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散
A+醫學百科 >> 附子散 |
明.方賢著《奇效良方》:附子散
【處方】 附子(炮裂.去皮臍.一兩) 乾薑(炮.一兩) 防風(去叉.一兩) 山茱萸(去核.一兩) 細辛(一兩) 山芋(一兩半)
【炮製】 上為細末。
【用法用量】 每服一錢匕,空心溫酒調下。
【摘錄】 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明.方賢著《奇效良方》:附子散
【處方】 附子(炮)、官桂、當歸、白朮,各二錢半。乾薑(炮)、半夏曲,各二錢。
【功效與作用】 治陰證傷寒,唇青面黑,身背強痛,四肢厥冷;及諸虛寒沉寒。
【用法用量】 上作一服,水二鍾,生薑五片,紅棗二枚,煎至一鍾,食前服。
【摘錄】 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附子散
【處方】 附子(生.去皮.臍)、龍骨,各一兩。
【炮製】 上搗羅為細散。
【功效與作用】 治小兒大腸虛冷,肛門脫出,多因下痢得之,宜以藥傅。
【用法用量】 每服一錢,傅在脫肛上,按令入,頻用之。
【摘錄】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太平聖惠方》卷六十七:附子散
【處方】 附子30克(炮裂,去皮、臍)敗龜版60克(塗酥炙微黃)虎脛骨60克(塗酥炙微黃)當歸30克(銼,微炒)芎藭30克 桂心30克 沒藥30克 澤蘭30克 亂髮灰30克 甘草15克(炙微赤,銼)麝香7.5克(細研)檳榔30克
【製法】 上藥搗細羅為散,入麝香,研令勻。
【功效與作用】 治一切傷折,疼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 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6克。
【摘錄】 《太平聖惠方》卷六十七
《太平聖惠方》卷九十二:附子散
【處方】 附子30克(生,去皮、臍)龍骨30克
【製法】 上藥搗細羅為散。
【功效與作用】 治小兒脫肛。
【用法用量】 每用散3克,敷在肛上,挼按令入,頻頻用之,以愈為度。
【摘錄】 《太平聖惠方》卷九十二
《類證活人書》卷十六:附子散
【處方】 附子23克(炮裂,去皮)桂心15克 當歸15克(銼,微炒)乾薑7.5克(炮裂,銼)半夏7.5克(湯洗七次去滑)白朮15克
【製法】 上藥搗篩為細散。
【功效與作用】 治陰毒傷寒,唇青面黑,身背強,四肢冷,婦人血室痼冷沉寒,赤白崩漏,臍腹癘痛。
【用法用量】 每服9克,以水300毫升,加生薑4克,煎至180毫升,去滓,不計時候,熱服。衣覆取汗。如一小時後仍未出汗,再服。
【摘錄】 《類證活人書》卷十六
《聖惠》卷十四:附子散
【別名】 沉香散
【處方】 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熟乾地黃1兩半,芎藭3分,桂心3分,人蔘3分(去蘆頭),白茯苓1兩,桑螵蛸1兩(微炒),當歸3分(銼,微炒),沉香1兩,牛膝1兩(去苗),磁石2兩(搗碎,淘去赤汁),石斛1兩(去根),肉蓯蓉1兩(酒浸1宿,颳去皴皮,炙干)。
【製法】 上為散。
【用法用量】 沉香散(《普濟方》卷一四 四)。
【摘錄】 《聖惠》卷十四
方出《聖惠》卷三十六,名見《普濟方》卷五十三:附子散
【處方】 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桂心1兩,五味子1兩,木香1兩,桃仁1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白蒺藜1兩(微炒,去刺)。
【製法】 上為細散。
【功效與作用】 風虛耳聾,頭腦旋悶,四肢不利。
【用法用量】 每服2錢,空心以暖酒調下,夜臨臥時再服。
【摘錄】 方出《聖惠》卷三十六,名見《普濟方》卷五十三
《聖惠》卷三十五:附子散
【處方】 附子1顆(炮裂,去皮臍,切4分,塗蜜炙令微黃),馬藺子1兩,牛蒡子1兩。
【製法】 上為細散。
【功效與作用】 咽喉閉塞。
【用法用量】 每服1錢,以溫水調下,1日-5次。
【摘錄】 《聖惠》卷三十五
《聖惠》卷三十:附子散
【處方】 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桂心3分,半夏半兩(湯洗7遍去滑),白朮3分,人蔘1兩(去蘆頭),陳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白茯苓1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麥門冬1兩半(去心,焙)。
【製法】 上為粗散。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大棗3枚,煎至6分,去滓,稍熱服,1日-4次。
【摘錄】 《聖惠》卷三十
《聖惠》卷十二:附子散
【處方】 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桂心3分,白朮1兩,高良姜3分(銼),甘草2分(炙微赤,銼),厚朴1兩半(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製法】 上為散。
【用法用量】 每服4錢,以水1中盞,煎至6分,去滓,稍熱服,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十二
方出《聖惠》卷二十四,名見《聖濟總錄》卷十八:附子散
【處方】 附子半兩(去皮臍),硫黃半兩(細研),蒼耳1握(陰乾)。
【製法】 上為細散。
【用法用量】 用米醋調,先以布揩其上赤,即以藥塗之,干即更塗之。
【摘錄】 方出《聖惠》卷二十四,名見《聖濟總錄》卷十八
《聖惠》卷四十四:附子散
【處方】 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杜仲3分(去粗皮,炙微黃,銼),五味子3分,磁石3兩(搗碎,水淘去赤汁),牡丹3分,萆薢1兩(銼),桂心3分,續斷3分,牛膝3分(去苗),熟乾地黃1兩,羌活3分,當歸3分(銼,微炒),木香3分,枳殼3分(麩炒微黃,去瓤)。
【製法】 上為粗散。
【功效與作用】 五種腰痛,腎臟虛冷,行立艱難。
【用法用量】 每服用羊腎1對,切去脂膜,先以水1大盞半,煮腎令熟,去腎,加藥末5錢、生薑半分、大棗3枚、椒3-7枚,煎至5分,去滓,空心溫服,晚食前再服之。
【摘錄】 《聖惠》卷四十四
