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角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鹿角
Lù Jiǎo
鹿角
別名 斑龍角、鹿角
功效作用 行血消腫益腎。治瘡瘍腫毒,瘀血作痛,虛勞內傷,腰脊疼痛。
英文名 Deerhorn,Antler
始載於 神農本草經
毒性 無毒
歸經 肝經腎經
藥性
藥味

鹿角,別名斑龍角(《本草綱目》),為鹿科動物梅花鹿或馬鹿已骨化的老角。原動物洋「鹿茸」條。處方名鹿角片

【別名】斑龍角、鹿角。

【拼音】LUJIAO

【英文名】"Deerhorn,Antler"

【拉丁名】梅花鹿CervusnipponTemminck或馬鹿C.elaphusL.野生:野生的白鹿CervusmaoneilliLydekker、白唇鹿C.AlbirostrisPrzewalski、水鹿C.unicolorKerr

【功效分類】補陽

【藥材基原】為鹿科動物梅花鹿或馬鹿已骨化的老角。原動物洋鹿茸條。

【藥源分布】"動植物資源分布:1.花角鹿:主產吉林、遼寧、黑龍江;河北、北京等地亦產。2.馬鹿角主產黑龍江、吉林、內蒙古、新疆、青海:甘肅、雲南、湖南、西藏等地亦產。藥用動植物的栽培:人工飼養與野生二種,以野生者之角為佳品。"

【採收儲藏】分砍角和退角兩種。砍角:在10月至翌年2月問,將鹿殺死後,連腦蓋骨砍下,除去殘肉,洗淨風乾。退角:又稱解角、掉角或脫角,系雄鹿於換角期自然脫落者,故不帶腦骨。多在3-4月間採收。

【性狀】

馬鹿角:呈分枝狀,通常分成4~6枝,全長50~120cm。主枝彎曲,直徑3~6cm,基部盤狀,上具不規則瘤狀突起,習稱「珍珠盤」,周邊常有稀疏細小的孔洞。側枝多向一面伸展,第一枝與珍珠盤相距較近,與主幹幾成直角或鈍角伸出,第二枝靠近第一枝伸出,習稱「坐地分枝」;第二枝與第三枝相距較遠。表面灰褐色或灰黃色,有光澤,角尖平滑,中、下部常具疣狀突起,習稱「骨釘」,並具長短不等的斷續縱梭,習稱「苦瓜棱」。質堅硬,斷面外圈骨質,灰白色或微帶淡褐色,中部多呈灰褐色或青灰色,具蜂窩狀孔。無臭,味微咸。

梅花鹿角:通常分成3~4枝,全長30~60cm,直徑2.5~5cm。側枝多向兩旁伸展,第一枝與珍珠盤相距較近,第二枝與第一枝相距較遠,主枝末端分成兩小枝。表面黃棕色或灰棕色,枝端灰白色。枝端以下具明顯骨釘,縱向排成「苦瓜棱」,頂部灰白色或灰黃色,有光澤。

鹿角脫盤:呈盔狀或扁盔狀,直徑3~6cm(珍珠盤直徑4.5~6.5cm),高1.5~4cm。表面灰褐色或灰黃色,有光澤。底面平,蜂窩狀,多呈黃白色或黃棕色。珍珠盤周邊常有稀疏細小的孔洞。上面略平或呈不規則的半球形。質堅硬,斷面外圈骨質,灰白色或類白色。

【功效】行血消腫益腎

【主治】治瘡瘍腫毒,瘀血作痛,虛勞內傷,腰脊疼痛。

性味歸經】咸,溫。①《本經》:「溫。」②《別錄》:「味咸,微溫,無毒。」

入肝、腎經。①《得配本草》:「入手少陽、足少陰經血分。」②《要藥分劑》:「入腎經,兼入心、肝二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錢;或入丸、散。外用:磨汁塗或研末調敷。

【用藥忌宜】陰虛陽亢者忌服。《本草經疏》:「無瘀血停留者不得服,陽盛陰虛者忌之,胃火齒痛亦不宜服。《得配本草》:「命問火熾,瘡毒宜涼者,並禁用。」

【藥物配伍】配杜仲:補腎益精,強筋壯骨。配肉桂:補腎溫陽,補腎益精。配當歸養血補血肝腎並補。配黃芪:行血活血消瘀。《本草經集注》:「杜仲為之使。

【動植物資源分布】

1、花角鹿:主產吉林、遼寧、黑龍江;河北、北京等地亦產。

2、馬鹿角主產黑龍江、吉林、內蒙古、新疆、青海、甘肅、雲南、湖南、西藏等地亦產。

【藥材的採收與儲藏】分砍角和退角兩種。砍角:在10月至翌年2月問,將鹿殺死後,連腦蓋骨砍下,除去殘肉,洗淨風乾。退角:又稱「解角」、「掉角」或「脫角」,系雄鹿於換角期自然脫落者,故不帶腦骨。多在3~4月間採收。

【附方】

①治奶發,諸癰疽發背:燒鹿角,搗末,以苦酒和塗之。(《補缺肘後方》)

②治下註腳瘡:鹿角,燒存性,入輕粉同研,油調塗之。(《醫林集要》)

③治妊娠忽下血,腰痛不可忍:鹿角(銼)一兩,當歸(銼)一兩。上二味作一服,以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溫服,食前。(《洪氏集驗方》)

④治產後下血不盡,煩悶腹痛:鹿角,燒成炭,搗篩,煮豉汁,服方寸匕,日三夜再,稍加至二匕。不能用豉清,煮水作湯用之。(《千金方》)

