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散
A+醫學百科 >> 六一散 |
【性狀】本品為淺黃白色的粉末;具甘草甜味,手捻有潤滑感。
【功能與主治】清暑利濕。內服用於暑熱身倦,口渴泄瀉,小便黃少;外治痱子刺癢。
【用法與用量】調服或包煎服,一次~9g,一日~2次。外用,撲撒患處
目錄 |
六一散.《黃帝素問宣明論方》
【出處】 《黃帝素問宣明論方》
【分類】 祛暑劑-清暑利濕
【組成】 滑石(180克) 甘草(30克)
【功用】 清暑利濕。
【主治】 暑濕證。身熱煩渴,小便不利,或泄瀉。(本方可用於膀胱炎、尿道炎等屬濕熱者。)
【用法】 為細末,每服9-18克,包煎,或溫開水調下,日2-3次,亦常加入其他方藥中煎服。入湯劑時按比例酌情減量。
【禁忌】 若陰虛,內無濕熱,或小便清長者忌用。孕婦忌服。
【方解】 本方證由暑邪夾濕所致。暑為陽邪,暑氣通於心,故傷於暑者,多見身熱、心煩;暑熱傷津,則見口渴;暑病每多夾濕,濕阻於里,膀胱氣化不利,故見小便不利;濕走腸間,則為泄瀉。治宜清暑利濕。方中滑石甘淡性寒,體滑質重,既可清解暑熱,以治暑熱煩渴,又可通利水道,使三焦濕熱從小便而泄,以除暑濕所致的小便不利及泄瀉,故用以為君。生甘草甘平偏涼,能清熱瀉火,益氣和中,與滑石相伍,一可甘寒生津,使利小便而津液不傷;二可防滑石之寒滑重墜以伐胃,為臣藥。二藥合用,清暑利濕,能使三焦暑濕之邪從下焦滲泄,則熱、渴、淋、瀉諸症可愈。
本方的配伍特點是藥性平和,清熱而不留濕,利水而不傷陰,是清暑利濕的著名方劑。
本方原名益元散,一名天水散,後人通稱為六一散。既取「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義;又說明方藥用量比例,以示區別加辰砂之益元散。
【化裁】 若暑熱較重,可酌加淡竹葉、西瓜翠衣之類以祛暑;傷津而口渴舌紅者,可加麥冬、沙參、石斛等養陰生津止渴;心火較旺而舌紅心煩者,可加竹葉、燈心、黃連等瀉火除煩;氣津兩傷可加西洋參、五味子等益氣養陰,小便澀痛或有砂石諸淋者,可選加白茅根、小薊、車前草及海金沙、金錢草、雞內金等利尿通淋。
【附方】 益元散(《傷寒直格》)、碧玉散(《傷寒直格》)、雞蘇散(《傷寒直格》)
【附註】 本方為治療暑濕及濕熱壅滯所致小便不利的基礎方。臨床應用以身熱煩渴,小便不利為辨證要點。
【文獻】 方論 張秉成《成方便讀》卷3:「六一散……治傷暑感冒、表裡俱熱、煩躁口渴、小便不通、一切瀉痢、淋濁等證屬於熱者,此解肌行水,而為祛暑之劑也。滑石氣清能解肌,質重能清降,寒能勝熱,滑能通竅,淡能利水。加甘草者,和其中,以緩滑石之寒滑,庶滑石之功能徹表徹里,使邪去而正不傷,故能治如上諸證耳。」
六一散出處
《黃帝素問宣明論方》卷10「治身熱,吐痢泄瀉,腸僻下痢赤白,癃閉淋痛,利小便,偏主石淋(久服金石熱藥,而結為砂石,從小便淋出者也),腸胃中積聚寒熱,宣積氣,通九竅六腑,生津液,去留結,消蓄水,止渴寬中,除煩熱心躁,腹脹痛悶,補益五臟,大養胃腎之氣(此腎水之臟,非為主之府也),理內傷陰痿,定魂定魄,補五勞七傷,一切虛損,主癇痙,驚悸健忘,煩滿短氣,藏傷咳嗽,飲食不下,肌肉疼痛,並口瘡牙齒疳蝕,明耳目,壯筋骨,通經脈,和血氣,消水谷,保元真,解百藥酒食邪毒,耐勞役飢渴,宣熱,辟中外諸邪所傷,久服強志,輕肩駐顏延壽,及解中暑傷寒疫癘,飢飽勞損,憂愁思慮,恚怒驚恐傳染,並汗後遺熱勞復諸疾,並解兩感傷寒,能令遍身結滯宣通,氣和而愈,及婦人下乳催生,產後損益血衰,陰虛熱甚,一切熱證,兼吹奶乳癰,此神驗之仙藥也。唯孕婦不宜服,滑胎也。」
