幾十種常見污染食品真菌的抑制和殺滅作用研究,發現大蒜對腐敗真菌有很強的抑制和殺滅作用,其作用強度相當於甚至強於化學防腐劑苯甲酸山梨酸,是目前發現的天然植物中抗菌作用最強的一種。

大蒜的減肥效果:近日韓國研究指出,大蒜不僅具有抗癌、抗菌效果,在控制肥胖方面也具有意想不到的效果。韓國一個教授研究組對動物進行實驗從而得出結論。研究組對老鼠做了為期四天的實驗。根據該實驗結果,食用高脂肪食物及大蒜汁的老鼠每天體重增加量為0.09g,而只食用高脂肪食物的老鼠體重日增加量為0.20g。而只食用大蒜汁的老鼠比只食用高脂肪食物的老鼠的可導致肥胖的蛋白質瘦體素含量少一半以上。奈及利亞的一些學者在給小鼠餵食油膩飼料一段時間後,發現其血液、肝臟和腎臟里膽固醇的含量急劇增加。當在油膩的飼料里加進一點蒜泥時 ,它們的膽固醇含量便不再增高 ,是酶參與脂肪酸和膽固醇的合成 ,而大蒜對酶的形成恰好起阻止作用。可見,大蒜具有抑制肥胖的作用。專家指出,加工大蒜比生大蒜的效果要略差一些,但由於刺激性弱,對身體反而更好一些。  

使用價值

利用現狀

我國的大蒜產量很高,常年的種植面積為20.0~26.7萬公頃,產量為400萬噸, 居世界首位,約佔世界總產量的1/4。大蒜以直接生食為最多,營養價值最高,生理功效明顯。但是,大蒜在60~80天的休眠期結束後,當自然環境適宜時,會迅速抽芽而消耗所貯存的營養物質,品質會急劇惡化而不能食用。因此,可將大蒜加工成各種產品。這方面可開發的產品很多,如脫水蒜片、蒜粒、蒜粉,基本上全部出口到世界各地;進一步加工成系列產品,如保健食品化妝品、飼料添加劑等可達幾十種產品。大蒜這一被世界許多國家視為珍品的物產,在我國卻一直未能被真正形成產業開發。

大蒜自古就被當作天然殺菌劑,有「天然抗生素」之稱。它沒有任何副作用,是人體循環及神經系統的天然強健劑。數千年來,中國、埃及、印度等國將大蒜既作為食物也作為傳統藥物應用。在美國,大蒜素製劑己排在人蔘銀杏等保健藥物中的首位,它的保健功能可謂婦孺皆知。但在實際生活中,由於大蒜的氣味具刺激性和因人而異的口味及飲食習慣,許多人日常攝入的大蒜素微乎其微。  

注意事項

大蒜雖好,但不要貪吃:大蒜對防病治病雖有如此功能,但絕不是吃得越多越好。過多生吃大蒜,易動火,耗血,影響視力,對胃腸道也有刺激作用。所以,陰虛火旺,患有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腎炎心臟病和便秘者不宜多吃。由於大蒜有較強的殺傷力,在殺死腸內致病菌的同時,也會把腸內的有益菌殺死,引起維生素B2缺乏症,易患口角炎舌炎口唇炎等皮膚病。因此,專家建議,每日食用3~4瓣蒜較科學,但不能空腹食用,也不可與蜂蜜同時服用。

生活中,不少人都很怕吃大蒜,因為每次吃完,嘴裡都會有一股蒜臭味,久久不散。其實,我們身邊一些常見的東西,都是大蒜味的「剋星」,讀者不妨一試。

有些人會嘗試嚼口香糖或茶葉來緩解口氣,但還是不能徹底去除蒜味。在這裡,給大家介紹一個好方法:吃完大蒜後,喝一杯牛奶,牛奶中的蛋白質會與大蒜髮生反應,就可以有效去除蒜味了。不過,喝牛奶時,注意要小口慢咽,讓牛奶在口腔中多停留一會兒,而且最好喝溫牛奶,這樣效果會更好。

此外,還有一些簡單易行的方法,也能減輕蒜味。比如,吃了大蒜後,嚼一些花生仁、核桃仁杏仁等蛋白質含量較高的食物,讓蒜中的辛辣素「硫化丙烯」與蛋白質結合,就可以使口中的蒜味去除;用醋或酒漱口也能減輕大蒜的味道

哪些人不宜食用大蒜?

眼病患者:

中醫理論認為,大蒜「傷肝損眼」。現代醫學研究也發現,患有青光眼白內障結膜炎麥粒腫、乾眼症等眼病的人,若果若長期大量地食用大蒜,會出現視力下降、耳鳴、頭昏腦漲、記憶力減退等症状。

肝炎患者:

肝病患者不適合吃大蒜。大蒜並不能殺死肝炎病毒,而且大蒜中的某些成分能刺激人的胃腸道,抑制消化液的分泌,會使肝炎患者噁心腹脹的症状加重。同時,大蒜中的揮發性成分可使人血液中的紅細胞血紅蛋白的數量減少,這不利於肝炎患者的康復

非細菌性腹瀉患者:

首先,大蒜的確具有殺菌的作用,並且生吃大蒜可以用來預防和治療細菌性腹瀉,但是當患有非細菌性腹瀉時,就不宜再生吃大蒜了。這是因為此類患者若生吃大蒜會刺激腸道,使腸黏膜發生充血和水腫,從而可加重病情。

正在服藥的人:

