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外科學/皮膚病及性傳播疾病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中醫外科學》 >> 皮膚病及性傳播疾病
中醫外科學

中醫外科學目錄

皮膚病是指發生於人體皮膚、粘膜及皮膚附屬器疾病性傳播疾病是指通過性接觸而傳染的疾病。皮膚病、性傳播疾病,是中醫外科學的重要內容之一,現代已發展成為獨立的皮膚性病學,其包括的內容十分廣泛,本章僅介紹部分常見病

中醫古代文獻概述]

關於皮膚病的記載,早在公元前14世紀左右殷商時代的甲骨文中已有記述。見於甲骨文的皮膚病有「疥」、「疙」等。春秋時代的《五十二病方》記載了多種皮膚病,如「白處」、「白瘼」、「瘙」、「疼」、「疥」、「面炮赤」等,分別和西醫的色素脫失性皮膚病、瘙癢性皮膚病、皮脂溢出性皮膚病相似。該書載有砭法灸法熨法、薰法、洗浴法、敷貼法等外治療法,並有散劑膏劑水劑、醋劑、酒劑、水銀劑等劑型。《黃帝內經》總結了我國春秋戰國以前的醫學成就和治療經驗。其中關於皮膚病的記載有癰、疽、癘風、痤痱、癢疥、皮痹胼胝等多種病名,並有不少關於皮膚的組織生理、病因病機以及治療的記述,如《素問.水熱穴論》曰:「所謂玄府者,汗空也。」《素問.至真要大論》曰:「諸痛癢瘡,皆屬於心。」漢代張仲景的《金匱要略}中有很多皮膚病的記載,如「狐惑之為病,……蝕於喉為惑,蝕於陰為狐,……蝕於上部則聲暍,甘草瀉心湯主之。」「浸淫瘡黃連粉主之。」南北朝時代,龔慶宜所撰的《劉淚子鬼遺方》是我國現存的第一本外科學專著,該書有.。疥疽」、「瘙疽」、「疥癬」、「瘡」、「」、「痿」等皮膚病的描述,並記述了許多種皮膚病的治療方法,如治小兒頭痛紫草膏方,治皮膚熱痱瘰癧白蘞膏方等,最早記載了使用水銀治療皮膚病,運用水銀膏比國外至少要早6個世紀以上。隋代巢元方的《諸病源候論》是我國第一部論述各種疾病病因病理的專著,該書以很大的篇幅詳盡地記述了多種皮膚病的病因和病理,對疣、癬、疥、癮、疹等一些常見的皮膚病的症状辨證也有詳細的描述,並指出了漆過敏與個人素質有關;疥瘡具有傳染性,病因是瘡內有蟲。唐代孫思邈的《備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較詳細地記述了當時所用的各種治療藥物和方法。除內服藥外,外用的有粉劑酊劑、醋泡劑、洗浴劑、濕敷劑、熏洗劑以及各種油膏等。孫思邈還是一個麻風病學家,曾親手治療600多例麻風病。明代陳實功的{外科正宗》素以「列證最詳,論治最精」著稱。該書所記載的皮膚病名,有些是前代醫書未曾記載過的,如白屑風臭田螺枯筋箭等;該書對每一疾病的病因、症状、治法、預後、調理等各方面都有較詳細的論述,並列出許多治療方劑和藥物配製方法,其中一部分臨床上目前仍在使用。明代陳司成的《霉瘡秘錄》是我國第一部專門論治梅毒的專著。該書對梅毒的病因、傳染方式已有所認識,在治療上採用膏丹丸散等多種劑型,特別是對土茯苓的臨床適應症作了較詳盡的論述,書中記載用砷劑治療梅毒比歐洲要早三百多年。明代沈之間的《解圍元藪》是我國第一部論述麻風的專著。書中對麻風的病因、病證、治療方法進行了系統的論述,而且認識到麻風是一種危害最烈的傳染病,其傳染源主要是麻風病人,主張採取隔離措施。以上說明中醫學對皮膚病的防治有著豐富的記載和寶貴的經驗,若能積極發掘、整理,將會使中醫皮膚病學為人類健康做出更大的貢獻。

[病因病機]

皮膚病的病因有內因、外因之分。外因包括風、寒、暑、濕、燥、火、蟲、毒;內因包括七情內傷、飲食勞倦臟腑損傷。其病機主要為氣血不和,臟腑失調,而生風、生濕、化燥、致虛、致瘀。現分述如下:

一、風許多皮秩病與風邪有著密切關係。凡人體腠理不密,衛氣不固,風邪乘虛入侵,阻於皮膚,內不得通,外不得泄,致營衛不和,氣血運行失常,肌膚失於濡潤,則可致皮膚病。

由風邪引起的皮膚病一般具有以下特點:

(一)發無定處風善行而數變,故其致病多發無定處,時起時消,變幻無常,如癮疹、游風。

(二)瘙癢、脫屑風為陽邪,風性燥烈,易耗陰血,故其常表現為皮膚乾燥、瘙癢、鱗屑

(三)發於上部風為陽邪,其性上行,故傷於風者,每多上先受之,如面游風、白屑風等。

(四)相兼為病風為百病之首,風邪常與他邪相兼為病,如風濕風熱風寒等。

二、濕濕有內濕外濕之分,皮膚病以外濕為多,濕邪外感引起,多系感受自然界的濕氣,如久居濕地、涉水淋雨等。內濕多因脾虛失運,水谷津液運化轉輸功能障礙,以致蓄積停滯肌膚而成。濕邪引起的皮膚病具有以下特點:

(一)水皰糜爛滲出濕為陰邪,侵入肌膚,鬱結不散,與氣血相搏,易致皮膚出現水皰、糜爛、滲出等皮損。

(二)病程纏綿濕為陰邪,其性重濁、粘連,留著難去,故濕邪所致皮膚病病程纏綿難以速愈。

(三)發於下部濕性重濁、趨下,故其發病多在下肢、二陰等處。

三、熱外感熱邪,或臟腑實熱,蘊郁肌膚,不得外泄,薰蒸為患。火熱同源,熱為火之漸,火為熱之甚,熱甚則化火化毒。熱邪所致的皮膚病具有以下特點:

(一)皮膚掀紅、灼熱熱邪蘊遏肌膚,熱傷脈絡,迫血妄行,故皮膚掀紅、灼熱,常伴有皮膚發斑。

(二)膿皰、疼痛、瘙癢熱盛灼爍肌膚,熱盛肉腐,熱微則癢,故有膿皰、糜爛、疼痛、瘙癢。

(三)病情重,發展變化多端熱為陽邪,性喜炎上,其性暴烈,故熱邪致病,病性多重,發展攣化多端,病多發於人體上部。

四、蟲由蟲引起的皮膚病,一為確屬蟲體所引起,如疥皰;一為蟲的毒素侵人人體引起的毒性反應,或由人體稟賦不耐,而引起的過敏性皮膚病。由蟲引起的皮膚病具有以下特點:

(一)劇烈瘙癢由蟲蝕肌膚所致者,瘙癢難忍。

(二)具有傳染性疥蟲引起的皮膚病能通過接觸而傳染。

(三)伴有蘊濕生熱症状由腸道寄生蟲引起的皮膚病,可伴有腸胃濕熱,如脘腹疼痛納呆便溏便秘等症状。由疥蟲引起的皮膚病,可伴有局部肌膚濕熱蘊阻現象,出現糜爛、流水等症状。

五、毒由毒引起的皮膚病,分藥物毒,食物毒、漆毒、蟲毒等。另外某些毒是針對稟性不耐之人而言,是指能誘發皮膚病的物質(過敏原):由毒所致的皮膚病的病機,不外毒邪侵犯或稟賦不耐,而對某些物質過敏。毒邪致病多具有以下特點:

(一)發病前有內服藥物或食用某種食物史,或有與某種物質接觸史,或有毒蟲叮咬史。

(二)接觸某種物質或藥物引起的皮膚病,具有一定的潛伏期

(三)臨床特點:或局限於一處,或泛發於全身,皮損以紅腫、瘙癢、丘疹風團、糜爛等多種形態損害為特徵:來勢急而去也快,嚴重者可危及生命。

六、血瘀凡外感六淫、內傷七情,均可致氣機不暢,氣為血之帥,血隨氣行,氣滯則血瘀而為病。由血瘀所致的皮膚病具有以下特點:

(一)有出血點瘀斑瘀血阻滯,血行不暢,血溢脈外肌膚所致?

