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室內出血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疾病名稱腦室內出血

英文名稱: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

藥物療法腦室引流術腦室切開術;鑽孔沖洗引流術  

目錄

基本概述

本病的發生率占重型顱腦損傷的1.2%。在行CT掃描的重型顱腦外傷病人中佔7.1%。  

治療措施

本病往往並發嚴重腦挫裂傷及/或其他部位的血腫,其危害性尤其甚於腦室內出血,應該在及時處理原發性繼發性損傷的同時,行腦室引流術,或在清除顱內血腫及挫碎腦組織之後,切開腦室排出引起腦室阻塞的血凝塊。通常,少量腦室出血多能自行吸收,即使有少量血凝塊也能在10天左右液化,故採用腰椎穿刺引流血性腦脊液數次即可使腦脊液轉液;若腦室出血量大,充盈全腦室系統時,則需行腦室切開或鑽孔沖洗引流,前者多在剖開術中同時施行,後者則可行雙側額角腦室穿刺,用生理鹽水等量交替沖洗,盡量排出積血,必要時亦可應用尿激酶溶解血凝塊,以便減少腦室擴張腦積水,現時,也減輕對丘腦下部腦幹上端的擠壓,從而避免該區灰質核團發生缺血缺氧性繼發損害。  

病因學

外傷性腦室內出血有二:其一是因暴力作用在額或枕部,使腦組織沿前後方向猛烈運動時,腦室壁產生剪力變形,撕破室管膜血管而致,稱為原發性腦室內出血;其二是外傷性腦實質內血腫,破入腦室而引起,謂之繼發性腦室內出血。  

臨床表現

臨床上除腦受損、顱內壓增高意識障礙顯著之外,尚有中樞性高熱,持續40℃以上,呼吸急促去腦強直瞳孔變化,易與腦幹損傷丘腦下部損傷相混淆。確切診斷有賴CT檢查,可見明顯的高密度影充填部分腦室系統,一側或雙側,大量出血形成全腦室鑄形者較少。  

預後效果

腦室內出血量的多少、原發腦損傷的嚴重程度、病人年齡的長幼以及有無早期腦室系統擴大等因素均直接影響預後,死亡率31.6%~76.6%,倖存者常殘留功能缺損及智力障礙

關於「腦室內出血」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