六一散.《古今醫鑒》卷十四。
【來源】《古今醫鑒》卷十四。
【組成】滑石(白膩者,研細,水飛,晒乾再研)90克 冰片0.9克(後和研勻) 甘草(取頭末,研極細)9克
【用法】上將滑石、甘草末研勻,然後加冰片研勻。用敗毒散調下;春、秋各用燈草煎湯候冷調服;夏月新汲泉水調服。三至五歲服3克,十歲服6克。
【主治】痘疹熱毒太盛,紅紫黑陷,狂言引飲者。
夏令清暑利濕藥【六一散
簡介
「六一散」,在琳琅滿目的中成藥里要算是最簡單的品種了。一是它的處方簡單,是由滑石6份和甘草1份所組成,二是製法也簡單,只是將l兩味藥研粉拌勻就可以了。
傳說
相傳「六一散」為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劉完素(別號劉河間)所創。在公元1147年(金皇統元年)的仲夏,金熙宗晉尚書右丞相韓企先為濮王,賜宴三日。誰知,未出三天,韓企先卻得了一種怪病:發熱、口渴、煩躁不安、小便不暢、大便瀉痢。家人四處求醫,熙宗也派太醫前來診治,無奈近百劑藥下去,病勢有增無減,便在城門懸榜求醫。當時20歲的劉完素正在京城購置藥品,見了榜文,一則他初出茅廬,不知深淺;二則自認為對此病頗有把握:三則早聞韓企先博通經文典章,能仿宋律制定皇統新律,所以劉完素很想見見這位賢相。因此他揭了榜,入王府為韓企先診治。經過按脈察色後問道:「可有身熱、心煩、口渴、頭暈、少氣、多汗之症?」韓閉眼而微微點頭。「當有噁心泄瀉,胸悶納呆,倦怠身重。」劉完素言道。「對,對。」韓企先說,這時睜眼打量了一下劉完素的模樣。「此乃暑濕也,治暑不治濕,醫之過也!」「暑濕?」太醫忍不住說:「吾等豈不知暑濕之理?」劉完素說:「你們治暑祛濕,瀉熱不養陰,尤其小便不利、大便泄瀉,定然不敢使用寒涼之劑,故洽而無效。」韓企先挺起身子,睜大眼睛問:「你有何方?」劉完素思索有頃舉筆處方:滑石、甘草,共研細末。一旁韓夫人問:「此為何方?」劉指著方中「滑石六兩,甘草一兩」,脫口而出:「六一散」。他解釋道:「滑石能解肌清熱,滑竅行水而利濕,統治表裡上下三焦。加入甘草瀉火和中,便能清暑利濕。」「如何服法?」「每用三錢,和白蜜少許,冷開水或燈心湯調服,三日見效。」韓企先見他說得有理,就照方服了三貼,果然小便通而泄瀉止,不禁感慨萬分。韓企先找來劉完素,請他棄醫從政,但劉卻只要求賜醫書若干。此後仍然用心攻讀,終於成為一代名醫。明代大醫學家李時珍也頷首稱讚「六一散」。因此六一散被譽為「凡人之仙藥」。
六一散的使用
「六一散」的使用,一般每服9克(三錢),以涼開水調服效果最好。決定使用「六一散」的關鍵,應為小便赤黃短澀之症,如若小便清而長(無色而量多易排出)則不宜用。此外,「六一散」的加減亦很靈活。若兼有心煩不安較著者,可加上硃砂少許調服,名為「益元散」;若兼有目赤咽痛,口舌生瘡,可加青黛少許,名為「碧玉散」;若兼有輕微的外感(發熱、頭痛等)的症状,可用鮮薄荷葉煎湯或搗汁少許同服,名為「雞蘇散」。這些方劑,都是夏季治療暑病的良方。民間還有一種用法是以「六一散」給小兒浴後塗撒,既可防止痱毒,又可預防濕疹,可謂價廉而療效顯著。
關於「六一散」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