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痢
A+醫學百科 >> 白痢 |
白痢,病名。痢疾便下白色粘凍或膿液者。古稱白滯痢。臨證須辨寒熱。《太平聖惠方》卷五十九:「白痢者,由腸虛而冷氣客之,搏於腸間,津液凝滯成白,故為白痢也。」其症便下如凍膠或鼻涕,兼見腹痛,後重,不能食,小便清利,或手足厥冷等。由寒濕凝滯,脾陽受傷所致。治宜溫中化濕,可選用當歸散、除濕湯、十補湯等方。多見於慢性細菌性痢疾、慢性過敏性結腸炎等病。若症見痢下白色,粘凍多膿,腹痛,里急後重,小便赤澀者,屬濕熱為患。《張氏醫通》卷七:「白痢初起,里急後重,頻欲登圊,及去而所下無多,才起而腹中復急,皆濕熱凝滯所致。」治宜清熱祛濕,用胃苓湯加木香、砂仁,或香連丸、黃芩丸等。詳濕熱痢條。
出自A+醫學百科 「白痢」條目 http://cht.a-hospital.com/w/%E7%99%BD%E7%97%A2 轉載請保留此連結
關於「白痢」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