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腹瀉
A+醫學百科 >> 小兒腹瀉 |
腹瀉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症候群。主要臨床表現為腹瀉和嘔吐,嚴重者可引起脫水和電解質紊亂。本症為嬰幼兒時期的常見病,近年來本病的發病率已明顯降低,但仍是嬰幼兒時期的重要死亡原因。對小兒健康影響極大,必須引起高度重視。根據病因分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兩種。發病年齡多在2歲以下,1歲以內者約佔半數,夏秋季發病率最高,是兒童重點防治的四病之一。
在未明確病因前,大便性狀改變與大便次數比平時增多,統稱為腹瀉病(diarrheal disease)。腹瀉病是多病因、多因素引起的一組疾病,是兒童時期發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是世界性公共衛生問題,全球大約每年至少10億人次發生腹瀉,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每天大約1萬人死於腹瀉。在我國,腹瀉病同樣是兒童的常見病,平均每年每個兒童年發病3.5次,其死亡率為0.51%。因此,對小兒腹瀉病的防治十分重要。
目錄 |
小兒腹瀉病的病因
(一)發病原因
有多種病因、多種因素所致,分內在因素、感染性及非感染性三類。
1.內在因素
(1)消化系統發育不成熟:嬰幼兒時期,胃酸及消化酶分泌不足,消化酶的活性較低,神經系統對胃腸道調節功能較差,不易適應食物的質和量,且生長發育快,營養物質的需要相對較多,胃腸道負擔較大,消化功能經常處於緊張狀態,易發生消化功能紊亂。
(2)機體防禦功能較差:嬰幼兒時期免疫功能相對不夠成熟,血液中的免疫球蛋白和胃腸道SIgA均較低,胃腸屏障功能較弱,胃酸分泌量少,胃腸排空較快,對感染因素防禦功能差。另外,新生兒出生後尚未建立完善的腸道正常菌群,對侵入腸道的病原微生物拮抗能力弱,人工餵養者食物中缺乏母乳含有的大量免疫物質,且食物和食具污染機會較多,腸道感染的發生率明顯高於母乳餵養兒。
(3)體液分布特點:嬰兒細胞間質液較多,且水代謝旺盛,腎功能調節差,易發生體液紊亂。
2.感染因素
①細菌:除法定傳染病外,有:
A.大腸埃希桿菌(Escherichia Coli,E.Coli):按其致病機制分類為致病性大腸桿菌(Enteropathogenic E. Coli,EPEC)、產毒素性大腸埃希桿菌(Enterotoxinogenic E.Coli,ETEC)、侵襲性大腸埃希桿菌(Enteroinvasive E.Coli,EIEC)、出血性大腸埃希桿菌(Enterohenor-rhagic E.Coli,EHEC)、黏附性大腸埃希桿菌(Enteroadhesive E.Coli,EAEC)。
B.空腸彎麴菌(Campylobacter jejuni)。
C.耶爾森菌(Yersinia enterocolitica)。
D.其他:鼠傷寒沙門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變形桿菌(Proteus)、綠膿桿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克雷伯菌(Klebsiella)、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難辨梭狀芽孢桿菌(Clostridium difficile)等。
②病毒:
A.輪狀病毒(Human Rotavirus),是引起嬰幼兒腹瀉的主要病原。
B.諾沃克病毒(Norwalk virus)。
C.腸道腺病毒(Adenovirus)。
D.其他:星狀病毒(Astrovirus)、杯狀病毒(Calicivirus)、冠狀病毒(Corona virus)等。
③真菌和原蟲:真菌感染主要為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一些原蟲的感染如藍氏賈第鞭毛蟲(Giardia lamblia)、結腸小袋蟲(Balantidiumcoli)、隱孢子蟲(cryptosporidium)、阿米巴原蟲(Entamocba hiltolytica)等。
(2)腸道外感染:小兒患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腎盂腎炎、中耳炎、皮膚感染及其他急性感染性疾病時可伴有腹瀉,這是由於發熱及病原體毒素的影響,使消化功能紊亂,酶分泌減少,腸蠕動增加所致。
3.非感染因素 主要為飲食因素、氣候因素和過敏因素。餵養不當是引起腹瀉的主要原因之一。過多過早喂哺大量澱粉類、脂肪類食物,突然改變食物品種和斷奶等均可導致腹瀉。氣候的突然變化,使腸蠕動增加,消化酶和胃酸分泌減少,可誘發腹瀉。一些吸收不良症候群如乳糖不耐受症、糖原性腹瀉、先天性氯化物性腹瀉、遺傳性果糖不耐受症、胰腺囊性纖維性變、原發性腸吸收不良等都可引起腹瀉。牛奶蛋白過敏者,吃牛乳後48h發生水樣瀉。
(二)發病機制
不同病因引起腹瀉的機制不同,可通過以下幾種機制致病。