方出《聖惠》卷四十,名見《普濟方》卷四十四:附子散
【處方】 黑豆1合(揀令淨),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別搗為細末),生薑1兩(切,與豆同炒,豆熟為度)。
【功效與作用】 風毒攻注頭目,痛不可忍者。
【用法用量】 上以酒1大盞,煎姜、豆至7分,去滓,分為2服,每服調附子末1錢,不拘時候。
【摘錄】 方出《聖惠》卷四十,名見《普濟方》卷四十四
《外台》卷二十五引《古今錄驗》:附子散
【處方】 蜀附子1枚(炮),曲3分,乾薑3分。
【製法】 上為散。
【用法用量】 每服方寸匕,食前以酒送下,1日2次。
【摘錄】 《外台》卷二十五引《古今錄驗》
方出《隱居效方》(見《肘後方》卷五)。名見《醫心方》卷十七引《古今錄驗》:附子散
【處方】 附子8分,藜蘆2分。
【製法】 上為末。
【功效與作用】 羊疽瘡,有蟲癢。
【用法用量】 敷之。蟲自然出。
【摘錄】 方出《隱居效方》(見《肘後方》卷五)。名見《醫心方》卷十七引《古今錄驗》
方出《肘後方》卷一,名見《聖濟總錄》卷六:附子散
【處方】 生附子。
【製法】 上為末,置管中。
【用法用量】 吹口內舌下。
【摘錄】 方出《肘後方》卷一,名見《聖濟總錄》卷六
《衛生總微》卷十:附子散
【處方】 白附子(炮)半兩,南星(炮)半兩,黑附子(炮,去皮臍)1分。
【製法】 上為末。
【用法用量】 每服1錢,以水1盞,加生薑2片同煎,仍不住手攪,煎至半小盞,分服。甚效。
【摘錄】 《衛生總微》卷十
《聖惠》卷六:附子散
【別名】 附子湯
【處方】 附子1兩半(炮裂,去皮臍),人蔘1兩(去蘆頭),乾薑1兩(炮裂,銼),赤芍藥1兩,桂心1兩,甘草1兩(炙微赤,銼)。
【製法】 上為散。
【用法用量】 附子湯(《聖濟總錄》卷五十)。
【注意】 忌熱面、雞、豬、魚等。
【摘錄】 《聖惠》卷六
方出《聖惠》卷四十七,名見《普濟方》卷二○一:附子散
【別名】 定嘔湯
【處方】 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半夏1兩(湯洗7遍去滑),乾薑1兩(炮裂,銼)。
【製法】 上為粗散。
【功效與作用】 霍亂,吐少嘔多。
【用法用量】 定嘔湯(《普濟方》卷二○一)。
【摘錄】 方出《聖惠》卷四十七,名見《普濟方》卷二○一
《聖惠》卷四十四:附子散
【處方】 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牛膝3分(去苗),杜仲1兩(去粗皮,炙微黃,銼),羌活1兩,桂心半兩,當歸1兩半(銼,微炒),防風2兩(去蘆頭),延胡索1兩。
【製法】 上為粗散。
【用法用量】 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煎至6分,去滓,食前溫服。
【摘錄】 《聖惠》卷四十四
《聖惠》卷二十七:附子散
【處方】 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芎藭1兩,石斛(去根,銼)1兩,獨活1兩,牛膝(去苗)1兩,當歸1兩,熟乾地黃1兩,枳殼(麩炒微黃,去瓤)3分,丹參3分,防風(去蘆頭)3分,白朮3分,黃耆(銼)3分,木香3分,五加皮3分。
【製法】 上為散。
【功效與作用】 虛勞偏枯,肌體虛弱,氣血不行,半身枯細,肢節無力,食少羸瘦。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煎至6分,去滓,空腹及晚食前溫服。
【摘錄】 《聖惠》卷二十七
《聖惠》卷四十七:附子散
【處方】 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乾薑3分(炮裂,銼),桂心1兩,青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芎藭3分,當歸1兩(銼碎,微炒),木香半兩,五味子1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吳茱萸1兩(湯浸7遍,焙乾,微炒),厚朴1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製法】 上為散。
【用法用量】 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煎至5分,去滓,空心溫服。
【摘錄】 《聖惠》卷四十七
《聖惠》卷十四:附子散
【處方】 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乾薑半兩(炮裂,銼),吳茱萸半兩(湯浸7遍,焙乾,微炒),桂心3分,白朮3分,細辛3分,木香3分,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製法】 上為散。
【功效與作用】 傷寒後,百日內未平復,合陰陽,遂成陰陽易病,四肢厥冷,心痛煩悶,手足拘拳。
【用法用量】 每服5錢,以水1中盞,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十四
方出《聖惠》卷六十九,名見《普濟方》卷三一八:附子散
【處方】 附子5兩(生用),熏陸香1兩,松脂1兩半,杏仁1兩(湯浸,去皮尖,研),桂心1兩,當歸1兩(銼,微炒),芸苔子1兩,芫花1兩,巴豆1兩(去心)。
【製法】 上為末。
【用法用量】 方中巴豆,《普濟方》作「巴戟」。
【摘錄】 方出《聖惠》卷六十九,名見《普濟方》卷三一八
《聖惠》卷六十九:附子散
【處方】 附子3分(炮裂,去皮臍),當歸1兩(銼,微炒),芎藭1兩,前胡1兩(去蘆頭),枳殼1兩(麩炒微黃,去瓤),黃芩1兩,細辛3分,白鮮皮1兩,茯神1兩,羌活1兩,杏仁1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漢防己1兩,桂心1兩,甘草1兩(炙微赤,銼),麻黃1兩(去根節)。
【製法】 上為粗散。
【功效與作用】 婦人中風,筋脈拘急,四肢疼痛,言語謇澀,心胸不利。
【用法用量】 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六十九
《聖惠》卷六十七:附子散
【處方】 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敗龜2兩(塗酥炙微黃),虎脛骨2兩(塗酥炙微黃),當歸1兩(銼,微炒),芎藭1兩,桂心1兩,沒藥1兩,澤蘭1兩,亂髮灰1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麝香1分(研細),檳榔1兩。