大蒜能抑制某些藥物的有效成分,甚至可以與某些藥物中的成分發生化學反應而產生毒素。所以,醫生經常會建議正在服藥的患者,在飲食上忌辛辣。  

大蒜脫皮

目前國內主要有全自動氣脫剝蒜機與旋轉式氣脫剝蒜機

全自動氣脫剝蒜機是利用大功率空壓機氣流的力度強力脫皮,脫皮率和大蒜質量跟購買的空壓機有直接關係,使用380V電壓,需要5.5或7.5KW的空壓機配合使用,每小時耗電10度左右,脫皮率90~98%左右。碰傷率控制在5~8%之間。目前生產全自動氣脫剝蒜機的廠家很多,良莠不齊。

旋轉式氣脫剝蒜機是湖南正得大蒜脫皮機廠近2年發明的大蒜脫皮機械。分為半自動與全自動2種,它是利用電機旋轉力學干扒原理結合聚離子複合脫皮材料,配2.2KW的空壓機配合脫皮,使用220V電壓,每小時耗電3度左右,脫皮率在90~98%之間,碰傷率控制在5~8%左右,

大蒜分瓣脫皮一體機研發成功 

用大蒜脫皮機將大蒜脫皮前還需要人工將大蒜破瓣。非常麻煩,浪費時間。因此研究出大蒜分瓣去皮機是必然趨勢。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旋轉式大蒜破瓣脫皮一體機已經研究成功。該機最大優點是具有大蒜破瓣.脫皮一體功能,大蒜分瓣脫皮一體機是利用旋轉揉搓原理分瓣,採用力學干扒原理結合聚離子複合脫皮材料,配2.2KW的空壓機輔助脫皮。  

食用價值

烹飪相關

原料介紹

大蒜為百合科植物蒜的鱗莖。

大蒜的種類繁多,依蒜頭皮色的不同,可分為白皮蒜和紫皮蒜;依蒜瓣多少,又可分為大瓣種和小瓣種。

白皮蒜:蒜瓣外皮呈白色,辣味淡,耐寒,耐貯藏。白皮蒜有大白皮和狗牙蒜兩種,前者蒜頭大,瓣均勻,後者蒜瓣極為細碎(多者20~30瓣),食用時剝皮費工。

中國人食用大蒜的年代較晚,大約是漢朝張騫出使西域後才引進的。大蒜既可調味,又能防病健身,常被人們稱譽為「天然抗生素」。

營養分析

大蒜是餐桌菜肴中一種最常見的食物,即可以生吃,也可以調味。大蒜的特殊功效之多使它成為《時代周刊》十大最佳營養食品之一。

1. 調節胰島素:

近年來由於人們的膳食結構不夠合理,人體中硒的攝入減少,使得胰島素合成下降;而大蒜中含硒較多,對人體中胰島素合成下降有調節作用,所以糖尿病患者多食大蒜有助減輕病情;

2. 抗癌防癌:

大蒜能保護肝臟,誘導肝細胞脫毒酶的活性,可以阻斷亞硝胺致癌物質的合成,從而預防癌症的發生。同時大蒜中的鍺和硒等元素還有良好的抑制癌瘤或抗癌作用;

3. 降低血脂、防止血栓:

大蒜有效成分具有明顯的降血脂及預防冠心病和動脈硬化的作用,並可防止血栓的形成;

4. 延緩衰老、預防鉛中毒

常食大蒜能延緩衰老;它的抗氧化性優於人蔘;經常接解鉛或有鉛中毒傾向的人食用大蒜,能有效地預防鉛中毒;

5. 預防關節炎

大蒜能「除風濕,破冷風」,對風寒濕類關節炎有抑制作用;

6. 防止癌腫:

大蒜素及其同系物能有效地抑制癌細胞活性,使之不能正常生長代謝,最終導致癌細胞死亡,並且大蒜素還能激活巨噬細胞的吞噬能力,增強人體免疫功能,預防癌症的發生;大蒜素能阻斷亞硝酸鹽致癌物質的合成而防治癌腫;

7. 抗炎滅菌

紫皮大蒜揮髮油中所含的大蒜辣素等具有明顯的抗炎滅菌作用,尤其對上呼吸道消化道感染黴菌性角膜炎、隱孢子菌感染有顯著的功效。另據研究表明大蒜中含有一種叫「硫化丙烯」的辣素,其殺菌能力可達到青黴素的十分,對病原菌和寄生蟲都有良好的殺滅作用,可以起到預防流感、防止傷口感染、治療感染性疾病和驅蟲的功效。

相關人群

一般人都可食用。

1. 大蒜特別適宜肺結核、癌症、高血壓、動脈硬化患者。

2. 大蒜辛溫,多食生熱,且對局部有刺激,陰虛火旺、目口舌有疾者忌食;患有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肝病以及陰虛火旺者忌用;眼病患者在治療期間,應當禁食蒜和其他刺激性食物,否則將影響療效;同時大蒜不宜食用過多容易引起動火,耗血,有礙視力。

製作指導

1. 大蒜可生食、搗泥食、煨食、煎湯飲、或搗汁外敷、切片炙穴位

2. 發了芽的大蒜食療效果甚微,腌制大蒜不宜時間過長,以免破壞有效成分。

3. 在菜肴成熟起鍋前,放入一些蒜末,可增加菜肴美味。

4. 在燒魚、煮肉時加入一些蒜塊,可解腥、去除異味。

5. 做涼拌菜時加入一些蒜泥,可使香辣味更濃。

6. 將芝麻油、醬油等與蒜泥拌勻,可供吃涼粉、餃子時蘸用。

7. 辣素怕熱,遇熱後很快分解,其殺菌作用降低,因此,預防和治療感染性疾病應該生食大蒜。

烹調用途:作配料,或用作調味和矯味。是家廚和筵席不可缺少的烹飪調料。多種菜肴無蒜則不得其味。亦可制蒜茸麵包。

食療作用

大蒜味辛、性溫,入脾、胃、肺經;

