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良姜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高良姜
Gāo Liánɡ Jiānɡ
高良姜
別名 風姜、小良姜、膏涼姜、良姜、蠻姜、佛手根、海良姜、高涼姜
功效作用 溫中散寒理氣止痛。主腹冷痛嘔吐噫氣
英文名 RHIZOMA ALPINIAE OFFICINARUM
始載於 名醫別錄
毒性  
歸經 胃經脾經
藥性
藥味

  

目錄

簡介

釋名:蠻姜,子名紅豆蔻

【英文名】 RHIZOMA ALPINIAE OFFICINARUM

【別名】風姜、小良姜

【來源】本品為姜科植物高良姜 Alpinia officinarum Hance的乾燥根莖。夏末秋初採挖,除去鬚根及殘留的鱗片,洗淨,切段,晒乾。

【製法】除去雜質,洗淨,潤透,切薄片,晒乾。

【性狀】本品呈圓柱形,多彎曲,有分枝,長5~9cm,直徑1~1.5cm。表面棕紅色至暗褐色,有細密的縱皺紋及灰棕色的波狀環節,節間長0.2~1cm,一面有圓形的根痕。質堅韌,不易折斷,斷麵灰棕色或紅棕色,纖維性,中柱約佔1/3 。氣香,味辛辣。

【鑒別】本品橫切面:表皮細胞外壁增厚,有的含紅棕色非晶形物。皮層中葉維管束較多,外韌型。內皮層明顯。中柱外韌型維管束甚多,束鞘纖維成環,木化。皮層及中柱薄壁組織中散有多數分泌細胞,內含黃色或紅棕色樹脂狀物;薄壁細胞充滿澱粉粒

性味歸經】辛,熱。歸脾、胃經。

【功能主治】溫胃散寒,消食止痛。用於脘腹冷痛,胃寒嘔吐噯氣吞酸

【用法用量】 3~6g 。

【貯藏】置陰涼乾燥處。

【摘錄】《中國藥典》

氣味:(根)辛、大溫、無毒。  

歷史:湛江特產——南藥高良姜

風麾全世界的著名漢藥二天油驅風油清涼油、萬金油相信大家都用過,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這些藥油的最主要原料是高良姜素,而這種高良姜素提取自中藥材高良姜,而這種高良姜的主要產區正是在廣東湛江(市)地區。

湛江農民在種植園裡收穫高良姜

據悉,高良姜除藥用外, 還大量用作調味料(如鹽焗雞粉等)、香料、藥酒驅蟲劑等等,可謂無處不入我們的生活之中,讓我們一起來了解這種神奇的、在湛江地地道道的土產藥材——高良姜:

高良姜,別名小良姜,又名徐聞良姜,藥學名Alpiniaofficinarum Hance,為姜科植物,是一種熱帶多年生長的山姜屬食藥兼用的植物資源。追溯高良姜的歷史,高良姜始載於《名醫別錄》。因出於古高涼郡 (今廣東省湛江、茂名一帶) 故名高涼姜,後因諧音而訛稱為高良姜。

高良姜對土壤環境的要求不高

高良姜在我國古代的諸多藥典如《本草綱目》及《中國藥典》均有記載。而在《圖經本草》中則對高良姜有更詳細的記載:「春生莖葉如姜苗而大,高一、二尺許,花紅紫色如山姜」。高良姜對人體造血機能有顯著促進作用,據《本草綱目》記載,「其性甘辣、清涼,除煩熱、利津小便,通三焦團壅、塞氣抗寒、散氣之功效,且明目驅瘴。」其味辛,性溫。有溫胃散寒、行氣、消食止痛之功效。主治脘腹寒痛、胃寒吐瀉、消積食滯、消化不良等症。

高良姜的主產地為廣東湛江的徐聞、廣東惠陽、東莞等縣市,廣西區的陸川、博白等縣,海南省的陵水、儋縣、屯昌等縣市,此外台灣及雲南亦有小量的栽培。其中徐聞縣種植量67000多畝,產量佔全國90%以上,龍塘鎮一鎮種植量多達近40000畝,有「高良姜之鄉」之稱。在海外,也有「中國龍塘良姜」之美譽,龍塘鎮因其出產的高良姜乾粉多,品質優良,其產出的高良姜是中國高良姜生產品質的標準,其高良姜干品暢銷全國及海外。

