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菊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野菊
Yě Jú
野菊
別名 苦薏、野山菊、路邊菊、黃菊仔、野黃菊、鬼仔菊、山九月菊、野菊花、土菊花、草菊
功效作用 清熱解毒。治癰腫疔瘡目赤瘰癧天皰瘡濕疹
英文名 all-grass of Lavandulaleaf Dendranthema, all-grass of Indian Dendranthema
始載於 日華子本草
毒性 無毒
歸經  
藥性
藥味

野菊,植物名稱。廣布我國各地(除被疆外), 其花、葉可入藥,有消炎、殺菌的作用,有極高的藥用價值。

目錄

野菊.植物

基本信息

Bkg0q.jpg

學名】:Dendranthema indicum (Linn.)Des Moul.

【英文名】:India Daisy

【科名】:菊科 Compositae

【形態】:多年生草本,高25—100厘米。莖基部常匍匐,上部分枝,有稜角,且有細柔毛。葉互生,卵形或長圓狀卵形,長3-9厘米,寬1.5-5厘米,羽狀深裂,頂裂片大,側裂片常2對,卵形或長圓形,全部裂片邊緣淺裂或有鋸齒;上部葉漸小,全部葉表面有腺體及疏柔毛,深綠色,背面毛較多,灰綠色,基部漸狹成有翅的葉柄,假託葉有鋸齒。頭狀花序直徑2.5-4厘米,在枝頂排成傘房狀圓錐花序或不規則的傘房花序,總苞半球形,總苞片4層,長橢圓形,倒卵狀長圓形,外層較狹窄,其膜質邊緣向內逐漸變寬,內層全部膜質,外層總苞片背面中部有柔毛;外層總苞片稍短於內層;舌狀花雌性,花冠硫磺色,舌瓣長約5毫米;管狀花兩性。瘦果全部同型,倒卵形,稍扁壓,無毛,有光澤,黑色,有數條縱細肋,無冠毛。花期-11月。

野生各地曠野,山坡。

本種有許多變種和雜交種,栽培類型花色變化多,紅白色都有。 含野菊花黃酮苷,揮髮油及倍半萜,野菊花內脂。  

主要價值

野菊

野菊為菊科植物野菊ChrysanthemumindicumL. 的嫩莖葉。野菊嫩莖葉每百克含水分 克,蛋白質3.2 克,脂肪0.5 克,碳水化合物6 克,粗纖維3.4 克,鈣178 毫克,磷41 毫克,還含有揮髮油等。野菊性味苦辛寒,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治癰腫、療瘡、目赤、瘰癧、濕疹等。《陸川本草》載「清熱解毒。治溫熱頭痛、赤眼、痢疾」。《上海常用中草藥》載「治鼻炎支氣管炎、咽喉腫痛、濕疹、皮膚瘙癢。」脾胃虛寒者忌食。  

野菊.中藥材

【出處】《日華子本草》

【拼音名】Yě Jú

【別名】苦薏(陶弘景),野山菊(《植物名實圖考》),路邊菊(《嶺南採藥錄》),黃菊仔(《中國藥植志》),野黃菊(《江蘇植藥志》),鬼仔菊(《廣西中藥志》),山九月菊(《遼寧經濟植物志》)。

【來源】為菊科植物野菊、北野菊及岩香菊等的全草及根。夏、秋間採收,晒乾。  

原形態

①野菊

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亦可達120厘米。頂部的枝通常被白色柔毛,有香氣。葉互生,卵圓形至長圓狀卵形,長4~6厘米,寬1.5~5厘米,有羽狀深裂片,中裂片較大,側裂片2~3對,橢圓形或長圓狀卵形,先端尖,上面被疏柔毛,下面被白色短柔毛及腺體,沿脈毛較密;具葉柄。頭狀花序頂生,直徑1.5~2.5厘米,數個排列成傘房花序狀;總苞半球形,外層苞片橢圓形,較內層稍短小,邊緣干膜質,中肋綠色,被綿毛或短柔毛,內層苞片長橢圓形,全部干膜質;外圍為舌狀花,淡黃色,1~2層,舌瓣長11~13毫米,寬2.5~3毫米,無雄蕊;中央為管狀花,深黃色,先端5齒裂,雄蕊5,聚藥,花絲分離,雌蕊1,花柱細長,柱頭2裂。瘦果約長1.5毫米,具5條縱紋,基部窄狹。花期9~10月。