【製法】 上為細散,入麝香研令勻。
【功效與作用】 一切傷折,疼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 每服2錢,以溫酒調下,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六十七
《聖惠》卷七十九:附子散
【處方】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乾薑半兩(炮裂,銼),川椒半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甘草3分(炙微赤,銼),白朮2分,黃耆3分(銼),赤石脂2兩。
【製法】 上為細散。
【功效與作用】 產後膿血痢,日夜數十行,疼痛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2錢,以粥飲調下,1日-4次。
【摘錄】 《聖惠》卷七十九
《聖惠》卷十:附子散
【處方】 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人蔘1兩(去蘆頭),桂心1兩,麻黃1兩(去根節),茯神1兩,漢防己1兩半,黃芩1兩半,甘草1兩(炙微赤,銼),赤芍藥1兩,枳殼2兩(麩炒微黃,去瓤)。
【製法】 上為粗散。
【功效與作用】 傷寒中風,四肢不舉,言語謇澀,煩疼壯熱。
【用法用量】 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熱頻服。
【摘錄】 《聖惠》卷十
《聖濟總錄》卷九十七:附子散
【處方】 附子1枚(炮裂,去皮臍)。
【製法】 削去外面,留中心如棗大,為細散。
【用法用量】 每服1錢匕,蜜水調下。
【摘錄】 《聖濟總錄》卷九十七
《聖惠》卷五十九:附子散
【處方】 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神曲3分(炒微黃),乾薑3分(炮裂,銼),甘草1分(炙微赤,銼),當歸半兩(銼,微炒)。
【製法】 上為細散。
【功效與作用】 冷熱氣不和,腹痛,下痢膿血。
【用法用量】 每服2錢,以粥飲調下,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五十九
《聖惠》卷五十九:附子散
【處方】 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黃連1兩(去須,微炒),訶黎勒1兩(煨,用皮),乾薑1兩(炮裂,銼),甘草1兩(炙微赤,銼),密陀僧1兩(燒,研細)。
【製法】 上為細散。
【功效與作用】 久赤白痢,腹痛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2錢,以粥飲調下,1日-4次。
【摘錄】 《聖惠》卷五十九
《聖惠》卷五十九:附子散
【處方】 附子1枚(生,去皮臍),烏梅2枚。
【製法】 上二味,各燒令半生半熟,共為細散。
【功效與作用】 赤白痢不止,多渴。
【用法用量】 每服1錢,食前以粥飲調下。
【摘錄】 《聖惠》卷五十九
《聖惠》卷七十一:附子散
【處方】 附子1兩(去皮臍),藜蘆半兩(去蘆頭)。
【製法】 上為末。
【用法用量】 用醋調敷之,干即再敷之。
【摘錄】 《聖惠》卷七十一
《聖惠》卷五十一:附子散
【處方】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前胡半兩(去蘆頭),半夏半兩(湯洗7遍去滑),人蔘半兩(去蘆頭),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檳榔半兩,石膏2兩(搗碎),芎藭半兩。
【製法】 上銼細和勻。
【用法用量】 每服4錢,以水1大盞,加生薑半分,煎至5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五十一
《聖惠》卷四十七:附子散
【處方】 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乾薑半兩(炮裂,銼),甘草3分(炙微赤,銼),桂心3分。
【製法】 上為散。
【功效與作用】 霍亂吐瀉,欲垂命者。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中盞,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四十七
《聖濟總錄》卷一一四:附子散
【處方】 附子(炮裂,去皮臍),磁石(煅,醋淬7遍)1分,龍骨1分,菖蒲1分,藁本(去苗土)1分。
【製法】 上為散。
【功效與作用】 耳聾。
【用法用量】 以綿裹1錢匕,塞耳中。
【摘錄】 《聖濟總錄》卷一一四
《聖惠》卷六十四:附子散
【處方】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川椒1分(去目),白礬3分(燒令汁盡,研細),膩粉2錢,雄黃1分(研細)。
【製法】 上附子、椒二味為末,次加白礬、膩粉、雄黃,相和令勻。
【功效與作用】 冷瘡,日夜發歇疼痛。
【用法用量】 每使時,以清麻油調令得所,以敷瘡上,1日換2次。
【摘錄】 《聖惠》卷六十四
《聖濟總錄》卷八:附子散
【處方】 附子(炮裂,去皮臍)2兩半,桂(去粗皮)2兩半,細辛(去苗葉)1兩半,乾薑(炮)2兩半,防風(去叉)2兩半,甘草(炙,銼)3分。
【製法】 上為散。
【功效與作用】 中風手臂不隨,口面偏斜。
【用法用量】 每用1錢至2錢匕,溫酒調下,空心、午時各1服。
【摘錄】 《聖濟總錄》卷八
《聖惠》卷六十七:附子散
【處方】 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沒藥1兩,蒲黃1兩,當歸1兩,芎藭1兩,薑黃1兩,赤芍藥1兩。
【製法】 上為細散。
【功效與作用】 理血止痛。主從高墜下,落馬車輾,一切傷折。
【用法用量】 每服2錢,以溫酒調下,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六十七
《張氏醫通》卷十六:附子散
【處方】 麻黃附子細辛湯加乾薑、桂心、人蔘、防風、芎藭、羚羊角。
【製法】 上為散。
【功效與作用】 中風手臂不仁,口面喎斜。
【用法用量】 水煎,加竹瀝,日服1劑。
【各家論述】 《醫略六書》:陽虛風中,遏熱傷筋,故筋脈牽引,喎僻不仁焉。附子、桂心補以溫營;麻黃、防風散風發表;人蔘扶元氣;川芎活血脈;乾薑暖胃溫中,俾邪勿復入;細辛通氣散邪,使營衛以行;羚羊平厥陰之火;竹瀝滋少陰之津,潤則風邪外解,絡氣清和,脾得為胃行津液於肢臂焉。