高良姜必須先用刀剁碎再晒乾

徐聞縣龍塘鎮的高良姜規模種植可追溯到16世紀初;而龍塘鎮高良姜作為南藥開發基地則始建於1998年。從創建至今,種植面積一直穩定在40000畝左右,主要集中分布在大塘---華林一帶;高良姜的品種主要有牛姜和雞姜兩種;良姜的生長期為3年,畝產4000公斤,如晒乾、畝產可產乾薑1000多公斤,市場收購價(干品)為6.5元/公斤。高良姜這種珍稀南藥的種植有一種很奇怪的現象,龍塘出產的高良姜的質量優良,藥用價值高,非別處出產的高良姜能比。據科研人員深入調查,在龍塘鎮周邊鄉鎮所出產的高良姜品質只有龍塘鎮的60---70%,而海南、廣西所出產的高良姜干品只有龍塘出產的高良姜干品品質的一半。

據《廣東通志》和《雷州府志》等史料的記載:徐聞所出產的高良姜北宋時期就是朝廷貢品,因其氣味芬芳馥郁,懸於室中有避疫之效,服用有溫中散寒,止痛消食之功效。北宋皇室曾用其作香料和驅蚊蟲品、御醫院也曾經常采其製作皇室成員食滯的消食湯品。由北宋至明、清數朝幾度列為官營產品,禁止商賈走私。1949年至九十年代中期一直由國家統一收購,出口至日本、東南亞、中東、非洲等國家和地區。2006年,徐聞高良姜申報國家原產地域保護標誌成功。為這種珍貴的南藥的推廣、開發和走規範化管理的之路又邁進了一大步。

高良姜原屬野生,後來才進行人工種植,徐聞縣龍塘鎮良姜村就是由於率先人工引種野生良姜而得名的。高良姜大多生長於路邊、山坡草地或灌木叢中。喜溫暖濕潤的氣候環境。對土壤要求不嚴,以土層深厚、疏鬆肥沃的紅壤土或砂質壤土為佳。我們在龍塘鎮深入了解到,高良姜的採制栽培品多在夏秋間挖取4~6年生的根莖,(此時收采可得干品30~40%), 洗淨,除去地上莖及鬚根,剝去殘留鱗片, 橫切成長5~7cm的段節,晒乾。野生的多在5月以前採挖,此時雨量少, 易於乾燥。收購鮮品時,則將1~2年生的嫩根切下留作種苗;種子繁殖約需7~8年始能收穫。  

藥理作用

高良姜全身是寶

1.溫中止痛作用:高良姜水提物和醚提物能顯著對抗小鼠水浸應激潰瘍大鼠鹽酸損傷性潰瘍;水提物對小鼠胃腸道推進有明顯抑制,兩種提取物都能顯著對抗蓖麻油引起的腹瀉,其水提物還對番瀉葉引起的腹瀉有效。水提物有協同轉氨酶升高作用。兩種提取物對麻醉大鼠均有明顯利膽作用,醚提物作用較強。在熱極法和乙酸扭體試驗中,兩種提取物都有明顯鎮痛作用。 2.對微循環的影響:高良姜為芳香溫痛類中藥,對心絞痛具有快速止痛作用,對輕度使腎上腺素引起的微動脈血流停止或減慢有推遲作用。對管徑收縮時間有推遲作用。在對給腎上腺素10分鐘後使管徑有恢復作用(對照組繼續收縮),還有對微動脈輕度收縮作用。  