具有溫中消食、行滯氣、暖脾胃、消積、解毒、殺蟲的功效;

主治飲食積滯、脘腹冷痛、水腫脹滿、泄瀉、痢疾、瘧疾、百日咳、癰疽腫毒、白禿癬瘡、蛇蟲咬傷以及鉤蟲蟯蟲病症

其他相關

大蒜是烹飪中不可缺少的調味品,南北風味的菜肴都離不開大蒜。歷史上最早食蒜成癖的人是4500年前的古巴比倫國王。據史料記載,這位國王曾經下令臣民向王宮進貢大蒜,以滿足其飲食之樂。

每100克大蒜(白皮)所含營養素如下

熱量 (126.00千卡) ,維生素B6 (1.50毫克) ,蛋白質 (4.50克) ,脂肪 (0.20克) ,泛酸 (0.70毫克) ,碳水化合物 (27.60克) ,葉酸 (92.00微克) ,膳食纖維 (1.10克) ,維生素A (5.00微克) ,胡蘿卜素 (30.00微克) ,硫胺素 (0.04毫克) ,核黃素 (0.06毫克) ,尼克酸 (0.60毫克) ,維生素C (7.00毫克) ,維生素E (1.07毫克) ,鈣 (39.00毫克) ,磷 (117.00毫克) ,鉀 (302.00毫克) ,鈉 (19.60毫克) ,鎂 (21.00毫克) .鐵 (1.20毫克) ,鋅 (0.88毫克) ,硒 (3.09微克) ,銅 (0.22毫克) ,錳 (0.29毫克) 。  

食用方法

首先大蒜要生吃。因為大蒜遇熱時與很快失去其神奇功效。大蒜被碾碎後最好放置10~15分鐘,當大蒜素完全產生後再吃效果最好。注意的一點是大蒜不要空腹吃,因為大蒜具有較強的刺激性和腐蝕性。會造成胃部不適。還有就是大蒜不宜多吃,它會影響維生素b的吸收,這樣會對眼睛有刺激作用。引起眼瞼炎眼結膜炎。所以大蒜最好每天吃一次或者隔天一次,每次~3瓣。

如果害怕吃過蒜後口腔有異味。可以在吃過蒜後喝杯咖啡、牛奶或者綠茶,都可以起到清除口氣的作用。  

食療作用

1.消炎殺菌 大蒜揮髮油所含大蒜辣素等具有明顯的抗炎滅菌作用,尤其對上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黴菌性角膜炎、隱抱子菌感染有顯著的功效。

2.降血脂,抗動脈硬化 大蒜有效成分能顯著降低高脂血症家兔血脂,提示大蒜具有降血脂、抗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

3.預防腫瘤,抗癌 大蒜素及其同系物能有效地抑制癌細胞活性,使之不能正常生長代謝,最終導致癌細胞死亡;大蒜液能阻斷黴菌使致癌物質硝酸鹽還原為亞硝酸鹽而防治癌腫;大蒜中的鍺和硒等元素有良好的抑制癌瘤或抗癌作用;大蒜素還能激活巨噬細胞的吞噬能力,增強人體免疫功能,預防癌症的發生。

【保健食譜】

1.大蒜粥 紫皮大蒜30克,粳米100克。大蒜去皮,放沸水中煮1分鐘撈出,然後取粳米,放人煮蒜水中煮成稀粥,再將蒜放人(若結核患者食用,可另加白及粉5克),同煮為粥。此粥具有下氣健胃,解毒止痢的功效,適用於急性菌痢患者食之。

2.大蒜浸液 大蒜10克,白糖適量。將大蒜去皮搗爛,加開水50毫升,澄清加白糖適量即成。此浸液具有止咳解毒的功效,適用於百日咳痙咳期

3.黑豆大蒜煮紅糖 黑豆100克,大蒜30克,紅糖10克。將炒鍋放旺火上,加水1000毫升煮沸後,倒人黑豆(洗淨)、大蒜(切片)、紅糖,用文火燒至黑豆熟爛即成。此餚具有健脾益胃的功效,適用於腎虛型妊娠水腫者食之。

4.蒜苗炒肉絲 青蒜苗、豬肉各250克。將豬肉洗淨切片,用醬油、料酒、澱粉拌好;青蒜擇洗乾淨,切成小段;鍋燒熱加入豬肉偏炒,加精鹽、白糖和少量水偏炒至肉熟透,入青蒜繼續偏炒到入味即成。此菜具有暖補脾胃,滋陰潤燥的功效。適用於體虛乏力食欲不振大便乾結脘腹痞滿等病症。

5.蒜頭煮莧菜」大蒜頭2個,莧菜500克。將莧菜擇洗乾淨,大蒜去皮切成薄片,鍋中油燒熱,放人蒜片煸香,投人莧菜偏炒,加入精鹽炒至莧菜入味,再入味精拌勻,出鍋裝盤。此菜具有清熱解毒補血止血,暖脾胃,殺細菌的功效。適用於痢疾,腹瀉,小便澀痛,尿道炎等病症。

