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疾病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新生兒疾病(diseases of newborn),新生兒胎兒的繼續。胎兒離開母體,環境發生突然變化。斷臍使新生兒失去與母體的聯繫,娩出後需建立自主呼吸,循環系統也發生血液動力學的變化,消化系統泌尿系統開始工作。加以新生兒的器官在結構和功能上尚未成熟,所以此階段的發病率死亡率明顯高於其他年齡組。

新生兒疾病中與胚胎髮育有關的為各系統的先天畸形,如肺發育不良、肺發育不成熟表面活性物質缺乏引起的肺透明膜病先天性心臟病食管閉鎖腸閉鎖胎糞性腸梗阻巨結腸消化道畸形,及其他系統的發育畸形。另外還有在胚胎髮育過程中,孕母接觸放射線、藥物、病毒感染等引起的染色體病遺傳代謝病等。

新生兒疾病中與分娩過程有關的,如產傷(如臂扭損傷、骨折)、顱腦出血窒息缺氧缺血腦病吸入性肺炎(吸入羊水、胎糞、產道分泌物)、新生兒濕肺等。有些疾病是由於新生兒自身病理生理特點及外界環境造成,如硬腫症、新生兒皮膚感染敗血症等。

對新生兒的疾病,重要的在於預防,這包括產前諮詢,提高產前檢查的質量,加強孕母的孕期保健,避免早產,對新生兒要加強護理,對高危新生兒要進行監護,預防新生兒疾病的發生。

目錄

新生兒感染性疾病

感染是新生兒疾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新生兒感染主要有三方面來源:①宮內感染。孕母受到病毒細菌的感染,母血中的病原體通過胎盤感染胎兒。胎膜早破時,產道內的病原體可上行污染羊水。宮內感染於出生時或出生後不久發病,可侵及多數臟器,致肝脾大黃疸肺炎紫癜瘀點腦膜炎等。孕早期感染可致流產死胎、早產或小於胎齡兒。在中國巨細胞包涵體病毒多見。②產時感染。胎兒經過產道時吸入或咽下含有病原體的產道分泌物或血液而被污染。器械消毒不嚴可使病原體進入胎兒體內,如用未消毒的剪刀斷臍,破傷風桿菌就可侵入臍部。③產後感染。常見葡萄球菌大腸桿菌沙門氏菌厭氧菌輪狀病毒呼吸道病毒等通過不同途徑感染新生兒。

新生兒敗血症

是較嚴重並多見的新生兒感染,其發病率占活產嬰的1~10‰ ,出生體重越輕,發病率越高,在1000~1500g者可高達164‰,病死率較高,在新生兒感染性疾患中,僅次於肺炎而占第二位。在娩出後3天內發病者多是宮內或產時感染,3天以後發病者,常為護理不當和環境污染所致。細菌可通過臍部、皮膚、粘膜、呼吸道及消化道等處侵入。

新生兒敗血症因無典型的臨床症状,故早期不易發現,開始只是拒奶、不愛哭不受動、面色蒼白,體重不增,體溫不穩定,有時發熱,有時體溫不升。嚴重者出現黃疸、嗜睡煩躁抽搐,或腹瀉腹脹嘔吐,皮膚出現瘀點或硬腫,甚至發生瀰漫性血管內凝血。可合併肺炎、肝膿腫骨髓炎化膿性腦膜炎等。新生兒期血腦屏障功能不全,進入血循環的細菌容易通過血腦屏障導致化膿性腦膜炎,因此化膿性腦膜炎常是敗血症的一部分,發病率約佔活產兒的0.2~1‰,早產兒可高達3‰。病兒表現煩躁、易激惹,哭聲發直,有時尖叫,兩眼無神,雙目發獃凝視,甚至有抽搐。採取腦脊液檢查可確診。此病多預後不良,嚴重者留有智力障礙腦積水癲癇神經系統後遺症

