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黃鎮驚丸
A+醫學百科 >> 牛黃鎮驚丸 |
拼音名:Niuhuang Zhenjing Wan
英文名:
書頁號:2000年版一部-405
【處方】 牛黃 80g 全蠍 300g 僵蠶 (炒) 100g 珍珠 100g 麝香 40g
硃砂 100g 雄黃 100g 天麻 200g 鉤藤 100g 防風 20g
琥珀 60g膽南星 100g 白附子 (制)100g 半夏 (制)100g
天竺黃100g 冰片 40g 薄荷 100g 甘草 400g
目錄 |
製法
以上十八味,除牛黃、麝香、冰片外,雄黃、硃砂分別水飛成極細粉,
珍珠水飛或粉碎成極細粉;其餘全蠍等十二味粉碎成細粉;將牛黃、麝香、冰片研細,
與上述粉末配研,過篩,混勻。每100g粉末加煉蜜35~50g 與適量的水,泛丸,低溫干
燥,製成水蜜丸;或加煉蜜110~140g 製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性狀】 本品為黃棕色的水蜜丸、小蜜丸或大蜜丸;氣微香,味甜、微涼略苦。
鑒別
(1) 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厚壁細胞多角形或長多角形,直徑70~
180μm,壁較厚,微木化,紋孔明顯。油管含金黃色分泌物。草酸鈣砂晶存在於薄壁細
胞中,有時含晶細胞連接成行。纖維束周圍薄壁細胞含草酸鈣方晶,形成晶纖維。腺鱗
頭部8 細胞,扁球形,直徑約至90μm,柄短,單細胞。不規則碎塊無色或淡綠色,半透
明,有光澤,有時可見細密波狀紋理。不規則碎塊淡黃綠色或棕黃色,透明或半透明。
不規則碎塊金黃色或橙黃色,有光澤。不規則細小顆粒暗棕紅色,有光澤,邊緣暗黑色
。體壁碎片無色,表面有極細的菌絲體。體壁碎片淡黃色至黃色,有網狀紋理及圓形毛
窩,有時可見棕褐色剛毛。
(2) 取本品水蜜丸5g,研碎;或取小蜜丸或大蜜丸8g,切碎,加矽藻土5g,研勻。
加氯仿25ml,超聲處理30分鐘,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醋酸乙酯1ml 使溶解,作為供
試品溶液。另取冰片對照品,加醋酸乙酯製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
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4μl,分別點於同一以羧甲基纖維
素鈉為黏合劑的矽膠G薄層板上,以環己烷-醋酸乙酯(17:3)為展開劑,展開,取出,
晾乾,噴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
顏色的斑點。
(3) 取[鑒別](2) 項下的殘渣,揮去氯仿,加7%硫酸的45%乙醇溶液50ml,加熱回
流1 小時,冷卻,濾過,濾液揮盡乙醇,用石油醚(30~60℃)振搖提取3次,每次ml,
合併石油醚提取液,揮干,殘渣加無水乙醇0.5ml 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甘草
次酸對照品,加無水乙醇製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
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於同一以羧甲基纖維素鈉為黏合劑的
矽膠GF254薄層板上,以石油醚(60~90℃)-苯-醋酸乙酯-冰醋酸(10:20:7:0.5)為
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置紫外光燈(254nm) 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
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服用須知
【檢查】 應符合丸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附錄Ⅰ A)。
【功能與主治】 鎮驚安神,祛風豁痰。用於小兒驚風,高熱抽搐,牙關緊閉,煩
燥不安。
【用法與用量】 口服,水蜜丸一次g,小蜜丸一次g,大蜜丸一次 1丸,一日
1~3 次,三歲以內小兒酌減。
【規格】 大蜜丸每丸重1.5g
【貯藏】 密封。
【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
【組成】牛黃8克 全蠍30克 僵蠶(炒)10克 珍珠10克 麝香4克 硃砂10克 雄黃10克 天麻20克 鉤藤10克 防風20克 琥珀6克 膽南星10克 白附子(制)10克 半夏(制)10克 天竺黃10克 冰片4克 薄荷10克 甘草40克
【用法】蜜丸,每丸重15克。每次丸,每日至三次。周歲以內酌減。
【功用】鎮驚安神,祛風豁痰。
主治
小兒高熱,驚風抽搐,神志不清,牙關緊閉,痰涎壅盛,指紋青紫。
方劑名稱
牛黃鎮驚丸
藥物組成
天竺黃、膽星、白芍、青皮、黃芩、黃連、薄荷、桔梗、牛黃、檳榔、甘草、大黃、天麻、陳皮、防風各等分。
處方來源
《痘科辨要》卷十。
方劑主治
小兒一切急驚風,身體壯熱,多睡,驚悸,手足搐逆,痰涎不利,人事不醒。
製備方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
用法用量
生薑汁送下。
關於「牛黃鎮驚丸」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