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參酮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丹參酮  

目錄

別 名

丹參醌  

分 子 式

C18H12O3  

分 子 量

276,28  

藥理作用

1.抑菌作用體外實驗丹參酮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抗菌作用小檗鹼強,對結核桿菌H37RV株(最低抑菌濃度可達1.5mg/ml以下)對兩種毛髮癬菌也有抑制作用。 2.抗炎作用大白鼠經灌胃給丹參酮有明顯的抗炎症作用。在炎症第一期模型上對組織胺所致毛細血管通透性增高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對蛋清、角叉菜膠右旋糖酐所致急性關節腫有抑制作用;對滲出甲醛腹膜炎有抑制作用。在炎症第二期模型上,對明膠所致小白鼠的白細胞遊走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對亞急性甲醛性關節腫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Bk0xo.jpg

對第三期炎症模型,棉球肉芽腫實驗無抑制作用(即慢性期無作用)。丹參酮能使大白鼠血中PGF2α和PGE水平降低,可能與丹參酮的抗炎作用機制有關。 3.抗凝血作用丹參酮有抗凝作用。作用較原兒荼醛強。 4.其他作用丹參酮能提高小鼠在低壓缺氧下的存活率或延長生存時間。丹參酮有抗雄激素作用,降低皮脂產生,有抗痤瘡丙酸桿菌作用,減輕由細菌代謝所加劇的炎症。可用於治療痤瘡。丹參酮對傷寒菌苗致熱的家兔有解熱作用。小鼠實驗表明丹參酮有較溫和的、通過卵巢起作用的雌激素活性。 5.體內過程觀察丹參酮經十二指腸給藥後藥物進入肝臟並由膽汁排出的情況,結果表明,大鼠十二指腸給藥後一般在1h左右即可測得膽汁中有微量丹參酮排出,其排出高峰在給藥後3h左右。不同結構的丹參酮在肝內排泄速度不相同。此外實驗中還發現在用氯仿提膽汁的丹參酮後,膽汁的水溶液部分有變性蛋白析出,其含量與不同給藥組之間有一定聯繫。  

毒 性

小鼠每日灌胃2%丹參酮混懸液0.5ml,連續14d,大鼠每日灌胃2.5ml,連續10日未見毒性反應。  

用 途

用於化膿性和外科感染;用於痤瘡;用於宮頸糜爛;用於麻風

關於「丹參酮」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