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瘀證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血瘀證(Stagnation of Blood,Blood Stasis),血液運行不暢,停滯瘀積所引起,臨床以固定性刺痛,舌質皮膚紫黯或有瘀點瘀斑腹部癥積等為主要表現的證候。常見於腹痛噎膈脅痛鼓脹中風癲狂痛經閉經,以及西醫的腫瘤肝硬化冠心病腦血管意外等疾病。

內經》中尚無「血瘀」之名,但有「血不得散」、「惡血」、「留血」、「凝血」等說法。漢代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中提出「瘀血」病名,並歸納了血瘀證臨床表現和治療方法。清代王清任在《醫林改錯》中闡發了血瘀證的症、因、脈、治問題,提出著名的血府逐瘀湯膈下逐瘀湯少腹逐瘀湯身痛逐瘀湯補陽還五湯等治療血瘀證的方劑

血液的正常運行,有賴於陽氣的溫煦推動。若寒邪入血,寒凝血滯,或情志不遂,氣鬱血滯,或津血虧虛,血結停滯,或久病體虛,陽氣不足,無力溫煦推動血液的正常運行,便會形成血瘀證。

血瘀證的臨床表現以局部刺痛,痛處不移,痛而拒按,夜間加劇,肌膚粗糙如鱗甲,面色晦暗,口唇色紫,舌質紫黯,或有瘀點、瘀斑,脈沉澀為主。辨證時,首先要確定血液瘀滯的部位,如瘀阻於心,可見心悸胸悶心痛;瘀阻於肺,可見胸痛咳血;瘀阻胃腸,可見嘔血大便色黑如漆;瘀阻於肝,可有脅痛、痞塊;瘀阻胞宮,可見少腹疼痛、月經不調、痛經、閉經、經色紫黯成塊;瘀阻肢體局部,可見局部青紫,腫痛。其次要分析形成血瘀的原因,如面色淡白,身倦乏力少氣懶言,為氣虛無力推動血液運行所致的氣虛血瘀證;如患者性情急躁易怒胸脅脹悶疼痛,日久不解,發展為胸脅刺痛、拒按,甚則脅下出現痞塊等症,乃由氣滯導致的血瘀證;如手足局部冷痛膚色紫黯,多與感受寒邪或陽虛生寒,寒凝血脈有關;若發熱口渴頭痛煩躁神昏譫語,肌膚髮斑,甚或出血,少腹堅滿脹痛,大便色黑,是瘀熱互結下焦的表現。血瘀證的成因,常可相兼為患,如氣虛,加之情志不舒,可形成氣虛氣滯的血瘀證。

血瘀證的治則一般為活血化瘀。具體治療須根據病因、病情輕重和血瘀證之虛實,而結合補氣養血行氣、溫經、涼血、破瘀消積進行。

血瘀證的現代實驗研究主要從血液流變學、血液生物物理學、血液動力學、血液微循環等方面進行。一般認為血液黏度是判定有無血瘀及血瘀程度的重要指標。

關於「血瘀證」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