【摘錄】 《張氏醫通》卷十六
《聖惠》卷二十二:附子散
【處方】 附子1兩(酒浸過,炮裂,去皮臍),白附子1兩(生用),白僵蠶1兩(生用),天南星1兩(生用),海桐皮1兩,狼毒半兩(以醋煮半日,細切,晒乾),麝香1分(細研),半夏1兩(湯洗7遍去滑),乾薑半兩(炮裂)。
【製法】 上為細散。加麝香,都研令勻。
【功效與作用】 急風。
【用法用量】 每服2錢,以熱豆淋酒調下,良久再服,必吐涎出,相次以熱蔥酒1盞投之。蓋覆令有汗為效。
【摘錄】 《聖惠》卷二十二
《聖惠》卷二十一:附子散
【處方】 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川烏頭1兩(炮裂,去皮臍),烏蛇肉2兩(酒浸,去皮骨,炙微黃),干蠍1兩(微炒),天麻1兩,天南星1兩(炮裂),白附子1兩(炮裂),防風1兩(去蘆頭),白僵蠶1兩(微炒),蟬殼1兩,麻黃1兩(去根節),藿香1兩。
【製法】 上為細散。
【功效與作用】 破傷風。
【用法用量】 每服1錢,溫酒調下,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二十一
《聖惠》卷二十一:附子散
【處方】 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五加皮3分,麻黃3兩(去根節),獨活3分,當歸3分,秦艽3分(去苗),赤茯苓3分,芎藭3分,桂心3分,萆薢3分(銼),枳殼3分(麩炒微黃,去瓤)。
【製法】 上為粗散。
【功效與作用】 風身體疼痛,四肢懈惰。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注意】 忌生冷、油膩、毒魚、滑物。
【摘錄】 《聖惠》卷二十一
《聖惠》卷二十:附子散
【處方】 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細辛1兩,甘草1兩(炙微赤,銼),當歸1兩(銼,微炒),桂心1兩,赤芍藥1兩,生乾地黃1兩,青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微炒),吳茱萸半兩(湯浸7遍,焙乾,微炒)。
【製法】 上為粗散。
【功效與作用】 風入腹中,(疒丂)痛無時,發則搶心,脹滿拘急。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熱服,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二十
《聖惠》卷五十五:附子散
【處方】 附子1分(炮裂,去皮臍),乾薑1分(炮裂,銼),生乾地黃2兩。
【製法】 上為散。
【功效與作用】 腎黃。
【用法用量】 分為3服,每服以水1大盞,煎至5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五十五
《聖濟總錄》卷十六:附子散
【處方】 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乾薑(炮)1兩,細辛(去苗葉)1兩,防風(去叉)1兩,山茱萸1兩,山芋1兩半。
【製法】 上為細散。
【功效與作用】 風眩目疼耳聾。
【用法用量】 每服1錢匕,空心溫酒調下。
【摘錄】 《聖濟總錄》卷十六
《聖惠》卷四十七:附子散
【處方】 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草豆蔻1兩(去皮),人蔘3分(去蘆頭),甘草半兩(炙微赤,銼),陳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當歸半兩(銼,微炒),乾薑半兩(炮裂,銼),桂心半兩,木瓜1兩(干者),厚朴3分(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製法】 上為散。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中盞,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四十七
《聖濟總錄》卷六:附子散
【處方】 附子1枚(重1兩者,慢火炮裂,去皮臍),白附子(炮裂)1分。
【製法】 上為細散。
【功效與作用】 中風牙關緊急,遍身強硬。
【用法用量】 每服1錢匕,溫酒調下。3服見效。
【摘錄】 《聖濟總錄》卷六
《活人書》卷十六:附子散
【別名】 附子湯、大附子當歸散
【處方】 附子3分(炮裂,去皮),桂心半兩,當歸半兩(銼,微炒),乾薑1分(炮裂,銼),半夏1分(湯洗7次去滑),白朮半兩。
【製法】 上為細散。
【用法用量】 附子湯(《聖濟總錄》卷二十七)、大附子當歸散(《醫方類聚》卷一五七引《施圓端效方》)。
【摘錄】 《活人書》卷十六
《聖惠》卷十:附子散
【別名】 人蔘散
【處方】 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人蔘(去蘆頭)1兩,白茯苓1兩,前胡(去蘆頭)1兩,白朮1兩,麻黃(去根節)1兩,桂心1兩,半夏(湯洗7遍去滑)1兩,獨活1兩,當歸(銼,微炒)1兩,石膏2兩,乾薑半兩(炮裂,銼)。
【製法】 上為散。
【功效與作用】 傷寒陰痙,頸項強直,四肢拘急疼痛,足冷口噤。
【用法用量】 人蔘散(《普濟方》卷一三二)。
【摘錄】 《聖惠》卷十
方出《證類本草》卷十引《簡要濟眾方》,名見《聖濟總錄》卷八十四:附子散
【處方】 黑附子1兩(去皮臍,生用)。
【製法】 上為散。
【用法用量】 用生薑汁調如膏,塗腫上,藥干再調,塗之腫消為度。
【摘錄】 方出《證類本草》卷十引《簡要濟眾方》,名見《聖濟總錄》卷八十四
《聖濟總錄》卷九十一:附子散
【處方】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木香1分。
【製法】 上為細散。
【功效與作用】 虛勞大便泄瀉。
【用法用量】 每服4錢匕,用豬腎1對,去筋膜批開,摻藥並蔥白、鹽各少許在內,濕紙裹,慢火煨熟,細嚼,米飲送下,空心服。
【摘錄】 《聖濟總錄》卷九十一
《聖惠》卷九十二:附子散
【處方】 附子1兩(生,去皮臍),龍骨1兩。
【製法】 上為細散。
【功效與作用】 小兒脫肛。
【用法用量】 每用散1錢,敷在肛上,挼按令入,頻頻用之,以愈為度。
【摘錄】 《聖惠》卷九十二
《聖惠》卷七十一:附子散
【處方】 附子2兩(炮裂,去皮臍),沒藥1兩,桂心2兩,威靈仙1兩,乾漆1兩(搗碎,炒令煙出),牛膝1兩(去苗)。
【製法】 上為細散。
【功效與作用】 婦人腰腳積年疼痛不愈。