對新生兒敗血症應根據病原學檢查給予抗生素及支持對症治療。但更重要的是預防此病發生。

新生兒破傷風

臍帶處理消毒不當所致,常於4~6天發病,故又稱「四六風」,症状同處理一般破傷風,注意接生消毒即可預防。

新生兒膿瘡病

新生兒皮膚易感染,病原體多為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嚴重者發生大瘡及並發敗血症、肺炎、腦膜炎等。應積極用抗生素及外用藥治療。

新生兒呼吸系統疾病

有些是宮內及產時的一些因素引起的,如新生兒窒息新生兒肺透明膜病濕肺、吸入性肺炎、宮內感染性肺炎及肺的先天畸形。有些是生後發生的,最常見為新生兒肺炎

新生兒窒息

窒息是新生兒最常見的症状,也是新生兒主要死亡原因。引起宮內及新生兒窒息常見的原因為孕母妊娠高血壓症候群,嚴重貧血,急、慢性傳染病胎盤早剝前置胎盤,產程延長,各種手術產以及應用鎮靜藥、麻醉藥不當等。胎兒宮內窒息開始表現為胎動增加,胎心增快,排胎糞,嚴重時胎心變慢、胎動減少,娩出後仍表現皮膚青紫或蒼白,不會哭,無呼吸或呼吸淺、不規則,心率減慢,肌張力低下。新生兒窒息引起低氧血症代謝性酸中毒,影響全身各器官系統。嚴重缺氧導致缺氧缺血性腦病包括顱內出血,常留有後遺症甚至死亡。新生兒窒息的治療主要是復甦,儘快建立呼吸,保證氣道通暢、保溫、供氧、糾正酸中毒、防止低血糖發生。預防重點是加強高危妊娠的管理。

新生兒肺透明膜病

又稱特發性呼吸窘迫症候群。主要原因是肺表面活性物質缺乏。表面活性物質主要成分為二棕櫚酸卵磷脂,可降低肺泡表面張力。如果缺乏表面活性物質,則肺泡的表面張力增加,在呼氣時肺泡由大至小逐漸萎陷,使氣體交換減少,出現缺氧及酸中毒。同時由於肺泡壁毛細血管滲透性增高,纖維蛋白滲出並沉著形成透明膜,阻礙通氣。出生後1~3小時,最遲8小時內出現進行性呼吸困難,表現青紫、發憋、呼氣呻吟,重者迅速發生呼吸衰竭,若搶救不及時,於24~48小時死亡。本病多見於早產兒,胎齡越小,發病率越高。預防本病要做好孕期保健,預防早產。治療主要是供氧及機械呼吸(見氧氣療法),改善缺氧,減輕肺血管痙攣。可應用合成表面活性物質替代療法,將製劑從氣管插管中滴入,只需1~2次即可使症状好轉。

新生兒濕肺

又稱新生兒暫時性呼吸困難。因肺內液體積聚過多引起,為良性經過,常發生在足月兒及剖腹產兒。胎兒足月時,肺內存在一定量的液體,約30~35ml/kg 。其中約1/2~1/3在分娩過程中經產道被擠壓出肺,其餘的液體移至肺間質,再由肺內淋巴管靜脈轉運。若轉運功能失調,肺液就瀦留在間質、肺泡、淋巴管或靜脈內。肺液積留過多就會出現呼吸增快,嚴重者會有青紫、呻吟、肺部呼吸音減低或粗濕囉音X射線檢查可見肺泡積液,間質積液、肺血管瘀血肺氣腫等。大部分患兒生後24小時後症状好轉。預後良好。治療方法為吸入氧,有酸中毒者應給予糾正。