中藥化學成分

根莖含多種二苯基庚烷類化合物:薑黃素(curcumin),二氫薑黃素(dihydrocurcumin),六氫薑黃素(hexahydrocurcumin),八氫薑黃素(octahydrocurcumin),(1ξ)-1-羥基-1,7-雙(4-羥基-3-甲氧基苯基)-6-庚烯-3,5-二酮[(1ξ)-1-hydroxy-1,7-bis(4-hydroxy=-3-methoxyphenyl)-6-heptene-3,5-dione],(3R,5R)-1-(4-羥苯基)-7-苯基-3,5庚二醇[(3R,5R)-1-(4)-hydroxyphenyl]-7-phenylheptane-3,5-diol],5-羥基-7-(4-羥基-3-甲氧基苯基)-1-苯基-3-庚酮[5-hydroxy-7-(4-hydroxy-3-methoxyphenyl)-1-phenyl-3-heptanone],1,7-二苯基-4-庚烯-3-酮(1,7-diphenyl-hept-4-en-3-one),7-(4-羥基-3-甲氧基苯基)-1-苯基-4-庚烯-3-酮[7-(4-hydroxy-3-methoxyphenyl)-1-phenylhept-4-en-3-one],1,7-二苯基-5-羥基-3-庚酮(1,7-diphenyl-5-hydroxy-3-heptanone),7-(4-羥基-3-甲氧基苯基)-1-苯基-3,5-庚二酮,[7-(4-hydroxy-3-methoxyphenyl)-1-phenyl-3,5-heptadione],5-甲氧基-7-(4-羥基-3-甲氧基苯基)-1-苯基-3-庚酮[5-methoxy-7-(4-hydroxy-3-methoxyphenyl)-1-phenyl-3-heptanone],5-羥基-7-(4-羥苯基)-1-苯基-3-庚酮[5-hydroxy-7-(4-hydroxyphenyl)-1-phenyl-3-heptanone],7-(4-羥苯基)-1-苯基-4-庚烯-3-酮[7]-(4-hydroxyphenyl)-1-phenyl-4-hepten-3-one],5-甲氧基-7(4-羥苯基)-1-苯基-3-庚酮[5-methoxy-7-(4-hydroxyphenyl)-1-phenyl-3-heptanone],5-甲氧基-1,7-二苯基-3-庚(5-methoxy-1,k7-diphenyl-3-heptanone),表六氫薑黃素(epihexahydrocurcumin),5?-羥基-1,7-二苯基-3-庚酮[(5R)-hydroxy-1,7-diphenyl-3-heptanone],5(R)-羥基-7-(4-羥基-3-甲氧基苯基)-1-苯基-3-庚酮[5(R)-hydroxy-7-(4-hydroxy-3-methoxyphenyl)-1-phenyl-3-heptanone]。還含黃酮類化合物:高良姜素(galangin),槲皮素(quercetin),山柰酚(kaempferol),山柰素(kaempferide),異鼠李素(isorhamnetin),槲皮素-5-甲醚(quercetin-5-methylether),高良姜素-3-甲醚(galangin-3-methyl ether),還可能含有鼠李檸檬素(rhamnocitrin)及7-羥基-3,5-二甲氧基黃酮(7-hydroxy-3,5-dimethoxyflavone)。又含揮髮油,內有:桉葉素(1,8-cineole),丁香油酚(eugenol),彙報烯(pinene),蓽澄茄烯(cadinene),桂皮酸甲酯(methylcinnamate)。根尚含β-谷甾醇-β-葡萄糖甙(β-sitosterol-β-glucoside),豆甾醇葡萄糖甙(stigmasterol-β-glucoside),菜油甾醇葡萄糖甙(campestrol-β-glucoside)。  

各家論述

1. 楊士瀛:噫逆胃寒者,高良姜為要藥人蔘茯苓佐之,為其溫胃,解散胃中風邪也。

中國古代藥典上所記載的高良姜圖譜

2.《本草匯言》:高良姜,祛寒濕、溫脾胃之藥也。若老人脾腎虛寒,泄瀉自利,婦人心胃暴痛,因氣怒、因寒痰者,此藥辛熱純陽,除一切沉寒痼冷,功與桂、附同等。苟非客寒犯胃,胃冷嘔逆,及傷生冷飲食,致成霍亂吐瀉者,不可輕用。葉正華曰:古方治心脾疼,多用良姜。寒者,與木香肉桂砂仁同用至三錢。熱者,與黑山?川黃連白芍藥同用五六分,於清火藥中,取其辛溫下氣、止痛。若治脾胃虛寒之證,須與參、耆、半、術同行尤善,單用多用,辛熱走散,必耗沖和之氣也。