【用法用量】 每服2錢,食前以溫酒調下。
【摘錄】 《聖惠》卷七十一
《聖惠》卷八十四:附子散
【處方】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蜣蜋1分(去翅足,微炒),人蔘1分(去蘆頭),葛根半兩(銼),桂心1分。
【製法】 上為末。
【功效與作用】 小兒中風、傷寒,眼目不開,手足厥冷,口多出涎,啼聲不出,齒噤,或時覺躁悶。
【用法用量】 每服1錢,以水1小盞,加生薑少許,煎至4分,去滓,分2次溫服。
【摘錄】 《聖惠》卷八十四
《聖惠》卷七:附子散
【處方】 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石斛3分(去根,銼),杜仲3分(去粗皮,炙微黃,銼),五味子3分,人蔘3分(去蘆頭),熟乾地黃1兩,續斷3分,牛膝3分(去苗),桂心1兩,沉香1兩,黃耆3分(銼),當歸3分(銼,微炒),木香3分,白龍骨1兩,磁石2兩(搗碎,水掏去赤汁)。
【製法】 上為粗散。
【功效與作用】 腎臟風虛,兩耳常鳴,腰背痛強,小便多利,虛羸無力。
【用法用量】 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大棗3枚,煎至6分,去滓,食前溫服。
【摘錄】 《聖惠》卷七
《聖惠》卷三:附子散
【處方】 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沉香1兩,桂心1兩,木瓜1兩半,高良姜1兩。
【製法】 上為散。
【功效與作用】 肝虛風冷所搏,轉筋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4錢,以水1中盞,煎至6分,去滓熱服,不拘時候。
【注意】 忌雞、豬、毒魚、大蒜等。
【摘錄】 《聖惠》卷三
《聖惠》卷四十七:附子散
【處方】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草豆蔻半兩(去皮),桂心半兩,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高良姜半兩(銼),甘草1分(炙微赤,銼)。
【製法】 上為散。
【功效與作用】 霍亂腹滿,虛鳴氣逆,手足俱冷。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煎至6分,去滓熱服,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四十七
《聖惠》卷十二:附子散
【處方】 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乾薑3分(炮裂,銼),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人蔘1兩(去蘆頭),白茯苓3分,陳橘皮3分(湯浸,去白瓤,焙),桂心3分,訶黎勒3分(煨,用皮)。
【製法】 上為散。
【功效與作用】 傷寒,其脈沉微;或因下後,心腹痞滿。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大棗3枚,煎至6分,去滓,稍熱服,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十二
《聖惠》卷十二:附子散
【處方】 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人蔘1兩(去蘆頭),陳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桂心半兩,白朮1兩,紫蘇莖葉1兩,木香半兩,大腹皮半兩(銼),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製法】 上為散。
【功效與作用】 傷寒,頭痛急悶,心腹痞滿,氣逆,不思飲食。
【用法用量】 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熱服,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十二
《聖惠》卷十一:附子散
【別名】 桂附散
【處方】 附子3分(炮裂,去皮臍),桂心半兩,當歸半兩(銼,微炒),半夏1分(湯浸7遍去滑),乾薑1分(炮裂,銼),白朮半兩,天南星1分(炮裂),木香1分。
【製法】 上為散。
【功效與作用】 陰毒傷寒,唇青面黑,身重背強,四肢逆冷。
【用法用量】 桂附散(《普濟方》卷一三五)。
【摘錄】 《聖惠》卷十一
《聖惠》卷七十八:附子散
【處方】 附子(炮裂,去皮臍)半兩,白朮半兩,當歸(銼,微炒)半兩,吳茱萸(湯浸7遍,焙乾,微炒)半兩,桂心半兩,人蔘(去蘆頭)半兩,丁香半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半兩,甘草(炙微赤,銼)半兩。
【製法】 上為細散。
【用法用量】 每服2錢,以粥飲調下,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七十八
《聖惠》卷五十九:附子散
【處方】 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黃連1兩(去須,微炒),龍骨1兩,當歸3分(銼,微炒),地榆1兩(銼),木香半兩。
【製法】 上為細散。
【功效與作用】 冷熱痢,腹痛不能飲食。
【用法用量】 每服2錢,以粥飲調下,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五十九
《普濟方》卷一五六引《十便良方》:附子散
【處方】 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搗),桂心末1錢,補骨脂1錢。
【功效與作用】 腰腳疼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 上以水1大盞,煎至5分,和滓,空心溫服,垂所患腳坐良久,以候藥力。
【摘錄】 《普濟方》卷一五六引《十便良方》
《幼幼新書》卷二十一引《惠眼觀證》:附子散
【別名】 回陽散
【處方】 附子(炮)半兩,北前胡半兩,甘草半兩,人蔘半兩,桔梗半兩,麻黃(去節)1兩。
【製法】 上為末。
【功效與作用】 補虛。主小兒吐瀉及傷寒脾虛腹熱,或手足冷,虛汗不已,喉內虛喘。
【用法用量】 每服半錢至1錢,淡薑湯調下。
【摘錄】 《幼幼新書》卷二十一引《惠眼觀證》
《聖惠》卷五十九:附子散