吸入症候群

在新生兒期特別是新生兒早期常見。在宮內或分娩過程吸入較大量羊水即稱羊水吸入症候群。任何導致胎兒宮內或產時缺氧的因素,都會刺激胎兒呼吸中樞,引起喘息樣呼吸,致羊水被吸入呼吸道。吸入量少可無症状或有輕度氣急,吸入量多時,新生兒可口吐泡沫,肺部可聽到濕囉音。較嚴重的急性或慢性宮內缺氧,可使胎兒血液重新分布,腸道血流減少,腸壁因缺血而痙攣,肛門括約肌鬆弛,胎糞排出。胎兒吸入含胎糞的羊水即為胎糞吸入症候群(MAS),發病率為活產新生兒的1.2~1.6%,病死率國內報導為11~13%,是足月兒和過期產兒發生呼吸衰竭及死亡的常見原因之一。吸入的胎糞可使氣管、支氣管完全或不完全阻塞,形成肺不張,肺氣腫、氣胸縱隔氣腫。患兒生後即有嚴重窒息、呼吸困難、青紫、皮膚、指(趾)甲和口腔被胎糞黃染,吸入的胎糞對肺產生化學刺激,並常有繼發感染,造成肺部嚴重而廣泛的病變,影響氣體交換,導致呼吸衰竭。缺氧還能加重酸中毒,常危及生命。應在娩出後第一次呼吸之前,立即清理呼吸道的羊水及胎糞,或用直接喉鏡、氣管插管將吸入大氣管的胎糞吸出,並給氧吸入,必要時可使用機械通氣。

新生兒肺炎

有兩類:一類是宮內感染性肺炎,可因羊膜早破引起,孕母陰道內細菌上行感染胎兒,胎兒吸入污染的羊水而發生肺炎。若孕母在妊娠後期受到病毒或原蟲感染,感染可通過胎盤血行傳播給胎兒,肺炎常是全身感染的一部分。另一類為出生後感染性肺炎,多因接觸呼吸道感染患者,或護理及使用醫療器械消毒不嚴所致。生後感染肺炎多在出生3天後發病,表現呼吸急促口吐白沫、拒奶、嗆奶。出生2周以後患肺炎,會出現咳嗽、喘憋,肺內可以有濕囉音,X射線攝片可以證實。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的肺炎可並發膿胸和氣胸。對新生兒肺炎要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選擇有效抗生素,並可輸血血漿以為支持治療。

新生兒循環系統疾病

常見的有兩類:一類是先天性心血管病,另一類是多種原因造成的心力衰竭。新生兒先天性心血管病發生率為活產嬰兒的7~9‰,早產兒發生率為足月兒的2~3倍。在新生兒死亡病例中,先天病約佔30%。常表現青紫、心臟功能不良或心臟雜音

新生兒心力衰竭見於先天性心血管病、心肌炎、呼吸道疾病、貧血以及輸液量過多、輸液速度過快等。應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新生兒消化系統疾病

以新生兒腹瀉、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多見,另可見其他疾病(如感染性肺炎、敗血症、腦膜炎等)引起的新生兒胃腸功能紊亂;幽門痙攣胎糞性便秘;先天代謝性疾病等。外科疾病常見有胎糞性便秘和胎糞性腸梗阻,另外可見消化道先天畸形,如食管閉鎖、幽門肥厚性狹窄、先天腸閉鎖、腸迴轉不良、環形胰、腸重複畸形,先天巨結腸、肛門直腸畸形等。

新生兒腹瀉

可因餵養不當或腸道細菌、病毒感染造成,有時在產科嬰兒室或新生兒病房內引起流行,主要表現腹脹、腹瀉、體重下降、拒奶、嘔吐,嚴重者可出現脫水酸中毒。對輕者減少餵奶量即可,必要時用抗生素控制感染。若發生脫水酸中毒,應立即補液