大蒜土豆湯

主要材料:土豆、大蒜、黃油、麵粉、雞湯

Bk6a0.jpg

調味料:鹽、胡椒

(1)土豆去皮,切成片;大蒜取用蒜白部分。

(2)用黃油將蒜白炒香,投入土豆片,翻炒後加入雞湯,以大火燒沸後改小火,煨至土豆片酥爛。

(3)用黃油將麵粉炒香成麵漿,徐徐加入(2)稀釋,同時不停攪拌。

(4)用粉碎機將湯攪打一遍,使土豆粉碎,再回鍋燒沸,加鹽、胡椒調味。

(5)另取大蒜切成絲,炸至呈金黃色,撒在湯麵上作裝飾。

注意:麵漿要炒透,出香味。  

食療價值

百合科草本植物大蒜的鱗莖。又稱葫、葫蒜、葷菜、有獨蒜、多瓣和紫皮、白皮的不同。以獨頭紫者為好。故方書又有獨頭蒜、獨蒜之名。我國各地均有栽培。5月葉枯時採取。剝去膜質鱗被,洗淨用。

[性能]味辛、甘,性溫。能溫中健胃,消食理氣,解毒殺蟲。

[宜忌]

宜:肺結核病人和癌症患者宜食;胃酸減少和胃酸缺乏者宜食;高血壓和動脈硬化者宜食;職業病中的鉛中毒者宜食;痢疾,腸炎,傷寒副傷寒患者宜食;感冒和預防流感者宜食;百日咳患兒宜食;鉤蟲、蟯蟲病人宜食;夏季宜食。

[參考]含蛋白質、脂肪、鈣、磷、鐵,維生素B1、C,胡蘿卜素、糖類;揮髮油,主要成分為大蒜辣素、大蒜新素。此外,尚含大蒜甙。

[用途]用於脘腹冷痛,飲食積滯,飲食不潔或食物中毒嘔吐腹瀉,腸胃不和,痢疾;蟯蟲病,鉤蟲病肺癆(肺結核),百日咳。現代又用於高血壓病高血脂症,流感,流腦等。

[用法]生食、煨食、煮粥、煎湯,或搗泥、為丸服。

[用法]生食有明顯的刺激性,可引起口、舌灼痛感、噁心等。吃蒜還能產生口臭。大量服用,可減少胃液分泌。

抗菌、抗原蟲的作用,一般以紫皮蒜強於白皮蒜,生用強於熟用。

凡肺、胃有熱,血虛目昏,以及狐臭病人均忌用。

[附方]

1,制大蒜:醋浸大蒜、腌制大蒜或煮大蒜,任選一種。每次g,嚼服,溫水送下。

源於《瀕湖集簡方》(醋制大蒜)、《兵部手集方》(煮大蒜)等。有溫中健胃、消食理氣之功,作用和緩,有效。用於脘腹冷痛,或少食脹滿等。

2,煨大蒜:大蒜連皮10~12g,放火灰中煨熟,剝皮後嚼食。

本品用解毒止痢和殺蟲作用。可和於痢疾或腹瀉,鉤蟲病,蟯蟲病(將大蒜搗爛或切碎,白糖開水送服亦可)。治阿米巴痢疾、蟯蟲病時,又須配合外治(灌腸或塗肛用)。

大蒜防癌功效

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正在推進一項旨在改善國民飲食習慣、使癌症發病率減少一半的「設計食品計劃」。在「有可能預 防癌症的重要食品」的金字塔結構圖中,大蒜位列頂端,即最有效果。

日本大學生物資源科學部的有賀豐彥教授說:「這是因為在很多流行病學調查中,大蒜預防癌症的功效已被認可。」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發表了其1989年與北京癌症研究機構共同對中國山東省進行的流行病學調查的結果。通過對685名胃癌患者和1131名沒有癌症的人士進行的比較發現,食用以大蒜為主的蔥屬蔬菜的人,其癌症發病率要比不吃的人低40%。此外,該機構於1994年發表的以美國愛荷華州女性為對象所作的調查結果顯示,每周食用1次以上大蒜的人罹患大腸癌的風險只有不吃的人的一半。

動物實驗也相繼證實了大蒜有抑制癌症的作用。大蒜作為最古老的人工栽培植物之一,其殺菌與強壯身體的功效早被人們所知。在古代印度,它甚至被用來治療麻疹毒蛇咬傷肺炎以及寄生蟲病。

雖然大蒜的有效成分很多,但最受注目的是S—烯丙基半胱氨酸(SAC),有賀豐彥教授介紹說,它具有增強免疫力的功效,能激活免疫系統的輔助T細胞。這種細胞發揮著司令部的作用,命令體內的「防衛部隊」捕捉、殺死細菌等外敵。

大蒜還可以預防甲流,以免感冒。  

栽培技術

常見病

大蒜疫病

發病症狀:

葉片自葉尖向下呈水漬狀灰綠色,好像被水燙過,斑面隱現雲紋,發病與健康部分分界不明顯。病斑一般不甚明顯,例如出現稀疏白黴,乾燥時易消失。

發病規律:

病菌以菌絲體、卵孢子和厚垣孢子在病殘體內越冬。一般藉助雨水濺射和灌溉水傳播,從氣孔侵入,在連綿陰雨的天氣或地勢低洼、排水不良的植地,均易發生此病。

防治方法:

(1) 因地制宜的選用抗病品種。

(2) 加強肥水管理提高植株抵抗力

(3) 及早噴藥預防,用乙膦鋁錳鋅70%1000倍液或霜疫克露。

大蒜葉枯病

發病特徵:

葉枯病主要為害蒜葉,發病開始於葉尖或葉的其他部位。初呈花白色小圓點,後擴大呈不規則形或橢圓形灰白色或灰褐色病斑,上部長出黑色霉狀物,嚴重時病葉全部枯死,在上散生許多黑色小粒。為害嚴重時全株不抽苔。

發病規律:

病菌以菌絲子囊殼隨病殘體遺落土中或蒜頭上越冬,第二年在適宜條件下子囊孢子引起初侵染,病部長出分生孢子進行再侵染。

防治方法:

(1)播前藥劑拌種、浸種。蒜頭剝開手50%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用量為蒜頭種子重量的0.3%進行拌種。

(2)不連作,改種其它蔬菜,對病殘株要及時清理,燒毀或深埋,減少菌源。

(3)加強田間管理。合理施肥,合理密植,及時開溝排水,降低溫度增強植株抗病力。

(4)發病初期及時進行藥劑防治。可用70%乙膦鋁錳鋅可濕性粉劑500—700倍,隔7—10天一次,連續防治2-3次。  

防止生芽

實踐證明,通過高溫處理可防止大蒜生芽,而且不會影響大蒜的外觀和品質。高溫處理的原理是充分利用大蒜的自然生長規律,如大蒜剛收穫後正值六七月份;而春節後氣溫雖低,大蒜已到了栽種季節,所以阻止不了它發芽。但這時對它進行高溫處理, 大蒜就又開始休眠,延緩發芽,有利於貯存。具體做法是:在大蒜髮芽之前,大約在「六九」以後,在地下挖一方形或圓形土坑,坑深40厘米為宜,大小可視蒜的多少而定。土坑底隔20厘米厚再挖一燒火道,土坑旁邊也可挖一煙筒和燒火道相通。把大蒜裝入土坑,上面蓋嚴封上土,下面燒火,使土坑內溫度達到28~30℃,並保持4~6小時左右。這樣把大蒜高溫處理後,再存放就不易發芽,可一直貯存到五六月份接上新蒜,蒜瓣飽滿新鮮如初。注意,挖坑時應選擇地勢較窪的地方,土壤含水60%為宜,這樣土烤不幹, 大蒜也不會失水變形。燒火時要掌握好坑內溫度,溫度過低不起作用,溫度過高會把大蒜燙傷烤熟。

再來個簡單的方法:將大蒜裝入塑料袋中,密封袋口。這樣被封在袋裡的大蒜,其呼出的二氧化碳氣體散發不出去,提高了袋中二氧化碳的濃度,相對地降低了氧的含量,同時又缺乏水分的吸收,大蒜則會處於休眠狀態。  

臨床應用

①治療細菌性痢疾

大蒜對痢疾桿菌有抑制作用,臨床療效亦明顯。用法:一灌腸法:先用生理鹽水500~800毫升洗腸,再以經水浴加溫至37~38℃10%的大蒜浸出液100毫升,於10分鐘內緩緩注入肛門內,囑患者忍耐15~30分鐘後排便。每日~2次,3日後可改為每日1次,6~10次為一療程。此法的缺點為肛門直腸及回盲部有燒灼感,初次灌腸時可出現腹痛,但均為一過性。孕婦忌用。二口服法:一般多採用"大蒜糖漿"。以去皮紫皮大蒜50克,搗碎後浸於38℃溫開水100毫升內2小時,然後用紗布過濾,加入半量糖漿。新鮮配製者冷藏1周尚不致變質。用量:成人每次口服20~30毫升,每4~6小時1次,直至痊癒為止;亦有介紹用10%大蒜糖漿,每次~30毫升(兒童5~10毫升),日服3次;或用20%大蒜糖漿(內含100%紫皮大蒜液20%,40%茶葉液20%男,糖漿60%),成人每次~15毫升,日服3~4次(10歲以上兒童每次10毫升,10歲以下每次5毫升,2~3歲每次2.5毫升)。觀察數百例,平均治癒率為95%以上,體溫平均1~2日降至,正常,里急後重平均2~5日消失,大便平均2~4日恢復正常,一般不致引起便秘。據臨床及實驗觀察,紫皮蒜較白皮蒜殺菌及抑苗作用強,新鮮的比陳舊的效力好。對用大蒜保留灌腸治療的130例急、慢性菌痢患者,治療後行乙狀結腸鏡檢查,病變完全恢復正常者126例(96.9%),平均時間為6.3日,證明大蒜灌腸治療在促使遠端結腸病變癒合方面有特殊效果。此外,據實驗室觀察,痢疾桿菌在大蒜培養基中,經較長時間後對大蒜的適應能力便逐慚增高,併產生明顯的抗藥性;至於痢疾患者在應用大蒜口服或灌腸治療中,尤其是較長期的治療中能否產生抗藥性,尚需進一步觀察。

②治療阿米巴痢疾

用10%大蒜浮游液或大蒜浸出液70~100毫升(37~38℃)作保留灌腸,每日1次,6次為一療程。同時每日取紫皮生大蒜一顆,分三次生食。治療100例,平均住院時間為7天,治癒率88%,實踐證明,紫皮大蒜較白皮大蒜效力大。治癒病例,為了防止複發,在症状消失後,仍須繼續食紫皮蒜1~2月。

