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Bkib7.jpg

口腔(oral cavity)是消化管的起始部分。前借口裂與外界相通,後經咽峽與咽相續。口腔內有牙、舌等器官。口腔的前壁為唇、側壁為頰、頂為齶、口腔底為黏膜和肌等結構。口腔借上、下牙弓分為前外側部的口腔前庭(oral vestibule)和後內側部的固有口腔(oral cavity proper);當上、下頜牙咬合時,口腔前庭與固有口腔之間可借第三磨牙後方的間隙相通。臨床上當病人牙關緊閉時,可藉此通道置開口器或插管,注入藥物或營養物質,同時防止舌的咬傷

(一)唇與頰

口唇(oral lips)構成口腔的前壁,分為上、下唇。兩唇之間的裂隙口裂,其兩側結合處稱口角。上唇的外面正中線上有一縱行的淺溝稱為人中,是人類特有的結構,昏迷病人急救時常在此處進行針刺或指壓刺激,促使病人蘇醒。

頰(cheek)構成口腔的兩側壁,與上唇之間的淺溝ngue)位於口腔底,是一肌性器官,具有感受味覺、協助咀嚼吞咽食物以及輔助發音等功能。

1、舌的形態 舌分為上、下兩面。上面稱舌背,其後部以呈「八」形的界溝(terminal sulcuc)分為前2/3的舌體(boay of tongue)和後1/3的舌根(root of tongue),舌體的前端稱舌尖(apex of tongue)。舌的下面正中線上有一連於口腔底的黏膜皺襞,稱舌系帶(lingual frenulum),其根部的兩側各有一小黏膜隆起,稱舌下阜(sublingual caruncle),是下頜下腺舌下腺大管的開口處。舌下阜的後外方延續為舌下襞(sublingual fold),其深面埋舌下腺

2、舌的構造 舌主要以骨骼肌作基礎,表面覆以黏膜而成。

舌背的黏膜呈淡紅色,有許多的小突起,稱舌乳頭(1ingual papillae)。根據形態與功能的不同分為四種:絲狀乳頭(filiform papillae)數量最多,呈白色,具有一般感覺功能;菌狀乳頭(fungi—form papillae)呈鈍圓形,鮮紅色;輪廓乳頭(vallate papillae)體形最大,排列在界溝的前方;葉狀乳頭(foliate papillae)在人類為退化的結構;後三種乳頭中含有味覺感受器

舌根的黏膜內,有由淋巴組織構成、大小不等的小結節,稱舌扁桃體(1ingual tonsil)。

舌肌為骨骼肌,分舌內肌與舌外肌。舌肌收縮時改變舌的形狀。舌外肌收縮時改變舌的位置。舌外肌中最重要的是頦舌肌(genioglossus mus-cle)。該肌起自下頜體內面中線的兩側,肌纖維呈扇形止於舌。雙側頦舌肌同時收縮拉舌向前下方(伸舌);單側收縮時可使伸向對側。當一側頦舌肌癱瘓時,舌尖偏向癱瘓側。

(四)牙

牙(teeth)嵌於上、下頜骨牙槽內,分別排成上、下牙弓。

1、牙的形態 牙分為牙冠牙頸牙根三部分。暴露於口腔內的牙冠(crown of tooth),色白而光澤;嵌於牙槽內的稱牙根(root of tooth);介於牙冠與牙根之間的部分被牙齦包繞,稱牙頸(dental neck)。

牙的內部空腔稱牙腔(dental cavity),位於牙根內的稱牙根管(root canal of tooth),與牙槽相通。牙腔內有牙髓(dental pulp),其中富含有血管神經,當牙髓發炎時,可引起劇烈的疼痛。

2、牙的構造 牙主要由淡黃色的牙質(dentine)構成,牙冠表面覆有一層白色光澤的釉質(enamel),牙根與牙頸表面覆有一層黏合質。牙齦、牙周膜牙槽骨共同構成牙周組織,對牙有保護、支持和固定作用。

3、牙的名稱及萌出時間 人的一生中有兩套牙發生。人出生後,一般在6個月左右開始萌出乳牙(deciduous teeth),3歲左右出齊,共20個。乳牙分切牙尖牙磨牙。6歲左右乳牙開始脫落,更換成恆牙(permanent teeth),在12~14歲出齊。恆牙分為切牙、尖牙、前磨牙和磨牙。第三磨牙萌出較晚,有些人到成年後才萌出,稱遲牙,甚至終生不萌出,成人恆牙有28--32個。

4、牙的排列與牙式 牙呈對稱性排列。臨床上為了記錄牙的位置,以被檢查者的方位為準,用「+」記號記錄牙排列形式稱牙式,並用羅馬數字I~V表示乳牙,用阿拉伯數字1--8表示恆牙。

(五)口腔腺

口腔腺(salivary dand)是開口於口腔的各種腺體的總稱。口腔腺分大、小兩類,能分泌唾液小唾液腺包括唇腺頰腺等。大唾液腺包括腮腺、下頜下腺和舌下腺三對。

腮腺(parotid gland)為三對大唾液腺中最大的—對,整體略呈三角楔形,居外耳道的前下方。腮腺管(parotid duct)發自腮腺的前緣,在顴弓下一橫指處向前越過咬肌表面,最後穿頰肌,開口於上頜第二磨牙牙冠相對的頰黏膜上。

下頜下腺(submandibular gland)位於下頜體的深面,略呈卵圓形,腺管開口於舌下阜。

舌下腺(sublingual gland)位於舌下襞的深面,腺管開口於舌下阜與舌下襞。

去除牙垢的方法:

食醋法 取食醋口含,在口腔鼓漱但不吐,口含二三分鐘再吐出,再用牙刷刷洗,最後用溫水漱口。或在刷牙時,在牙膏上滴兩滴食醋刷牙,堅持一段即可清除牙垢。

口腔黏膜疾病有哪些?

常見的口腔黏膜疾病有:白塞氏病扁平苔蘚口腔潰瘍口臭口腔白斑扁桃體炎咽炎、灼口症候群乾燥症候群唇炎口角炎

參看

關於「口腔」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嘴巴是如何消化蘋果的?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