1.非感染因素 主要是飲食的量和質不恰當,使嬰兒消化道功能發生障礙,食物不能充分消化和吸收,積滯於腸道上部,同時酸度下降,有利於腸道下部細菌上移繁殖,使消化功能紊亂。腸道內產生大量的乳酸、乙酸等有機酸,使腸腔滲透壓增強,引起腹瀉。
2.感染因素 病原微生物能否引起腸道感染,取決於宿主防禦功能的強弱、感染量的大小以及微生物毒力(黏附性、產毒性、侵襲性),細胞毒性,其中微生物的黏附能力對於腸道感染至關重要。
(1)細菌性腸炎:主要通過細菌產生毒素作用及細菌侵襲性作用為主要發病機制。
①腸毒素性腸炎:病原菌不侵入腸黏膜,不引起病理形態學上的變化,僅附著於完整的腸絨毛上,通過產生腸毒素致病。典型的細菌為ETEC和霍亂弧菌。其他細菌也可產生腸毒素,如耶爾森菌、鼠傷寒沙門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變形桿菌、空腸彎麴菌等。以ETEC為例,通過其菌毛黏附在小腸微絨毛上,生長繁殖,產生大量腸毒素。腸毒素有兩種,即不耐熱毒素(heat-liable toxin,LT)和耐熱毒素(Heat-stable toxin,ST)。LT的理化性質、免疫狀態及作用機制與霍亂毒素相同。LT與小腸上皮細胞上的受體神經節苷脂結合,激活腺苷酸環化酶,使腸上皮細胞內三磷酸腺苷(ATP)轉化為環磷酸腺苷(cAMP)。ST通過激活鳥苷酸環化酶使三磷酸鳥苷(GTP)轉化為環磷酸鳥苷(cGMP)。二者均抑制腸黏膜對鈉(同時對氯和水)的吸收,促進氯(同時對鈉和水)的分泌。使水向腸腔內滲透,液體積聚於腸道,引起腹瀉。
②侵襲性腸炎:病原侵入腸黏膜固有層,引起充血、水腫、炎症細胞浸潤、滲出性炎症病變、糜爛、潰瘍等,造成腹瀉。由各種侵襲性細菌所致,如志賀菌、沙門菌、EIEC、空腸彎麴菌、耶爾森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志賀菌、EIEC和金黃色葡萄球菌主要侵犯結腸;空腸彎麴菌主要病變在空腸和迴腸,也可累及結腸;耶爾森菌多累及迴腸;鼠傷寒沙門菌主要累及迴腸和結腸。這類病原菌均能引起痢疾樣症状,糞便水分不多,有膿血黏液,可出現痙攣樣腹痛;同時具腸毒素作用和侵襲作用的菌株,則可引起毒素性水樣腹瀉和痢疾樣症状。
(2)病毒性腸炎(viral enteritis):目前對輪狀病毒(rotavirus)研究較多。輪狀病毒侵犯小腸上部,嚴重者累及整個小腸。在小腸絨毛頂端的柱狀上皮細胞內複製,細胞變性,微絨毛腫脹、不規則,從而使受累的小腸黏膜上皮細胞很快脫落。小腸隱窩部立方上皮細胞(分泌細胞)不受損害,增殖上移修復受損的黏膜上皮,但新生的上皮細胞不夠成熟,其酶活性和轉運功能較差。由於腸黏膜上皮細胞脫落,造成吸收面積減少,使水和電解質吸收減少,而且絨毛裸露,造成水、電解質回滲,導致腹瀉;微絨毛上雙糖酶,尤其是乳糖酶活性降低,造成雙糖如(乳糖)吸收障礙,不能分解的營養物質在腸腔內滯留,被腸道細菌分解,增加腸內滲透壓,使水進入腸腔,導致腹瀉加重。葡萄糖-鈉耦聯轉運機制發生障礙,進一步造成水、電解質吸收減少,成水樣便。晚近國外研究發現,輪狀病毒上的非結構蛋白NSP4引起類似於細菌毒素的作用,導致分泌性腹瀉。
3.脂肪、蛋白質和糖代謝紊亂 由於腸道消化吸收功能減低,腸蠕動亢進,使營養素的消化和吸收發生障礙。營養物質的丟失主要是酶功能紊亂引起同化功能障礙所致。蛋白質的同化功能減弱,但仍能消化吸收蛋白質。脂肪的同化與吸收受到影響,在恢復期,脂肪的同化作用仍低下。碳水化合物的吸收也受到影響,糖耐量試驗曲線低。但在急性腹瀉,患兒胃腸的消化吸收功能未完全喪失,對營養素的吸收可達正常的60%~90%。
小兒腹瀉病的症状
1.消化道症状 腹瀉時大便次數增多,量增加,性質改變,大便3次/d以上,甚至10~20天,可呈稀便、糊狀便、水樣便,或是黏液膿血便。判斷腹瀉時糞便的性狀比次數更重要。如果便次增多而大便成形,不是腹瀉。人乳餵養兒每天排便2~4次呈糊狀,也不是腹瀉。噁心、嘔吐是常見的伴發症状,嚴重者嘔吐咖啡樣物,其他可有腹痛、腹脹、食欲不振等症状。
2.全身症状 病情嚴重者全身症状明顯,大多數有發熱,體溫38~40℃,少數高達40℃以上,可出現面色蒼白、煩躁不安,精神萎靡、嗜睡、驚厥、甚至昏迷等表現。隨著全身症状加重,可引起神經系統、心、肝、腎功能失調。
3.水、電解質及酸鹼平衡紊亂 主要為脫水及代謝性酸中毒,有時還有低鉀血症,低鈣血症。
4.脫水 由於腹瀉與嘔吐丟失大量的水和電解質,使體內保留水分的能力減低;嚴重嘔吐、禁食、食慾減低或拒食,使食物和液體攝入量均減少;患兒發熱、呼吸加快、酸中毒者呼吸加深,使不顯性失水增加。根據水、電解質損失的量及性質不同分為3種類型:等滲性脫水(血清鈉濃度130~150mmol/L)、低滲性脫水(血清鈉濃度<130mmol/L)、高滲性脫水(血清鈉濃度>150mmol/L)。大多數急性腹瀉患兒為等滲性脫水。一般表現為體重減輕,口渴不安,皮膚蒼白或蒼灰、彈性差,前囟和眼眶凹陷,黏膜乾燥,眼淚減少,尿量減少。嚴重者可導致循環障礙。按脫水程度分為輕、中、重度。脫水的評估(表1)。