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

多見於早產兒及小於胎齡兒,多由於缺血缺氧引起的腸粘膜損害,見於窒息、新生兒肺透明膜病、嚴重溶血臍動脈插管等時。另可見於腸道的細菌感染或服用高滲奶後。多在生後10天內發病。表現腹脹、嘔吐、拒奶、腹瀉,大便為水樣,重者可有血性果漿樣便,體溫不升,四肢發涼,循環衰竭,有時可發生腸穿孔,X射線檢查有特殊改變。對早產兒、小兒胎齡兒及有缺氧的小兒,應警惕此病發生的可能。對嚴重缺氧的患兒應延遲餵奶,奶液不宜過濃。本病患兒應立即禁食並進行胃腸減壓1~2周,靜脈補液供營養,糾正脫水酸中毒,並根據大便培養結果選用抗生素,輸血或血漿加強免疫力。並應密切觀察,注意併發症的發生。

胎糞性便秘和腸梗阻

胚胎15周時,胎兒能吞咽少量羊水,在小腸吸收水分後,所余物質移向下段腸管,並與腸內容物混合形成胎糞。若新生兒胎糞稠厚、積聚在乙狀結腸直腸內,出生48小時仍無胎糞排出,出現一過性低位腸梗阻症状,則稱為胎糞性便秘,可用等滲溫鹽水30~50ml/次灌腸,亦可用開塞露5ml注入肛門,胎便排出後一般不複發。有些患兒由於腸粘液及腸激酶缺乏,胎糞因缺少正常胰酶消化過程而過分稠厚,聚集在迴腸末端,似膠體狀緊貼於腸壁,不易分離,出生後發生迴腸段梗阻,臨床上稱為胎糞性腸梗阻。表現有腹脹、便秘、嘔吐。先用過氧化氫液等灌腸,內科治療無效者需外科手術

新生兒血液系統疾病

主要有貧血和出血兩大類。

貧血

原因很多,如失血性貧血溶血性貧血等。在出血性疾病中,常見有新生兒出血症及先天性或遺傳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

在失血性貧血中可見產前失血,如胎兒向胎盤失血;產時失血多由分娩時產科意外情況引起,如前置胎盤、胎盤早剝等;生後出血以臍帶、胃腸道失血和內出血為常見等。

主要表現面色蒼白,呼吸困難,有時有肝脾大或黃疸,治療應依貧血程度及急緩,首先作病因治療,急性失血應立即輸血。

新生兒期溶血性貧血可分為三大類:①同族免疫性溶血性貧血;②紅細胞先天性缺陷所致的溶血性貧血;③紅細胞免疫性(獲得性)溶血性貧血(感染、代謝紊亂、藥物所致)。其中血型不合溶血病多見,母親體內產生與胎兒紅細胞相對應的IgG抗體,抗體通過胎盤到胎兒體內,引起抗體抗原反應產生溶血。表現為新生兒出生不久即發生黃疸並逐漸加重。血清免疫抗體檢查可證實診斷。在中國ABO系統血型不合溶血症(因孕母血中存在天然抗體,第一胎即可發病)多見,Rh系統血型不合溶血症(多發生於第二胎)少見。藍光療法,換血療法靜脈點滴白蛋白等治療有效。關鍵在於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病情延誤會引起核黃疸(中樞神經細胞核為未結合膽紅素黃染,引起多種神經症狀),病死率高,倖存者會有嚴重神經系統後遺症。

新生兒出血性疾病

最多見的是新生兒出血症,主要因維生素K缺乏,多數生後2~3天發病,常可見臍帶出血、嘔血便血,但量不太多,一般只給維生素k1靜點三天即可痊癒。

新生兒泌尿系統疾病

較常見的是泌尿道感染,常是全身敗血症的一部分,病原菌致病性大腸桿菌和其他革蘭氏陰性菌、葡萄球菌。病情輕者表現吃奶差、體重不長,有時發熱或體溫不穩,病情重者有持續高熱、嘔吐、腹瀉、腹脹,面色蒼白,有時會有黃疸。一般經尿檢查及培養才能確診。選用敏感的抗生素治療,預後好。若反覆感染或治療不順利,應考慮是否有泌尿道畸形。

