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葉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杏葉
Xìnɡ Yè
別名 杏樹葉
功效作用 祛風利濕;明目。主水腫皮膚瘙癢;目疾多淚;癰瘡瘰癧
英文名 leaf of Apricot, leaf of Ansu Apricot
始載於 滇南本草
毒性  
歸經 脾經肝經
藥性
藥味

中藥大辭典》:杏葉

【出處】 《滇南本草

【拼音名】 Xìnɡ Yè

【來源】 為薔薇科植物山杏

【原形態】 植物形態詳"杏仁"條。

化學成份】 含芸香甙、硝酸鹽還元酶。

【功效與作用】 治目疾,水腫

①《滇南本草》:"敷大惡瘡。"

②《本草蒙筌》:"煎湯洗眼止淚。"

【附方】 治卒腫滿身面皆洪大:杏葉,銼,煮令濃,及熱潰之,亦可服之。(《補缺肘後方》)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杏葉

【出處】 出自《滇南本草》。

【拼音名】 Xìnɡ Yè

【英文名】 leaf of Apricot, leaf of Ansu Apricot

【別名】 杏樹葉

【來源】 藥材基源:為薔薇科植物杏、野杏或山杏的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Armeniaca vulgaris Lam.2.Armeniaca vulgaris Lam.var.ansu(Maxim.)Yü et Lu.3.Armeniaca sibirica(L.)Lam.

採收和儲藏:夏、秋季葉長茂盛時採收。

【原形態】 1.杏 落葉小喬木,高4-10cm;樹皮暗紅棕色,縱裂。單葉互生;葉片圓卵形或寬卵形,長 5-9cm,寬4-8cm。春季先葉開花,花單生枝端,著生較密,稍似總狀;花幾無梗,花萼基部成筒狀,外面被短柔毛,上部5裂;花瓣5,白色或淺粉紅色,圓形至寬倒卵形;雄蕊多數,著生萼筒邊緣;雌蕊單心皮,著生萼筒基部。核果圓形,稀倒卵形,直徑2.5cm以上。種子1,心狀卵形,淺紅色。花期3-4月,果期6-7月。

2.野杏 本變種的主要特徵為 葉片基部楔形或寬楔形;花常2朵簇生,淡紅色;果實近球形,紅色;核卵球形,離肉,表面粗糙而有網紋,腹棱常銳利。

3.山杏 灌木或小喬木,高2-5m。葉卵形或近圓形,長(3-)5-10cm,寬(2.5-)4-7cm。花單生,直徑1.5-2cm;萼片長圓狀橢圓形,先端尖;花瓣近圓形或倒卵形,白色或粉紅色。果實扁球形,直徑 1.5-2.5cm,兩側扁,果肉薄而乾燥,熟時開裂,味酸澀,不能吃。核易與果肉分離,基部一側不對稱,平滑。花期3-4月,果期6-7月。

4.東北杏 大喬木,高5-15m。幼枝無毛。葉橢圓形或卵形,長6-12cm,寬3-8cm。花粉紅色或白色;雄蕊多數;子房密被柔毛。核果近球形,直徑1.5-2.6cm,黃色;核近球形或寬橢圓形,長13-18mm,寬11-18mm,粗糙,邊緣鈍。花期4-5月,果期7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3.山杏 生於海拔700-2000m的乾燥向陽、丘陵、草原。

4.東北杏 生於海拔400-1000m的開闊的向陽山坡灌木林或雜木林下。

1.杏 分布於全國各地,多系栽培。在新疆伊犁一帶有野生。

2.野杏 主產於我國北部地區,栽培或野生,尤其在河北、山西等地普遍野生,山東、江蘇等地也產。

3.山杏 分布於東北、華北和甘肅等地。

4.東北杏 分布於吉林、遼寧等地。

資源分布:1.杏 分布於全國各地,多系栽培。在新疆伊犁一帶有野生。

2.野杏 主產於我國北部地區,栽培或野生,尤其在河北、山西等地普遍野生,山東、江蘇等地也產。

3.山杏 分布於東北、華北和甘肅等地。

4.東北杏 分布於吉林、遼寧等地。

【化學成份】 1.杏葉 含芸香甙(rutin),槲皮素-3-鼠李葡萄糖甙(quercetin-3-rhamnoglucoside),綠原酸(chlorogenic acid),新綠原酸(neochlorogenic acid)。

2.野杏葉 含槲皮甙(quercitrin),鼠李素-3-O-鼠李糖甙(rhamnetin-3-O-rhamnoside),鼠李檸檬素-3-O-鼠李糖甙(rhamnocitrin-3-O-rhamnoside)。

3.山杏葉 含根皮甙(phlorizin)。

【性味】 辛;苦;微涼

歸經】 肝;脾經

【功效與作用】 祛風利濕;明目。主水腫;皮膚瘙癢;目疾多淚;癰瘡瘰癧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10g;外用:煎水洗。

【各家論述】 1.《滇南本草》:敷大惡瘡。

2.《本草蒙筌》:煎湯洗眼止淚。

【摘錄】 《中華本草》

關於「杏葉」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