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學通史/現代基本經驗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中國醫學通史》 >> 中國醫學通史現代卷 >> 現代基本經驗
中國醫學通史

中國醫學通史目錄

我國衛生防疫防治人員、醫務人員堅決貫徹「預防為主」方針,全方位開展衛生防疫防治工作,組織動員社會各界和廣大人民群眾參與,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加強衛生法規建設,進行衛生監督監測,全面加強傳染病寄生蟲病地方病職業病非傳染病慢性病防治、廣泛開展國際合作與交流,使衛生防疫防治工作取得顯著成績,衛生防疫管理逐步走向科學化、現代化、為保障全國人民健康,促進兩個文明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在衛生防疫工作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一、預防為主

方針是建設我國社會主義衛生事業的基本原則堅持「預防為主」方針,是我黨我軍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所決定的。這一方針的貫徹,體現了我國社會主義衛生事業的一大特色。通過長期、反覆實踐,體會如下:

(一)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辨證關係,預防與治療的辨證關係。在立足於防的前提下,積極進行治療,把疾病消滅在萌芽階段,控制其傳播與流行,治療也可認為是一種有效的預防手段,防與治密切相關,必須有機結合。

(二)預防為主,有深層次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預防工作本身有重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實踐證明,通過加強預防工作,改善環境衛生狀況、預防、控制疾病發生,提高健康水平,大力發展生產,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環境效益與健康長壽效益密切結合起來。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是衛生工作低投入高效益的關鍵所在。

(三)「預防為主」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從歷史上看,「預防為主」思想繼承了中華民族幾千年與疾病作鬥爭中形成的戰略思想「防患於未然」、「治病於未病」,沿襲至今,不斷發展,形成有重要戰略意義的國家的衛生工作方針,使衛生防疫工作走上康庄大道。

二、衛生工作與群眾運動相結合

衛生工作走群眾路線是我國疾病防治工作的基本方針之一。衛生防病是群眾的切身利益所在,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保護自身健康的意識也隨之增加,群眾中蘊藏著極大的積極性,所以,在依賴群眾基礎上,組織、發展群眾,讓群眾自己起來同危害自身健康的各種致病因素作鬥爭,是推動衛生防病工作的重要經驗。

三、衛生防疫專業機構和專業隊伍

培訓人才,提高衛生防疫工作水平。培養、提高衛生防病專業人員,加強衛生防病專業機構,是作好衛生防疫防治工作的重要保證。當前衛生防疫防治體系已基本形成。在這個體系中衛生防疫防治站(所)是基地,衛生防疫防治隊伍是技術骨幹力量,農村、社區預防保健基層組織既是醫療體系的終端,又是衛生防疫工作的前哨。幾十年來,廣大專業科學技術專家和職工在愛國衛生運動中,在疾病防治與科研中,在衛生監督監測和預防保健工作中,在歷次重大自然災害、突發事件中,都有了重要的技術骨幹作用,創下了偉大的業績,被譽為「人民健康的衛士」對這支專業隊伍,必須採取各種有效辦法,加強培訓提高,使能適應新形勢發展的需要。

四、加強預防醫學科學研究

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指導衛生防病實踐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用科學技術指導衛生防病實踐,發揮了巨大作用。

在我國以預防醫學科學技術指導衛生防疫防治工作,主要有:

(一)現場工作與實驗室工作相結合,防治工作與科學研究相結合;

(二)預防醫學科學研究實行大協作,重大科研課題採取科研、教學、衛生防疫防治人員協同攻關或與其他學科、部門聯合分工協作,發揮各自優勢而取得成果;

(三)以科學研究成果促進事業發展,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作出貢獻。

五、法制建設

衛生防病監督管理的重要手段為適應市場經濟的轉變,國家衛生監督制度尤為重要。1982年以來,我國先後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試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等法律及《塵肺病管理防治條例》等12個行政法規及大量的部門規章。各地也完成了地方性衛生法規、規章及有關衛生規範,從數量及覆蓋面上已初具規模。可以說衛生監督工作已基本納入法制軌道。

六、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

有利於我國衛生防疫事業的發展改革開放,促進了和擴大了我國與世界各國的合作,通過與國際組織以及國家間的雙邊、多邊的合作與交流,我國衛生防疫事業取得了新進展,有力地支持了我國衛生防疫戰略重點的實施,同時也促進衛生管理水平的提高。

32 現代愛國衛生運動 | 現代國境衛生檢疫 32
關於「中國醫學通史/現代基本經驗」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