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性肺炎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吸入性肺炎為液體,顆粒性物質或分泌物進入下氣道的病理後果。

健康人常吸入這類物質,但吸入物常通過正常防禦機制被清除而無不良後果。吸入性肺炎根據其吸入物性質的不同有三種不同的症候群。

化學性肺炎系吸入物質對肺的直接毒害引起。

研究最多且最常見的類型是吸入胃酸之後的胃酸性肺炎(Mendelson症候群)。如吸入的量大,pH<3,可出現症状。病人表現為急性呼吸困難呼吸急促心動過速。常見的有關症状為發紺支氣管痙攣發熱,往往有粉紅色泡沫狀痰。胸部X線檢查均顯示有浸潤,常累及一側或兩側肺下葉。動脈血氣分析顯示有低氧血症。最重要的治療辦法是呼吸支持,通常採用氣管插管正壓通氣。如病人早期來就診,應行氣管吸引,但損傷是突發的,類似於"閃光灼傷",且酸性物質很快被肺分泌物中和,所以恢復化學性損傷的機會很小。氣管吸引的目的是把可能已吸入的顆粒性物質從氣道中清除出去。不應使用皮質激素,僅在出現繼發性肺部感染時才使用抗生素

吸入性肺炎可表現為下述三種類型中的一種:類似於Mendelson所描述的迅速恢復型;進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型;或合併細菌感染型.病死率為30%~50%。

下氣道細菌感染為吸入性肺炎的最常見類型,常見的病原菌是寄生於口咽部的厭氧菌。發病和症状的進展比胃酸性肺炎緩慢。常見的症状即細菌性感染的症状,出現咳嗽發熱和膿性,肺部X線檢查示受累肺段浸潤,在一定程度上由病人吸入時的體位所決定。側臥位時易受吸入影響的肺段為下葉尖段或上葉後段;直立時則為兩肺下葉。當有厭氧菌時,常見的後果為肺壞死形成空洞(即肺膿腫),或由於支氣管胸膜瘺形成膿氣胸,膿胸也常發生。

主要治療辦法是針對病原體使用抗生素,由於咳痰時檢查厭氧菌無意義,所以常用的方法為氣管內吸出物,支氣管吸出物或膿胸液體的定量培養。在醫院以外發生吸入性肺炎的病人,一般有厭氧菌感染,但醫院內吸入性肺炎一般涉及多種微生物,包括革蘭氏陰性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以及厭氧菌。對於厭氧菌感染,常用藥物為克林黴素600mg靜脈注射,每6~8小時1次。也可選擇甲硝唑合用克林黴素。對於醫院內吸入性肺炎,革蘭氏陰性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是混合性感染中的最主要成分。這些微生物易於從咳出的痰培養中發現,體外藥敏試驗有助於抗生素的選擇。對於危重病例的抗生素經驗性使用為氨基糖苷類環丙沙星聯合下述藥物中的一種:第3代頭孢黴素亞胺配能,抗假單孢青黴素β-內醯胺-β-內醯胺酶抑制劑(如替卡西林棒酸)。對青黴素過敏的病人可選用氨曲南克林黴素

下氣道機械性阻塞可因吸入中性液體或顆粒性物質引起(如溺水者,嚴重意識障礙病人可吸入非酸性胃內容物或喂進的食物等)。此類病人需立即行氣管吸引。顆粒性物質也可能停留在下氣道內。最常見的物體是植物(如花生米)。這種事故常見於口腔尚在發育階段的兒童,但成年人也能發生,特別是在吃飯時吸入肉食---"餐館冠脈症候群。症状取決於物體及氣道的直徑。氣管高位阻塞可產生急性窒息,往往出現失音和迅速死亡。較遠端的氣道阻塞會造成刺激性慢性咳嗽,常伴阻塞遠側的反覆感染。胸部X線檢查在呼氣時可清楚看到患側肺臟膨脹不全或膨脹過度;部分阻塞使心臟陰影在呼氣時向健側移動。另一診斷線索是同樣的肺段有反覆肺實質感染。治療包括吸出阻塞物,通常用支氣管鏡。

參看

關於「吸入性肺炎」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給吸入性肺炎條目的留言

--39.14.150.60 2014年5月18日 (日) 23:19 (CST)

留言: 你好,想請問一下~我的寶寶目前七個半月,還沒長牙,今天吃副食品時有一塊顆粒較大的,我發現他吃進去時本來要想辦法拿出來但來不及,然後他就先出現噎到的樣子,然後又像嗆到一樣很用力咳了好幾聲(但沒看到咳出那塊食物),不過馬上幫他拍一拍就又沒事,也沒有哭鬧或其他症狀,之後喝奶也都正常,一直到睡覺前(大概離嗆到時間隔了兩個小時)活動力、呼吸、臉色等都沒有異常,這樣是否可確定沒有吸入性肺炎或其他問題呢?如果有吸進去是馬上就會有症狀嗎?還是有可能隔多久後才出現症狀?煩請為我解答,謝謝!實在是有點擔心~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