5.代謝性酸中毒 脫水大多有不同程度的代謝性酸中毒,產生原因為:大量的鹼性物質隨糞便丟失;脫水時腎血流量不足,尿量減少,體內酸性代謝產物不能及時排出;腸道消化和吸收功能不良、攝入熱量不足,脂肪氧化增加,代謝不全,致酮體堆積且不能及時被腎臟排出;嚴重脫水者組織灌溶不足,組織缺氧,乳酸堆積。主要表現為精神萎靡、嗜睡、呼吸深長呈嘆息狀,口唇櫻紅,嚴重者意識不清、新生兒及小嬰兒呼吸代償功能差,呼吸節律改變不明顯,主要表現為嗜睡、面色蒼白、拒食、衰弱等,應注意早期發現。
6.低鉀血症 腹瀉時水樣便中鉀濃度約在20~50mmol/L。吐瀉丟失過多以及攝入不足、鉀不能補償等可導致低血鉀發生。其症状多在脫水與酸中毒糾正,尿量增多時出現。
(1)脫水、酸中毒糾正時常出現低鉀原因:
①酸中毒時細胞外液H 的進入細胞內,與K 交換,故細胞內K 下降,而血清鉀不降低。脫水時腎功能低下,鉀由尿液排出減少。在補液後,尤其是輸入不含鉀的溶液,血清鉀被稀釋並隨尿排出增多,酸中毒糾正後鉀又從細胞外轉至細胞內,此時易出現低鉀血症。
②病程在1周以上時逐漸出現低鉀血症。
③營養不良者出現較早且較重。在脫水未糾正前,因血液濃縮、酸中毒、尿少等原因,血鉀濃度尚可維持正常,此時很少出現低鉀血症。而隨著脫水和酸中毒逐步糾正和尿量的增多,再加補給鉀含量不足從而逐漸出現。
(2)低鉀血症表現:血清鉀低於3.5mmol/L以下,表現為精神萎靡,肌張力減低,腹脹,腸蠕動減弱或消失,心音低鈍。腱反射減弱或消失。嚴重者昏迷、腸麻痹、呼吸肌麻痹,心率減慢,心律不齊,心尖部收縮期雜音,可危及生命。心電圖表現ST段下移,T波壓低、平坦、雙相、倒置,出現U波,P-R間期和Q-T間期延長。
7.低鈣血症和低鎂血症 一般不會出現。腹瀉持久,原有佝僂病或營養不良患兒,當酸中毒糾正後,血清結合鈣增多。
(1)輪狀病毒性腸炎(Rotavirus enteritis):好發於秋冬季,呈散發或小流行,病毒通過糞-口途徑以及呼吸道傳播。多見於6~24個月的嬰幼兒。潛伏期1~3天,常伴發熱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起病急,病初即有嘔吐,然後腹瀉,大便呈水樣或蛋化湯樣,帶有少量黏液,無腥臭,每天數次至10餘次。常伴脫水和酸中毒。本病為自限性疾病,病程3~8天,少數較長,大便鏡檢偶見少量白細胞。病程1~3天內大量病毒從大便排出,最長達6天。血清抗體一般3周後上升,病毒較難分離,免疫電鏡、ELISA或核酸電泳等均有助於診斷。
(2)諾沃克病毒腸炎:多見於較大兒童及成年人,臨床表現與輪狀病毒腸炎相似。
(3)大腸埃希桿菌腸炎(Escherichia coli enteritis):常發生於5~8月份,病情輕重不一。致病性大腸桿菌腸炎大便呈蛋花湯樣,腥臭,有較多的黏液,偶見血絲或黏腖便,常伴有嘔吐,多無發熱和全身症状。主要表現水、電解質紊亂。病程1~2周。產毒素性大腸埃希桿菌腸炎,起病較急,主要症状為嘔吐、腹瀉,大便呈水樣,無白細胞,常發生明顯的水、電解質和酸鹼平衡紊亂,病程5~10天。侵襲性大腸桿菌腸炎,起病急,高熱,腹瀉頻繁,大便呈黏腖狀,帶膿血,常伴噁心、腹痛、里急後重等症状,有時可出現嚴重中毒症状,甚至休克。臨床症状與細菌性痢疾較難區別,需作大便培養鑒別。出血性大腸埃希桿菌腸炎,大便次數增多,開始為黃色水樣便,後轉為血水便,有特殊臭味,大便鏡檢有大量紅細胞,常無白細胞。伴腹痛。可伴發溶血尿毒症候群和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4)空腸彎麴菌腸炎(Campylobacter jejuni enteritis):全年均可發病,多見於夏季。可散發或暴發流行。以6個月~2歲嬰幼兒發病率最高,家畜、家禽是主要的感染源,經糞-口途徑,動物→人或人→人傳播。潛伏期2~11天。起病急,症状與細菌性痢疾相似。發熱、嘔吐、腹痛、腹瀉、大便呈黏液或膿血便,有惡臭味。產毒菌株感染可引起水樣便,大便鏡檢有大量白細胞及數量不等的紅細胞,可並發嚴重的小腸結腸炎、敗血症、肺炎、腦膜炎、心內膜炎、心包炎等。
(5)耶爾森菌小腸結腸炎:多發生於冬春季節,以嬰幼兒多見。潛伏期10天左右。無明顯前驅症状。臨床症状與年齡有關。5歲以下患兒以腹瀉為主要症状,糞便為水樣、黏液樣、膿樣或帶血。大便鏡檢有大量白細胞,多伴腹痛、發熱、噁心和嘔吐。5歲以上及青少年,以下腹痛、血白細胞增高、血沉加快為主要表現,酷似急性闌尾炎。本病可並發腸系膜淋巴結炎、結節性紅斑、反應性關節炎、敗血症、心肌炎、急性肝炎、肝膿腫、結膜炎、腦膜炎、尿道炎或急性腎炎等。病程1~3周。
(6)鼠傷寒沙門菌腸炎:全年發病,以4~9月發病率最高。多數為2歲以下嬰幼兒,易在兒科病房發生流行。經口傳播。潛伏期8~24h。主要臨床表現為發熱、噁心、嘔吐、腹痛、腹脹、「噴射」樣腹瀉,大便次數可達30次以上,呈黃色或墨綠色稀便,水樣便,黏液便或膿血便。大便鏡檢可見大量白細胞及不同數量的紅細胞,嚴重者可出現脫水、酸中毒及全身中毒症状,甚至休克,也可引起敗血症,腦脊髓膜炎。一般病程2~4周。帶菌率高,部分患兒病後排菌2個月以上。
(7)金黃色葡萄球菌腸炎:很少為原發性,多繼發於應用大量廣譜抗生素後或繼發於慢性疾病基礎上。起病急,中毒症状重。表現為發熱、嘔吐、頻瀉。不同程度脫水、電解質紊亂,嚴重者發生休克。病初大便為黃綠色,3~4天後多轉變為腥臭,海水樣便,黏液多。大便鏡檢有大量膿細胞及革蘭陽性菌。大便培養有葡萄球菌生長,凝固酶陽性。
