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火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肝火,病名。指肝氣亢盛的熱象。多因七情過極,肝陽化火肝經蘊熱所致。症見頭暈脹痛,面紅目赤口苦咽干,急燥易怒,舌邊尖紅,脈弦數,甚則昏厥發狂嘔血等。治宜平肝瀉火

目錄

概述

中醫名詞。指肝炎亢盛的病理現象。由於肝失疏泄,氣鬱化火或肝熱素盛所致。與情志激動過度也有一定關係。臨床表現多見目赤.易怒.頭痛脅痛口苦吐血咯血脈弦數等症。  

類型

肝火

病證 頭脹

主要症候 常起於惱怒,頭脹且痛,昏沉悶熱,頭筋突起,口乾口苦,甚則兩耳失聰,舌苔薄黃,脈象弦或數。  

肝火上炎

病證 頭熱

主要症候 頭熱面紅,心煩易怒,夜寐不安,脅痛口苦,舌紅苔薄,脈弦有力。  

肝火亢盛

病證 消瘦

主要症候 形體消瘦、煩躁不安,性急易怒,頭暈目眩,脅肋灼痛,口苦目赤,小便短赤,大便燥結舌紅苔黃,脈弦數。  

肝火上沖

病證 舌血+刃

主要症候 舌上出血,舌腫木硬,舌苔黃,舌邊紅絳,或起芒刺,並見頭中熱痡,煩熱,頭暈目眩,面紅目赤,口苦咽干耳鳴耳聾脅肋痛,性急善怒,小便黃赤,大便乾燥,甚則昏厥,脈弦數。  

肝火犯肺

病證 咳嗽

主要症候 症見咳嗽氣逆,痰出不爽,或如梅核,或如敗絮難以咳出。咳時面紅並引及脅痛。咽喉乾燥,煩躁易怒。舌邊尖紅、苔薄黃而干,脈弦數。  

肝火犯胃

病證 吐血

主要症候 、吐血兼見心煩胸悶,善怒脅痛,口苦或口酸,多惡夢,或見唇青,或頻作呃逆,舌質紅,苔黃,脈弦數。  

肝火燔灼

病證 胃痛

主要症候 胃脘燒灼疼痛,痛勢急迫,疼痛拒按,喜冷惡熱、燒心泛酸,口乾口苦,甚則嘔吐苦水,或兼見吐血、便血。煩躁易怒,便秘溲赤。舌紅苔黃,脈弦數。  

心肝火旺

病證 經質粘稠

主要症候 月經先期量多,甚或血崩,質濃稠如膏,經色鮮紅,或紫紅,或紫黑,並見面紅目赤,心煩急躁,失眠多夢,胸脅脹痛,口苦而渴,或具經行發熱,吐血、衄血,舌紅苔黃,脈弦數。  

肝火偏亢

病證 月經過多

主要症候 月經提前而至,經量過多或兼經期延長,色鮮紅或紫黑,質濃稠,有瘀塊,面赤心煩,急躁易怒,胸悶乳脹,頭暈頭痛,夜寐多夢,口苦口乾,食欲不振大便乾結,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脈弦數。  