③防治流行性感冒

用10%大蒜溶液(含普魯卡因0.5%)每4~6小時肌肉注射10毫升,對散發性單純型流行性感冒有較好療效,有些病例在48小時內體溫即完全恢復正常。採用10%大蒜汁(內加3%普魯卡因)每日滴鼻3次,每次~8滴,連用3天,可起到預防作用。

④防治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一在預防和對帶菌者的治療上曾採用不同劑量分組觀察,效果顯著。甲組:成人在進餐時服生大蒜6克(16歲以下減半),每天1次,連服3天。乙組:成人每天10克(16歲以下減半),吃後用2%鹽水漱口,連服3天。甲組1500人,服藥前帶菌陽性率為15%,服後第4天降至1.3%。乙組275人,服藥前帶菌陽性率1.81%,服藥後第4天全部轉陰。另有未服大蒜者200人作為對照,觀察26天,帶菌陽性率由1.5%增至3%;服大蒜後繼續觀察15天,陽性率逐漸降低至零。二用於治療,以10%大蒜蒸餾液(加0.5%普魯卡因稀釋)肌肉注射。5歲以內首次劑量5~10毫升,以後每6小時5毫升。5~10歲首次10~15毫升,以後每6小時10~12毫升。11~15歲首次15~20毫升,以後每6小時10~20毫升。15歲以上者,首次20毫升,以後每6小時20毫升。治療84例普通型患者,全部治癒(其中2例複發,經再用大蒜液治療而愈)。療程平均7.6天,體溫恢復正常平均3.7天,頸強直消失平均5.1天,克氏征轉陰平均5天,腦脊液恢復正常平均6.1天。治療中未見局部或全身反應及血尿現象。

⑤治療流行性乙型腦炎

以大蒜液靜脈點滴治療乙腦17例,除1例重症患者在神志轉為清醒、一般情況好轉而體溫遲遲不降時加用抗菌素外,其餘均未用任何抗菌素,只輔以脫水劑、鎮靜劑退熱療法,少數加用了激素。結果16例痊癒,未遺留嚴重後遺症;另1例重症患者昏迷高燒,於入院後一天死於呼吸衰竭。治癒病例,神志恢復時間3天以下4例,3~5天7例;體溫恢復正常時間3天以下3例,3~5天6例,6~8天3例,9~12天3例,13天以上1例。用法:5%大蒜液成人每日80毫升,小兒20~40毫升,分二次靜脈滴注。據臨床觀察,大蒜液能較快的控制病情發展。對入院時神志恍惚、煩躁及寒戰高熱的患者,經治療只有少數進入全昏迷,大多數於1~2天停止發展,很快清醒穩定。療程短,且很少發生合併症

⑥治療大葉性肺炎

用大蒜糖漿15~20毫升,每4小時服1次(一般用10%,也有用100%的)。治療9例,6例治癒,3例效果不滿意。治癒病例體溫恢復正常時間為1~3天,症状及體征於熱退後均迅速改善或消失。X線胸部複查,均在3~6天後陰影逐步減退或消失。

⑦治療百日咳

服用20%大蒜浸出液(加適量食糖,5歲以上每次15毫升,5歲以下酌減,每天8~10次,治療201例,10天痊癒者佔60%,15天痊癒者佔26%。一般在服用3~4天後,症状即見好轉,痙攣性咳嗽和嘔吐逐漸停止。曾有用大蒜植物殺菌素的揮發性部分作吸入療法,治療110名不同發展階段的病孩,其中60%病孩經6次治療後,臨床症状停止進展,治療10天即完全停止咳嗽,且不再複發.用法:將生大蒜頭2~3個搗碎,盛在清潔乾燥瓶內,囑病孩把嘴唇貼附瓶口,每分鐘經嘴作15~20次深吸氣,並經鼻作15~20次深呼氣,每次持續15分鐘,每日2次,療程為5天。一法用生大蒜30~40克搗爛裝瓶加塞,用氣球作加壓吸入,每日1次,每次15分鐘,7~17夭為一療程,治療100例,對卡他期的療效為100%,痙攣期63.9%,恢復期40%。

⑧治療白喉

用去皮生大蒜3~5克,置75%酒精內浸3~5分鐘,放入消毒器皿中搗爛如泥狀。取2x2厘米消毒紗布墊塗上蒜泥約1~2克,貼於患者雙手"合谷"穴,繃帶固定。經4~6小時,局部可有痛癢及灼熱感,8~10小時,表面出現水泡,用消毒針刺破拭乾,塗以龍膽紫液,消毒紗布包紮,防止感染。治療16例(9例找到白喉桿菌),其中4例同時加用青黴素,均獲痊癒。一般敷藥B~10小時後咽喉病灶即明顯縮小以至消失,偽膜逐漸脫落,乃至痊癒。

