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飲片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中藥飲片是中藥材經過按中醫藥理論、中藥炮製方法,經過加工炮製後的,可直接用於中醫臨床的中藥。這個概念表明,中藥材、中藥飲片並沒有絕對的界限,中藥飲片包括了部分經產地加工的中藥切片(包括切段、塊、瓣),原形藥材飲片以及經過切制(在產地加工的基礎上)、炮炙的飲片。對於前兩類,管理上應視為中藥材,只是根據中醫藥理論在配方、製劑時作飲片理解。而管理意義上的飲片概念應理解為:「根據調配或製劑的需要,對經產地加工的淨藥材進一步切制、炮炙而成的成品稱為中藥飲片」。  

目錄

中藥飲片的概念出處

一、南宋周密的《武林舊事》(為宋亡後回憶之作)中首次出現「作坊」出售「熟藥圓散,生藥飲片」的記載,一般研究者視之為中藥飲片一詞的出處。很多人認為「凡動過刀的即為飲片」;

二、某些中藥材專業市場和城鄉集貿市場藥材經營戶認為只有經過複雜加工炮炙工序的成品才是飲片,僅經淨制、切制方法加工而成的應稱為「切片」,而不應按「飲片」管理;

三、根據《藥典》定義,「飲片是指經過加工炮製的中藥材,可直接用於調配或製劑」。  

中藥飲片發展情況

中藥飲片是中國中藥產業的三大支柱之一,是中醫臨床辨證施治必需的傳統武器,也是中成藥的重要原料,其獨特的炮製理論和方法,無不體現著古老中醫的精深智慧。隨其炮製理論的不斷完善和成熟,目前它已成為中醫臨床防病、治病的重要手段。  

飲片行業收入逐年增長

2006年-12月,中國中藥飲片加工行業實現累計工業總產值21,660,358,000元,比上年同期增長了31.62%;實現累計產品銷售收入19,022,033,000元,比上年同期增長了29.44%;實現累計利潤總額1,036,648,000元,比上年同期增長了24.58%。

2007年,中國中藥飲片加工行業實現累計工業總產值26,999,653,000元,比上年同期增長了36.97%;實現累計產品銷售收入24,169,037,000元,比上年同期增長了36.80%;實現累計利潤總額1,451,344,000元,比上年同期增長了65.15%。

2008年-10月,中國中藥飲片加工行業實現累計工業總產值26,999,653,000元,比上年同期增長了36.97%;實現累計產品銷售收入24,169,037,000元,比上年同期增長了36.80%;實現累計利潤總額1,451,344,000元,比上年同期增長了65.15%。  

飲片行業出口受限

中藥飲片技術標準模糊,質量參差不齊是制約中藥飲片出口的重要因素。通過對目前中藥材炮製高新技術的產業化推廣,提升中藥飲片的產品國際競爭力,突破國際貿易壁壘,才能擴大中藥在國際市場中的份額。  

飲片行業大受重視

中藥作為天然植物藥的代表,應該有良好的行業成長性。中醫藥在全球的地位也在發生著悄悄地但卻是深刻的變化,從民間的認同發展到官方的認可,全球已進入對傳統藥和植物藥立法管理的時代。澳大利亞、歐盟、加拿大等西方已開發國家對中醫藥或傳統醫藥實行立法管理,英國已啟動中醫藥捆綁立法程序。在國內,業外資本也對中藥飲片表示出極大的熱情,看好中藥飲片行業的未來發展。

國家對中藥產業的高度重視,消費者對天然藥物的青睞,國際市場出口的大幅度增加,中藥飲片產業的增長成為現實,構建行業規範標準已不是夢想。  

中藥飲片如何炮製

始於戰國

對中藥炮製的文字記載始於戰國時代。我國現存最早的醫學典籍《黃帝內經》,其治療「目不瞑」的秫米半夏湯中就有「治半夏」的記載,表明當時預治疾病已經使用了藥物常規炮製品。  

創於漢代

漢代,據有關資料記載,炮製方法已非常之多,如蒸、炒、炙、煅、炮、煉、煮沸、火熬、燒、斬斷、研、銼、搗膏、酒洗、酒煎、酒煮、水浸、湯洗、刮皮、去核、去翅足、去毛等。同時,炮製理論開始創立。我國第一部藥書《神農本草經》序例寫道:「藥……有毒無毒,陰乾暴干,采造時月,生熟,土地所出,真偽陳新,並各有法……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殺,不爾勿合用也」。