心肝火旺

病證 經前不寐

主要症候 經前失眠,甚至通宵不寐,心煩易怒,口苦咽干,頭痛頭暈乳頭痛癢,月經先期,量多色黯。舌尖紅刺,苔薄黃,脈弦滑

順序 11

病蚶嘈?肝火

病證 耳聾

主要症候 耳聾耳鳴,突然發作,甚至全聾,耳鳴如鍾,或如風雷聲,或如潮水聲,伴有耳脹痛、耳閉,口苦咽干,面紅目赤,大便燥,小便黃,舌紅苔黃,脈弦數。  

肝火上逆

病證 耳衄

主要症候 血從耳中突然流出,量較多,耳部疼痛,心煩易怒,或胸協脹滿,口苦,目赤,頭痛,小便實,脈弦數有力,舌質紅。  

肝火犯肺

病證 鼻衄

主要症候 由情緒激動誘發,鼻出血量多,血色鮮紅,並經常反覆發作,頭脹痛,心煩易怒,口苦咽干,胸脅苦滿,目赤,小便黃,舌質紅,脈弦數。  

肝火上炎

病證 白睛溢血

主要症候 頭痛目脹、面紅眩暈、口苦耳鳴、胸脅刺痛、煩躁易怒、尿黃、脈弦數、舌紅苔黃。多見於高血壓患者。  

肝火犯胃

病證 頭目脹痛

主要症候 頭痛偏甚,目珠脹痛,甚則頭痛如劈,目脹欲脫,瞳神散大,視力驟降,煩躁易怒,口渴欲飲,嘔吐頻作,舌紅苔黃,脈弦滑。  

肝火上逆

病證 暴盲

主要症候 煩躁易怒,驟然一眼或雙眼盲而不見,目珠疼痛,頭暈且痛,面紅目赤,脅痛口苦,舌紅苔黃,脈弦數。  

治療方劑

左金丸

出處 《丹溪心法

來由 唐容川云:「病左脅痛,及嘔酸苦者,肝火也。以金平木,清火生金,其理至妙。」(《血證論》)吳鶴皋云:「左金者,黃連瀉去心火則肺金無畏,得以行金令於左以平肝,故曰左金。」(《醫方考》)心屬火,肝屬木,肺屬金,肝位於右而行氣於左,肝木得肺金所制則生化正常。本方清心火以佐肺金而制肝於左,所以名曰「左金丸」。本方又名「回令丸」,有得勝回營交令之意。本方加白芍藥名「戊己丸」(《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有清熱止瀉,緩急止痛之效。戊為胃土,己為脾土,本方善於泄肝,使木不克土,戊己自安,故以命名。

組成 本方由薑黃連、吳茱萸二味藥物組成

用於 用於肝經火旺所致之脅肋脹痛,嘔吐吞酸,噯氣口乾,舌紅苔黃,脈象弦數等症。有清瀉肝火,降逆止嘔之功。  

咯血方

出處 《丹溪心法》

來由 咯血一證,原因甚多,肝火灼肺即其因之一。本方用青黛山梔瀉肝涼血瓜蔞仁海蛤清肺化痰;再加訶子斂肺止咳。諸藥同用,可瀉肝火以涼血,清肺熱以止咳,共奏清肝寧肺之功,使火不犯肺,則肺氣肅降,痰飲得化,咳嫩寧息,咯血自止。故名「咯血方」。

組成 本方由青黛、瓜蔞仁、山梔、訶子、海蛤粉五種藥物組成

用於 用於肝火灼肺所致之咳嗽痰中帶血,痰質濃稠,咯吐不爽,心煩口渴,頰赤便秘,舌苔黃,脈弦數等症。有清熱化痰,止咳止血之功。  

清空膏

出處 《蘭室秘藏

來由 本方為治頭風之常用方,尤適於風濕熱上攻於頭,長期不愈者。頭風,指頭痛經久不愈,時發時止者。方隅云:「淺而近者、名曰頭痛;深而遠者,名曰頭風」。(《醫林繩墨》)「清空」,這裡指頭部,頭為諸陽經之會,清空之府。本方作用於「清空」部位,專治頭風。其服法是:每次用少許藥末,茶水調為膏狀,抹在口中,再用白開水衝下,故稱「清空膏」。

組成 本方由川芎柴胡黃芩、黃連、防風羌活炙甘草諸藥組成

用於 用於風濕熱邪上壅頭目所致之偏正頭痛,年久不愈者。有清瀉肝火,祛風止痛之功。  

痛瀉要方

出處 《醫方考》

來由 肝脾不和腹痛泄瀉,稱為「痛瀉」。吳琨云:「瀉責之脾,痛責之肝,肝責之宜,脾責之虛;脾虛肝實,故令痛瀉」。(《醫方考》)本方藥僅四味,白朮燥濕,甘補脾,溫和中;芍藥寒瀉肝火,酸斂逆氣,緩中止痛;防風辛能散肝,香能舒脾,風能勝濕陳皮辛能利氣止痛。可疏肝健脾理氣和中,補中寓疏,標本兼顧,能瀉肝木而補脾土,調氣機以止痛瀉,洵為治療痛瀉的重要方劑,故命名曰「痛瀉要方」。

組成 本方由白朮、芍藥、陳皮、防風四味藥物組成

用於 用於肝鬱脾虛所致之腸鳴腹痛,大便泄瀉,瀉必腹痛,瀉後痛止,舌苔薄白,脈弦而緩等症。有疏肝補脾之功。  

瀉青丸

出處 《小兒藥證直訣

來由 肝主東方,屬木色青,「瀉青」,即瀉肝也。《刪補名醫方論》云:「肝木主春,乃陽生髮動之始,萬物生化之源,不可傷也。本方重用苦寒之品,以清瀉肝火為主,又佐升散之品,以散鬱火,寓升於降,是升降同用之法,可使瀉肝而不傷肝氣,升散而不助火勢,相得而益彰,故為瀉肝之善法」。汪昂云:「本方一瀉(肝火)一散(肝風)一補(肝血),同為平肝之劑,故曰『瀉青』」。

組成 本方由當歸龍腦、川芎、生梔子仁、川大黃、羌活、防風組成蜜丸,煎竹葉湯同砂糖化下

用於 用於肝火鬱結所致之目赤腫痛,易驚多怒,不能安臥,尿赤便秘,脈洪實者。有清瀉肝火之功。

關於「肝火」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