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鼓管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咽鼓管又稱歐氏管,在鼓室前壁的偏上部有一很重要的暗通道。它的一端由前壁進入鼓室,另一端則進入鼻咽部,是溝通鼓室與鼻咽部的通道,所以被稱為咽鼓管。  

目錄

解剖結構

Bkbae.jpg

咽鼓管呈弓狀彎曲,整個管道長約35~39毫米,由軟骨部與骨部兩部分所組成。它的外1/3為骨部,內則有頸內動脈,在鼓室前壁的偏上部是鼓室口;內2/3為軟骨部,內側端的咽口位於鼻咽部的側壁,具體位置是在下鼻甲後端的後下方。骨性部是管的外側較短的部分,其鼓室端開口於鼓室的前壁;軟骨部經咽鼓管咽口,開口於鼻咽部的側壁。軟骨部平時閉合,僅在吞咽呵欠時開放,以平衡中耳外耳的氣壓,有利於鼓膜的正常振動。由於咽鼓管與鼻咽部相通,故咽部感染易沿咽鼓管侵入鼓室,引起中耳炎。  

解剖位置

咽鼓管從鼓室口向內、向前、向下直到咽口,與水平面約成40度角傾斜。鼓室口高出咽口2~2.5厘米,呈漏斗狀,是骨部內徑最寬的地方,約4.5毫米,以後越向內越狹窄。在骨部與軟骨部交界處最窄,內徑僅1~2毫米。由此向咽口管道又逐漸增寬,達咽口處為最寬,上、下徑可達9毫米。

咽鼓管的位置隱蔽,在學習解剖時不太容易示教。在門診只能通過鼻咽鏡才能看到咽鼓管咽口。而要看清鼓室口就更加困難,只有在翻起鼓膜作鼓室探查時,方能一見它呈喇叭狀的管口。咽鼓管的管道部分更是一個潛在的肌性管子,只有當剔去相當部分的頭顱解剖標本中,才能顯出其「廬山真面目」。  

生理功能

咽鼓管黏膜與鼻咽部鼓室黏膜相廷續,由假復層纖毛柱狀上皮細胞組成,有相當多的分泌細胞。這些細胞分泌的液體,維持恰當的咽鼓管張力,使之既不完全開放,卻又能在適當的機會,如張口、吞咽、打呵欠或咀嚼時偶爾開放一下,以此來調節鼓室內壓力,從而保持鼓室內外壓力的平衡。

咽鼓管是中耳通氣引流的惟一通道。主要功能是引導鼻咽部氣體進入鼓室,以維持鼓膜兩側壓力平衡,從而保證鼓膜的正常振動。如果咽鼓管閉塞或鼻咽部炎症造成咽口閉合都可致鼓室壓力降低,外界壓力相對增高,從而使鼓膜內陷而影響聽力。此時,易行咽鼓管導管吹張術。  

判斷咽鼓管有無異常

如果捏住鼻孔並屏住呼吸,當用力鼓氣後再吞咽一下,即可聽到雙耳內「砰」地一聲,這便是鼻腔咽腔的氣體經咽鼓管進入中耳並振動鼓膜所致。由此可以證明,鼻耳相通且功能正常,否則就可能存在異常。  

注意

應注意,由於存在著將鼻咽部的感染傳致中耳的可能,尤其是鼻、咽部有炎症分泌物較多時,不要做捏鼻鼓氣的動作。咽鼓管發炎堵塞的急性期感冒引起的鼻堵塞,不要做通暢度檢查和吹張術,也不可過分用力擤鼻,此時應及時點些麻黃素一類粘膜收斂藥,以保持鼻腔通暢,防止並發中耳炎。  

鼻炎威脅咽鼓管健康

發生鼻炎時,由於咽鼓管在鼻咽側的開口處部分或全部阻塞,才導致其功能障礙,使鼓膜內外兩側的壓力失去平衡,影響中耳鼓膜對聲波的傳導

咽鼓管的功能障礙並非局限於對鼓膜有效振動的影響。當咽鼓管發生持續性功能障礙時,鼓膜內側壓力就會低於外界壓力,即出現負壓。此時,中耳腔內毛細血管內的血清就會隨之滲出到中耳腔,形成中耳積液,這就是所謂分泌性中耳炎。若不及時治療,可能會發生纖維化等一系列病理生理改變,使當初滲出至中耳的液體變得越來越黏稠,並最終將中耳的聽骨包繞起來,這在醫學上稱為鼓室硬化症,就像給聽骨安裝了緊箍咒一樣,使其無法行使振動的功能,聽力就會逐步下降,嚴重時需要在手術顯微鏡下為受限的聽骨鏈進行「松解」手術,才能恢復其功能。如果在中耳滲出的基礎上再合併細菌感染,如化膿性中耳炎,就會雪上加霜,甚至導致鼓膜穿孔、聽骨壞死等嚴重病變。

當然,影響咽鼓管功能的疾病不止鼻炎一種,還有其他多種疾病,如鼻咽部腫瘤等,需要區別對待。

關於「咽鼓管」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