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飲食/栗子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中醫飲食營養學》 >> 健脾消積類 >> 健脾和胃類 >> 栗子
中醫飲食營養學

中醫飲食營養學目錄

【基原】為殼斗科植物栗的種仁。

異名板栗

性味歸經】甘,溫。入脾、胃、腎經。《本草再新》:「入心、肺二經。」

【功效】養胃健脾,補腎強筋,活血止血止咳化痰

【應用】

1.腎虛腰膝無力栗子風乾,每日空心食七枚,再食豬腎粥。(《經驗方》)

2.小兒腳弱無力,三四歲尚不能行步:日以生栗與食。(姚可成《食物本草》)

3.氣管炎:板栗肉250g,煮豬瘦肉服。(江西《草藥手冊》)

4.筋骨腫痛:板栗搗爛敷患處。(《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5.幼兒腹瀉:栗子磨粉,煮如糊,加白糖適量餵食。(《食物中藥與便方》)

【使用注意】

凡遇脾虛消化不好,濕熱甚者均不宜食。外感未去,或痞滿疳積,瘧痢瘟疫,產後,小兒,病人亦不宜多食。

【按語】

栗子主補腎氣腎病宜食之,並善治腰腿不遂。

【參考文獻】

1.《名醫別錄》:「主益氣,厚腸胃,補腎氣,令人忍飢。」

2.《本草綱目》:「有人內寒,暴泄如注,令食煨栗二三十枚,頓愈。腎主大便,栗能通腎,於此可驗。」

3.《滇南本草》:「生吃止吐血衄血便血,一切血證俱可用。」

參看

32 大棗 | 糯米 32
關於「中醫飲食/栗子」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