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證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濕及濕證

為夏月之主氣,故長夏多濕病。外濕與季節氣候環境有關,如陰雨連綿,或久居霧露潮濕之地,或涉水淋雨,水上作業等均易感受濕邪內濕是由於脾失健運,水液運化障礙,濕自內生,一般外濕引起肌表經絡之病,內濕易引起臟腑之病。

1.濕的性質和特點

(1)濕為陰邪,遏傷陽氣,阻礙氣機,引起脾胃氣機不暢,致脘腹脹滿食欲不振等。

(2)濕性重濁:頭重如裹,身體沉重睏乏,四肢重而不舉的表現或穢濁不清的白帶、白濁、濕疹瘡瘍流水等均屬濕證。

(3)濕性粘滯:濕邪致病常起病緩慢,病後纏綿留著不易除去,病程較長。

2.常見的濕證

(1)外濕:

傷濕:濕邪致傷表,即表濕證。惡寒發熱,頭重身重,睏倦乏力胸悶,口不渴,苔白滑脈浮緩,治宜解表勝濕。

濕痹:也稱著痹。濕犯經絡,關節酸痛沉重,甚則難以轉側或腫脹,治宜祛濕通絡。

(2)內濕:多由脾失健運引起,濕阻氣機。在上焦胸悶,噁心,口淡、口粘乏味,不思飲食,渴而不欲飲,治宜芳香化濕;在中焦脘腹痞悶,飲食不化,肢體困重尿少,苔厚膩,治宜苦溫燥溫;在下焦則足腫、淋濁、帶下、尿少,便糖,治宜淡滲利濕。

關於「濕證」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