新生兒神經系統疾病和代謝病

多表現為新生兒驚厥,其發作形式、腦電圖、預後和治療有很多特點。這是中樞神經系統功能暫時紊亂的一種表現,在生後頭10天最多見。常表現為口角抽動,眼球異常運動及呼吸暫停,沒有驚厥的大發作,因此常常被忽略,尤其是早產兒。

新生兒驚厥多由產傷和缺氧因素引起。另外還可見於各種代謝紊亂、先天性腦發育異常。

新生兒顱腦損傷

常見有新生兒顱內出血、這是一類由於難產急產、胎吸及產鉗助產等造成的血管撕裂,引起的損傷性出血,如蛛網膜下腔出血、硬膜下血腫等。早產兒也常由於腦組織缺氧而發生水腫充血、血管通透性增高等造成腦室周圍出血、腦室內出血小腦出血等。

缺氧缺血性腦病( HIE)

多為新生兒窒息後的嚴重併發症,死亡率高,並可留有永久性神經功能損害,如智力低下、癲癇、腦癱等。多在生後1~3天內發病,如有意識障礙、反覆發作驚厥、原始反射消失及中樞性呼吸衰竭者預後不良。

新生兒其他疾病

新生兒期還可見到下述疾病。

新生兒硬腫症

主要由寒冷損傷引起,多發生在寒冷季節,也有些發生在嚴重敗血症過程中。主要表現皮下脂肪組織硬化、水腫,多發生在早產兒、窒息缺氧及感染者,是新生兒特別是早產兒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病發生有二方面因素,一方面是新生兒及早產兒體溫調節功能差,皮下脂肪又少,缺少使飽和脂肪酸變為不飽和脂肪酸的酶,化學產熱能力低下。另一方面是新生兒出生後,環境溫度低而保暖措施跟不上;早產兒熱量攝入不足、而糖原儲存少、產熱少;新生兒尤其早產兒生後有感染也影響產熱。臨床表現為不吃奶、不會哭、體溫不升、皮膚顏色發暗,隨之硬腫。皮膚硬腫開始多在下肢、臀部以後蔓延全身,嚴重者可發生肺出血

此病主要是預防,加強產前檢查,避免早產,要作好保暖,要注意預防感染髮生。治療為復溫,供給熱量,補液等。

脫水熱

由於進水不足、失水過多(環境過熱,過度保暖等)引起,發生於生後2~4天,體溫升高(38~40℃),煩躁不安,啼哭,可有脫水症状,尿少。補充液體即愈。

泌乳

新生兒乳房脹大及泌乳,因胎兒期從母體接受孕酮催乳素所致,見於男女新生兒,1~2周自然消失,不必處理。

月經

部分女嬰於生後5~7天內從陰道流出帶血性分泌物,是母體雌激素經胎盤傳給胎兒,使陰道分泌物增多所致,數天後自然消失。

新生兒皮下壞疽

新生兒皮膚防禦能力差,易受金黃色葡萄球菌等感染。起病急,發展快,多見於受壓部位(背、臀),局部皮膚紅、硬,邊緣不清,後皮下組織液化,僅含少量膿液。發展迅速,擴散很大面積,病死率高。應早期切開引流,並用抗生素。

新生兒乳腺炎

系因成人見新生兒乳房飽滿而撫摸擠壓所致。宜用抗生素及熱敷化膿後切開。發生於女嬰者可影響日後乳房發育。

頭顱血腫

分娩過程中,胎頭與產母骨盆間接地摩擦或因胎頭受壓,顱骨膜下血管破裂,血液貯積而成。一般於生後幾小時或幾天後出現,2周至3個月間吸收。須與先鋒頭(頭位產的新生兒出現的頭皮水腫)鑒別。後者出生後即出現,界限不清,位居骨縫上,可移動。頭顱血腫一般不必處理,只須保護皮膚。

參看

關於「新生兒疾病」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