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片

(重定向自阿片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鴉片
Yā Piàn
鴉片
別名 底野迦、阿片、阿芙蓉、亞片
功效作用 澀腸;止痛;鎮咳。主心腹痛;久瀉久痢咳嗽無痰
英文名 Opium
始載於 本草綱目
毒性 有毒
歸經 肺經腎經大腸經
藥性
藥味

俗稱大煙、煙土、阿片阿芙蓉鴉片為醫學上的麻醉性鎮痛藥,是從一種草本植物――罌粟中提煉出來的。罌粟,是一種一年生的栽培植物,一般種植在海拔高300至1700米的地方,其植株約高1.5米,每年二月播種,四、五月分開花,花呈白、紅、紫等顏色,每朵花有四個花辯,其葉子大而光滑,邊緣有缺刻,呈帶有銀色光澤的綠色,當其果實成熟時,花辯自然脫落。罌粟本身不是毒品,但它是鴉片製品的原料,從罌粟中可得到象鴉片、嗎啡海洛因可待因等等毒品。鴉片有生、熟之分。生鴉片的獲取,是通過多必的小刀將罌粟的蒴果輕輕劃破,搜集其白色乳汁,暴露於空氣中,由於氧化作用,乳汁乾燥凝結後變成褐色,有些品種則呈黑色;可製成圓塊狀、餅狀或磚狀,這就是生鴉片。生鴉片一般表面乾燥而脆,裡面則保持柔軟和有粘性,具有強列的、令人作嘔的氣味,有點象氨味陳舊的尿味,味很苦。為保持濕潤,通常用玻璃紙或塑料紙包裝。生鴉片中除了百分至三十的礦物質、樹脂和水份外,還含有百分至二十的特殊生物鹼。這些生物鹼可分為三類:一類是嗎啡類生物鹼,其中又包括三種成份,1.嗎啡,在鴉片中含有百分至十四;2.可待因,這是嗎啡的甲醚,在鴉片中含百分至三;3.蒂巴因,在鴉片中約含百分之零點。一類是罌粟鹼類生物鹼,在鴉片中的含量為百分之零點至一。一類是鹽酸那可汀類生物鹼,在鴉片中的含量為百分至八。生鴉片需進一步加工處理後,方可供吸毒者使用,可吸鴉片即熟鴉片。熟鴉片就是生鴉片經過燒煮和發酵後,製成條狀、板片狀或塊狀;其表面光滑柔軟,有油膩感,呈棕色或金黃色,通常包裝在薄布或塑料紙中。吸食時,熟鴉片可發出強烈的香甜氣味。吸鴉片煙者把其搓成小丸或小條,在火上烤炊軟後,塞進煙槍的煙鍋里,然後翻轉煙鍋對準火苗,吸食燃燒產生的煙。一個煙癮不大的吸煙者每天吸十至二十次,而煙鬼每天呆吸百餘次。當前最普遍的吸食方法,是一下吃上一、二個小鴉片丸,或把鴉片溶於水中,注射其溶液。有些吸煙者還把鴉片燃燒後的殘渣保存起來,以備缺煙時重新使用。一般而言,最初幾口鴉片的吸食令人不舒服,可使人頭暈目眩噁心頭痛,但隨後可體驗到一種伴隨著瘋狂幻覺欣快感。為了達到麻木的瞑想狀態,吸煙者需要紋絲不動和安靜。吸食鴉片者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尚能保持職業和智力活動,但如果吸煙太多,則變得瘦弱不堪,面無血色,目光發直發獃,瞳孔縮小失眠,對什麼都無所謂。長期吸食鴉片,可使人先天免疫力喪失,因而人體的整個衰弱使得鴉片成癮者極易患染各種疾病。吸食鴉片成癮後,可引起體質嚴重衰弱及精神頹廢,壽命也會縮短;過量吸食鴉片可引起急性中毒,可因呼吸抑制而死亡。

名字來歷:

鴉片俗名大煙,是一種毒品。那麼,鴉片一詞是如何得名的呢?

