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潰瘍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Bkflw.jpg

   潰瘍病屬於祖國醫學的「胃脘痛「、「肝胃氣痛「、「心痛「、「吞酸「等範疇。民間多稱為「心口痛「、「胃氣痛「、「胃痛「、「飢飽癆「等。

胃潰瘍以反覆發作的節律性上腹痛為臨床特點,常伴有噯氣、返酸、灼熱、嘈雜等感覺,甚至還有噁心嘔吐嘔血便血。若作胃鏡檢查,可以清楚看見胃部有圓形、橢圓形潰瘍灶。以往治療胃潰瘍多採用手術切除部分胃臟,後來研究出奧美拉唑等制酸劑,治療消化性潰瘍(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效果非常好,使得大部分患者可以免受手術之苦,但部分病情嚴重的患者,仍需手術,尤其是胃潰瘍有惡變可能,治療更應該慎重。  

目錄

病因

胃潰瘍是一種多因素疾病,病因複雜,迄今未完全清楚,為一綜合因素所致。

1.遺傳因素 胃潰瘍有時有家族史,尤其兒童潰瘍患者有家族史者可佔25%~60%。另外A 型血的人比其他血型的人易患此病。

2.化學因素 長期飲用酒精或長期服用阿司匹林皮質類固醇等藥物易致此病發生,此外長期吸煙和飲用濃茶似亦有一定關係。

3.生活因素 潰瘍病患者在有些職業如司機和醫生等人當中似乎更為多見,可能與飲食欠規律有關。工作過於勞累也可誘發本病發生。

4.精神因素 精神緊張或憂慮,多愁善感,腦力勞動過多也是本病誘發因素。可能因迷走神經興奮,胃酸分泌過多而引起。

5.感染因素 馬歇爾證明了幽門羅氏桿菌 是胃潰瘍的最終禍首,而不是以前認為壓力過大,或者酸性食物引起的,因此馬歇爾獲得了2005年的諾貝爾醫學和生理學獎。

6.其他因素 不同國家、不同地區本病的發生率不盡相同,不同的季節發病率也不一樣,說明地理環境及氣候也是重要因素。另外本病還可在其他原發病如燒傷、重度腦外傷、胃泌素瘤、甲旁亢、肺氣腫肝硬化腎衰的基礎上發病,即所謂「繼發性潰瘍」(secondary ulcer)。這可能與胃泌素、高鈣血症及迷走神經過度興奮有關。

7.促成潰瘍形成的因素 胃酸和胃蛋白酶:胃液含有蛋白酶和鹽酸,鹽酸超過一定濃度,胃內蛋白質就受到胃蛋白酶的水解作用。

8.抵抗潰瘍形成的因素 純酸性胃液誠然能消化一切活組織包括胃壁,但胃十二指腸粘膜在正常情況下,並不浸泡在純酸性胃液中。胃酸多被唾液,食物水分,胃粘液所稀釋緩衝中和,顯然,粘液、粘膜的抵抗力起著重要的保護作用。

9.激素與消化性潰瘍的關係 腎上腺皮質激素引起應激情潰瘍,已烯雌酚為潰瘍有非特異性的愈和作用。

10.其他因素 如O型血者比其他血型潰機率高,某些藥物如阿司匹林可刺激胃粘膜,吸煙影響胃的正常分泌。  

胃潰瘍的發生部分

胃各部分示意

胃是消化管最膨大的部分,上接食管,下連十二指腸。胃的形狀和大小隨其內容物的多少而不同,充盈時膨大,空虛時可縮成管狀。胃有前壁和後壁,前後壁相連處呈彎狀,為胃的小彎和大彎,胃的入口為賁門,出口為幽門。胃可分成4個部分:賁門部、胃底部、胃體部和幽門部。胃的粘膜層內含有許多腺體,以其部位不同分為3種:賁門腺、胃底腺和幽門腺。

胃液中的胃酸和胃蛋白酶分別是由胃底(體)腺的壁細胞主細胞所分泌的,胃底腺的分布約佔全胃的4/5,而且以胃體部為主。從病理解剖上可以證實潰瘍的發生與胃酸有關,這是因為潰瘍好發部位不在產酸的胃底腺區域,而在與之接觸的最近的小彎側和幽門前區,也就是胃底腺和幽門腺交界的地方。由於幽門腺分布的區域有時可沿小彎側向上延伸,故不少潰瘍可發生在小彎上端和賁門區域。

