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飲食/大棗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中醫飲食營養學》 >> 健脾消積類 >> 健脾和胃類 >> 大棗
中醫飲食營養學

中醫飲食營養學目錄

【基原】為李科植物棗的成熟果實。

異名】干棗、美棗、良棗、紅棗。

性味歸經】甘,溫。入脾、胃經。

【功效】補脾和胃,益氣生津,調營衛,降血脂,抗癌。

【應用】

1.脾胃虛弱,倦怠乏力血虛萎黃,神志不安:紅棗10~20枚,煎湯常服。

2.虛勞煩悶不得眠:大棗20枚,蔥白若干,水煎去渣頓服。(《千金方》)

3.過敏性紫癜:紅棗10枚煎服,每日三次。(《上海中醫藥雜誌》4:22,1962)

4.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血清轉氨酶活力較高者:紅棗、花生、冰糖各30g,先煎花生,再加紅棗、冰糖同煎,睡前飲服,每日劑,30天為一療程。

5.高膽固醇血症:大棗、芹菜根,煎湯常服。(《飲食治療指南》)

6.脫肛日久不愈:大棗120g,陳醋250g,同煮至醋干,取棗食。(《家庭食療手冊》)

【使用注意】

凡有濕痰、積滯、齒病、蟲病者,均不相宜。

【現代研究】

大棗含維生素C較多,而且具有cAMP活性及抗變態反應、抑制中樞神經、保肝強壯、降低膽固醇、抑制癌細胞增殖等作用。動物實驗證實,對因四氯化碳損傷肝臟的家兔,每日餵給大棗煎劑,共一周,血清總蛋白白蛋白較對照組明顯增加。

【按語】

大棗性質平和,能培補脾胃,為調補脾胃之常用食品。自古被列為「五果之一。」鮮大棗含糖量達20~30%,干棗達55~60%,比甘蔗和甜菜的含糖量還高。維生素B2含量較一般果品高。大棗甘溫,少食健脾,多食礙脾。

【參考文獻】

1.《本草綱目》:「《素問》言棗為脾之果,脾病宜食之,謂治病和藥,棗為脾經血分藥也。」

2.《本經逢原》:「古方中用大棗,皆是紅棗,取生能散表也。入補脾藥,宜用南棗,取甘能益津也。」

參看

32 南瓜 | 栗子 32
關於「中醫飲食/大棗」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