(二)結節、疼痛由瘀血積聚成塊,氣血不通所致。

(三)肌膚甲錯,多貭、皮膚硬化、毛髮脫落為瘀血阻滯,肌膚失養所致。

七、血虛風燥是慢性皮膚病的重要病機:因長期瘙癢,寢食不安,導致脾胃虛弱,飲食減退,以致氣血生化乏源,而血虛化燥,生風:或因濕熱郁久,化火耗傷陰血,致血虛風燥而發皮膚病。由血虛風燥所致的皮膚病具有以下特點:

(一)患者多為老年人或有失血史及久病脾虛患者。

(二)瘙癢症狀日輕夜重,若血虛肝旺者,其症状隨情緒波動而增減。

(三)皮損特點以乾燥、肥厚、粗糙、脫屑為主,很少糜爛、滲液:多伴有頭暈目弦,面色蒼白,苔薄,脈細等症状。

八、肝腎不足臟腑失調是皮膚病的一大病因病機,其中以肝腎不足為多見。肝腎不足主要包括先天之精不足及後天精血不足。如肝血虛,爪失所榮,則甲肥厚乾枯;肝虛血燥,筋氣不榮,則生疣目;腎精不足,發失所養,則毛髮易於枯脫;腎虛則黑色上泛,而面生黧黑:因腎為先天之本,故某些先天性、遺傳性皮膚病與肝腎有一定的關係。肝腎不足所致的皮膚病具有以下特點:

(一)同患者的生長、發育、妊娠月經不調有關。

(二)病程為慢性遷延過程。因精血為有形之物,不易補充,久病傷及肝腎,消耗精血,故病勢纏綿,

(三)全身症状虛損性證侯群為主,皮損症状以皮膚乾燥、肥厚、粗糙、脫屑,脫髮色素沉著指甲變化、水腫紅斑等為特徵。

皮膚病往往不是單一原因所引起,常為數個以上的病因共同作用所致。或內傷與外感兼夾在一起,或為實證,或為虛證.或虛實夾雜,所以在審因辨證時,要善於分析,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皮膚的解剖、生理功能]

一、皮膚解剖皮膚由表皮真皮皮下組織構成,其間有皮膚附屬器以及豐富的血管淋巴管神經肌肉。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約佔總體重的16度。不包括皮下組織,人體皮膚厚度約力0.5—4mm。掌跖及四肢伸側皮膚較厚,眼瞼、乳部和四肢屈側皮膚較薄:

(一)表皮表皮主要由角朊細胞黑素細胞和朗格罕氏細胞構成,從下到上包括基底層棘層顆粒層透明層角質層:表皮內有豐富的感覺神經末梢.但沒有血管。

營養物質及表皮代謝產物主要通過表皮與真皮交界處的基底膜帶,進行物質交換。角朊細胞通過橋粒半橋粒密切聯繫。

1.基底層位於表皮的最下層,僅為一層柱狀或立方狀的基底細胞。細胞排列呈柵欄狀,胞質少而胞核濃染。其間嵌插有少量黑素細胞。基底細胞胞漿內有從黑素細胞獲得的黑素顆粒,可以阻止紫外線穿透皮膚。基底層亦稱生髮層,通過核分裂不斷產生新的角朊細胞,並向上移行。

2.棘層棘層位於基底層上方,由4一10層細胞組成。下層細胞為多角形。隨其上移,漸變扁平,細胞變大,核變小,核質濃縮,細胞間的橋粒很突出,像棘突一樣,故稱棘層。淺層的棘細胞內可見角質小體,棘層有較強的增殖能力。

3.顆粒層位於棘層之上,由2-4層梭形細胞組成。這些細胞中有大小不等的角質透明顆粒。如顆粒層出現角化過度,可出現增厚;角化不全,則此層消失。

4.透明層僅見於掌跖等角質肥厚的表皮,位於顆粒層上方,是防止水及電解質通過的屏障。

5.角質層由5-10層已經死亡的扁平無核的細胞組成:細胞中充滿角蛋白和無定形基貢。是表皮的最外層。

(二)真皮真皮由膠原纖維網狀纖維、彈力纖維、細胞和基質構成。內含較大的血管、淋巴管、神經以及皮膚附屬器、肌肉等結構:膠原纖維、網狀纖維、彈力纖維共同維持皮膚的韌性和彈性。細胞成分主要包括成纖維細胞肥大細胞巨噬細胞淋巴細胞等。基質充填於纖維和細胞之間,形成有許多微孔隙的分子篩立體構型,有利於進行物質交換和細菌的局限、吞噬。

(三)皮下組織真皮下方為皮下組織,與真皮無明顯界限:皮下組織由疏鬆結締組織及充填其間的脂肪細胞組成,又稱皮下脂防層,有良好的隔熱和緩沖作用。此層內有汗腺毛囊、血管、淋巴管以及神經等。

(四)附屬器

1.毛髮與毛囊毛髮由角化的上皮細胞構成。指(趾)末節伸側、掌跖、乳頭、唇紅、龜頭陰蒂等處無毛。毛髮外露部分為毛干,毛囊內部分為毛根,毛根下端膨大,稱為毛球:毛球下端凹人部分稱毛乳頭。毛髮橫斷面分層:中心為髓,其外為皮質,最外一層力毛小皮。毛囊由表皮下陷而成。