就胃的整體而論,則發生在後壁較前壁多見,如果胃潰瘍病人施行了胃大部切除術,術後發生的吻合口潰瘍位置同樣也不是在產酸的殘胃,而是在鄰近吻合口空腸。所以說,胃潰瘍一般發生在胃體和胃竇交界處偏向胃竇的一側,且以小彎側多見。有報告說,約有90%的病人潰瘍發生於幽門腺區。其它部位的潰瘍則比較少見。

臨床症状

上腹痛

慢性、周期性節律性上腹痛是典型消化性潰瘍的主要症状。

Bkflx.jpg


疼痛產生的機理與下列因素有關:①潰瘍及其周圍組織的炎症病變可提高局部內臟感受器的敏感性,使痛閾降低;②局部肌張力增高或痙攣;③胃酸對潰瘍面的刺激。

潰瘍疼痛的特點是:

其它臨床表現

胃腸道症状及全身症状噯氣反酸胸骨後燒灼感、流涎、噁心、嘔吐、便秘等可單獨或伴疼痛出現。反酸及胸骨後燒灼感是由於賁門鬆弛,流涎(泛清水)是迷走神經興奮增高的表現,噁心、嘔吐多反映潰瘍具有較高活動程度。頻繁嘔吐宿食,提示幽門梗阻。便秘較多見與結腸功能紊亂有關。部分患者有失眠、多汗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症状。本病活動期可有上腹部壓痛,緩解期無明顯體征

胃潰瘍的體征在緩解期多不明顯,發作期如無併發症,可僅於上腹部疼痛區有壓痛點,一般較輕。後壁穿透性潰瘍在背部11~12胸椎兩旁常有壓痛。

併發症

輔助檢查

胃鏡及胃粘膜活組織檢查是確診消化性潰瘍首選的檢查方法。可行以下檢查以明確診斷:

Bk7gg.jpg

一、胃鏡檢查,可於胃部見圓或橢圓、底部平整、邊緣整齊的潰瘍。根據潰瘍面所見,可分為:①活動期:潰瘍面為灰白或褐色苔膜覆蓋,邊緣腫脹,色澤紅潤、光滑而柔軟。②癒合期:苔膜變薄,潰瘍縮小,其周圍可見粘膜上皮再生的紅暈;或潰瘍面幾乎消失,其上有極少的薄苔。③瘢痕期:潰瘍面白苔已消失,變成紅色充血的瘢痕;可見皺襞集中。

二、X線鋇餐檢查: 

三、幽門螺桿菌檢測:幽門螺桿菌檢測應列為消化性潰瘍診斷的常規檢查項目,因為有無幽門螺桿菌感染決定治療方案的選擇。檢測方法分為侵入性和非侵人性兩大類。前者需通過胃鏡檢查胃黏膜活組織進行檢測,主要包括快速尿素酶試驗、組織學檢查和幽門螺桿菌培養;後者主要有13C或14C尿素呼氣試驗、糞便幽門螺桿菌抗原檢測及血清學檢查(定性檢測血清抗幽門螺桿菌IgG抗體)。

快速尿素酶試驗是侵入性檢查的首選方法,操作簡便、費用低。組織學檢查可直接觀察幽門螺桿菌,與快速尿素酶試驗結合,可提高診斷準確率。幽門螺桿菌培養技術要求高,主要用於科研。13C或14C尿素呼氣試驗檢測幽門螺桿菌敏感性及特異性高而無需胃鏡檢查,可作為根除治療後複查的首選方法。

