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飲食/山藥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中醫飲食營養學》 >> 健脾消積類 >> 健脾和胃類 >> 山藥
中醫飲食營養學

中醫飲食營養學目錄

【基原】為薯蕷科植物薯蕷的塊莖

異名】薯藥、土薯。

性味歸經】甘,平。入肺、脾、腎經。

【功效】健脾,補肺,止渴,益精固腎

【應用】

1.虛勞咳嗽:山藥搗爛半碗,加入甘蔗汁半碗,和勻,溫熱飲之,能起輔助治療作用。

2.小便多,滑數不禁:白茯苓(去黑皮),干山藥(去皮,白礬水內湛過,慢火焙乾用之),上兩味各等份,為細末,稀米飲調服。(《儒門事親》)

3.消渴:鮮山藥蒸熟,每次飯前先吃山藥90~120g。(《河北中醫驗方選》)

【現代研究】

山藥除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胡蘿卜素維生素等多種營養成分外,尚含澱粉酶膽鹼、粘液汁酶及薯蕷皂苷等。其中的澱粉酶又叫消化素,能分解澱粉等物質,若與鹼性物質相混合,則澱粉酶作用消失。

【按語】

山藥在我國各地均有出產,而以河南新鄉地區,古懷慶產的懷山藥為最佳,質地堅實,粉足潔白。性味甘平入脾、肺、腎三經。補而不膩,香而不燥。歷代醫家盛讚山藥為「理虛之要藥」。山藥食用,烹可為餚,碾粉蒸可為糕,多做甜食;既可以切片煎汁當茶飲,又可以軋細煮粥喝。

【參考文獻】

l.《神農本草經》:「味甘、溫。主傷中補虛,除寒熱邪氣補中益氣力,長肌肉,久服耳目聰明。」

2.《食療本草》:「治頭痛,助陰力。」

3.《日華子本草》:「助五臟,強筋骨,長志安神,主泄精健忘。」

參看

32 糯米 | 健脾化濕類 32
關於「中醫飲食/山藥」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