2.皮脂腺分布於掌跖和指(趾)屈側以外的全身皮膚內:頭面及胸背上部皮脂腺較多。皮脂腺腺體呈泡狀,無腺腔,通常開口於毛囊上部。

3.汗腺分大汗腺小汗腺二種,大汗腺又稱頂泌汗腺,通常開口於毛囊的皮脂腺入口上方,新鮮的分泌物為無臭的乳狀液,主要分布於腋窩乳暈、臍窩、肛門外陰等處。

小汗腺開口於皮膚表面,有分泌汗液和調節體溫的作用,除唇紅區、包皮內側、龜頭、小陰唇及陰蒂外,遍布全身。

4.甲由多層緊密的角化細胞構成。外露部分稱甲板,伸人皮膚中的部分為甲根:甲根近端可見新月狀淡色區,稱甲半月。甲板之下的皮膚為甲床

5.血管皮膚的血管分布於真皮及皮下組織中。主要有3個叢:①皮下組織中的較大血管叢;②真皮下血管叢;③乳頭下血管叢:具有調節體溫、洪給皮膚營養作用。

6.神經皮膚中有感覺神經和運動神經。通過它們和中樞神經系統的聯繫可產生觸覺痛覺冷覺壓覺及各種複合感覺,並可支配汗腺的分泌、肌肉的運動和血管的收縮和擴張。

7.淋巴管分為淺淋巴管深淋巴管。深部淋巴管有辦膜,淺部毛細淋巴管內壓力較低,通透性較大。組織液、細菌等均易進入淋巴管而到達淋巴結,引起免疫反應

8.肌肉包括茸毛肌、陰囊肉膜、乳暈的平滑肌和血管壁中的平滑肌、面部表情肌頸部頸闊肌

二、皮膚的生理功能

(一)保護作用

1.對機械性刺激的保護表皮角質層柔韌而緻密,真皮中的膠原纖維、彈力纖維和網狀纖維交織成網,皮下脂肪柔軟而具有緩衝作用,因此在廣定程度上,皮膚能耐受外界的摩擦、牽拉、擠壓、衝撞等損傷。

2.對物理性損害的防護角質層表面有一層脂膜,既能防止水分過度蒸發,又能阻止外界水分滲入,從而調節和保持角質層適當的水分含量。皮膚的角質層電阻較大,對低壓電流有一定的阻抗作用。角質層的角化細胞有反射和吸收紫外線的作用。黑素細胞受紫外線照射後產生更多的黑素,從而增強皮膚對紫外線的防護作用。

3.對化學性損傷的防護角質層細胞排列緻密,能防止外界化學物質進入人體,角質細胞本身有抵抗弱酸弱鹼的作用。但這種屏障作用是相對的。

4.對生物性傷害的防禦作用緻密的角質層可以機械地阻擋一些微生物的入侵。乾燥的皮膚表面和弱酸性的環境不利於微生物的生長繁殖,真皮基質的分子篩結構能將侵人的細菌局限化,有利於將其消滅。

(二)感覺作用皮膚內有多種感覺神經末梢,能將外界的刺激沿相應的感覺神經纖維傳至大腦皮質而產生不同的感覺。如觸覺、壓覺、冷覺、熱覺、痛覺等單一感覺,以及干、濕、光滑、粗糙等複合感覺。

(三)調節體溫作用皮膚能感受外界溫度和體溫的變化,反饋到體溫調節中樞,然後通過交感神經調節皮膚血管的收縮和擴張,從而改變皮膚中的血流量和熱量擴散,以調節體溫。體表熱量的擴散主要有熱輻射、汗液的蒸發、皮膚周圈空氣對流和熱傳導。

(四)分泌和排泄作用小汗腺分泌和排泄汗液,從而調節體溫,還可替代部分腎功能

皮脂腺分泌和排泄皮脂,皮脂具有潤澤毛髮、防止皮膚乾裂的作用。汗液和皮脂均可抑制皮膚表面某些細菌生長。

(五)吸收作用外界物質通過毛囊、皮脂腺或汗管、角質細胞間隙、角質層細胞本身而吸收。不同部位皮膚吸收能力不同。角質層的水合程度、物質的理化特性均可影響皮膚的吸收作用。

(六)代謝作用皮膚中存在糖、蛋白質脂類、水、電解質等多種物質代謝,以維持皮膚的能量供給、細胞更新和內環境的穩定。

(七)免疫作用皮膚是機體與外環境之間的屏障,許多外來抗原經過皮膚進入機體,所以許多免疫反應首先發生於皮膚。目前對皮膚的細胞免疫研究較深入,而對體液免疫所知較少。

[皮膚與臟腑、氣血、津液的關係]