應注意,近期應用抗生素質子泵抑制劑鉍劑等藥物,因有暫時抑制幽門螺桿菌作用,會使上述檢查(血清學檢查除外)呈假陰性。

診斷

  1. 慢性病程,周期性發作,常與季節變化、精神因素、飲食不當有關;或長期服用能致潰瘍的藥物如阿司匹林等。
  2. 上腹隱痛、灼痛或鈍痛,服用鹼性藥物後緩解。典型胃潰瘍常於劍突下偏左,好發於餐後半小時到1~2小時,痛常伴反酸噯氣。
  3. 基礎泌酸量及最大泌酸量測定有助診斷。胃潰瘍的基礎泌酸量正常或稍低,但不應為游離酸缺乏
  4. 潰瘍活動期大便隱血陽性。
  5. X線鋇餐檢查可見龕影及粘膜皺襞集中等直接徵象。單純局部壓痛,激惹變形等間接徵象僅作參考。
  6. 胃鏡檢查,可於胃部見圓或橢圓、底部平整、邊緣整齊的潰瘍。根據潰瘍面所見,可分為:①活動期:潰瘍面為灰白或褐色苔膜覆蓋,邊緣腫脹,色澤紅潤、光滑而柔軟。②癒合期:苔膜變薄,潰瘍縮小,其周圍可見粘膜上皮再生的紅暈;或潰瘍面幾乎消失,其上有極少的薄苔。③瘢痕期:潰瘍面白苔已消失,變成紅色充血的瘢痕;可見皺襞集中。

具備以上(1)(2)(5)或(2)(6)項者可作胃潰瘍診斷,對診斷為胃潰瘍者須與惡性潰瘍鑒別,凡能進行胃鏡檢查者應做胃粘膜活檢予以確診。如果確認請及時去醫院就診。

治療

藥物治療

治療胃潰瘍,關鍵是抗幽門螺桿菌治療、制酸劑的應用。

(一)對幽門螺桿菌感染引起的胃潰瘍,根除幽門螺桿菌不但可促進潰瘍癒合,而且可預防潰瘍複發,從而徹底治癒潰瘍。因此,凡有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消化性潰瘍,無論初發或複發、活動或靜止、有無合併症,均應予以根除幽門螺桿菌治療。已證明在體內具有殺滅幽門螺桿菌作用的抗生素有克拉黴素阿莫西林甲硝唑(或替硝唑)、四環素呋喃唑酮、某些喹喏酮類左氧氟沙星等。PPI(質子泵抑制劑,比如奧美拉唑)及膠體鉍體內能抑制幽門螺桿菌,與上述抗生素有協同殺菌作用。目前尚無單一藥物可有效根除幽門螺桿菌,因此必須聯合用藥。

(二)治療消化性潰瘍的藥物可分為抑制胃酸分泌的藥物和保護胃黏膜的藥物兩大類,主要起緩解症状和促進潰瘍癒合的作用,常與根除幽門螺桿菌治療配合使用。制酸劑只要有兩大類:

  1. 質子泵抑制劑奧美拉唑雷貝拉唑泮托拉唑等。
  2. H2受體拮抗劑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尼扎替丁等。

此外尚有一些鹼性抗酸劑,目前用的比較少,主要有氫氧化鋁鋁碳酸鎂等及其復方製劑。

(三)治療胃潰瘍的藥物合用,如圖:

抗幽門螺桿菌+制酸劑.jpg

手術治療

由於內科治療的進展,目前外科手術主要限於少數有併發症者,包括:①大量出血經內科治療無效;②急性胃穿孔;③瘢痕性幽門梗阻;④胃潰瘍癌變;⑤嚴格內科治療無效的頑固性潰瘍。手術治療主要是胃大部分切除術胃迷走神經切斷術高選擇性迷走神經切斷術等。

穴位治療

中國的醫學,自古以來便以其獨特的思維方式來解釋穴道療法的效果。在《黃帝內經.素問》中就有記載「氣血不順百病出」的句子。所謂的氣血,就是支配內髒的一種能量,而這種能量若流動混亂,就會引起各種疾病。

「內病外治」之精華,古方今制。穴位保健治療法又是我國中醫治療的根本,他對於疾病的保健治療可發揮莫大的助力。比如治療胃病的胃腸貼 便是針對人體相關穴位,採用純天然中草藥精華,利用經皮給藥,大大減少了西藥直接作用內臟給人體帶來的副作用和依賴性。從而達到改善微循環,增加肌體細胞活力,有效緩解患部疼痛的作用。

穴道就是位於能量流動的通路上。這種通路稱為「徑路」,穴道的正常稱法應是「經穴」。內臟若有異常,就會反應在位於那有異常的內臟徑路上,更進一步地會反應在能量不順的經穴上。因此,通過給予穴道刺激,使能量的流動順暢,而達到治病保健的功效,這就是穴道保健治療的目的了。