3.《本草新編》:良姜,止心中之痛,然亦必與蒼朮同用為妙,否則有愈有不愈,以良姜不能去濕故耳。

4.《本經逢原》:良姜。寒疝小腹掣痛,須同茴香用之:產後下焦虛寒瘀血不行,小腹結痛者加用之。

5.《本草求真》:良姜,同姜、附則能入胃散寒;同香附則能除寒祛郁。若傷暑泄瀉,實熱腹痛切忌。此雖與乾薑性同,但乾薑經炮經制,則能以去內寒,此則辛散之極,故能以辟外寒之氣也。

6.《本草正義》:良姜大辛大溫,潔古謂辛熱純陽,故專主中宮真寒重症;《別錄》獨以治胃冷氣逆,霍亂腹痛者,正以霍亂皆中氣大寒,忽然暴仆,俄頃之間,胸腹絞痛上吐下瀉,即四肢冰冷,面唇舌色淡自如紙,脈伏不見,冷汗如油,大肉陡削。良囪盛暑之時,乘涼欽冷,淚沒真陽,致中氣暴絕,見症如是之劇,甚者一、二時即已告斃,此非大劑溫熱;萬不能挽回垂絕之元陽。姜、附、吳藐、良姜、革菱之屬,均為此症必須要藥。惟近賢王孟英、陸九芝兩家,所論霍亂,皆主濕熱而言,且謂膠冷脈伏,即是熱深顧深之候,萬萬不可用四逆法者,此則當時見症之不同,蓋亦天時人事之變遷,固自有不可一概論者。此當以舌苔之既自與黃膩辨之,而所瀉所吐之物,一則清澈如水,一則穢氣惡濁,亦必確乎有憑,固不患臨症時之無所適從看也。pH藏器言止痢者,當以虛寒滑利言之,必非濕熱積滯之腸僻可知。甄權謂治腹內久冷氣痛,大明謂治轉筋、瀉痢,則即真寒之霍亂轉筋也。又謂治反胃,則胃中無火,食入反出之朝食葛吐,完谷清澈者也。蘇頌謂含塊咽津,治忽然噁心嘔清水,亦胃寒之症。瀕湖謂健脾胃、寬噎膈、破冷痹、除瘴瘧,皆以陰霾填塞者言。而胃燥津桔之噎膈,濕熱穢濁之瘴瘧,非可一概論矣。

7.《別錄》:主暴冷、胃中冷逆、霍亂腹痛。

8.《藥性論》:治腹內久冷,胃氣逆、嘔吐。治風,破氣,腹冷氣痛;去風冷痹弱,療下氣冷逆衝心,腹痛、吐瀉。

9.《本草拾遺》:下氣,益聲。煮作飲服之,止痢及霍亂。

10.《日華子本草》:治轉筋瀉痢,反胃嘔食,消宿食。

11.《本草圖經》:治忽心中惡,口吐清水者,取根如骰塊,含之咽津,逡巡即瘥;若(口中)臭亦含咽,更加草豆蔻為末,煎湯常飲之佳。

12.《珍珠囊》:溫通脾胃。

13.《滇南本草》:治胃氣疼,肚腹疼痛。

14.《綱目》:健脾胃,寬噎膈,破冷癖,除瘴瘧。

15. 姚可成《食物本草》:去白睛翳膜,補肺氣,益脾胃,元氣

16.《本草求原》:治腳氣欲吐,目卒赤,頭痛,風冷痹痛

17.《廣東中藥》:治寒疝濕痹。  

主治

1、霍亂吐瀉。用高良姜(炙令焦香)五兩,加酒一升,煮三、四沸,一次服完。

我國有關藥書對高良姜植物種屬的記載

2、腳氣欲吐(患腳氣病的人,容易發吐。日常生活,注意早餐多食,午餐少食,晚餐不食,或喝一點豉粥。有發吐感覺時,立即服藥)。用高良姜一兩,加水三升,煮成一升,一次服完。如急切間找不到高良姜,可以母姜一兩代替,清水煎服。療效較差,然亦有效。

