臍帶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臍帶
Qí Dài
臍帶
別名 坎炁、坎氣
功效作用 益腎納氣,治虛勞羸弱,氣血不足腎虛喘咳
英文名 omphalo;belly band, umbilical cord
始載於 本草綱目拾遺
毒性 無毒
歸經 心經肺經腎經
藥性
藥味

臍帶,見《本草拾遺》。又名坎炁、臍、肚、帶、臍腸、命蒂。

①組織名。指連結胎兒胎盤的管狀物。長約50厘米。具有供給胎兒血液和營養物質代謝,保持胎兒在宮腔內的一定活動等作用。

中藥名。為初生嬰兒的臍帶。甘、咸,溫。益腎納氣斂汗。治虛勞羸弱,氣血不足,腎虛喘咳盜汗。內服:煎湯,1-2條;焙乾研末服,0.6-1.8克。本品含有硫酸軟骨素,還含有糖元和脂質

目錄

簡介

臍帶】 qí dài funiculus umbilicalis,umbilical cord

臍帶(qídài):哺乳類的連接胎兒胎盤的管狀結構

哺乳類的連接胎兒和胎盤的管狀結構。原來是由羊膜包卷著卵黃囊和尿膜的柄狀伸長部而形成的。臍帶中通過尿膜的血管臍動脈臍靜脈,卵黃囊的血管即臍腸系膜動脈及臍腸系膜靜脈。當卵黃囊及其血管退化,臍動脈和臍靜脈就發達起來,在這些間隙中可以看到疏鬆的膠狀的間充質。在子宮中,子宮動脈在胎盤的母體部分出的毛細血管,與胎盤的子體部胎兒毛細血管靠近,在此處母體和胎兒的血液間進行CO2和O2,代謝產物即代謝廢物和營養物質的交換。臍動脈將胎兒來的廢物運送至胎盤,臍靜脈將O2和營養物質從胎盤運送給胎兒。最後由子宮靜脈將來自胎兒的代謝廢物運走。某種激素抗體等也通過臍帶從母體移交給胎兒。此外,在哺乳類以外的羊膜類動物的胚胎上,對其胚體下方的卵黃囊等與胚體相連的部分,也稱臍帶。  

藥用

【來 源】為初生嬰兒的臍帶。

【功 效】補益氣血,溫腎納氣

【主 治】治虛勞羸弱,氣血不足胃虛喘咳

性味歸經】甘,咸,溫 ①《本草匯言》: "甘咸,氣溫,無毒。"②《醫林纂要》: "甘苦咸,溫。 "入脾,胃,肺,腎四經

【用法用量】內服: 研末,2~6分;或煎湯。

【別 名】坎氣(《本草從新》)

【炮製方法】將臍帶洗漂乾淨。用銀花甘草煎汁加黃酒和臍帶同煮,沸後取出,烘乾。(每20條臍帶用銀花、甘草各1錢,清水1斤煎汁,入黃酒1兩)

【考 證】出自《本草綱目拾遺》。

【生藥材鑒定】乾燥的臍帶,呈細長條狀,淡黃成黑棕色,長10~15厘米,內有2個動脈管和一個靜脈管,質堅韌,不易折斷。氣微腥。

《醫源資料庫》:臍帶 ,見《本草拾遺》。又名坎炁、臍、肚、帶、臍腸、命蒂。 ①組織名。指連結胎兒和胎盤的管狀物。長約50厘米。具有供給胎兒血液和營養物質代謝,保持胎兒在宮腔內的一定活動等作用。 ②中藥名。為初生嬰兒的臍帶。甘、咸,溫。益腎,納氣,斂汗。治虛勞羸弱,氣血不足,腎虛喘咳,盜汗。內服:煎湯,1-2條;焙乾研末服,0.6-1.8克。本品含有硫酸軟骨素,還含有糖元和脂質。  

各家論述

1.《本草拾遺》:主瘧,燒為灰,飲下之。

2.《綱目》:解胎毒,敷臍瘡。

3.《本草匯言》:補腎命,解胎毒,化痘毒。

4.《本草通玄》:充養血氣。

5.《飲片新參》:治虛勞,納腎氣定喘咳,斂汗。

6.《本草經疏》:臍帶,《本經》以之治瘧者,應是久瘧虛寒之甚,借其氣以補不足也。

7.《醫林籬要》:臍帶補益血氣,得人氣之餘故也。小兒羸弱及痘瘡不起,用此煎湯服之,亦頗見效。

參看

關於「臍帶」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