在南北朝劉宋時代,我國第一部炮製專著《雷公炮炙論》問世,記載的炮製方法主要有蒸、煮、炒、焙、炙、炮、煅、浸、飛等。該書對後世中藥炮製的發展,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某些炮製方法,現今仍有很大的參考價值。  

發展於明代

明代時期,中藥炮製發展得較為全面,在理論方面,陳嘉謨在《本草蒙筌》中曾系統地論述了若干炮製輔料的作用原理,記載為:「酒制升提;姜制發散;入鹽走腎仍仗軟堅;用醋注肝經且資住痛;童便制除劣性降下;米泔制去燥性和中;乳制滋潤回枯助生陰血,蜜制甘難化增益元陰;陳璧土製竊真氣驟補中焦;麥麩皮製抑酷性勿傷上膈;烏豆湯、甘草湯漬曝並解毒至令平和……」。他還強調:「凡藥製造,責在適中,不及則功效難求,太過則氣味反失。」著名的醫藥學者李時珍集諸家之大成,在其巨著《本草綱目》中專列了「修治」一項,收載了各家之法。

對有些炮製方法還運用中醫理論加以討論。繼之,繆希雍又在《雷公炮炙論》的基礎上,增加了當時常用的炮製方法,在他的著作《炮製大法》中,提出了著名的炮炙十七法。

完善於現代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由於黨和人民政府十分關心和重視中藥炮製事業,使中藥炮製事業發展很快。各地有關部門都對散在本地區的具有悠久歷史的炮製經驗進行了文字整理。並在此基礎上,全國大部分地區制訂、出版了炮製規範。同時,國家在藥典中也收載了中藥炮製內容,並相繼出版了一批炮製專著。如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中藥炮製經驗集成》,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藥炮製學》等。

在科研方面,目前全國有許多中醫藥研究機構都開展了對中藥炮製的研究,已有一定的科研隊伍。在生產方面,中藥炮製的生產規模不斷擴大,藥物飲片質量逐步得到了提高。隨著我國技術的革新,炮製生產設備已逐步機械化,如滾動式洗藥機,去皮機、鎊片機、切片機,各種類型的電動炒藥鍋等。這些將朝著自動化、聯動化的方向發展。  

中藥飲片如何服用

1、一般要先清洗一下藥材,然後放入適當冷水浸潤一會兒再進行煎煮

要注意一定用砂鍋或搪瓷盆,絕對不能用鐵鍋,用的搪瓷盆不能有鐵裸露,因為中藥中的某些成分會與鐵發生化學反應.煎藥過程中還要特別注意不能將藥煎糊,如果煎糊了是絕對不能服用的!

2、煎煮20分鐘左右,煎好的藥汁量倒在吃飯的碗里約3/4就可以。

煎煮時要仔細閱讀醫生的處方中有沒有先下、後方、包煎、烊化等要求,服藥時要注意醫生有沒有交代過是溫服、冷服、飯前服、飯後服等要求.  

中藥飲片的品種目錄

1、乾薑 2、炮姜 3、姜炭 4、大黃 5、酒大黃 6、熟大黃 7、大黃炭 8、梔子 9、焦梔子 10、炒梔子 11、 黃芪 12、炙黃芪 13、黃連 14、酒黃連 15、薑黃連 16、萸黃連 17、麻黃 18、炙麻黃 19、丹參 20、酒丹參 21、何首烏 22、制何首烏 23、甘草 24、炙甘草 25、石膏 26、煅石膏 27、白朮 28、炒白朮 29、焦白朮 30、赤芍 31、白芍 32、炒白芍 33、酒白芍 34、生地黃 35、熟地黃 36、當歸 37、酒當歸 38、檳榔 39、焦檳榔 40、延胡索 41、醋延胡索42、槐花43、槐花炭 44、黃芩 45、酒黃芩 46、三七粉 47、紅參 48、冰片 49、紅粉50、輕粉 51、玄明粉 52、芒硝 53、青黛 54、滑石粉 55、赭石 56、煅赭石57、蘆薈 58、兒茶 59、制川烏 60、制草烏 61、黑順片 62、白附片63、淡附片64、炮附片65、巴豆霜66、千金子霜67、馬錢子粉 68、米斑蝥 69、硃砂 70、雄黃

參看

關於「中藥飲片」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