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參湯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目錄

肘後方》卷二:苦參湯

【處方】 苦參9克 黃芩6克 生地黃24克

【製法】 上三味,哎咀。

【功效與作用】 治熱病,五六日以上熱不除者。

【用法用量】 以水800毫升,煎取300毫升,適寒溫服100毫升,日再服。

【注意】 忌蕪荑

【備註】 本方在原書中無方名,現據《備急千金要方》卷十補。

【摘錄】 《肘後方》卷二

外科正宗》卷四:苦參湯

【處方】 苦參120克 大菖蒲60克

【功效與作用】 治痤痱瘡,癢疼難睡。

【用法用量】 水煎數滾,臨洗和入4~5枚公豬之膽汁,淋洗患處。

【注意】 愈後避風,忌食發物

【摘錄】 《外科正宗》卷四

瘍科心得集》引《大全》:苦參湯

【處方】 苦參 蛇床子 白芷 金銀花 野菊花 黃柏 地膚子 大菖蒲

【功效與作用】 治一切疥癩瘋癬。

【用法用量】 用河水煎湯,臨洗入4~5枚豬膽汁,洗二至三次可愈。

【注意】 忌食發物,及吹風。

【摘錄】 《瘍科心得集》引《大全》

《治疹全書》卷下:苦參湯

【處方】 苦參、荊芥、黃柏、赤芍歸尾銀花石菖蒲何首烏等分

【功效與作用】 疹出不能斂,血死肌表,色變青黑,久則身熱發腫,其青黑之色,從外潰爛,膿水淋漓,痛癢不常者。

【用法用量】 煎湯洗之。

【摘錄】 《治疹全書》卷下

聖濟總錄》卷三十三:苦參湯

【處方】 苦參1兩,槐白皮(銼)2兩,熊膽半兩(研)。

【製法】 上除熊膽外為粗末。

【功效與作用】 傷寒後(匿蟲)瘡。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水1盞半,煎至8分,去滓,入熊膽末半錢匕,攪勻,空心溫服。下部有瘡者更灌下部。

【摘錄】 《聖濟總錄》卷三十三

《聖惠》卷六十:苦參湯

【處方】 苦參1兩,桃白皮3分,槐白皮3分。

【製法】 上銼細。

【功效與作用】 (匿蟲),上唇內生瘡如粟,口中懊澀,面色枯白,好睡體重,蟲蝕五臟

【用法用量】 以水3大盞,煎至2盞,去滓,食前分3次溫服。

【摘錄】 《聖惠》卷六十

《千金》卷五:苦參湯

【處方】 苦參8兩,地榆3兩,黃連3兩,王不留行3兩,獨活3兩,艾葉3兩,竹葉2升。

【功效與作用】 小兒周身上下百瘡不愈。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以水3斗,煮取1斗。以浴兒瘡上,浴訖敷黃連散

【摘錄】 《千金》卷五

方出《肘後方》卷二,名見《千金》卷十:苦參湯

【處方】 苦參2兩,黃芩2兩,生地黃半斤。

【功效與作用】 傷寒時氣溫病5-6日以上者。

【用法用量】 水8升,煮取1升,分再服,或吐下毒則愈。

【注意】 忌蕪荑。

【各家論述】 《千金方衍義》:傷寒、溫病截然兩途,凡醫但見壯熱、頭疼,概行發散,信手殺人,曷知溫病是久伏少陰之邪,得春時溫暖之氣蘊化,濕從內發外,故用苦參搜逐腎家久伏之邪,取其苦燥濕寒除熱,若五六日後,熱交營分,徹外壯熱,即加生地清血脈之邪,黃芩以泄肌膚之熱,較之初發,淺深不同,又非一味苦參可治也。

【摘錄】 方出《肘後方》卷二,名見《千金》卷十

方出《肘後方》卷一,名見《外台》卷七:苦參湯

【處方】 苦參2兩,龍膽2兩,升麻3兩,梔子3兩。

【功效與作用】 暴得心腹痛如刺。

【用法用量】 苦酒5升,煮取2升,分服。當大吐乃愈。

【摘錄】 方出《肘後方》卷一,名見《外台》卷七

金匱》卷上:苦參湯

【處方】 苦參。

【功效與作用】 狐惑病,蝕於下部,咽干陰腫陰癢、疥癩。

【用法用量】 《蘭台規範》本方用苦參一升,水一斗,煎取七升,去滓,熏洗,一日三次。

【各家論述】 ①《金匱要略論注》:下部毒盛,所傷在血而咽干,喉屬陽,咽屬陰也,藥用苦參熏洗,以去風熱而殺蟲也。②《金匱要略釋義》:用苦參湯熏洗前陰病處,除濕熱以治其本,則咽干自愈。

