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眼果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鳳眼果
Fènɡ Yǎn Guǒ
鳳眼果
別名 頻婆果、九層皮、羅晃子、潘安果、七姐果、富貴子、蘋婆果、假九層皮、紅皮果
功效作用 溫胃,殺蟲。治蟲積腹痛翻胃吐食,疝痛。
英文名 Seed of Common Sterculia
始載於 生草藥性備要
毒性  
歸經 胃經小腸經大腸經
藥性
藥味

鳳眼果

(《生草藥性備要》)

異名】頻婆果(《嶺外代答》),九層皮(《君子堂日詢手鏡》),羅晃子(《綱目》),潘安果(《生草藥性備要》),七姐果、富貴子(《廣州植物志》)。

【來源】為梧桐科植物蘋婆的種子。  

植物形態

蘋婆(《植物名實圖考》) ,喬木,高達10米。樹皮褐色。葉紙質,闊矩圓形至矩圓狀橢圓形,長8~25匣米,寬5~15厘米,先端漸尖或鈍,基部鈍,禿淨;葉柄長2.5~5厘米。圓錐花序下垂,長8~28厘米;花雜性,無花冠;花萼粉紅色,5裂至中部,裂片三角狀條形,被短柔毛;雄蕊柱柔弱,彎曲;雌花少數,子房有毛,具柄,5裂,花柱彎曲。蓇葖革質,卵狀,長4~8厘米,寬2.5~3.5厘米,具喙,熟時暗紅色,被短絨毛。種子1~5顆,橢圓球形,暗栗色。花期5月。果期6~7月(貴州)。

野生山坡林內或灌叢中,亦有栽培。分布廣東、廣西、貴州等地。  

藥用價值

性味】甘,溫。①姚可成《食物本草》:"甘,溫。" ②《生草藥性備要》:"甘,平。"

【功用主治】溫胃,殺蟲。治蟲積腹痛翻胃吐食,疝痛。

①姚可成《食物本草》:"治臟腑生蟲及小兒食泥土,腹痛,癖塊積硬。養肝膽,明目去翳,止咳退熱,解利風邪,消煩降火。"

②《生草藥性備要》:"治小兒生天婆究(小兒爛頭瘍)煅存性,開油搽;消熱氣,煲肉食。"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或研末為散。外用:煅存性研末調搽。

【選方】①治腹中蛔蟲上攻,心下大痛欲死,面有白斑:羅晃子、牽牛子各七枚。水煎服。

②治翻胃吐食,食下即出;或朝食暮吐,暮食朝吐:羅晃子七枚。煅存性,每日酒調下方寸匕,服完為度。

③治疝痛:羅晃子七個。酒煎服。(選方出姚可成《食物本草》)

關於「鳳眼果」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