(8)假膜性腸炎:多見長期使用抗生素後,由於長期使用抗生素導致腸道菌群紊亂,使難辨梭狀芽孢桿菌大量繁殖,產生壞死毒素所致。主要症状為腹瀉,大便呈黃稀水樣或黏液便,少數帶血,有假膜排出(腸管狀),伴有發熱、腹脹、腹痛。腹痛常先於腹瀉或與腹瀉同時出現。常伴顯著的低蛋白血症,水、電解質紊亂,全身軟弱呈慢性消耗狀。輕型患兒一般於停藥後5~8天腹瀉停止,嚴重者發生脫水、休克至死亡。如果患兒腹瀉發生於停藥後,或腹瀉出現後持續用抗生素,則病程常遷延。
(9)白色念珠菌腸炎(candida alicans enteritis):多發生於體弱、營養不良小兒,長期濫用廣譜抗生素或腎上腺皮質激素者。口腔內常伴有鵝口瘡。大便次數增多,色稀黃或發綠,泡沫較多,帶黏液有時可見豆腐渣樣細塊(菌落),大便在鏡下可見真菌孢子和假菌絲,作糞便真菌培養有助於鑒別。
9.小兒遷延性和慢性腹瀉 病因複雜,目前認為包括感染、過敏、先天性消化酶缺陷、免疫缺陷、藥物因素、先天畸形等,其中以感染後腹瀉最為常見。對慢性腹瀉患兒腸黏膜活體組織檢查結果表明,小腸黏膜結構和功能持續損害或正常修復機制受損,是小兒腹瀉遷延不愈的重要原因。
(1)有急性腹瀉史:急性感染性腹瀉多為一過性的。但如宿主不能產生正常免疫反應,反覆接觸感染病原,或因感染嚴重損傷腸黏液,則急性腹瀉可轉為慢性腹瀉。多數因黏膜持續損傷致腹瀉遷延不愈,少數為感染原持續作用。十二指腸、空腸黏膜變薄,腸絨毛萎縮,腸細胞溢出、脫落增加,微絨毛變性,使得上皮細胞更新加速,這可能與腸黏膜表面微生物的黏附有關。由於黏膜再生時間不足,這些新生的上皮細胞類似於隱窩細胞,故功能低下。雙糖酶尤其是乳糖酶活性以及刷狀緣肽酶活性降低,加上有效吸收面積的減少,引起各種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不良。另外,腸黏膜損傷增加了對病原因子和大分子物質的通透性,使黏膜對外來抗原致敏。
(2)營養不良患兒:腹瀉時小腸上段所有細菌都顯著增多,十二指腸內厭氧菌和酵母菌過度繁殖。由於大量細菌對膽酸的脫結合作用,使游離膽酸濃度大為增高。高濃度游離膽酸有損害小腸細胞的作用,還阻礙脂肪微粒的形成。嚴重營養不良患兒細胞免疫功能缺陷,分泌型抗體,吞噬細胞功能和補體水平降低,因而增加了對病原及食物蛋白抗原的易感性。總之,持續腹瀉易發生營養不良,而營養不良又易使腹瀉遷延不愈,兩者互為因果,形成惡性循環。
根據發病季節、年齡、大便性狀、排便次數做出初步診斷,對於脫水程度和性質,有無酸中毒以及鉀、鈉等電解質缺乏,進行判斷。必要時進行細菌、病毒以及寄生蟲等病原學檢查,作為病因診斷。
小兒腹瀉病的診斷
小兒腹瀉病的檢查化驗
1.糞便常規檢查 大便顯微鏡檢查,注意有無膿細胞、白細胞、紅細胞與吞噬細胞,還應注意有無蟲卵、寄生蟲、真菌孢子和菌絲。有時需反覆幾次才有意義,有助於腹瀉病的病因和病原學診斷。
2.大便培養 對確定腹瀉病原有重要意義。1次糞便培養陽性率較低,需多做幾次,新鮮標本立即培養可提高陽性檢出率。
3.大便乳膠凝集試驗 對某些病毒性腸炎有診斷價值,如輪狀病毒、腸道腺病毒等。有較好敏感性和特異性,對空腸彎麴菌腸炎的診斷有幫助。
4.酶聯免疫吸附試驗 對輪狀病毒有高度敏感性、特異性。有助於輪狀病毒腸炎和其他病毒性腸炎診斷。
5.聚丙烯醯凝膠(PAGE)電泳試驗 此法可檢測出輪狀病毒亞群及不同電泳型,有助於輪狀病毒分類和研究。
6.糞便還原糖檢查 雙糖消化吸收不良時,糞便還原糖呈陽性,pH值<6.0。還原糖檢查可用改良斑氏試劑或Clinitest試紙比色。繼發性雙糖酶缺乏遠較原發性多見,原發性者以蔗糖-異麥芽糖酶缺乏最常見。
7.糞便電鏡檢查 對某些病毒性腸炎有診斷價值。如輪狀病毒性腸炎、諾沃克病毒性腸炎等。
8.血白細胞計數和分類 病毒性腸炎白細胞總數一般不增高。細菌性腸炎白細胞總數可增高或不增高,半數以上的患兒有桿狀核增高,桿狀核大於10%,有助於細菌感染的診斷。
9.血培養 對細菌性痢疾、大腸埃希桿菌和沙門菌等細菌性腸炎有診斷意義,血液細菌培養陽性者有助於診斷。
10.血生化檢查 對腹瀉較重的患兒,應及時檢查血pH、二氧化碳結合力、碳酸氫根、血鈉、血鉀、血氯、血滲透壓,對於診斷及治療均有重要意義。
11.其他 對遷延性和慢性腹瀉者,必要時作乳糖、蔗糖或葡萄糖耐量試驗,呼氣氫試驗(一種定量非侵入性測定碳水化合物吸收不良的方法,有條件可以應用),也可作纖維結腸鏡檢查。
低鉀血症者應做心電圖檢查;病程遷延者,營養障礙者及感染中毒症状重者,應做X線、B超檢查。低鉀血症者心電圖檢查顯示T波低平,雙向或倒置和出現u波。
小兒腹瀉病的鑒別診斷
注意與以下疾病相鑒別:
1.生理性腹瀉(physiological diarrhea) 小兒外觀虛胖,出生後不久大便次數即較多,稀薄,呈金黃色,但不伴嘔吐,體重增加正常。
2.急性壞死性小腸炎 感染及變態反應是發病的重要因素。本病具有腹瀉、腹脹、便血、高熱及嘔吐五大症状。大便初為水樣便,繼而轉暗紅色、果醬樣或血便,腹脹多較嚴重,可早期出現休克,甚至昏迷,驚厥。
3.急性細菌性痢疾 夏季發病率高,患兒多有不潔食物史,潛伏期24~72h。大多數病人起病急,高熱、腹痛、嘔吐、腹瀉、里急後重,大便多呈黏液膿血便,排便次數每天數次至10多次。中毒性菌痢者可出現高熱驚厥、嗜睡或昏迷,甚至休克等症状。病程長短不等。糞便培養可確診。