【摘錄】 《金匱》卷上

《家庭治病新書》:苦參湯

【處方】 苦參5錢,蜀椒1錢5分,川柏1錢5分,地膚子3錢。

【功效與作用】 風濕浸淫血脈,致生瘡疥,瘙癢不絕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錄】 《家庭治病新書》

《瘍科心得集.補遺》引《大全》:苦參湯

【處方】 苦參2兩,蛇床子、白芷、金銀花、野菊花、黃柏、地膚子、大菖蒲。

【功效與作用】 一切疥癩風癬。

【用法用量】 方中除苦參外,余藥用量原缺。

【注意】 宜避風,忌發物。

【摘錄】 《瘍科心得集.補遺》引《大全》

《麻科活人》卷四:苦參湯

【處方】 苦參、大風子(去殼)、荊芥、防風、白芷、獨活、何首烏(烏豆水煮干)、白附子(烏豆水煮干)、威靈仙胡麻仁、北全蠍糯米炒)、僵蠶薑汁蒸)、白蒺藜(炒,去刺)、牛蒡子(炒)、生薑(一方無獨活,又一方有甘草)。

【功效與作用】 麻後瘡。

【摘錄】 《麻科活人》卷四

《聖濟總錄》卷七十:苦參湯

【處方】 苦參(銼)1兩,黃連(去須)1兩,大黃(炒)1兩,梔子(去皮)7枚。

【製法】 上為粗末。

【功效與作用】 大衄,口耳皆血出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入生地黃汁1合,煎至7分,去滓溫服。

【注意】 忌蕪荑、豬肉、冷水。

【摘錄】 《聖濟總錄》卷七十

《聖濟總錄》卷七十八:苦參湯

【處方】 苦參1兩,青葙子1兩,甘草(炙,銼)半兩,熊膽(研)半兩。

【製法】 上除熊膽外為粗末。

【功效與作用】 疳(匿蟲)蝕下部。

【用法用量】 每服4錢匕,水1盞半,煎至8分,去滓,入膽半分,攪和,空心頓服,日午再煎服之。

【摘錄】 《聖濟總錄》卷七十八

醫學心悟》卷三:苦參湯

【處方】 苦參1錢5分,生地2錢,黃柏5分,當歸1錢,秦艽1錢,蒡子1錢,赤芍1錢,白蒺藜1錢,丹參1錢,丹皮1錢,銀花1錢,貝母1錢,甘菊3錢。

【功效與作用】 清濕熱,祛風邪。主癘風肌肉生蟲,白屑重迭,瘙癢頑麻,甚則眉毛脫落鼻柱崩壞。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錄】 《醫學心悟》卷三

《濟生》卷八:苦參湯

【處方】 苦參、蛇床子、白礬荊芥穗各等分

【功效與作用】 疥瘡

【用法用量】 上煎湯。放溫洗。

【摘錄】 《濟生》卷八

《準繩.瘍醫》卷五:苦參湯

【處方】 地榆5兩,桃皮5兩,苦參5兩。

【製法】 上銼細。

【功效與作用】 瘑瘡

【用法用量】 以水2斗煮,濾去滓,稍溫,每日1度洗之。

【摘錄】 《準繩.瘍醫》卷五

楊氏家藏方》卷十九:苦參湯

【處方】 大黃1兩,苦參1兩,赤芍藥1兩,黃柏2兩,蛇床子2兩,菝葜4兩。

【功效與作用】 小兒遍體生瘡。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用1兩,水3升,煎10餘沸,去滓,通手洗之。

【摘錄】 《楊氏家藏方》卷十九

普濟方》卷三○一:苦參湯

【處方】 槐皮、苦參、黃柏、香薷

【功效與作用】 陰囊濕癢瘡。

【用法用量】 煮汁洗之。

【摘錄】 《普濟方》卷三○一

嬰童百問》卷八:苦參湯

【別名】 苦參散

【處方】 枳殼、黃連、大黃、甘草、荊芥、苦參、赤芍藥、黃芩各等分。

【製法】 上銼散

【功效與作用】 小兒脫肛並痔。

【用法用量】 苦參散(《保嬰撮要》卷十四)。

【摘錄】 《嬰童百問》卷八

眼科龍木集》卷七:苦參湯

【處方】 苦參半兩,地骨皮半兩,丹參3錢,乳香3錢(另研)。

【功效與作用】 眼常見黑花如繩牽者。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5錢,水1鍾半,煎至1鍾,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眼科龍木集》卷七

中藥方專題

參看中藥方劑主頁面。

按功效分類的常用方劑

解表劑清熱劑瀉下劑祛風濕劑祛濕利水劑溫里劑理氣劑消導劑驅蟲劑止血劑活血劑化痰止咳平喘劑安神劑熄風劑開竅劑補益劑固澀劑

中藥方大全 按拼音查詢

點擊字母查看完整藥方列表:

附:中藥材大全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相關頁面

本草圖書


中藥相關電子書

關於「苦參湯」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