【處方】 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陳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乾薑半兩(炮裂,銼),白朮3分,桂心半兩,當歸半兩(銼,微炒),龍骨3分,厚朴1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製法】 上為細散。
【功效與作用】 冷痢。
【用法用量】 每服2錢,以粥飲調下,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五十九
《聖惠》卷九十一:附子散
【處方】 附子半兩(去皮),雄黃1分(研細),白礬1分,吳茱萸半分,米粉半合。
【製法】 上為細散。
【功效與作用】 小兒濕癬。
【用法用量】 以綿搵撲,日3次。
【摘錄】 《聖惠》卷九十一
《聖惠》卷十九:附子散
【處方】 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細辛、乾薑1兩(炮裂,銼),甘草1兩(炙微赤,銼),桂心1兩,麥門冬1兩(去心),獨活1兩,當歸1兩,白朮1兩。
【製法】 上為散。
【用法用量】 每服4錢,以水1中盞,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十九
《聖濟總錄》卷一三七:附子散
【處方】 附子(炮裂,去皮臍)半兩,皂莢1挺(去皮子,炙),吳茱萸(湯洗,焙,炒)1兩。
【製法】 上為散。
【功效與作用】 一切癬。
【用法用量】 用新布揩癬令濕,然後塗藥,每日-3上。如乾癬,以醋調塗。
【摘錄】 《聖濟總錄》卷一三七
《普濟方》卷三六一引《傅氏活嬰方》:附子散
【處方】 附子、白及、百合、川烏、南星、柏子仁、五加皮(皆生用)各等分。
【製法】 上為末。
【功效與作用】 胎寒風證,頭項軟弱;小兒中風卒死,四肢厥冷,口內涎流,眼目喎斜,身首反張。
【用法用量】 用好酒塗角項上,干即再用。小兒中風卒死等症,用鉤藤煎湯灌之,或得蘇醒。
【摘錄】 《普濟方》卷三六一引《傅氏活嬰方》
《得效》卷六:附子散
【處方】 綿附子1兩(炮,去皮臍,鹽水內浸良久),澤瀉(不蛀者)1兩。
【製法】 上銼散。
【功效與作用】 陽虛小便不通,兩尺脈俱沉微,用淋閉通滑之劑不效者。
【用法用量】 每服4錢,水1盞半,加燈心7莖,煎服,隨通而愈。
【摘錄】 《得效》卷六
《聖惠》卷二十三:附子散
【處方】 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防風1兩(去蘆頭),五加皮1兩,萆薢1兩,薏苡仁1兩,桂心1兩,牛膝1兩(去苗),獨活1兩,當歸1兩,杜仲1兩(去粗皮,炙微黃,銼),海桐皮1兩,木香1兩,仙靈脾1兩,枳殼1兩(麩炒微黃,去瓤)。
【製法】 上為散。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二十三
《胎產心法》卷下:附子散
【處方】 人蔘1錢,白朮(土炒)1錢,當歸2錢,陳皮4分,丁香4分,乾薑4分,附子5分(制)。
【製法】 上為末。
【功效與作用】 產後無塊痛,霍亂吐瀉,手足厥冷。
【用法用量】 每服2錢,粥飲調下。
【摘錄】 《胎產心法》卷下
《聖惠》卷二十九:附子散
【處方】 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熟乾地黃2兩,白龍骨1兩,桂心3分,續斷1兩,乾薑1兩(炮裂),甘草1兩(炙微赤,銼)。
【製法】 上為散。
【功效與作用】 虛勞小便數,或不禁者。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中盞,煎至6分,去滓,食前溫服。
【摘錄】 《聖惠》卷二十九
《醫方考》卷三:附子散
【處方】 附子1枚(乾薑煎湯潤7次)。
【製法】 上為末。
【用法用量】 每服3錢。
【各家論述】 膈上有寒痰壅塞中、下二焦氣,陰遏其陽,蓄極則通,故令翻胃。附子辛熱能解寒痰,寒痰既解,則氣道疏通,而無蓄極之陽矣,故翻胃頓除。
【摘錄】 《醫方考》卷三
《聖惠》卷二十三:附子散
【處方】 附子2兩(炮裂,去皮臍),桂心2兩,赤箭1兩,牛膝1兩(去苗),狗脊1兩,萆薢1兩,當歸1兩,丹參1兩,枳殼1兩(麩炒微黃,去瓤),仙靈脾1兩,海桐皮1兩。
【製法】 上為細散。
【功效與作用】 中風,手足不遂,肢體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2錢,食前以溫酒調下。
【摘錄】 《聖惠》卷二十三
《朱氏集驗方》卷四:附子散
【處方】 大黑附子1枚(作兩截,中心各剜小孔,入丁香49粒,塞滿,以竹針插合,置磚上炭火熁4周,淬生薑自然汁半碗,再熁再淬,以盡為度,去皮,切,焙)。
【製法】 上為細末。
【功效與作用】 虛弱翻胃。
【用法用量】 每服1錢半,加粟米1捻,北棗2個,水煎,食前服。
【摘錄】 《朱氏集驗方》卷四
《普濟方》卷二四九引《衛生家寶》:附子散
【處方】 附子1兩(炮,去皮尖臍),胡椒半兩,川楝子10個(炒,去核),舶上茴香半兩(炒),馬藺花半兩(醋半盞,煮干)。
【製法】 上為末。
【功效與作用】 小腸疝氣。
【用法用量】 每服1錢,空心溫酒調下。
【摘錄】 《普濟方》卷二四九引《衛生家寶》
《醫學綱目》卷二十二引《本事》:附子散
【處方】 人蔘1兩,茯苓(白者)2兩,附子7錢以上重者(炮,去皮臍),粉草1兩,黃耆1兩(鹽炙)。
【製法】 上為細末。
【功效與作用】 保全胃氣,生肌肉,進飲食,順榮衛,常服大有補益。主男、婦、小兒唇青面黃,肚裡冷疼,引牽小腹,以至翻胃換食,嘔吐,口苦舌干,少寤多寐,腳手牽掣,不拘年日遠近,一切脾冷病。
【用法用量】 每服3大錢,鹽湯煎服。
【臨床應用】 翻胃有一婦人,年四十餘,久患翻胃,面目黃黑,歷三十餘年,醫不能效,脾俞諸穴燒灸交遍,其病癒甚。服此藥七日,頓然全愈,服至一月,遂去其根。
【摘錄】 《醫學綱目》卷二十二引《本事》
《聖濟總錄》卷一四四:附子散
【處方】 附子(炮裂,去皮臍)半兩,敗龜(醋炙,去裙襴)半兩,虎腦骨(醋炙)半兩,栗楔半兩,千金藤(銼,炒)半兩,補骨脂半兩,白芷半兩,骨碎補(去毛,炒)半兩,自然銅(煅3遍,醋淬,研)半兩,續斷半兩,赤芍藥半兩,當歸(切,米炒)半兩,桂(去粗皮)半兩,牛膝(酒浸1宿,焙)半兩,烏藥半兩,沒藥(研)1分,乳香(研)1分。
【製法】 上為細散。
【功效與作用】 閃肭打撲傷損,疼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 每服2錢匕,蘇枋木酒調下,日進3-5服。