3、心脾冷痛(按:即胃痛)。用高良姜四兩,切片,分成四份:一兩以陳米半合炒黃,去米;一兩以陳壁土半兩炒黃,去土;一兩以巴豆三十四個炒黃,去豆;一兩以斑蝥三十四個炒黃,去蝥。另取吳茱萸一兩,酒浸一夜後,同高良姜一起再炒,共研為末,以浸吳茱萸的酒調藥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五丸,空心服,薑湯送下。此方名「高良姜丸」。又方:高良姜三錢,五靈脂六錢,共研為末。每服三錢,醋湯調下。

4、養脾溫胃,去冷消痰寬胸下氣。用高良姜、乾薑等分,炮過,研細,加麵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五丸,飯後服,桔皮湯送下。妊婦忌服。

5、脾虛寒瘧(寒多熱少,不思飲食)。用高良姜(麻油炒)、乾薑(炮)各一兩,共研為末。每服五錢,以豬膽汁調成膏子,臨發病前,熱酒調服。又方:上方所制的藥末,加膽汁和丸,每服四十丸,酒送下。又方:高良姜、乾薑,半生半炮各半兩,穿山四三錢,共研為末。每服二錢,豬腎煮酒送下。

6、雙目突然紅痛。用小管吹高良薑末入鼻。使打噴嚏,紅痛即消。

7、風牙痛腫。用高良姜二寸、全蠍(焙)一枚,共研為末,擦痛處,吐出涎水,以鹽湯漱口。

附方:紅豆蔻,是高良姜的種子,辛、溫、無毒辣。功能溫中散寒、醒脾解酒,但脾、肺素有伏火的人,不宜用本品。又紅豆蔻最能動火傷目,使人流  

選方

①治卒心腹絞痛如刺,兩脅支滿,煩悶不可忍高良姜五兩,厚朴二兩,當歸桂心各三兩.上四味,以水升,煮取一升合,分服,日二。若一服痛止,便停,不須服,若強人為二服,劣人分服。(《千金方》高良薑湯)②養脾溫胃,去冷消痰,大治心脾疼病,寬胸下氣,進美飲食,療一切冷物所傷:良姜(去聲)、乾薑(炮)等分。上為末,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一丸,食後皮湯下。妊娠婦人忌服。(《局方》二姜丸) ③治心脾痛:高良姜、檳榔等分,各炒。上為細末,米調下。(《百選方》)④治心口一點痛,乃胃脘有滯或有蟲,多因惱怒及受寒起,遂致終身不瘥:高良姜(酒洗七次,焙,研)、香附子(洗七次,焙,研)。上二味,須要各焙、各研、各貯。如病因而得者,用高良姜二錢,香附末一錢;如病因怒而得者,用良姜一錢,香附末二錢,如因寒怒兼有者,用高良姜一錢分,香附末一錢五分,以米飲東加入薑汁一匙,鹽一撮,為服之。(《良方集腋》良附丸)⑤治霍亂吐痢腹痛:高良姜,火炙令焦香。每用五兩,破,以酒一升,煮取三、四沸,頓服。(《備急方》)⑥治霍亂嘔吐不止:高良姜(生銼)一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棗一枚(去核),煎至五分,去滓,用水沉冷,頓服。(《聖濟總錄》冰壺湯)⑦治諸寒瘧疾:良姜、白姜各等分。二味火上煅,留性,為末。每服三錢,雄豬膽一個,水一盞,溫和膽汁調下。(《續本事方》)⑧治風牙疼痛,不拘新久,亦治腮頰腫痛:良姜一塊(約二寸),全蠍一枚(瓦上焙乾)。上為末。以手指點藥,如齒藥用,須擦令熱徹,須臾吐出少涎,以鹽湯漱口。(《百選方》逡巡散)  