小兒腹瀉病的併發症
由於腹瀉,營養物質吸收差,再加上食慾差,攝入營養物質亦減少,可引起各種營養物質缺乏。慢性腹瀉尤為嚴重,常見有營養不良症、營養性貧血以及各種維生素缺乏症。長期腹瀉後全身抵抗力低下,可繼發各種感染,常見的有中耳炎、支氣管炎、支氣管肺炎、泌尿系感染、皮膚感染和敗血症等。
小兒腹瀉病的預防和治療方法
預防:WHO在科學研究的基礎上,結合各國的具體情況,最後推薦以下7項措施預防兒童腹瀉,即母乳餵養、合理添加輔食。
我國衛生部借鑒WHO的研究成果,結合我國多年來腹瀉病防治的經驗,針對目前的防治情況,在國家腹瀉病控制規劃中,明確規定下列措施為今後腹瀉病預防工作的重點,即提高4個月以內嬰兒的純母乳餵養率;改善個人的衛生習慣;飯前便後洗手;正確處理兒童糞便;使用充足的清潔水;糞便無害化處理;應用安全衛生的方法製備家庭食品,尤其是合理衛生地添加輔食;加強食品生產、運輸和銷售過程中的衛生管理和監督。認真做到以上各點,定能使腹瀉病的發生率和病死率下降。
小兒腹瀉病的西醫治療
1.急性腹瀉的治療
(1)脫水的防治:脫水的預防和糾正在腹瀉治療中占極重要的地位,世界衛生組織(WH0)推薦的口服補液鹽(0RS)進行口服補液療法具有有效、簡便、價廉、安全等優點,已成為主要的補液途徑,是腹瀉治療的一個重要進展。口服補液治療是基於小腸的Na -葡萄糖耦聯轉運機制。小腸微絨毛上皮細胞刷狀緣上存在Na -葡萄糖的共同載體,只有同時結合Na 和葡萄糖才能轉運,即使急性腹瀉時,這種轉運功能仍相當完整。動物實驗結果表明,ORS溶液中Na 和葡萄糖比例適當,有利於Na 和水的吸收。ORS中含有鉀和碳酸氫鹽,可補充腹瀉時鉀的丟失和糾正酸中毒。
①預防脫水:腹瀉導致體內大量的水與電解質丟失。因此,患兒一開始腹瀉,就應該給口服足夠的液體並繼續給小兒餵養,尤其是嬰幼兒母乳餵養,以防脫水。選用以下方法:
A.ORS:本液體為2/3張溶液,用於預防脫水時加等量或半量水稀釋以降低電解質的張力。每次腹瀉後,2歲以下服50~100ml;2~10歲服100~200ml;大於10歲的能喝多少就給多少。也可按40~60ml/kg,腹瀉開始即服用。
B.米東加鹽溶液:米湯500ml+細鹽1.75g或炒米粉25g+細鹽1.75g+水500ml,煮2~3min。用量為20~40ml/kg,4h服完,以後隨時口服,能喝多少給多少。
C.糖鹽水:白開水500ml+蔗糖10g+細鹽1.75g。用法用量同米東加鹽溶液。
②糾正脫水:小兒腹瀉發生的脫水,大多可通過口服補液療法糾正。重度脫水需靜脈補液。
A.口服補液:適用於輕度、中度脫水者。有嚴重腹脹、休克、心腎功能不全及其他較重的併發症以及新生兒,均不宜口服補液。分兩個階段,即糾正脫水階段和維持治療階段。
a.糾正脫水階段:糾正脫水應用0RS;補充累積損失量,輕度脫水給予50ml/kg;中度脫水50~80ml/kg。少量多次口服,以免嘔吐影響療效,所需液量在4~6h內服完。
b.維持治療階段:脫水糾正後,ORS以等量水稀釋補充繼續丟失量,隨丟隨補,也可按每次ml/kg計算。生理需要量選用低鹽液體,如開水、母乳或牛奶等,嬰幼兒體表面積相對較大,代謝率高,應注意補充生理需要量。
B.靜脈補液:重度脫水和新生兒腹瀉患兒均宜靜脈補液。
第1天補液:包括累積損失量、繼續損失量和生理需要量。
a.累積損失量:根據脫水程度計算,輕度脫水50ml/kg,中度脫水50~100ml/kg,重度脫水100~120ml/kg。
溶液電解質和非電解質比例(即溶液種類)根據脫水性質而定,等滲性脫水用1/2~2/3張含鈉液,低滲性脫水用2/3等張含鈉液,高滲性脫水用1/3張含鈉液。
輸液滴速宜稍快,一般在8~12h補完,約每小時8~10ml/kg。
對重度脫水合併周圍循環障礙者,以2∶1等張液20ml/kg,於30~60min內靜脈推注或快速滴注以迅速增加血容量,改善循環和腎臟功能。在擴溶後根據脫水性質選用前述不同溶液繼續靜滴,但需扣除擴溶量。對中度脫水無明顯周圍循環障礙不需要擴溶。
b.繼續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能口服則口服,對於不能口服、嘔吐頻繁、腹脹者,給予靜脈補液,生理需要量每天60~80ml/kg,用1/5張含鈉液補充,繼續損失量是按「失多少補多少」,用1/2~1/3含鈉溶液補充,兩者合併,在餘12~16h補完,一般約每小時5ml/kg。
第2天補液:補充繼續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能口服者原則同預防脫水。需靜脈補液者,將生理需要量和繼續丟失量兩部分液體(計算方法同上所述)一併在24h均勻補充。
(2)糾正酸中毒:輕、中度酸中毒無需另行糾正,因為在輸入的溶液中已含有一部分鹼性溶液,而且經過輸液後循環和腎功能改善,酸中毒隨即糾正。嚴重酸中毒經補液後仍表現有酸中毒症状者,則需要用鹼性藥物。常用的鹼性藥物有碳酸氫鈉和乳酸鈉。在無實驗室檢查條件時。可按5%碳酸氫鈉5ml/kg或11.2乳酸鈉3ml/kg,可提高CO2結合力5mmol/L。需要同時擴充血容量者可直接用1.4%碳酸氫鈉20ml/kg代替2∶1等張液,兼擴溶和加快酸中毒糾正的作用。已測知血氣分析者,按以下公式計算:
需補鹼性液數(mmol)=(60-CO2結合力)×0.3×體重(kg)/2.24=BE×0.3×體重(kg)
5%碳酸氫鈉(ml)=BE×體重(kg)/2
補入鹼性藥物先用半量。
(3)鉀的補充:低鉀的糾正一般按KCl 2~4mmol/(kg.d)或10%KCl 3ml/(kg.d),濃度常為0.15%~0.3%,切勿超過0.3%,速度不宜過快,至少在6h以上補給。患兒如能口服,改用口服。一般情況下,靜脈補鉀,需腎功能良好,即見尿補鉀。但在重度脫水患兒有較大量的鉀丟失,補液後循環得到改善,血鉀被稀釋。酸中毒糾正,鉀向細胞內轉移,所以易造成低血鉀。重度脫水特別是原有營養不良或病程長,多天不進食的患兒,及時補鉀更必要。一般補鉀4~6天,嚴重缺鉀者適當延長補鉀時間。
(4)鈣和鎂的補充:一般患兒無須常規服用鈣劑,對合併營養不良或佝僂病的患兒應早期給鈣。在輸液過程中如出現抽搐,可給予10%葡萄糖酸鈣5~10ml,靜脈緩注,必要時重複使用。個別抽搐患兒用鈣劑無效,應考慮到低鎂血症的可能,經血鎂測定,證實後可給25%硫酸鎂,每次給0.2ml/kg,2~3次/d,深部肌注,症状消失後停藥。
(5)飲食治療:飲食治療目的在於滿足患兒的生理需要,補充疾病消耗,並針對疾病特殊病理生理狀態調整飲食,加速恢復健康。強調腹瀉患兒繼續餵養,飲食需適應患兒的消化吸收功能,根據個體情況,分別對待,最好參考患兒食慾、腹瀉等情況,結合平時飲食習慣,採取循序漸進的原則,並適當補充微量元素和維生素。母乳餵養者應繼續母乳餵養,暫停輔食,縮短每次餵乳時間,少量多次喂哺。人工餵養者,暫停牛奶和其他輔食4~6h後(或脫水糾正後),繼續進食。6個月以下嬰兒,以牛奶或稀釋奶為首選食品。輕症腹瀉者,配方牛奶(formula milk)餵養大多耐受良好。嚴重腹瀉者,消化吸收功能障礙較重,雙糖酶(尤其乳糖酶)活力受損,乳糖吸收不良,全乳餵養可加重腹瀉症状,甚至可引起酸中毒,先以稀釋奶、發酵奶、奶穀類混合物、去乳糖配方奶喂哺,每天喂6次。保證足夠的熱量,逐漸增至全奶。6個月以上者,可用已經習慣的平常飲食,選用稠粥、麵條,並加些植物油、蔬菜、肉末或魚末等,也可喂果汁或水果食品。
飲食調整原則上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盡量鼓勵多吃,逐漸恢復到平時飲食。調整速度與時間取決於患兒對飲食的耐受情況。母乳餵養或牛奶餵養者,如大便量、次數明顯增多,呈水樣稀便,帶酸臭味,嘔吐,腹脹,腸鳴音亢進,又引起較嚴重的脫水和酸中毒,停止喂哺後症状減輕,測大便pH<6.0,還原物質>0.5%,考慮急性腹瀉繼發性乳糖酶缺乏,乳糖吸收不良,改稀釋牛奶、發酵奶或去乳糖配方奶(不含乳糖)餵養,並密切觀察,一旦小兒能耐受即應恢復正常飲食。遇脫水嚴重、嘔吐頻繁的患兒,宜暫禁食,先糾正水和電解質紊亂,病情好轉後恢復餵養。必要時對重症腹瀉伴營養不良者採用靜脈營養。腹瀉停止後,應提供富有熱卡和營養價值高的飲食,並應超過平時需要量的10%~100%,一般2周內每天加餐1次,以較快地補償生長發育,趕上正常生長。
(6)藥物治療:
①抗生素治療:根據感染性腹瀉病原譜和部分細菌性腹瀉有自愈傾向的特點,WH0提出90%的腹瀉不需要抗菌藥物治療,國內專家提出大約70%的腹瀉病不需要也不應該用抗生素,抗生素適用於侵襲性細菌感染的患兒(約30%)。臨床指征為:血便;有里急後重;大便鏡檢白細胞滿視野;大便pH 7以上。非侵襲性細菌性腹瀉重症、新生兒、小嬰兒和原有嚴重消耗性疾病者如肝硬化、糖尿病、血液病、腎衰竭等,使用抗生素指征放寬。
A.喹諾酮類藥:治療腹瀉抗菌藥的首選藥物。常用諾氟沙星(氟哌酸)和環丙沙星。可用於細菌性痢疾,大腸埃希桿菌、空腸彎麴菌、弧菌、耶爾森菌、親水氣單胞菌等引起的腸炎。由於動物試驗發現此類藥物可致胚胎關節軟骨損傷,因此在兒童劑量不宜過大,療程不宜過長(一般不超過1周)。常規劑量:諾氟沙星(氟哌酸)每天15~20mg/kg,分~3次口服;環丙沙星每天10~15mg/kg,分2次口服或靜脈滴注。
B.小檗鹼:用於輕型細菌性腸炎,療效穩定,不易耐藥,不良反應小,與某些藥物聯合治療,可提高療效。實驗室發現小檗鹼有消除R質體作用。劑量每天5~10mg/kg,分3次口服。
C.呋喃唑酮(痢特靈):每天5~7mg/kg,分~4次口服。在腸道可保持高藥物濃度,不易產生耐藥性。有噁心、頭暈、皮疹、溶血性貧血、黃疸等不良反應。
D.氨基糖苷類:本類藥臨床療效僅次於第三代頭孢菌素與環丙沙星,但對兒童副作用大,主要為腎及耳神經損害。慶大黴素已很少應用。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黴素)每天10~15mg/kg,分次肌注或靜脈滴注。妥布黴素3~5mg/kg,分2次靜脈滴注或肌注。奈替米星4~16mg/kg,1次或分2次靜脈滴注。
E.第三代頭孢菌素及氧頭孢烯類:腹瀉的病原菌普遍對本類藥敏感,包括治療最為困難的多重耐藥鼠傷寒沙門菌及志賀菌。臨床療效好,副作用少,但價格貴,需注射給藥,故不作為臨床第一線用藥,僅用於重症及難治性患者。常用有頭孢噻肟、頭孢唑肟、頭孢曲松(頭孢三嗪)、拉氧頭孢等。