一.與臟腑的關係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皮膚與臟腑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繫,臟腑功能正常,氣血津液充足,則皮呋紅潤光澤;反之,臟腑功能失調,則易導致皮膚病的產生。

肺主皮毛、主燥,肺經傷血燥,則皮毛粗糙,發生諸如狐尿刺等皮膚病。肺開竅於鼻,肺經血熱,則生酒渣鼻肺風粉刺;同時,某些皮膚病也反映了相應臟腑的功能失調,甚至損傷,如《素問,至真要大淪》云:「諸痛癢瘡,皆屬於心;諸濕腫滿,皆屬於脾;諸寒收引,皆屬於腎。」

二、與氣血的關係氣血在人體無所不至,內則五臟六腑,外則皮膚肌瞠,各種功能活動,全賴於此。氣血之間,血的生化及運行有賴於氣的推動,氣也有賴於血的滋養,氣血相互依存,一旦氣血失常,則易導致疾病的產生,氣血失常有氣滯血瘀、氣不攝血、氣血不和、血熱、血瘀、血燥。

三、與津液的關係人體的津液具有滋潤和濡養作用,津液布散於肌表,滋養肌膚毛髮。若津液虧損,則見皮膚乾燥、瘙癢、鱗屑、毛髮枯槁、舌光紅無苔或少苔;若津液的輸布排泄障礙,則易致痰飲凝聚肌表而形成皮膚囊腫等病;水液貯留,則易導致水邪泛溢肌膚,出現頭面、眼瞼、四肢、腹臍等部位浮腫

[辨皮膚病的常見症状]

皮扶病的症状有主觀症状和客觀症状之分。

一、主觀症状又稱自覺症状,即患者主觀的感覺。最常見的有瘙癢、疼痛、麻木、灼熱:

(一)瘙癢為多數皮膚病所常有的主觀症状之一。多由風、濕、熱、蟲客於肌膚所致,也可因血虛所引起。

1.風癢發病急,遊走性強,變化快,遍身作癢,時作時休。

2.濕癢皮損為水皰、糜爛、滲出,浸淫四竄,纏綿難愈。

3.熱癢皮膚潮紅腫張,灼熱,遇熱癢更甚。

4.蟲痒痒若蟲行,多數部位固定,遇熱更甚。

5.血虛致癢泛發全身,皮膚乾燥、脫屑、粗糙或呈苔蘚樣變

(二)疼痛疼痛發生的病機在於邪客經絡,阻塞不通,氣血凝滯。

1.寒客經絡寒邪所致的疼痛,為皮色蒼白,得熱則緩,遇冷加劇。

2.熱邪郁阻熱邪引起的疼痛,為皮色掀紅,灼熱,得冷則輕,遇熱更甚。

3.氣滯氣滯可伴有腫脹,脹痛難忍,且常隨喜怒而改變。

4.血瘀血瘀的疼痛,固定不移,皮損多呈結節或腫塊,初起隱痛、色紅,繼則皮色轉青紫而剛痛。

(三)麻木麻為血不運,木為氣不通。故氣虛則木,血虛則麻。

1.毒邪熾盛由於毒邪熾盛,氣血壅塞所致:多有麻木而腫脹。

2.血虛風燥由於血虛風燥。肌膚失養所致。有知覺減退而非麻木不知痛癢。

3.癘風感受厲風所致,如麻風病的皮膚麻木不仁,全然不知癢痛。

(四)灼熱皮損處有灼熱感,提示病屬熱毒或火毒,多屬於急性疾患。

二、客觀症状又稱他覺症状,為皮膚病的客觀體征。一般稱為皮損或皮疹。由皮膚病理變化直接產生的皮損稱為原發性皮損,如斑疹、丘疹、水皰、膿皰、風團、結節等。由原發性皮損轉化而來或由於治療或機械性損傷引起的稱繼發性皮損,如鱗屑、潰瘍、抓痕、苔蘚樣變、疤痕萎縮等。

(一)原發性皮損

1.斑疹為皮膚顏色的改變,不突出表面,亦不凹陷。若大而成片者,稱斑片。斑疹常分為紅斑、紫斑白斑黑斑等。

紅斑大多為熱邪所引起,若紅斑壓之褪色為血熱或血瘀,紅而帶紫為熱毒熾盛,紅斑稀疏為熱輕,密集為熱重;白斑多因氣滯或氣血失和而引起;黑斑則由肝氣鬱結血液瘀滯或脾陰不足,氣血不能潤澤,或腎水不足,水虧火旺所致。