【摘錄】 《聖濟總錄》卷一四四
《傅青主女科.產後編》卷下:附子散
【處方】 白朮1錢,當歸2錢,陳皮4分,黑姜4分,丁香4分,甘草4分(1本有附子5分)。
【製法】 上為末。
【用法用量】 每服2錢,粥飲送下。
【注意】 須無塊痛方可服。
【摘錄】 《傅青主女科.產後編》卷下
《醫略六書》卷三十:附子散
【處方】 附子1兩(炮),人蔘1兩,桂心1兩,白朮2兩(炒),炙草5錢,吳茱1兩(醋炮,炒),白芍1兩半(酒炒),丁香1兩,木香1兩(煨)。
【製法】 上為散。
【功效與作用】 產後氣陽兩虧,不能化育生土,而寒邪內滯,故腹痛吐瀉,脾陰暗耗,脈細軟微澀微數者。
【用法用量】 每服3錢,烏梅湯煎,去滓溫服。
【各家論述】 方中附子補火扶陽以禦寒;肉桂補火溫營以散寒;人蔘扶元補氣,脾胃自壯;白朮崇土健脾,中氣自強;吳茱萸溫中降逆,力能止痛;白芍藥斂陰和脾,性善止瀉;母丁香溫中散滯;廣木香調氣醒脾;炙甘草緩中,以益脾胃也。為散、烏梅湯煎,俾氣陽內充,則火土合德,而寒邪目散,腸胃肅清,何患腹痛不退,吐瀉不止哉。
【摘錄】 《醫略六書》卷三十
《普濟方》卷一四六引《千金》:附子散
【處方】 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細辛3分,乾薑(炮裂,銼)半兩,白朮半兩,甘草(炙微赤,銼)半兩,茴香子半兩。
【製法】 上為散。
【功效與作用】 傷寒後陰陽易,小腹急痛,陰腫,四肢乏力。
【用法用量】 每服5錢,以水1大盞,加生薑半分,煎至5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普濟方》卷一四六引《千金》
《聖惠》卷十三:附子散
【處方】 附子2兩(炮裂,去皮臍),桔梗半兩(去蘆頭),防風1兩(去蘆頭),桂心1兩,羌活1兩,乾薑1兩(炮裂,銼),黃耆1兩(銼),甘草半兩(炙微赤,銼),厚朴1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製法】 上為散。
【功效與作用】 兩感傷寒,遍身疼痛,腦目疼悶,心胸煩熱,四肢沉重。
【用法用量】 每服5錢,以水1大盞,煎至5分,去滓熱服,不拘時候。良久,吃熱粥投之,衣蓋取汗。
【摘錄】 《聖惠》卷十三
《聖惠》卷六:附子散
【處方】 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麻黃1兩(去根節),杏仁1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甘草1分(炙微赤,銼),赤茯苓3分,菖蒲半兩,肉桂1兩(去皴皮),陳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
【製法】 上為散。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大棗3枚,煎至6分,去滓稍熱服,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六
《聖濟總錄》卷一一九:附子散
【處方】 附子(炮裂,去皮臍)1分,升麻1分,桂(去粗皮)1分,細辛(去苗葉)1分,麻黃(去根節)1分,人蔘1分,乾薑(炮)1分,黃芩(去黑心)1分,甘草(炙,銼)1分,當歸(切,焙)1分。
【製法】 上為散。
【功效與作用】 (匿蟲)齒,齒齦紫黑,皴癢臭爛。
【用法用量】 每用少許,貼齒齦上,日3-5遍。咽津不妨。
【摘錄】 《聖濟總錄》卷一一九
《聖惠》卷三:附子散
【處方】 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酸棗仁半兩(微炒),防風半兩(去蘆頭),羚羊角屑半兩,人蔘3分(去蘆頭),桂心半兩,羌活半兩,甘菊花1分,蔓荊子半兩,白鮮皮半兩,茯神3分,薯蕷3分,黃芩半兩,龍齒1兩,芎藭半兩,天麻半兩,黃耆半兩(銼),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製法】 上為散。
【功效與作用】 肝中風,上攻頭目眩暈,心驚悸悶,四肢筋脈拘急。
【用法用量】 每服2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同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三
《聖惠》卷二十七:附子散
【處方】 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牛膝(去苗)1兩,桂心1兩,當歸1兩,五加皮3分,防風(去蘆頭)3分,萆薢(銼)3分,杜仲(去粗皮,炙微赤,銼)3分,續斷3分,丹參3分,沉香3分,木香3分,枳殼(麩炒微黃,去瓤)3分,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製法】 上為散。
【功效與作用】 風勞,肌體羸瘦,皮膚不仁,肢節煩疼,腰膝無力,少思飲食。
【用法用量】 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煎至6分,去滓,食前溫服。
【摘錄】 《聖惠》卷二十七
《千金》卷八:附子散
【處方】 附子5兩,桂心5兩,細辛6兩,防風6兩,人蔘6兩,乾薑6兩。
【製法】 上藥治下篩。
【功效與作用】 中風,手臂不仁,口面喎僻。
【用法用量】 每服方寸匕,酒送下,日3次。稍增之。
【各家論述】 《千金方衍義》:附子復陽勝陰,佐桂、姜和營開痹,辛、防祛風逐濕,人蔘助諸藥力也。
【摘錄】 《千金》卷八
《聖濟總錄》卷一八二:附子散
【處方】 附子(生,銼)2枚,乾薑(炮)2兩。
【製法】 上為散。
【功效與作用】 小兒凍足爛瘡。
【用法用量】 入綿中裝襪。如有瘡膿,即調臘月豬脂塗之。
【摘錄】 《聖濟總錄》卷一八二
《聖濟總錄》卷四十四:附子散
【處方】 附子(去皮臍,用黃連各半兩銼碎,同銚子內炒微黃,不用黃連)、木香(用吳茱萸各半兩銼碎,同炒微黃,不用茱萸)。
【製法】 上為散。
【用法用量】 每服1錢匕,空心、食前用陳米飲調下。
【摘錄】 《聖濟總錄》卷四十四
《聖濟總錄》卷二十八:附子散
【處方】 附子(炮裂,去皮臍)半兩,乾薑(炮)半兩,甘草(炙,銼)半兩,桂(去粗皮)半兩,人蔘半兩。
【製法】 上為散。
【用法用量】 每服2錢匕,以姜粥飲調下,不拘時候。
【摘錄】 《聖濟總錄》卷二十八
《聖濟總錄》卷二十:附子散
【處方】 附子(炮裂,去皮臍)1分,狗脊(去毛)1分,山芋半兩,熟乾地黃(焙)半兩,王孫(去土,生用)半兩,桂(去粗皮)半兩,天雄(炮裂,去皮臍)半兩,山茱萸半兩,秦艽(去苗土)半兩,乾漆(酒炒,令煙出)半兩,防風(去叉)半兩,甘草(炙)半兩,白蘞1兩。
