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伏期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潛伏期(latent period,latent time,incuba-tion period )是指從病原體侵入人體起,至開始出現臨床症状為止的時期。各種傳染病的潛伏期不同,數小時、數天、數月甚至數年不等。非典型肺炎的潛伏期約為三至十二天之間,通常在四至五天。

噬菌體,從宿主細菌感染噬菌體開始到引起細菌溶解為止的這一期間。一個噬菌體感染細胞,在細胞內雖然有噬菌粒子的生殖,只要不引起溶菌,僅能成為一個感染中心。一旦發生溶菌,則可見感染中心的急劇增加。疾病放射性損傷時,從病原體侵入機體,或機體開始受到放射線照射時到發病的這一期間。在這一階段中,病原體不僅在體內進行生殖,並且還能進行蔓延及發揮損傷作用。例如在病原體感染後,逐漸地形成抗體而達到足以引起免疫反應的狀態。潛伏期由於個體差異及感染的各項條件可能多少有些差別,但根據病原體的種類大致是一定的。短者如鼠疫,潛伏期約為2-7天,長者如麻瘋,潛伏期可達數年。  

潛伏期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在性心理發展模型中列出的5個階段之一,該階段處於口腔期(第一階段)、肛門期(第二階段)、性器期(第三階段)之後,而處於生殖期(第五階段)之前。潛伏期(5歲至青春期前) 此個階段很長,期間沒有明顯的性發展表現。 這個階段的特色,是兒童失去對與性相聯繫的活動興趣,而把他們的能量集中在其他的事情上,例如學校的 課業,良好的習慣,意識到男女間性別的差異,將自己局限在與自己同性的團體中,沒有表現,故稱之為潛伏期。  

指腦電波出現波峰或波谷前的的平直期。

關於「潛伏期」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