鴉片是用罌粟果的汁烘乾製成。罌粟原先產於南歐及小亞細亞,在公元前五世紀左右,希臘人把罌粟的花或果榨汁入藥。發現它有安神安眠鎮痛止瀉止咳、忘憂的功效,希臘人稱其音為「阿扁」。公元六世紀初,阿拉伯人把罌粟傳到了波斯,波斯人變「扁」音為「片」,稱其為「阿片」。在公元七八世紀的時候,罌粟作為藥材從印度等地傳入中國,中國人把「阿」音又發成了「鴉」音。從此,在中國就有了「鴉片」一詞。

鴉片的歷史

鴉片,是罌粟的初級產品。而罌粟確實上帝賜予人類的一個大家族:它有28屬,250多種;主要生長在北半球幾乎整個溫帶和亞熱帶地區。而這個地方几乎是全人類文明的發祥地。在瑞士發掘的公元前4000年石器時代屋村遺址中,考古學家便發現了"鴉片罌粟"的種子和果實的遺迹,並且屬於人工雜交種植的品種。到公元前3400年,如今伊拉克地盤的兩河流域,人們已經大面積地種植這種作物了,而且給它以"快樂植物(joyplant)"的美名。至少在公元前2160年,鴉片已經成為獸醫和婦科藥品。已經發掘的公元前1500年古埃及墓葬中,"底比斯鴉片"已經屬於高級品牌。延續到公元前300年,古希臘已經把鴉片作為普遍的飲料。在《聖經》與荷馬的《奧德賽》里,鴉片被描述成為"忘憂藥",上帝也使用它。至少在公元前兩世紀的古希臘名醫加侖(Galen),就記錄了鴉片可以治療的疾病:頭痛、目眩、耳聾癲癇中風弱視支氣管炎氣喘咳嗽咯血腹痛黃疸、脾硬化、腎結石、泌尿疾病、發燒、浮腫、麻風病月經不調、憂鬱症、抗毒以及毒蟲叮咬等等疾病。

總之一句話:鴉片幾乎伴隨著人類的全部歷史。17世紀的英國醫生、臨床醫學的奠基人托馬斯.悉登漢姆(Thomas.Sydenham)歌頌道:"我忍不住要大聲歌頌偉大的上帝,這個萬物的製造者,它給人類的苦惱帶來了舒適的鴉片,無論是從它能控制的疾病數量,還是從它能消除疾病的效率來看,沒有一種藥物有鴉片那樣的價值。""沒有鴉片,醫學將不過是個跛子"。這位醫學大師因此也獲得"鴉片哲人"的雅號。

我們的祖宗也早就熟悉鴉片。文字的記錄是貧乏的,但至少在公元前139年張張騫出使西域時,鴉片就傳到了中國。三國時名醫華佗就使用大麻和鴉片作為麻醉劑;在唐乾封二年(公元667年),就有鴉片進口的記錄,唐代阿拉伯鴉片被稱為"阿芙蓉";公元973年北宋印行的《開寶本草》中,鴉片定名為罌粟粟,這後一個"粟"當蒴果解。當成吉思汗的鐵騎踏遍歐亞大陸以後,鴉片也成為社會商品的一個重要種類,但那都只是入藥佳品。大約1600年代,荷蘭人通過台灣把北美印第安人的煙斗連同煙葉傳入中國,中國開始有吸煙者。其廣泛程度令中國的統治者恐慌,崇幀皇帝下令禁煙。因為曾經有人把鴉片混入煙草吸食,始料不及的是,煙草被禁卻導致了吸食純鴉片的泛濫。直至18世紀中葉的清朝官員黃喻普才首次記錄了台灣人吸食鴉片的具體過程。他斷言:除了殺掉吸食鴉片者,否則無法令其戒除惡習。  

鴉片的種類

  鴉片有兩個品種:一種是PAPAVER SOMNIFERUM ALBUM,PAPAVER是希臘語,意思是罌粟屬植物,而Somniferum是一個拉丁詞,意思是做夢或是催眠,傳統種植在中東或亞洲,用以生產鴉片。另一種是NIDRUM,即提取罌粟油的罌粟,種植在歐洲,近幾年也用來生產鴉片的某些生物鹼。

參看

關於「鴉片」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