F.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復方新諾明):每天20~50mg/kg,分~3次口服。近年來,因其耐藥率高,較少應用。該藥對小兒副作用大,<3歲慎用,<1歲不用。
G.其他類抗生素:紅霉素是治療空腸彎麴菌腸炎的首選藥,每天25~30mg/kg,分4次口服或1次靜脈滴注,療程7天。隱孢子蟲腸炎口服大蒜素片。真菌性採用制黴菌素,氟康唑或克霉唑。假膜性腸炎停用原來抗生素,選用甲硝唑(滅滴靈)、萬古黴素、利福平口服。
②腸黏膜保護劑:雙八面體蒙脫石是一種天然的鋁和鎂的矽酸鹽,能改善腸黏液的質和量,加強腸黏膜屏障,吸附和固定各種細菌、病毒及其毒素,有助於受損腸黏膜修復和再生。臨床證明其治療腹瀉具止瀉、收斂、抑病毒作用,能縮短病程。劑量:1歲以下,每天3.0g(1袋);1~2歲天3.0g~6.0g;2~3歲天6.0~9.0g;3歲以上每天9.0g,每天分3次。溶於30~50ml液體(溫水、牛奶或飲料)中口服。首劑量加倍。
③微生態療法:目的在於恢復腸道正常菌群的生態平衡,起到生物屏障作用。抵禦病原菌的定殖和侵入,有利於腹瀉的恢復。常用藥:
A.乳酶生:也稱表飛明,為乾燥乳酸桿菌片劑,每次g,3次/d。
B.嗜酸乳桿菌(樂托爾,lacterol fort):為滅活的嗜酸乳酸桿菌及其代謝產物,每包含菌50億,每次50億~100億,2次/d。
C.雙歧桿菌(回春生,麗珠腸樂):為雙歧桿菌活菌製劑,每粒膠囊含雙歧桿菌0.5億,每次粒,2~3次/d。
D.媽咪愛(medilac-vita):為活菌製劑,每袋含糞鏈球菌1.35億和枯草桿菌0.15億,每次袋,2~3次/d。
E.口服雙歧桿菌三聯活菌製劑(培菲康):為雙歧桿菌、乳酸桿菌和腸球菌三聯活菌製劑,膠囊每次~2粒,散劑每次~1包,2~3次/d。
(7)護理:對感染性腹瀉注意消毒隔離。注意喂水和口服補液。防止嘔吐後誤吸入肺內。勤換尿布,大便後沖洗臀部,以預防上行性尿路感染、尿布疹、臀部感染。
2.遷延性和慢性腹瀉的治療
(1)預防、治療脫水:糾正水、電解質和酸鹼平衡紊亂。
(2)營養治療:此類病人多有營養障礙。小腸黏膜持續損害、營養不良繼發免疫功能低下的惡性循環是主要的發病因素。營養治療是重點,儘早供給適當的熱量和蛋白質製劑以糾正營養不良狀態,維持營養平衡,可阻斷這一惡性循環。一般熱量需要在每天669.4kJ/kg(160kcal/kg),蛋白質每天2.29g/kg,才能維持營養平衡。飲食的選擇,應考慮到患兒的消化功能及經濟狀況,母乳為合適飲食,或選用價格低廉,可口的乳類食品,具體參照「急性腹瀉」飲食治療。要素飲食是慢性腹瀉患兒最理想食品,含已消化的簡單的胺基酸、葡萄糖和脂肪,僅需少量腸腔內和腸黏液消化,在嚴重小腸黏液損害和伴胰消化酶缺乏的情況下仍可吸收和耐受。國外常用的要素飲食配方(表2)。
應用時濃度用量視臨床狀況而定。少量開始,2~3天達到所要求的熱卡和蛋白質需要量。6~7次/d,經口攝入或胃管重力間歇滴喂。當腹瀉停止,體重增加,逐步恢復普通飲食。對僅表現乳糖不耐受者選用去乳糖配方奶、豆漿、酸奶等。對嚴重腹瀉兒且要素飲食營養治療後腹瀉仍持續、營養狀況惡化,需靜脈營養。靜脈營養(TPN)的成分是葡萄糖、脂肪、蛋白質、水溶性和脂溶性維生素、電解質、微量元素。中國腹瀉病方案推薦配方為每天脂肪乳劑2~3g/kg,復方結晶胺基酸2~2.5g/g,葡萄糖12~15mg/kg,液體120~150ml/kg,熱卡209.2~376.6kJ/kg(70~90kcal/kg)。
葡萄糖是主要供能物質,濃度8%~12%,輸注速度每分鐘4~6mg/kg,最大可達12~15mg/kg。胺基酸是蛋白質基本單位,是靜脈營養的氮的主要來源,小兒胺基酸代謝與成人不同,選用小兒專用胺基酸較合理,目前小兒專用胺基酸配方有國產(18-AA-650)和德國產(16-AA-600),使用時從小量開始,每天0.5g/kg,每天遞增0.25~0.5g/kg,至2.5~3.0g/kg。胺基酸可與葡萄糖共同輸入。10%脂肪乳劑10~20ml/kg,第3天起可增至20~40ml/kg,靜脈輸注>6h,最好24h均勻輸入。在應用上述營養液同時,還應補充電解質、維生素、微量元素(表3)。已有TPN專用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劑型,水樂維他加入復方胺基酸中,維生素A、維生素D2、維生素E、維生素K1(維他利匹特)加入脂肪乳劑中。微量元素,>15kg兒童選用微量元素注射液(安達美,addamel N),<15kg者選用派達益兒(pedel)。
長期TPN會導致腸黏液萎縮,腸腺分泌減少及膽汁黏稠,而且長期輸注葡萄糖,會影響食慾。因此,一旦病情好轉,即改經口餵養。也可採用部分經口喂,部分靜脈供給營養素和液體。
(3)抗生素:要十分慎重,用於分離出特異病原的感染,並根據藥敏試驗結果指導臨床用藥。
(4)雙八面體蒙脫石(思密達):具體見「急性腹瀉」。
(5)微生態療法:具體見「急性腹瀉」。
小兒腹瀉病的護理
預後
重症腹瀉以往是造成嬰幼兒死亡的重要病因之一,現在隨著診斷、治療技術的提高,已大大降低了死亡率,及時正確治療多預後良好,但如病程遷延常為引起患兒營養不良和生長發育障礙的重要原因。首都兒研所等單位對7省1市連續逐月流行病學調查,小兒腹瀉病年病死率為0.51‰,顯著低於發展中國家的平均數(6.5‰)。
小兒腹瀉病吃什麼好?