⑨治療肺結核

採用大蒜液氣管內注射。全療程分為六個階段,每階段治療5日(每日1次注射10毫升),休息2日,集菌法驗痰(療程結束時作痰培養)。藥液濃度第一階段用1%,以後每個階段依次遞增為2%,3%,4%、5%及6%。若病人中途不能耐受高濃度時,可依其能耐受之濃度注射。適應症:支氣管結核新鮮空洞,痰結核菌陽性者,切肺、胸改、填充術後痰仍陽性者。相對適應症:雙側慢性纖維空洞、支氣管結核,以及作為準備手術的慢性纖維空洞型患者的術前用藥(先消滅或減少細菌,防止支氣管結核)。禁忌症:心臟病,肺氣腫具有劇咳者,氣喘病,高血壓病,普魯卡因過敏者,對大蒜臭氣特殊厭惡者。觀察17例,治療前均經各種抗癆藥長期應用效果都不滿意,特別是痰中結核菌不能轉陰,經注射大蒜液後,痰陰轉者12例;有空洞者13例,閉合4例,縮小3例,無改變6例。治療中有少數病例出現發熱反應,一般在38℃左右,經加用青、鏈霉索滴入後退熱。此外有報告用4%大蒜液10毫升作環狀軟骨下氣管內注射,或鼻導管滴入,每周6次,1個月為一療程。治療肺結核空洞60例,其中慢性纖維空洞型3例,亞急性血行播散型1例,浸潤型46例,經1~4個月觀察(滴入次數為25~100次),空洞閉合者25例,縮小者23例,無變化者2例,無一例惡化。其中以薄壁空洞療效較好。50例中治療前痰菌陽性者34例,滴入蒜液後,18例轉為陰性。另有少數病例採用3~5%大蒜液,每次10毫升以膠管作氣管插入滴注,對厚壁空洞患者亦收到滿意效果。也有採用大蒜加白芨治療肺結核的報導:法將生紫皮蒜約30克,去皮放入沸水中煮1~1.5分鐘撈出,以表面熟裡面生為合適,再取粳米1兩,放入煮蒜水中煮成稀粥,待粥成,再將蒜放入粥內。另用白芨粉1錢和入蒜粥同吃,或食粥後,再服。以上為1次量,每天早晚各1次。療程平均為3個月病灶吸收時間最短1個月,最長4個月。治療肺結核40例,病灶大部吸收者22例,部分吸收者16例,無變化2例,惡化1例;其中有空洞者12例,閉合6例,縮小1例,無變化3例,惡化2例;其中痰菌陽性者11例,陰轉10例。初步觀察,以滲出性為主之病灶療效較好,混合型病灶次之,乾酪及增殖病灶為主者又次之。對結核空洞以早期可逆性空洞療效較好,晚期病例療效不滿意。

⑩治療傷寒、副傷寒及副傷寒甲帶菌者

一大蒜片2克,每4小時1次(亦可用大蒜酊,用量按片劑折算),服至體溫正常後繼續用藥7~9天。療程9~16天。治療傷寒,副傷寒甲及副傷寒乙共12例,除1例並發腸穿孔外,其餘11例在給藥後12~72小時體溫開始下降,體溫降至正常平均為94.5小時,臨床症状及體征亦隨體溫下降而改善或消失。初步認為大蒜的降熱效果並不次於氯(合)黴素。二用100%大蒜液(含1%普魯卡因),行穴位或並用肌肉注射。注射穴位為:天樞氣海足三里關元中脘下脘大腸俞小腸俞等,輪換應用,每次10毫升,分~6個穴位注完;肌肉注射,每日1次(10毫升),兩側臀肌分注。注射局部有時有輕度刺激症状,但不影響治療。治療6例副傷寒甲帶菌者,其中2例單用大蒜液穴位注射,治程分別為10、11天,於治療後第3天大便培養,均轉陰,以後連續培養7、9次均為陰性。另外4例除穴位注射外,並加用肌肉注射,治程分別為11、18、11、20天;分別於治療後3、6、8、13天大便培養,均轉陰,連續培養8、8、4、8次,亦為陰性。上述病例於出院後4~6個月複查大便,除1例陽性外,余均陰性。

⑾治療黃疸傳染性肝炎

用100%大蒜低壓蒸餾液作穴位注射,取穴依次為:肝俞脾俞、足三里、天樞、氣海、關元、中脘、下脘、大腸俞、小腸俞等。每天注射1次,按病情輕重,每次取4~8穴,每穴注射1.O~1.5毫升,每天總量為5~10毫升。治療50例,黃疸在4天以內消失者21例,1周內消失者12例,2周內消失者9例,最晚的至第7周消失。主要症状消失時間,最短者2天,最長者24天,以1周內消失者最多。一般治療2天後食慾即見明顯增加。肝腫大的消失最快者4天,最長者38天。少數伴有腹水的患者,腹水消失日期為12~14天。肝功能的恢復較慢。

⑿治療急性闌尾炎

取生大蒜4兩,芒硝1~2兩,共搗爛如泥,另取生大黃粉1~2兩用醋調成糊狀備用。治療時以右下腹壓痛明顯處或麥氏點為中心,先蓋一層直徑大於10厘米的細紗布以保護皮膚,然後將大蒜、芒硝泥攤在細紗布上(約10x8或12x12厘米大,厚約2~3厘米),敷於其上,上面再蓋一層細紗布,使上下兩層細紗布粘住,再覆蓋紗布墊一塊,以膠布腹帶固定。2小時後去藥,用食醋洗淨皮膚,改敷大黃醋糊劑,覆蓋紗布墊如前,8~10小時後揭去大黃醋糊劑。敷後24小時如不見效,可重敷1~2次。經治急性闌尾炎200餘例,有效率在90%以上,複發率在10%左右。本法對急性單純性闌尾炎、早期蜂窩組織炎性闌尾炎,效果較顯著;對闌尾膿腫和老年體弱不能耐受手術者也可應用;對壞疽性闌尾炎效果差。在外敷大蒜泥的同時,如再配合中藥內服,則效果更好。此外,大蒜合劑外敷又曾用於肺炎、盆腔灸、軟組織膿腫肝硬化伴腹水感染等疾患,能加速炎症吸收、減輕患處疼痛;在治療急性腎功能衰竭尿閉腎絞痛、尿路小結石的病例中,也能取得一定成效。但上述疾病在外敷大蒜合劑的同時,應配合其他治療措施,如對肺炎、盆腔炎,可加用中藥銀黃四季青注射液或抗菌素,腎絞痛可伴用阿托品,急性尿閉用甘露醇靜脈滴注等。