生長於路邊、丘陵、荒地及林緣。全國大部分地區均有分布。

②北野菊

多年生草本,高達150厘米。莖直立,粗壯,近叉狀分枝。基生葉有時枯萎。葉互生,卵狀長圓形或闊卵形,長3~7厘米,寬2.5~5厘米,先端尖,基部稍呈心形、截形或近圓形,羽狀或近掌狀5~7深裂,裂片狹卵形或長圓形,有缺刻狀銳牙齒,下麵灰白色,密被分叉狀短柔毛及腺體;具葉柄。頭狀花序多數,直徑8~12毫米,生於枝端,密集成聚傘狀,有時近乎傘形;總苞淺杯狀,苞片長卵形,覆瓦狀排列,中肋綠色,革質,邊緣膜質,褐色;舌狀花管狀花均為黃色,管狀花疏生腺點。

生於路旁、山地或丘陵草地。分布東北及河北。

③岩香菊

多年生草本,高達150厘米。莖直立,多叉狀分枝,生有微毛,較北野菊為稀。葉較薄,長卵形,1~2回羽狀深裂或掌狀深裂,裂片長橢圓狀卵形、披針形,有尖鋸齒,下面微具柔毛;假託葉不顯著。頭狀花序多數,直徑8~12毫米,生於枝端,稍下垂,集成近聚傘狀;總苞半球形,苞片3~4列;舌狀花1列。長橢圓形,與中央的管狀花全為黃色。

生於石質山坡、路旁。分布東北、華北、西北、華東、西南各地。

以上植物的花序(野菊花)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成分及藥理

化學成份】野菊全草含揮髮油、蒙花甙、木犀草素的甙、矢車菊甙、菊黃質、多糖、香豆精類、野菊花內酯。揮髮油中主要為莰烯樟腦、葛縷酮等。

【藥理作用】見野菊花條。  

性味

苦辛,寒

①陶弘景:味苦。

②《嶺南採藥錄》:苦,寒。

③《陸川本草》:甘,寒。

④《四川中藥志》:性平,味苦辛,無毒。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治癰腫,疔瘡,目赤,瘰癧,天皰瘡,濕疹。

①《本草拾遺》:破血,婦人腹內宿血食之。又調中止泄。

②《綱目》:治癰腫,疔毒,瘰癧,眼息。

③《綱目拾遺》:治蛇咬,梅瘡,天皰瘡。

④《植物名實圖考》:搗敷瘡毒。

⑤《分類草藥性》:根,解煙毒。治頭目眩昏,男子虛淋,女子白帶

⑥《陸川本草》:清熱解毒。治溫熱頭痛,赤眼,痢疾。

⑦《上海常用中草藥》:治鼻炎,支氣管炎,咽喉腫痛,濕疹,皮膚瘙癢。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2~4錢(鮮者1~2兩);或搗汁。外用:搗敷或煎水洗;或塞鼻。

附方

①治疔瘡:野菊花根、菖蒲根、生薑各一兩。水煎,水酒對服。(《醫鈔類編》)

②治癰疽疔腫,一切無名腫毒:一野菊花,連莖搗爛,酒煎,熱服取汗,以渣敷之。(《孫天仁集效方》)二野菊花莖葉、蒼耳草各一握,共搗,入酒一碗,絞汁服,取汗,以滓敷之。(《衛生易簡方》)

③治瘰癧瘡腫不破者:野菊花根,搗爛煎酒服之,仍將煎過菊花根為末敷貼。(《瑞竹堂經驗方》)

④治天泡濕瘡:野菊花根、棗木。煎湯洗之。(傅滋《醫學集成》)

⑤治婦人乳癰:路邊菊葉加黃糖搗爛,敷患處。(《嶺南草藥志》)

⑥治蜈蚣咬傷:野菊花根,研末或搗爛敷傷口周圍。(《嶺南草藥志》)

⑦治白喉:一野菊一兩,和醋糟少許,搗汁,沖開水漱口。二野菊葉和醋半匙,將野菊葉搗爛後,加白醋調勻塗在喉頭。(《貴州中醫驗方》)

③預防及治療瘧疾:一鮮野菊揉爛。塞鼻。每天塞二小時,兩鼻孔交替進行,連用三天。二鮮野菊一兩。水煎服。連服三天。(徐州《單方驗方新醫療法選編》)

參考

關於「野菊」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