穴道保健治療法對疾病的治療,的確有極高的效果,而且,最近也逐漸借科學的方法剖析其效果。

其結論,簡單的說,就是:穴道療法之效能是借刺激穴道而調整自律神經達到健體強身為目的的運動。中醫認為體內循環系統發生紊亂,就會生病,而這所謂能量紊亂的狀態,換句話說,就是自律神經平衡失調的狀態。  

食療

飲食療法是預防和治療潰瘍病的重要環節。患者在飲食上應注意做到以下幾點:

加強營養應選用易消化、含足夠熱量、蛋白質和維生素豐富的食物。如稀飯、細麵條、軟米飯、豆漿、雞蛋、瘦肉、豆腐和豆製品;富含維生素A、B、C的食物,如新鮮蔬菜和水果等。

這些食物可以增強機體抵抗力,有助於修復受損的組織和促進潰瘍癒合。泛酸多的患者應少用牛奶。

限制多渣食物應避免吃油煎、油炸食物以及含粗纖維較多的芹菜韭菜、豆芽、火腿、臘肉、魚乾及各種粗糧。這些食物不僅粗糙不易消化,而且還會引起胃液大量分泌,加重胃的負擔。但經過加工製成菜泥等易消化的食物可以食用。

不吃刺激性大的食物禁吃刺激胃酸分泌的食物,如肉湯、生蔥、生蒜、濃縮果汁、咖啡、酒、濃茶等,以及過甜、過酸、過咸、過熱、生、冷、硬等食物。甜食可增加胃酸分泌,刺激潰瘍面加重病情;過熱食物刺激潰瘍面,引起疼痛,層至使潰瘍面血管擴張而引起出血;辛辣食物刺激漬瘍面,使胃酸分泌增加;過冷、過硬食物不易消化,可加重病情。另外,潰瘍病人還應戒煙,煙草中的尼古丁能改變胃液的酸鹼度,擾亂胃幽門正常活動,誘發或加重潰瘍病。

烹調要恰當以蒸、燒、炒、炖等法為佳。煎、炸、煙熏等烹制的菜不易消化,在胃內停留時間較長,影響潰瘍面的癒合。

制訂合理的飲食制度吃飯定時定量,細嚼慢咽,少說話,不看書報,不看電視;保持思想鬆弛,精神愉快。在潰瘍活動期,以進食流質或半流質、易消化、富有營養的食物為好。以前有學者為潰瘍病人制定了少吃多餐制,以避免過飽或過飢。近年來研究認為,儘管進食可暫時緩解疼痛,但少食多餐不斷地刺激胃酸分泌,使胃酸分泌整日處在活躍狀態,顯然不利於潰瘍病癒合。因此,除急性發作期並發出血、嘔血時短期少食多餐外,平時應堅持一曰三餐規律進食。

開水沖雞蛋療方:雞蛋1個,打入碗中,用筷子攪勻,用滾燙的開水;中熟後即可食用。現代醫學認為,開水沖雞蛋質地柔軟.容易被胃消化吸收,可大大減輕胃的負擔,有利於潰瘍病灶癒合。雞蛋黃中含有卵磷脂,可在胃粘膜表面形成一層薄的疏水層,對胃粘膜有很強的保護作用和抵抗有害因子入侵的防禦作用。

為避免病人大便乾燥,還需常吃些瓊脂、香蕉、蜂蜜等能潤腸的食物,這對潰瘍病人很重要。

藥膳巧療胃潰瘍

桃仁豬肚

原料和製法:桃仁(去皮尖)、生地各10g,熟豬肚片、大米各50g,料適量。將肚片切細;取二倍水煎取汁,加豬肚、大米煮為稀粥,待熟時調味服食,每日劑。

功效:可益氣活血,化淤止痛。

佛手扁苡粥

原料和製法:佛手10g,白扁豆、苡米、山藥各30g,豬肚湯及食鹽適量。將佛手水煎取汁,去渣,納入扁豆、苡米、山藥及豬肚湯,煮為稀粥,略放食鹽調味服食,每日劑。

功效:可瀉熱和胃,適用於胃脘灼熱疼痛,口乾口苦心煩易怒,便秘等。

雞蛋三七

原料和製法:雞蛋一個,蜂蜜30ml,三七粉3g,將雞蛋打入碗中攪拌,加入三七粉拌勻,隔水炖熟再加蜂蜜調勻服食。

功效:可舒肝理氣,和胃健脾,適用於上腹疼痛,嘔吐、伴噁心、噯氣等。

仙人掌牛肉

原料和製法:仙人掌50g,嫩牛肉100g,調料適量。將仙人掌去皮刺,洗淨,切細;牛肉洗淨,切片,置熱油鍋中炒熟後,調味服食。功效:可活血化淤,行氣止痛,適用於痛處固定,或痛如針刺病症