【製法】 上為散。
【功效與作用】 周痹,肢體腳膝無力。
【用法用量】 每服1錢匕,空心溫酒調下,日2夜1,漸加至1錢半匕。服之1月愈。
【摘錄】 《聖濟總錄》卷二十
《聖惠》卷七十三:附子散
【處方】 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當歸1兩(銼,微炒),桂心1兩,硫黃1兩(研細),硇砂1兩(研細),白礬灰1兩,禹餘糧1兩(燒,醋淬7遍),鹿角(尖屑)1兩(炒黃)。
【製法】 上為細散。
【用法用量】 每服1錢,食前以溫酒調下。
【摘錄】 《聖惠》卷七十三
《聖濟總錄》卷十:附子散
【處方】 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虎腦骨(酥炙令黃)1兩,桂(去粗皮)1分。
【製法】 上為散。
【功效與作用】 止疼痛。主白虎風。
【用法用量】 每服1-2錢匕,溫鹽酒調下,空心、午時各1服。
【摘錄】 《聖濟總錄》卷十
《聖濟總錄》卷七十四:附子散
【處方】 附子(炮裂,去皮臍)3分,乾薑(炮)1兩,龍骨1兩。
【製法】 上為散。
【用法用量】 每服2錢匕,食前煎烏梅湯調下,1日2次。
【摘錄】 《聖濟總錄》卷七十四
《聖惠》卷九十三:附子散
【處方】 附子1枚(炮裂,去皮臍),龍骨半兩,赤石脂半兩(研細),密陀僧1分(研細),黃丹1分(微炒),胡粉1分(炒微黃),烏賊魚骨1分(燒灰),赤芍藥1分,棗5枚(燒灰),訶黎勒1分(煨,用皮),炭皮1分。
【製法】 上為細散。
【功效與作用】 小兒疳痢,多有白膿,腹內(疒丂)痛。
【用法用量】 每服半錢,以粥飲調下,1日-4次。
【摘錄】 《聖惠》卷九十三
《聖濟總錄》卷五十四:附子散
【處方】 附子4兩(炮裂,去皮臍,趁熱切作片子,厚薄如錢。用生薑半斤取汁,以慢火煮附子,令汁盡,焙乾),縮砂仁(慢火炒熟)1兩,肉豆蔻(去殼,炮)半兩,蜀椒(去目及閉口者,炒出汗)半兩,茴香子(微炒)1分。
【製法】 上為散。入乳缽內,更研令細,瓷盒內盛貯,無令透氣。
【功效與作用】 補益元臟,和脾胃,進飲食。主三焦俱虛,脾腎二臟冷氣,滑泄不止,飲食不進,致肌體羸瘦,行步少力。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用羯羊子肝去筋膜,切作小片子,入藥末在內,入蔥白、鹽、醋少許,拌和勻,用竹杖子作串子,於猛火上炙令香熟,乘熱吃,用溫酒1盞半送下;如不飲酒,即以粟米飲送下,空心早、晚食前服。如60以上及久患者,即藥至4錢匕,服至3日見效。
【摘錄】 《聖濟總錄》卷五十四
中藥方專題
參看中藥方劑主頁面。
按功效分類的常用方劑
解表劑、清熱劑、瀉下劑、祛風濕劑、祛濕利水劑、溫里劑、理氣劑、消導劑、驅蟲劑、止血劑、活血劑、化痰止咳平喘劑、安神劑、熄風劑、開竅劑、補益劑、固澀劑
中藥方大全 按拼音查詢
點擊字母查看完整藥方列表:
- A: 安宮牛黃丸 阿魏化痞膏 安神丸 安腎丸 艾湯 安神定志丸 艾醋湯 艾附暖宮丸 安神補心丸 阿魏丸 安神膏 艾葉粥 安沖湯
- B: 補中益氣湯 白芥子 白湯 白虎湯 八珍湯 白蘞 八味丸 冰硼散 保和丸 白藥 薄荷湯 八仙過海 補陽還五湯 八正散
- C: 赤水玄珠 承氣湯 柴胡疏肝散 穿心蓮片 沉香化滯丸 刺五加浸膏 柴胡桂枝湯 柴胡湯 銼散 柴胡桂枝幹薑湯 除濕湯
- D: 膽南星 導赤散 顛茄流浸膏 大承氣湯 獨參湯 大補陰丸 當歸補血湯 大柴胡湯 點藥 導痰湯 點眼藥 地黃丸 當歸散
- E: 二陳湯 二妙散 二仙湯 二至丸 二妙丸 鵝膏 耳聾左慈丸 二陳東加味 二陳丸 鵝黃散 阿膠散 二十五味珍珠丸 阿膠湯
- F: 防風通聖散 復方丹參片 附子理中湯 痱子粉 復元活血湯 防己黃芪湯 發表散 肥兒丸 復方丹參滴丸 附子理中丸 附子湯
- G: 感冒退熱顆粒 桂枝湯 歸脾湯 龜齡集 歸脾丸 甘草湯 感冒清熱顆粒 公丁香 甘草流浸膏 葛根湯 桂枝茯苓丸 甘草水
- H: 活血散 滑石粉 黃連解毒湯 黃連膏 黃芩湯 藿香正氣散 化症回生片 黃湯 黃連阿膠湯 紅粉 胡麻油 海金砂 黑膏藥
- J: 解毒劑 金不換 解毒散 金丹 解散 雞蛋黃 金黃散 粳米粥 接骨丹 加味逍遙散 荊防敗毒散 解毒湯 金鈴子散 桔梗湯
- K: 苦參湯 控涎丹 坎離砂 開郁散 開胃散 苦參丸 苦參煎 枯痔液 苦酒湯 咳血方 枯痔散 抗癌湯 開郁種玉湯 開關散
- L: 六味地黃丸 龍膽瀉肝湯 理中湯 六神丸 六君子湯 鹿角霜 綠豆湯 涼膈散 爐甘石洗劑 雷丸 六一散 龍膽瀉肝東加減
- M: 麻黃湯 麥門冬湯 麥味地黃丸 明目地黃丸 牡蠣散 妙香散 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 梅花點舌丹 麻仁潤腸丸 礞石滾痰丸
- N: 牛黃解毒丸 牛黃清心丸 牛黃散 牛黃上清丸 暖肝煎 牛黃丸 腦立清丸 內疏黃連湯 女金丹 牛黃降壓丸 牛黃鎮驚丸
- O: 藕羹 藕汁膏 藕汁飲 嘔吐散
- P: 平胃散 枇杷清肺飲 枇杷膏 排石湯 枇杷葉膏 蒲黃散 排氣飲 蒲公英粥 蒲灰散 枇杷葉露 排膿散 排石顆粒 平補鎮心丹
- Q: 清胃散 千柏鼻炎片 清營湯 杞菊地黃丸 七厘散 清瘟敗毒飲 青黛散 清暑益氣湯 清燥救肺湯 羌活勝濕湯 七制香附丸
- R: 如意金黃散 人蔘湯 人蔘養榮湯 潤腸丸 肉桂粉 人蔘固本丸 人蔘健脾丸 潤肌膏 人蔘養榮丸 人蔘敗毒散 人蔘酒 人蔘粥
- S: 四物湯 四君子湯 生脈散 四逆湯 參蘇丸 十全大補湯 蘇合香丸 腎氣丸 參附湯 疏風散 參苓白朮散 生肌散 參靈丸
- T: 天王補心丹 桃仁承氣湯 痛瀉要方 調胃承氣湯 滌痰湯 托里消毒散 通竅活血湯 通脈四逆湯 天麻丸 通宣理肺丸 透膿散
- W: 威靈仙 五苓散 五味消毒飲 溫膽湯 烏梅丸 烏雞白鳳丸 五積散 胃苓湯 吳茱萸湯 五福化毒丸 烏雞湯 溫經湯 烏梅湯
- X: 消腫散 小柴胡湯 犀角地黃湯 逍遙散 消風散 瀉白散 瀉心湯 血府逐瘀湯 小青龍湯 錫類散 西瓜霜 小承氣湯 小米粥
- Y: 鹽湯 銀翹散 玉屏風散 右歸丸 茵陳蒿湯 一貫煎 養陰清肺湯 異功散 越鞠丸 益元散 玉女煎 藥線 陽和湯 羊肉湯
- Z: 止痛藥 知柏地黃丸 知柏地黃湯 左歸丸 真武湯 至寶丹 棗湯 竹葉石膏湯 硃砂安神丸 左金丸 左歸飲 炙甘草湯 增液湯
附:中藥材大全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相關頁面
本草圖書
中藥相關電子書
關於「附子散」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