⒀治療化膿性軟組織感染

在感染部於局麻下切開或擴創後,用10%大蒜浸液(2/3)加入0.25~0.5%普魯卡因溶液(1/3)沖洗膿腔,再用蒜液紗布條充填,次日交換敷科。據50例觀察,絕大多數病人經治療1~2次後,膿腔與創面可完全清潔,無膿性分泌物,逐漸出現肉芽組織,再用油紗布條交換敷料1~2次,即可癒合。蒜液放置不宜過久,超過6日即失效。

⒁治療慢性化噥性中耳炎

用20%大蒜乳劑(蒜汁20毫升,研細阿拉伯膠5克,鹽酸普魯卡因2克,混合均勻成膠狀液,然後緩緩加入蓖麻油75毫升,隨加隨沿一個向研磨,至成淺黃色乳糜液為止,貯冰箱中,可保存1周)滴耳,治療45例(單純型38例,壞死型6例,膽脂瘤型1例),治癒38例,好轉3例,無效4例。治程中未發現不良反應.有1例患者耳膜緊張部前下方發生小穿孔,經滴藥3日後流膿停止,8日後穿孔變小,1月後複查穿孔已癒合。此外,有報導採用大蒜內皮鼓膜修補術,曾獲得滿意效果,但病例不多,尚待進一步觀察。

⒂治療沙眼

鮮紫皮大蒜去外皮,洗淨搗成泥狀,用消毒紗布包裹擠出蒜汁,盛在消毒瓶中密閉備用。另以烏賊骨去殼,磨製成3厘米長鴨嘴形小棒,高壓消毒備用。操作方法:先用0.5%地卡因滴入結膜囊內,1~2分鐘後,用瞼鉤反轉上瞼並固定,使穹窿部結膜完全暴露,以烏賊骨棒輕輕摩擦肥大的乳頭濾泡,使其表面微破,摩擦既要徹底,又不可傷及深部組織及正常結膜面。再用消毒鹽水棉球將血液及濾泡內容物拭淨,然後在結膜面上塗擦蒜汁,放回眼瞼。兩眼一般同時治療。1周後複查,如未愈,即進行第2次治療。共治療沙眼患者1256人,治癒率在60%以上,有效率97.9%。

⒃治療萎縮性鼻炎

用40%大蒜液或50%大蒜甘油塗布鼻腔,每日3次,3~4天後即見效果。或以50%大蒜甘油用消毒棉花製成大蒜油棉栓,均勻鋪蓋鼻腔各個部分。半小時後取出,6~12次為一療程。須持續進行三個療程。

⒄治療牙質過敏

將大蒜搗碎,取一小塊置過敏點(酸痛點),用齒料充填器酒精燈上燒至微紅,迅灼牙面上之蒜泥,稍壓幾分鐘,痛感即消失。一般採用上法2~3次即可見效。

⒅治療滴蟲性陰道炎

用50%大蒜甘油明膠栓劑,於陰道沖洗後置2枚(每枚1.2~1.5克)於陰道內,每日一次,療程7天。共治404例,治癒者11.3%,有效者75.2%,複發者9%,無效者4.5%。

⒆治療阿米巴原蟲陰道炎

用鮮紫皮大蒜3~4瓣,放在消毒缽中,加生理鹽水I~2毫升,研成泥糊狀備用。陰道用1:5000過錳酸鉀溶液灌洗清潔後拭乾。尿道口塗上消毒甘油。使用陰道窺器,將蒜泥先填塞於陰道穹窿、子宮頸然後到陰道壁,15分鐘後抹去所有大蒜泥.4例患者經1~6次治療,陰道分泌物的阿米巴原蟲即轉為陰性,治療7~10天後,潰瘍粘膜即光滑癒合。

⒇治療黴菌感染

用大蒜製成100%注射液,成人每天20~50毫升(兒童酌減),加入葡萄糖鹽水中行靜脈滴注,治療各種黴菌感染20例(隱球菌腦膜炎1例,肺部黴菌感,染16例,消化道黴菌感染4例),顯效14例,有效5例,無效1例。又有用10%大蒜糖漿內服,1歲以內3~5毫升,2歲以內5~8毫升,每日~4次(治療10天後無效者改用他藥治療),同時配合服用多種維生素,治療40例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小兒消化不良,痊癒38例,無效2例。

(21)治療頭癬

以30%大蒜汁油膏,30%大蒜粉油膏及大蒜泥三種製劑,共治122例頭癬患者,治癒、顯效及一般有效者計81例(66.4%),無效者36例,加重者5例。從臨床觀察和檢查結果來看,大蒜對鐵鏽色毛菌所致的頭癬,療效較為顯著。

(22)治療蟯蟲病

取新鮮大蒜,每兩加水200毫升,微火煮爛,紗布過濾,裝瓶中備用。選用大號注射器接上導尿管,吸取煎液灌腸。每次注入10~15毫升,於下午4~5時或8~9時進行。治療2~9歲兒童154例,在治療1次後的第3天和第7天,分別採用肛拭鏡檢蟲卵,轉陰率為76.3%。  

參看

關於「大蒜」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