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痛膏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目錄

證治準繩.瘍醫》卷六:定痛膏

【處方】 芙蓉葉60克 紫金皮 獨活 南星(生)白芷各15克

【製法】 上藥為末。

【功效與作用】 祛風消腫,止痛。主跌打損傷瘡瘍初期焮腫疼痛。

【用法用量】 加生采馬藍菜、墨斗菜(即旱蓮草)各30克,杵搗極爛,和末一處,用生蔥汁、老酒和炒,暖縛患處。

若跌打損傷,骨肉凌痛,有紫黑色,未破皮肉者,加草烏肉桂良姜各9克,研末,薑汁調,溫貼;若紫黑色已退,除良姜、肉桂,草烏,卻以薑汁、清調,溫貼之;若折骨出臼者,加赤葛根皮、寶塔草各60克,搗爛,和前藥一處;又用肥皂10枚,童便煮,去皮、弦、子、膜,杵搗極爛,入生薑汁少許,生白面30克,砍爛和勻,入前藥同杵搗勻,用芭蕉葉托,用前後正副夾,須仔細整頓其骨,緊縛,看後上下腫痛消,方可換藥,腫痛未退,不可換藥。

【摘錄】 《證治準繩.瘍醫》卷六

聖濟總錄》卷一三四:定痛膏

【處方】 綠豆粉不拘多少(炒令微焦)。

【製法】 上為細末。

【功效與作用】 火燒湯燙。

【用法用量】 以生油調塗瘡上。痛即止。

【摘錄】 《聖濟總錄》卷一三四

普濟方》卷三一四:定痛膏

【處方】 清油12兩,瀝青1斤,黃丹10兩,沒藥1兩,乳香1兩。

【製法】 先將清油熬香熟,次下瀝青再熬,濾去滓,次下黃丹,槐技攪,文武火熬,滴水中成珠不散為度,去火後下沒藥末,攪勻,和乳香一處勻。

【功效與作用】 諸瘡及杖瘡。

【用法用量】 貼患處。

【摘錄】 《普濟方》卷三一四

《準繩.瘍醫》卷六:定痛膏

【處方】 芙蓉葉2兩,紫金皮5錢,獨活5錢,南星(生)5錢,白芷5錢。

【製法】 上為末,加生采馬蘭菜1兩,墨斗菜1兩,杵搗極爛,和末一處,用生蔥汁、老酒和炒。

【功效與作用】 打撲傷損,動筋折骨,跌磕木石壓傷,赤腫疼痛。

【用法用量】 暖敷。若打撲跌磕壓傷,骨肉酸疼,有紫黑色未破皮肉者,加草烏3錢,肉桂3錢,良姜3錢,研末,薑汁調,溫貼;若紫黑色已退,除良姜、肉桂、草烏、薑汁,卻以薑汁、茶清調,溫貼之。若折骨出臼者,加赤葛根皮2兩,寶塔草2兩,搗爛和前藥一處,又用肥皂10個(童便煮,去皮弦子膜),杵搗極爛,入生薑汁少許,生白面1兩,砍爛和勻,入前藥同杵搗勻,用芭蕉葉托,用前後正副夾,須仔細整頓其骨,緊縛著後,上下腫痛消,方可換藥。腫痛未退,不可換藥。

【摘錄】 《準繩.瘍醫》卷六

《博濟》卷五:定痛膏

【處方】 白檳榔2個,肉豆蔻1個,官桂半兩,柳桂1分,當歸1兩,木鱉子20個,香白芷2錢,天南星1個,白附子1兩,丁香3兩,黑附子(大者)1個,黃蠟不定。

【製法】 上為末,藥末1兩,蠟1兩,同於鐺內煎,直候紫色花上來,藥方熟,後用井泉水1盞,將鐺內藥傾入水盆內,然後以手控干其藥,直須熱炙,更不得分毫結梗,捻為餅子。

【功效與作用】 大段傷折疼痛。

【用法用量】 裹在傷處。其藥3日後,卻將藥重於火上炙團一處,依舊捻餅子,裹舊傷損處。

【摘錄】 《博濟》卷五

中藥方專題

參看中藥方劑主頁面。

按功效分類的常用方劑

解表劑清熱劑瀉下劑祛風濕劑祛濕利水劑溫里劑理氣劑消導劑驅蟲劑止血劑活血劑化痰止咳平喘劑安神劑熄風劑開竅劑補益劑固澀劑

中藥方大全 按拼音查詢

點擊字母查看完整藥方列表:

附:中藥材大全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相關頁面

本草圖書


中藥相關電子書

關於「定痛膏」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