動植物形態

高良姜,多年生草本,高30-110cm。根莖圓柱狀形,橫生,棕紅色,直徑1-1.5cm,具節,節上有環形膜質鱗片,節上生根。莖叢生,直立。葉無柄或近無柄;葉片線狀披針形,長15-30cm,寬1.5-2.5cm,先端漸尖或尾尖,基部漸窄,全緣,兩面無毛;葉鞘開放,抱莖,具膜質邊緣;吉舌膜質,長2-3cm,不開裂。總狀花序頂生,直立,長6-15cm,花序軸絨毛;花萼筒狀,管長8-14mm,先端不規則3淺圓裂;花冠管漏斗狀,長約1cm,花冠裂片3,長圓形,唇瓣卵形,白色而有紅色條紋,長約2cm;側生退化雄蕊錐狀;發育雄蕊1,長約1.6cm,生於花冠管喉部上方;子房3室,密被絨毛,花柱細長,基部下方具2個合生的圓柱形蜜腺,柱頭2唇狀。蒴果球形,不開裂,直徑約1.2c m,被絨毛,熟時橙紅色。種子具假種皮,有鈍稜角,棕色。花期4-9月,果期8-11月。  

藥用植物栽培

生物學特性,喜溫暖潤氣候。宜選擇土層深厚、肥沃疏鬆、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栽培。

栽培技術,用分株繁殖法。3-4月,從母株旁挖取帶嫩芽的根莖,每株帶4-5個芽,按行株距2m×1m開穴,穴寬20-25cm,深15-20cm,進行移栽,栽後填土,壓緊,澆水。

田間管理,每年中耕除草2-3次,追施人畜糞水2-3次。  

炮製方法

揀淨雜質,水洗,稍浸,撈出,潤透,切片,晾乾。《綱目》:高良姜,紅豆蔻,並宜炒過入藥,亦有以姜同吳茱萸、東壁土炒過入藥用者。  

生藥材鑒定

性狀鑒別,根莖圓柱形,多彎曲,有分枝,長4-9cm,直徑1-1.5cm。表面棕紅色或暗褐色,有細密縱皺紋及灰棕色波狀環節,節間長0.5-1cm,下面有圓形根痕。質堅韌,不易折斷,斷麵灰棕色或紅棕色,纖維,內皮層環較明顯,散有維管束點痕。氣香,味辛辣。

以分枝少、色紅棕、香氣濃、味辣得為佳。

顯微鑒別,根莖橫切面:表皮細胞略切向延長,外壁增厚。皮層中葉跡維管束較多,外韌型,較中柱維管束大;內皮層明顯。中柱散有多數外韌型維管束,近內皮層處維管束較小而密,幾連成環狀;維管束鞘纖維成環,壁厚,非木化和微木化。薄壁組織中散有多數分泌細胞,內含黃色或紅棕色樹脂狀物;薄壁細胞充滿澱粉粒。

粉末特徵:紫棕色。①澱粉粒單粒棒槌形、腎形、長橢圓形、菱角形或長卵形,長24-44(-93)μm,直徑8-27μm,臍點點狀、短縫狀或三叉狀,偏於一端或位於中部,層紋不明顯或隱約可見;復粒由2-8分粒組成,偶見半復粒。②分泌細胞破碎,完整者類圓形或橢圓形,直徑40-48μm,壁稍厚,有紋孔,胞腔含橙紅色或棕紅色樹脂狀物。③薄壁細胞壁稍厚,有類圓形紋孔;偶見細小草酸鈣方晶。④梯紋、網紋及螺紋導管直徑18-56μm。此外,有纖維及多角形鱗葉表皮細胞。有時可見根的內皮層細胞,常單個散在,狹長形,末端平截或稍尖突,長120-200μm,直徑22-27μm,壁三邊甚厚,一邊薄,也有四面均勻增厚,非木化,也溝明顯。

參看

關於「高良姜」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