胃潰瘍癌變

胃潰瘍嚴重的後果之一就是惡變為。如果出現下列情況,要提高警惕。

胃潰瘍病患者及家屬,應注意病情變化,一旦發現上述某項蛛絲馬跡都要警惕,及時去醫院檢查,發現問題,以便儘早治療,防止造成不良後果。 

胃潰瘍患者保健

胃潰瘍是多發病、慢性病,易反覆發作,呈慢性經過,因而要治癒胃潰瘍,需要一個較為艱難持久的歷程。患者除了配合醫護人員進行積極治療外,還應做好自我保健。

(l)必須堅持長期服藥:由於胃潰瘍是個慢性病,且易複發,要使其完全癒合,必須堅持長期服藥。切不可症状稍有好轉,便驟然停藥,也不可朝三暮四,服用某種藥物剛過幾天,見病狀未改善,又換另一種藥。一般來說,一個療程要服藥4~6周,疼痛緩解後還得鞏固治療 l~3個月,甚至更長時間。

(2)避免精神緊張:胃潰瘍是一種典型的心身疾病,心理因素對胃潰瘍影響很大。精神緊張、情緒激動,或過分憂慮對大腦皮層產生不良的刺激,使得丘腦下中樞的調節作用減弱或喪失,引起植物神經功能紊亂,不利於食物的消化和潰瘍的癒合。保持輕鬆愉快的心境,是治癒胃潰瘍的關鍵。

(3)講究生活規律,注意氣候變化:胃潰瘍病人生活要有一定規律,不可過分疲勞,勞累過度不但會影響食物的消化,還會妨礙潰瘍的癒合。潰瘍病人一定要注意休息,生活起居要有規律。潰瘍病發作與氣候變化有一定的關係,因此潰瘍病人必須注意氣候變化,根據節氣冷暖,及時添減衣被。

(4)注意飲食衛生:不注意飲食衛生、偏食、挑食、飢飽失度或過量進食冷飲冷食,或嗜好辣椒、濃茶、咖啡等刺激性食物,均可導致胃腸消化功能紊亂,不利於潰瘍的癒合。注意飲食衛生,做到一日三餐定時定量,飢飽適中,細嚼慢咽,是促進潰瘍癒合的良好習慣。

(5)避免服用對胃粘膜有損害的藥物:有些藥物,如阿司匹林、地塞米松強的松消炎痛等,對胃粘膜有刺激作用,可加重胃潰瘍的病情,應盡量避免使用。如果因疾病需要非得要服用,或向醫生說明,改用他藥,或遵醫囑,配合些其它輔助藥物,或放在飯後服用,減少對胃的不良反應

(6)消除細菌感染病因:以往認為胃潰瘍與胃液消化作用有關,與神經內分泌機能失調有關,因而傳統療法是,制酸、解痛、止痛。近年據有關學者研究發現,有些胃潰瘍是由細菌感染引起的,最常見的是幽門螺桿菌。這類病人必須採用抗生索治療     

預防複發

引起潰瘍病複發的因素是多種多樣的,依靠單一的方法不能防止潰瘍病的複發,必須採取綜合措施,才能有效地預防潰瘍病的複發。

首先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戒除不良的嗜好。

其次要做好飲食調節。消化性潰瘍患者潰瘍癒合後,還應定時定量進餐。食營養豐富、易於消化的食物,不宜進食刺激性食物和酸性食物,避免使用對胃有損害的藥物。

再之,一定要堅持有規律的治療。潰瘍病是一種慢性病,應進行充分的、有規律的、長療程的治療,才能有效地降低複發。應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合理選擇抗潰瘍病藥物,充足劑量、不間斷地進行一年以上服藥治療,才能有效控制複發。

同時應積極治療胃、十二指腸炎症,積極防治慢性肝炎、貧血等疾病。

此外,還須進行藥物預防,定期服用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索E等藥物,促進上皮細胞及結締組織的修復,增加機體抗病能力。

參看

參考文獻

健康問答網關於胃潰瘍的相關提問

關於「胃潰瘍」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