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外科學/熱瘡
醫學電子書 >> 《中醫外科學》 >> 皮膚病及性傳播疾病 >> 熱瘡 |
中醫外科學 |
|
熱瘡是指發熱或高熱過程中所發生的一種急性皰疹性皮膚病。宋,《聖濟總錄》云:「熱瘡本於熱盛,風氣因而乘之,故特謂之熱瘡。」本病以好發於皮膚粘膜交界處的成群小皰為臨床特徵。多在1周後痊癒,但易於複發。男女老幼均可發病,尤以成年人為多。相當於西醫的單純皰疹。
[病因病機]
本病多為外感風熱邪毒,客於肺胃二經,蘊蒸皮膚而生;或因肝膽濕熱下注,阻於陰部而成;或由反覆發作,熱邪傷津,陰虛內熱所致。發熱、受涼、日晒、月經來潮、妊娠、腸胃功能障礙等常能誘發本病的產生。
[診斷]
本病可見於身體任何部位,但好發於皮膚粘膜交界處,如口角、唇緣、鼻孔周圍和外生殖器等處,若發生在口腔、咽部、眼結膜等處,稱粘膜熱瘡;發生於外生殖器部位,稱陰部熱瘡。皮損初為紅斑,繼而在紅斑基礎上發生數個或數十個針尖大小的、簇集成群的小丘皰疹或水皰,內含透明漿液,數日後皰破糜爛,輕度滲出,逐漸乾燥,結淡黃或淡褐色痂,1—2周痂皮脫落而愈,但易複發。
發病前,局部有灼癢、緊張感,重者可有發熱、不適等全身症状。發於外生殖器者,可引起尿頻、尿痛等症状;發於口角、唇緣或口腔粘膜者,可引起頜下或頸部署核腫痛;發於孕婦則易引起早產、流產及新生兒熱瘡等。
[鑒別診斷]
一、蛇串瘡;皮損沿外周神經走向呈帶狀分布,不超過正中線;為成簇的水皰,皰間皮膚正常,刺痛明顯。
二、黃水瘡好發於兒童的顏面、四肢等暴露部位,多見於夏秋季節,皮損以膿皰、膿痂為主,呈散在分布,自覺瘙癢。
[辨證論治]
一、內治法
(一)肺胃熱盛多發於顏面部,以口唇鼻側多見,皮損為群集小水皰,灼熱刺癢;伴輕度周身不適,心煩鬱悶,大便於,小便黃;舌紅,苔黃,脈弦數。
辨證分析:鼻為肺之竅,胃經環繞面唇,風性上行,故肺胃熱盛多發於面、鼻、唇。肺胃熱盛,津液布散失常,則皮膚起小水皰;風熱毒邪蘊蒸皮膚,則灼熱;風盛則癢;輕度周身不適、心煩鬱悶、大便干、小便黃、舌紅、苔黃、脈弦數均為肺胃熱盛之象。
(二)肝膽濕熱皰疹發於陰部,易破潰糜爛,疼痛明顯;伴發熱,大便於,小便黃赤;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
辨證分析:足厥陰肝經循少腹繞陰器,肝膽濕熱下注阻於陰部,則見局部起皰疹;濕熱蘊結,熱盛皮腐,則易破潰糜爛;濕熱阻滯經絡,不通則痛;熱盛則發熱;便於溲赤、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均為濕熱之象。
治法:清熱利濕解毒。
(三)陰虛內熱病情反覆發作;伴口乾唇燥,午後微熱;舌紅,苔薄,脈細數。
辨證分析:熱毒久戀,耗傷朋液,致陰虛內熱,陰虛則陰陽失調,故易為誘因引起發病;口乾唇燥、午後微熱、舌紅、苔薄、脈細數均為陰虛內熱之象。
治法:養陰清熱解毒。
二、外治法
局部外用藥以清熱、解毒、乾燥、收斂為主。皮損以丘皰疹為主,糜爛、滲出偏重者,以馬齒莧水洗劑外洗或濕敷;皮損以糜爛、結痂為主,或向愈時,以紫金錠磨水,或青黛膏、黃連膏等外搽。
[預防與調攝]
1.對反覆發作者,應除去誘發因素。
2.保持局部清潔,促使乾燥結痂,防止染毒。
3.飲食宜清淡,忌辛辣炙博、肥甘厚味。
4.杜絕不潔性交。
[結語]
熱瘡相當於西醫的單純皰疹。其特點是皮膚粘膜交界處,簇集性局限性水皰,自覺灼癢緊張,一般無全身症状,易於複發。本病應與蛇串瘡、黃水瘡相鑒別。肺胃熱盛證,治宜疏風清熱解毒,方用辛夷清肺飲加減;肝膽濕熱證,治宜清熱利濕解毒,方用龍膽瀉肝東加減;陰虛內熱證,治宜養陰清熱解毒,方用增液東加板藍根、紫草、生薏苡仁。
參看
皮膚病及性傳播疾病 | 蛇串瘡 |
關於「中醫外科學/熱瘡」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