2.丘疹為局限性高出皮面的堅實隆起,斑疹、丘疹同時並見稱斑丘疹。急性者其色紅,多屬風熱或血熱;慢性者呈正常皮色或深暗色,為氣滯或血瘀。

3.皰疹皰疹包括水皰,大皰、膿皰及血皰。水皰為局限性高出皮面有腔的皮損,內容澄清,直徑小於0.5cm。若大於0.5cm者,則稱大皰。若皰內混濁,有膿液者,則稱膿皰。皰內含有血樣液體者稱血皰。水皰為水濕為患,若水皰周圍有紅暈或呈大皰則為濕熱相搏;膿皰為熱毒熾盛;深在性水皰多系脾虛濕盛或寒濕所致;血皰多為血熱所引起。

4.風團為暫時性、水腫性、局限性隆起,由風邪所致。色紅為風熱,色白為風寒。

5.結節為大小不一,境界清楚酌實質性損害,質較硬,深在皮下或高出皮面。色紫紅,按之疼痛者屬氣血凝滯;若皮色不變,質地柔軟者為氣滯、寒凝或痰核結聚。

(二)繼發性皮損

1.鱗屑為表皮角質層的脫落,大小、厚薄不一,小的呈糠秕狀,大的為數厘米或更,大的片狀。急性病後見之,多為餘熱未清;慢性病見之,多由血虛生風化燥,或肝腎不足,皮膚失養所致。

2.糜爛為局限性的皮表缺損。系由皰疹、膿皰破裂,痂皮脫落等露出的紅色濕潤面。多為濕熱所致。糜爛因損害較淺,癒合較快,故不留疤痕。

3.潰瘍為真皮或皮下組織破壞後所致的組織缺損:潰瘍邊緣色紅,瘡面深陷,膿汁稠厚者為熱毒;潰瘍邊緣蒼白,瘡面淺平,膿汁稀薄者為寒濕;若潰瘍經久不斂,肉色灰暗則屬氣血兩虛。

4.痂為漿液、膿液、血液、脫落組織等於燥後的凝結物。血痂為血熱,膿痂為熱毒未清,漿痂為濕熱所致。

5.抓痕為因搔抓將表皮抓破、擦傷而形成的點狀或線狀損害。多由風盛、內熱所致。

6.皸裂為皮膚上線形裂縫,多由血虛、風燥或風寒外侵所致。

7.苔蘚樣變為皮膚增厚、粗糙,皮紋加寬、增深,乾燥、局限性邊界清楚的大片或小片損害。多由血虛風燥所致,亦可因氣滯血瘀,肌膚失養所致。

8.疤痕是潰瘍癒合後所形成的新生組織。多由氣血凝滯不散或氣血不足所致。

9.色素沉著為皮膚中色素增加,多呈褐色、暗褐色或黑色。多由肝火、腎虛或氣血不和所致。

[皮膚病的治療]

皮膚病的治療方法一般分為內治、外治兩大類:

一、內治法

(一)祛風法

1.疏風散寒用於風寒證。皮損以風團為主,色澤較淡,因寒加重,得熱則減,可伴惡寒發熱表證苔薄白脈浮

常用藥物:麻黃桂枝防風荊芥紫蘇等。

代表方劑:麻黃湯桂枝湯等。

2.疏風清熱用於風熱證,以紅斑、丘疹、風團、瘙癢為主症,可伴有發熱、微惡寒口乾微渴等風熱表證,苔薄黃,脈浮數。

常用藥物:桑葉菊花連翹銀花薄荷牛蒡子蟬衣生石膏等。

代表方劑:桑菊飲銀翹散消風散等。

3.祛風勝濕用於風濕證。皮損以風團、丘皰疹為主,可伴頭昏、胸悶小便不利等症,苔薄膩,脈浮緩

常用藥物:荊芥、防風、羌活蒼朮、蟬衣、茯苓白鮮皮等。

代表方劑:消風散。

4.搜風潛鎮用於頑風、頑癬類皮膚病。症見風團,瘙癢反覆不愈。也可用於血虛肝旺證或疣類皮膚病,或由皮膚病引起的神經痛

常用藥物:蟬衣、僵蟲、全蠍蜈蚣烏梢蛇龍骨牡蠣磁石珍珠母石決明天麻鉤藤等。

代表方劑:天麻鉤藤飲

(二)清熱法

1.清熱解毒用於實熱證。皮損以膿皰為主,可伴見發熱、口渴、便秘、尿赤等症,舌質紅,苔黃,脈數

常用藥物:銀花、蒲公英野菊花紫花地丁、黃連、黃芩黃柏、連翹等。

代表方劑:五味消毒飲黃連解毒湯等。

2.清熱涼血用於血熱證。皮損以紅斑、紫癜、灼熱、腫,脹為主症,常伴惡寒發熱、口渴飲冷、高熱神昏小便紅赤、大便秘結等症,舌質紅絳,脈洪數c

常用藥物:水牛角羚羊角山梔、黃連、生地丹皮赤芍槐花紫草等。

代表方劑:犀角地黃湯化斑解毒湯等。

(三)祛濕法

1.清熱利濕用於濕熱證暑濕證。皮損以紅斑、水皰、糜爛、滲液為主,伴頭昏、胸悶口苦、納呆、小便短赤等症,舌苔黃膩脈弦數:

常用藥物:龍膽草梔子、黃芩、茵陳車前草蘚、苡米、滑石木通等。

代表方劑:茵陳蒿湯龍膽瀉肝湯、草蘚滲濕湯等。

2.健脾化濕用於濕蘊中焦證。皮損以水皰、糜爛、流滋為主,常伴胸悶、腹脹、納呆、口中甜膩等症,舌苔白膩脈緩

常用藥物:蒼朮、厚朴陳皮、茯苓、藿香白豆蔻等。

代表方劑:除濕胃苓湯

(四)潤燥

養血潤燥用於血虛風燥證。皮損表現為乾燥、脫屑、肥厚、苔蘚樣變,伴頭暈、目眩面色萎黃等症,苔白,脈弦細。

常用藥物:熟地當歸川芎白芍何首烏黑芝麻等。

代表方劑:四物湯當歸飲子等。

(五)活血

1.理氣活血用於氣滯血瘀證;皮損多表現為瘀斑,自覺疼痛,舌暗,苔白,脈細澀。

常用藥物:桃仁、紅花、香附歸尾、川芎、赤芍、丹參等。

代表方劑:桃紅四物湯

2.活血化瘀用於瘀血凝結證。皮損以結節、瘢痕為主,舌有瘀斑,苔白,脈澀

常用藥物:川芎、桃仁、紅花、牛膝水蛭三棱莪術等。

代表方劑:血府逐瘀湯、大黃廣蟲丸等。

(六)溫通法

溫經通絡用於寒濕阻絡證:皮損顏色蒼白或青紫,局部溫度偏低,常伴麻木、疼痛等症,苔白滑,脈沉遲。

常用藥物:麻黃、桂枝、制川烏秦艽獨活、當歸、炮姜等。

代表方劑:陽和湯獨活寄生湯等。

(七)軟堅法

1.化痰軟堅用於痰核證:皮損主要是皮下有結節,或硬或軟,不易潰破。

常用藥物:半夏、陳皮、白芥子夏枯草海藻昆布貝母、牡蠣等。

代表方劑:二陳湯、香貝養營湯等。

2.活血軟堅用於瘀阻結塊證。皮損主要為結節、瘢痕,一般不化膿、不潰破。

常用藥物:當歸、川芎、赤芍、桃仁、三棱、莪術等。

代表方劑:活血化堅湯。

(八)補腎

1.滋陰降火用於腎陰不足,水虧火旺證。皮損表現呈黧黑或水腫性紅斑,伴咽干唇燥、骨蒸潮熱腰酸遺精等症,舌紅苔少,脈細數

常用藥物:熟地、知母、黃柏、山藥、山茱萸旱蓮草枸杞子龜板女貞子等。

代表方劑:知柏地黃丸二至丸等。

2.溫補腎陽用於脾腎陽虛證。皮膚病變呈黑色或棕褐色,皮溫降低,常伴形寒畏冷、精神不振、腰酸耳鳴、小便清長等症,舌淡,.苔白,脈沉綱。

常用藥物:附子肉桂仙茅仙靈脾補骨脂、枸杞子等。

代表方劑:右歸丸、二至丸等?