⑤治胞衣不下:鹿角屑三分。為末,薑湯調下。(《產乳集驗方》)

⑥治腰痛:鹿角屑,熬令黃赤,研,酒服方寸匕,日五、六服。(《產乳集驗方》)

⑦治筋骨疼痛:鹿角,燒存性,為末,酒服一錢,日二。(《綱目》)

⑧治骨虛極,面腫垢黑,脊痛不能久立,氣衰發落齒槁,腰脊痛,甚則喜唾:鹿角二兩,川牛膝(去蘆,酒浸,焙)一兩半。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鹽湯送下。(《濟生方》鹿角丸)

⑨治婦人白濁,滑數虛冷者:鹿角屑,炒黃,為末,酒服二錢。(《婦人良方》)

⑩治消中,日夜尿七八升:鹿角,炙令焦,末,以酒服五分匕,日二,漸加至方寸匕。(《千金方》)

⑾治溺血久不止,脈細數者:鹿角八兩(燒灰),秋石一兩(煅灰)。共為末,蜜丸烏梅湯下三錢。(《醫略六書》鹿角秋石丸)

【炮製方法】鹿角片:鋸成長段,用熱水浸泡,取出鎊成薄片後晒乾。鹿角粉:取鎊片研成細粉。《千金•食治》:「鹿角,錯取屑一升,白蜜五升浸之,微火熬令小變色,暴干,更搗篩。」

【考證】出自《神農本草經》;①《雷公炮炙論》:「鹿角使之,勝如糜角,其角要黃色緊重大好者。」②《本草圖經》:「鹿,年歲久者,其角堅好,煮以為膠,入藥彌佳。」

【生藥材鑒定】①花鹿角為梅花鹿的老角,呈分枝伏,三岔或四岔,長約30~50厘米,左右兩枝對稱。主枝梢向後面彎曲,直徑2.5~4.5厘米,分枝向兩旁伸張;枝端漸細。基部有盤狀突起,習稱「珍珠盤」。表面黃棕色,枝端淺黃白色,無毛,有光澤,具疣狀突起,習稱「骨釘」,並有縱棱。質硬。斷面周圍白色,中央灰色,並有細蜂窩狀小孔。氣無,味微咸。以質堅、全體有骨釘、光澤者為佳。②馬鹿角為馬鹿的老角。形與花鹿角相似,每枝多為3~6岔。全長50~60厘米,直徑約3~6厘米。表面灰褐色或灰黃色,骨釘不顯著,基部有珍珠盤。骨質堅硬,斷面外國白色層極厚,中央多灰黑色,有的微呈紅色,具粗蜂窩狀孔。氣無,味微咸。以粗壯堅實、無枯朽者為佳。鹿角除上述品種外,尚有野生的白鹿CervusmaoneilliLydekker、白唇鹿C.AlbirostrisPrzewalski、水鹿C.unicolorKerr的角亦作鹿角使用。商品在四川稱為草角(白鹿角)、岩角(白唇鹿角)、春角(水鹿角),產量均少,品質亦差。

化學成份】鹿角含膠質25%,磷酸鈣50%-60%,碳酸鈣及氮化物。另含胺基酸,內有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蘇氨酸(threonine),絲氨酸(serine),谷氨酸(glutamic acid),脯氨酸(proline),甘氨酸(glycine),丙氨酸(alanine),纈氨酸(valine),亮氨酸(leucine),異亮氨酸(isoleucine),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賴氨酸(lysine),組氨酸(histidine),精氨酸(arginine)。

【藥理作用】抗炎作用;多毛鹿角正丁醇提取物(BETA)50mg/kg腹腔注射給於大鼠,可見大鼠肝和腦組織中粒線體的單胺氧化酶(MAO)活性被明顯抑制。體外實驗亦證明具有對MAO抑制活性。鹿角提取物40mg/kg,可使氟烷輕度麻醉狗心搏出量明顯增加。

【鑒別】

理化鑒別取梅花鹿角和馬鹿用新鮮橫斷面,在紫外光燈(365um)下觀察:梅花鹿角骨密質顯亮白色,骨疏質顯灰白色熒光。馬鹿角骨密質顯淡藍色。骨疏質顯藍褐色熒光。

品質標誌(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1995年版規定:本品浸出物依熱浸法測定,浸出物心得少於17.0%。    

●鹿角的食療價值

梅花鹿、馬鹿其雄鹿頭上已骨化的老角。鎊成薄片或研為細末用。

味甘、咸,性溫。能補腎陽,活血散瘀。用於腎虛陽痿,腰脊疼痛;陽虛帶下;瘡腫久不消。如《飲膳正要》治腎虛腰脊痛,或瘀血作痛,不能轉側,以此浸酒飲;《婦人良方》治帶下白濁,單用其末,酒送服。一日~9g。  

中藥化學鑒定

理化鑒別取梅花鹿角和馬鹿用新鮮橫斷面,在紫外光燈(365um)下觀察:梅花鹿角骨密質顯亮白色,骨疏質顯灰白色熒光。馬鹿角骨密質顯淡藍色。骨疏質顯藍褐色熒光。

品質標誌(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1995年版規定:本品浸出物依熱浸法測定,浸出物心得少於17.0%。 

參看

關於「鹿角」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給鹿角條目粗體文字的留言

--220.176.49.30 2016年10月18日 (二) 16:44 (CST)

留言:何處有帶頭骨的鹿頭角岀售多少價一具贛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邱勝亮13803572282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