原料:新鮮蘋果1個
調料:紅糖適量
製作方法:
1、將蘋果削皮,切片備用。
2、將蘋果片放在碗中,隔水蒸至熟爛,然後加入紅糖調拌成糊狀即可。
適宜人群:本品適宜6個月左右的腹瀉小兒食用。
溫馨提示:
將削皮的蘋果浸泡在涼開水裡,可防止氧化,保持蘋果清脆。
2、淮山藥粥
原料:大米50克、淮山藥細粉20克
製作方法:
1、大米洗淨,浸泡30分鐘備用。
2、鍋內加入適量清水、燒開,加入大米燒開,再加入淮山藥細粉,一起煮成粥即可。
溫馨提示:
1、此粥有健脾的功效,適宜於小兒慢性腹瀉者食用。山藥含有澱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質,有利於脾胃消化吸收功能。
2、新鮮山藥切開始會有很多粘液,不容易切,用清水加少許醋清洗,課減少粘液。
【傷食型】
表現腹脹、腹痛,瀉前哭吵,大便酸臭伴有不消化奶塊,食慾不好,有口臭。多見於秋季腹瀉伴有消化不良患兒。
食療方炒米粥:取粳米50克,放入鐵鍋中干炒至有香味溢出時加水適量,燒湯服。
蘋果湯:取蘋果一隻,洗淨,連皮
【濕熱型】
表現大便呈蛋花湯樣,有少量粘液,伴有發熱,口乾,尿深黃而少。此型在秋季腹瀉較多見。
食療方葛根黃芩粥:取葛根10克,黃芩10克,加水煎湯,去渣取汁加糯米50克,煮粥,加紅糖少許服用。
烏梅車前草湯:取烏挴10隻,車前草30克加水500毫升,煎湯,酌加紅糖,代茶飲。
【脾虛型】
腹瀉久而不愈,大便稀薄,帶有白色奶塊,食慾減退,消瘦乏力。多見秋季腹瀉後期或久瀉不愈者。
食療方山藥蛋黃粥:取山藥500克去皮搗碎,加適量水,先用武火燒開後再用文火煮10分鐘,再調入雞蛋黃2隻,再煮3分鐘即可。分數次食用。
八寶粥:取茯苓、太子參、白朮、扁豆各10克,加水煎湯,去渣取汁,加芡實、山藥、蓮肉、炒苡仁各10克,糯米50克,煮粥食用。
扁豆茯芩車榴湯:取扁豆30克,茯苓50克,車前子12克用布包,石餾皮15克,以上四味共入砂鍋,加適量水,煎湯服用。切碎,加水250毫升和少量鹽,煎湯代茶飲。凡大於1歲的小兒可吃蘋果泥。
【風寒型】
腹瀉有大便稀薄如泡沫狀,色淡,臭味少,伴有腸鳴腹痛。多見於秋季腹瀉的早期。
食療方薑茶飲:取生薑10克,綠茶3克,加水150毫升,煮沸,加紅糖少許,飲用。
扁豆乾薑蘿卜仔飲:取扁豆10克,乾薑3克,蘿卜仔6克。以上加水適量煎湯。煎成後加紅糖少許,再煎3分鐘,取汁分數次飲用。
小兒腹瀉後的飲食:
1、焦米湯。這在民間廣為採用,製作方法也較簡單。先將大米粉(米粉產品)放入鍋中用文火炒成淡黃色,聞到焦米香味時即可,注意掌握火候,不宜過焦。食用時間焦米粉(米粉產品)加水5%煮,邊煮邊攪拌,直到煮開。然後加入5%白糖即成。米粉(米粉產品)炒黃後,澱粉變成了糊精,更容易消化,其中一部分炒焦成炭,炭末具有吸附作用,故對嬰兒腹瀉較為適宜。
2、甜淡茶水。紅茶少許用開水沖泡後,將茶葉除去,按3%加入白糖即成。茶葉有收斂的功效,對嬰兒腹瀉是一種很好的飲料。
3、胡蘿卜湯。將胡蘿卜500克洗滌乾淨,搗爛使成泥狀,加水煮數10分鐘,用細篩將其過濾去渣。然後加水稀釋到1000毫升,再加入5%白糖即成。胡蘿卜為鹼性,含有果膠,能吸附細菌及其毒素,並使大便成形。
4、蘋果泥湯。將成熟的蘋果500克洗滌乾淨,削皮去核後搗爛成泥狀,加入淡甜茶水即成。蘋果不同於其它水果,其纖維比較細膩,對腸道很少刺激。蘋果含有鞣酸,具有收斂作用,並能吸附毒素,故適合於小兒腹瀉、痢疾後食用。
二、小兒腹瀉病吃哪些對身體好?
1.腹瀉發生後,短期禁食(6--8小時)以減輕胃腸負擔,可口服少量5%葡萄糖鹽水。
2.禁食後母乳餵養兒,先哺喂少量溫開水後再哺以少量母奶,每次餵奶5--8分鐘,間隔5--6小時一次,5--7天後恢復正常哺喂。
3.人工餵養兒:可喂少量米湯,每次100毫升,逐漸採用5%米湯稀釋牛奶,按1:1的比例混合哺喂,先每日--4次,後再酌情增加次數,減少米湯量,增加奶量,直至正常。
三、小兒腹瀉病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不宜過多或過早餵給米糊或粥食等食品 ,以免發生碳水化合物消化不良及影響小兒生長發育 ,初出生至 3個月內嬰兒母乳不足 ,可吃牛奶或豆漿補充 ,無論用牛乳或代乳品均需要適當稀釋 ,以利於消化和吸收。
參看
關於「小兒腹瀉」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