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基礎/經筋
醫學電子書 >> 《中醫基礎理論》 >> 經絡 >> 經別、絡脈、經筋、皮部 >> 經筋 |
中醫基礎理論 |
|
(一)經筋的含義
經筋為十二經筋的簡稱,是十二經的經氣濡養筋肉骨節的體系,是附屬於十二經脈的筋膜系統,是經脈經氣在人體四肢百骸、骨骼筋肉之間運行的另一徑路。因其運行於體表筋肉,故稱經筋。經筋也分手足三陰三陽,其數目與經脈相同,其循行道路也多與經脈相接。
(二)經筋的循行
十二經筋的走向及分布,基本上和十二經脈的循行相一致。但是,十二經脈有順逆之不同,而經筋走向皆起於四肢指爪之間,在踝、胭、膝、臀、腕、肘、腋、髀、頸結聚,終結於頭面等處,沿行於體表,不人內臟,而與他經相結。
1.手太陰之筋
手太陰經筋,起始於大拇指之上,沿大指上行,結於魚際,行寸口外側,上行沿前臂,結於肘中,向上經過上臂內側,進腋下,出缺盆部,結於肩鵲前方,其上方結於缺盆,自腋下行的從下方結於胸里,散佈於膈,與手厥陰之筋在膈下會合,結於季脅處。
2.手陽明之筋
手陽明經筋,起始於第二手指橈側端,結於腕背部上,向上沿前臂,結於肘外側,上經上臂外側,結於肩盂部。分出支經繞肩胛,夾脊,直行的經筋從肩盂上走頸,分支走向面頰,結於鼻旁顴部,直上行的走手太陽經筋之前,上左側額角者,結絡於頭部,向下至右側下頷。
3.足陽明之筋
足陽明經筋,起始於足次趾、中趾及無名趾,結於足背,斜向外行加附於腓骨,上結於脛骨外側,直上結於髀樞,又向上沿脅部,屬於脊。其直行者,上沿脛骨,麗結於膝,分支之筋,結於外輔骨部,與足少陽經筋相合,其直行的沿伏兔上行,結於大腿面,而會聚於陰器,再向上分布到腹部,至缺盆處結集,再向上至頸,夾口兩旁,合於鼻旁顴部,相繼下結於鼻,從鼻旁合於足太陽經筋。太陽經筋散絡於目上,為目上綱,陽明經筋散絡目下,為目下綱。另一分支之筋,從面頰而結於耳前部。
4.足太陰之筋
足太陰經筋,起始於大趾內側端,上行結於內踝,直行向上結於膝內輔骨(脛骨內髁部),向上沿著大腿內側,結於股前,會聚於陰器部,向上到腹部,結於臍,沿著腹內,結於肋骨,散於胸中,其內的經筋則附著於脊旁。
5.手少陰之筋
手少陰經筋,起於小指內側,結於腕後豆骨處,向上結於肘內側,上人腋內,交手太陰經筋,循行於乳的內側,而結於胸部,沿膈向下,聯繫於臍部。
6.手太陽之筋
手太陽經筋,起始於小指之上,結於腕背,上沿前臂內側,結於肱骨內上髁後,進入後,結於腋下。其分支走肘後側,向上繞肩胛部,沿頸旁出走太陽經筋的前方,結於耳後乳突部,分支進入耳中,直行的出於耳上,向下結於頷,上方的連屬於跟外角。
7.足太陽之筋
足太陽經筋,起始於足小趾,上行結於踝,斜上結於膝,下方沿足外側結於足跟,向上沿跟腱結於胭部。其分支結於小腿肚(踹外),上向膶內側,與胴部一支並行上結於臀部,向上挾脊旁,上後項,分支人結於舌根,直行者,結於枕骨,上向頭項,由頭的前方下行到顏面,結於鼻部,分支形成「目上綱」,下邊結於鼻旁。背部的分支,從腋後外側,結於肩盂部位,一支進人腋下,向上出缺盆,上方結於耳後乳突(完骨),又有分支從缺盆出來,斜上結於鼻旁部。
8.足少陰之筋
足少陰經筋,起始於小趾之下,人足心部,同足太陰經筋,斜走內踝下方,結於足跟,與足太陽經筋會合,向上結於脛骨內髁下,同足太陰經筋一起上行,沿大腿內側,結於陰部,沿膂(脊旁肌肉)里夾脊,上後項結於枕骨,與足太陽經筋會合。
9.手厥陰之筋
手厥陰經筋,起始於中指,與手太陰經筋並行,結於肘部內側,上經上臂的內側,結於腋下。分支進人腋內,散佈於胸中,結於膈部。
10.手少陽之筋
手少陽經筋,起始於第四手指端,結於腕背,走向臂外側,結於肘尖部,向上繞行於上臂外側,上循肩部,走到頸部會合於手太陽經筋。其分支當下頜角部進入,聯繫舌根,一支上下頜處沿耳前,屬目外眥,上達顳部,結於額角。
11.足少陽之筋
足少陽經筋,起於第四趾,上結外踝,再向上沿脛外側結於膝外側。其分支另起於腓骨部,上走大腿外側,前面結於伏兔(股四頭肌部),後面的結於骶部,其直行的,經側腹季脅,上走腋前方,聯繫胸側和乳部,結於缺盆,其直行的上出腋部,通過缺盆,走向足太陽經筋的前方,沿耳後上繞額角,交會於頭頂,向下走向下頜,上方結於鼻旁,分支結於外眥,為眼的外維。
12.足厥陰之筋
足厥陰經筋,起始於足大趾的上邊,向上結於內踝前方,向上沿脛骨內側,結於脛骨內髁之下,再向上沿大腿內側,結於陰器部位而與諸筋相聯絡。
參看
絡脈 | 皮部 |
關於「中醫基礎/經筋」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