二、外治法

皮膚病的病變部位多在皮膚或粘膜,故正確使用各種外治療法,可以緩解患者的自覺症状.迅速逍退皮損。有些皮膚病只需使用外治療法即可治癒。在使用外治療法時,必須根據皮損情況,依照外用藥物的使用原則進行辨證施治,正確運用外用藥物。外治法同樣遵循同病異治異病同治的治療法則。現將外用藥的劑型及使用原則分述如下:

(一)外用藥物的劑型

1.溶液為將單味藥或復方加水,煎熬至——定濃度,濾過藥渣所得的溶液。可用於濕敷和薰洗。有清潔、收斂、消腫止癢、清熱解毒的作用。多用於急性滲出性皮膚病和慢性瘙癢性皮膚病:常用馬齒莧苦參千里光生地榆、黃柏、龍膽草等煎出液濕敷。使用時將5-6層消毒紗布置於藥液中浸泡,稍加擰擠至不滴水為度,放涼後敷於患處,半小時換一次,每日二一3次即可,如滲液較多可多敷幾次。也可選用蒼膚洗劑、蛇床子洗劑薰洗治療慢性瘙癢性皮膚病:薰洗劑應溫度適當,一般以40℃一50℃為宜,太熱則燙傷皮膚,太涼則療效不好。

2.粉劑(散劑) 為單味或復方中藥研成極細粉末的製劑。有保護、吸收、蒸發、乾燥、止癢的作用,適用於無滲液的急性或亞急性皮炎。常用方藥有祛濕散、青黛散六一散枯礬粉、止癢撲粉等。藥粉可直接撲在皮損處,亦可在塗擦藥膏後加撲粉劑。一般每天3-5次即可。

3.洗劑(混懸劑、懸垂劑) 用水和不溶性粉劑混合而成,一般含粉量30%一50%,用時須振蕩搖勻。有清涼止癢、保護、乾燥、消斑解毒作用。適應於急性和亞急性表淺性無滲液的皮膚病。常用方藥有爐甘石洗劑、三黃洗劑,顛倒散洗劑、青黛散洗劑。若小兒面部皮損廣泛及冬天最好不用薄荷腦樟腦等清涼藥物。

4.酊劑(浸泡劑) 以生藥用白酒或50%酒精浸泡5-20天後濾去其渣而成(也有用醋浸泡的醋劑),具有殺蟲止癢、收斂散風、活血消腫、刺激色素生長作用。適用於慢性瘙癢性皮膚病、色素脫失性皮膚病、脫髮、手足癬等。常用藥物有百部酊補骨脂酊土槿皮酊等。用法為用棉棒蘸藥液,直接外塗皮損區,每天1—3次。皮膚薄嫩處或皮膚破損處禁用。冬天慎用,以防凍瘡

5.油劑 為粉劑與植物油調成糊狀或以藥物浸在植物油中煎後濾去藥渣而成1)具有潤澤保護、解毒收斂、止癢生肌作用。主要適用於亞急性皮膚病有少量滲出、鱗屑、痂皮,或用於濕敷間歇期保護。常用藥物如青黛油、紫草油、三石散油、二妙散油等。以麻油調劑最佳。用法每日—3次。

6.軟膏 將藥物研成細粉和固體的油類混合製成的一種均勻、細膩、半固體狀的外用製劑。具有保護、潤滑、殺菌止癢、軟化痂皮的作用。適用於一切慢性皮膚病、無明顯滲液之潰瘍面、急性炎症結痂期、皸裂、苔蘚樣變及作皮膚的保護劑等。常用方藥如黃連膏、青黛膏、瘋油膏、生肌膏等。用法為每日薄塗2-3次,去痂時宜塗厚些。凡糜爛、滲出及分泌物較多的皮損忌用。

此外還有一些非藥物外治療法,如梅花針療法、針刺療法等,此處不作論述。

(二)外用藥物使用原則 皮膚病的外用藥物使用原則,是根據皮膚損害的特點來選擇適當的劑型和藥物。

1.要根據疾病的階段選擇劑型。皮膚炎症在急性階段,如僅有紅斑、丘疹、水皰而無滲液,可用洗劑、粉劑。若有大量滲液或明顯紅腫,則以溶液濕敷為宜。在亞急性階段,滲液和糜爛很少,紅腫減輕,有鱗屑和結痂,則選用油劑。在慢性階段,有浸潤肥厚、角化過度,則以軟膏為宜。

2.注意控制感染,如有感染指征時,宜先用清熱解毒製劑或抗感染藥物控制感染,再針對原有皮損選用藥物。

3.應先選用性質溫和的藥物,後選用刺激性較強的藥物。對於兒童和女性,不宜採用刺激性強、濃度高的藥物。面部、會陰部皮膚嬌嫩處慎用刺激性強的藥物。

4.用藥宜先用低濃度製劑,然後再根據病情提高濃度。

5.隨時注意藥敏反應,一旦出現瘙癢、灼痛、紅斑、水皰等過敏現象,應立即停藥,並給以抗過敏處理。

32 腎岩 | 熱瘡 32
關於「中醫外科學/皮膚病及性傳播疾病」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