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怔忡
A+醫學百科 >> 心悸怔忡 |
以患者自覺心跳、心慌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中醫病證。自己能感覺到明顯的心跳(正常人是感覺不到自己心跳的)。症状比心悸更嚴重。可感覺到自己的心跳上至心胸,下至臍部。
目錄 |
心悸怔忡的原因
心悸與怔忡在程度上有所不同,心悸輕,多由外因引起,怔忡重,發作頻繁,與外因無關。心悸怔忡多因心膽氣虛,驚忤心神,或失血過多,心失所養,或虛火妄動,上擾心神,或陽虛氣衰,心脈不溫,或氣滯血瘀,心脈痹阻等引起。
心悸怔忡的診斷
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人,尤其是青壯年,偶有心慌,特別是在生活起居變化或精神刺激時出現,經過休息或情緒穩定後即恢復正常者就不必就醫治療。如果呈多發性,或陣發性,每因情志波動或勞累過度而發作,在休息一、兩天後仍無好轉,並且伴有失眠、健忘、眩暈、耳鳴等症状。則應及時到醫院的內科診治,以除外各類心臟器質性病變。如無器質性病變,多屬於心眼神經官能症患者,可服用中藥,效果較好。
心悸怔忡的鑒別診斷
①心膽氣虛型心悸怔忡。證見心悸善驚,苔白脈弱。治宜養心安神,方用平補鎮心丹。
②心血不足型心悸怔忡。證見心悸頭暈,面白乏力,舌淡脈細。治宜養心補血,方用歸脾湯。
③陰虛火旺型心悸怔忡。證見心悸失眠,五心煩熱,腰酸耳鳴,舌紅脈細。治宜滋陰清火,方用天王補心丹。
④心陽不足型心悸怔忡。證見心悸胸悶,氣短面白,形寒肢冷,舌淡脈沉。治宜溫補心陽,方用桂枝甘草湯加味。
⑤氣滯血瘀型心悸怔忡。證見心悸心痛,唇甲青紫,舌暗紅,脈結代。治宜活血化瘀,方用桃仁紅花煎。
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人,尤其是青壯年,偶有心慌,特別是在生活起居變化或精神刺激時出現,經過休息或情緒穩定後即恢復正常者就不必就醫治療。如果呈多發性,或陣發性,每因情志波動或勞累過度而發作,在休息一、兩天後仍無好轉,並且伴有失眠、健忘、眩暈、耳鳴等症状。則應及時到醫院的內科診治,以除外各類心臟器質性病變。如無器質性病變,多屬於心眼神經官能症患者,可服用中藥,效果較好。
心悸怔忡的治療和預防方法
情志調暢,飲食有節及避免外感六淫邪氣,增強體質等是預防本病的關鍵。積極治療胸痹心痛、痰飲、肺脹、喘證及痹病等,對預防和治療心悸怔忡發作具有重要意義。
參看
關於「心悸怔忡」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