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減補中益氣湯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目錄

溫病條辨》卷二:加減補中益氣湯

【處方】 人蔘6克 黃耆6克 廣皮3克 炙甘草3克 歸身6克 炒白芍9克 防風1.5克 升麻0.9克

【功效與作用】 補氣昇陽。治氣虛下陷,門戶不藏,下利不止。

【用法用量】 用水8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三次溫服

【摘錄】 《溫病條辨》卷二

《方症會要》卷二:加減補中益氣湯

【處方】 人蔘、黃耆、白朮當歸、升麻、陳皮青皮烏梅柴胡甘草

【功效與作用】 久瘧,間1-3日發,人虛不可用截法者。

【用法用量】 加生薑2片,大棗2枚,水煎服。

【摘錄】 《方症會要》卷二

《葉氏女科》:加減補中益氣湯

【處方】 人蔘3錢,黃耆(蜜炙)1錢,白朮(蜜炙)1錢,白芍(酒炒)1錢,當歸身(酒洗)1錢,川芎1錢,陳皮1錢,柴胡7分,白芷7分,茯苓7分,黃柏(酒炒)7分,知母(酒炒)7分,生地黃7分,炙甘草5分。

【功效與作用】 崩漏經亂,經用四物湯十灰丸地黃湯,崩漏既止,里熱已除,宜補氣血者。

【用法用量】 加生薑3片,大棗2枚,水2鍾,煎7分,食前服

【摘錄】 《葉氏女科》

醫便》卷二:加減補中益氣湯

【處方】 人蔘1錢半(去蘆),黃耆1錢半(蜜炙),白朮1錢,當歸1錢(酒洗),草(炙)7分,陳皮8分,升麻5分,柴胡5分,加半夏1錢2分,黃柏8分,茯神1錢2分,棗仁1錢2分,貝母1錢2分,甘枸杞1錢2分。

【功效與作用】 飲食勞力,讀書刻苦,勤政傷神,飢飽失時,症類瘧狀,發熱頭疼惡寒,身強體痛,苦勞極復感風寒,則頭疼如破,全似外感傷寒之症,誤表傷正者。

【用法用量】 加生薑3片,大棗1枚,水2鍾,煎8分,食遠服。或加黃柏5分。如身大熱,只1服,氣和微汗而愈。

夏月神短,加麥門冬五味子口乾,加葛根;身刺痛乃少血,加當歸;頭痛,加川芎、蔓荊子頭頂痛,加藁本細辛,諸頭痛並用此四味;有痰加半夏、生薑;咳嗽,春加川芎、佛耳草,夏加黃芩、麥門冬、五味子,秋加黃芩、麻黃、金佛草,冬加款冬花馬兜鈴久嗽,乃肺中伏火,去參、耆;飲食不下,乃胃中有寒,或氣滯,春加青皮、陳皮、木香,冬加益智仁草豆蔻仁,夏加芩、連,秋加檳榔砂仁心下痞,加枳實黃連白芍藥腹脹,加枳實、木香、砂仁、厚朴,天寒,加姜、桂;腹痛,加白芍藥、炙甘草,有寒,加桂心,夏月加黃芩、甘草、芍藥,冬加半夏、益智仁、草豆蔻;脅痛,加砂仁、柴胡、甘草、白芍藥;如臍下痛,加熟地黃,不止乃是寒,加官桂;腳軟,加黃柏、防己

【摘錄】 《醫便》卷二

萬氏女科》卷一:加減補中益氣湯

【處方】 人蔘2錢,白朮2錢,黃耆(炙)7分,柴胡7分,炙草5分,歸身1錢,白芍1錢,川芎1錢,陳皮1錢,神曲(炒)5分,麥芽(炒)5分。

【功效與作用】 固脾胃損傷血枯經閉不行者。

【用法用量】 生薑、大棗為引。更宜服前參術大補丸烏雞丸。以經行為度。

【摘錄】 《萬氏女科》卷一

《玉案》卷二:加減補中益氣湯

【處方】 人蔘、黃耆、當歸、生地、川芎、柴胡、陳皮、甘草、細辛、羌活、防風、白朮。

【功效與作用】 勞力傷寒,頭痛發熱惡寒,但微渴自汗,身腿酸軟無力,此內傷氣血,外感風寒故也。

【用法用量】 加生薑、大棗、蔥,水煎,溫服。

元氣不足,加升麻少許;咳嗽,加杏仁;汗不止,去細辛,加芍藥;胸中煩熱,加山梔竹茹乾嘔,加薑汁炒半夏;胸中飽悶,去生地、甘草、黃耆、白朮,加枳殼桔梗;痰盛,去防風、細辛、加瓜蔞仁、貝母;腹痛,去耆、術,加芍藥、乾薑

【摘錄】 《玉案》卷二

《醫門八法》卷三:加減補中益氣湯

【處方】 潞党參5錢,炙口耆3錢,炙甘草2錢,炙升麻1錢,當歸身3錢(炒),熟地黃3錢,醋白芍2錢,烏梅肉3個(去核)。

【功效與作用】 年老虛弱之人,氣虛不能收攝,小便煩數,滴瀝不止。

【摘錄】 《醫門八法》卷三

《醫門八法》卷三:加減補中益氣湯

【處方】 党參3錢,白朮1錢,黃耆2錢(蜜炙),炙甘草1錢,當歸身2錢(微炒),升麻5分(蜜炙),熟地3錢,烏梅肉3個(去殼),山萸肉2錢(炒)。

【功效與作用】 疝氣,小腹脹痛牽連睾丸

【用法用量】 生薑3片,大棗2枚為引。

【摘錄】 《醫門八法》卷三

《醫門八法》卷四:加減補中益氣湯

【處方】 党參5錢,炙耆5錢,炙草1錢,歸身5錢(炒),升麻1錢(蜜炙),烏梅5個(去核)。

【功效與作用】 補氣,斂肝。主產後血崩,新血暴注血脫氣陷者。

【摘錄】 《醫門八法》卷四

《醫門八法》卷四:加減補中益氣湯

【處方】 党參3錢,炙耆3錢,炙草1錢,歸身3錢(炒),熟地3錢,白芍3錢(醋炒),烏梅3個,炙升麻1錢。

【功效與作用】 小兒陽虛瀉痢,久而氣脫者。

【用法用量】 生薑3片為引。

【摘錄】 《醫門八法》卷四

《實用正骨學》:加減補中益氣湯

【處方】 黃耆、白朮、陳皮、升麻、柴胡、人蔘、甘草、當歸身、茯苓、熟地、破故紙牛膝杜仲(分量隨症酌用)。

【功效與作用】 骨傷後,身體虛弱,中氣不足,腰膝疼痛。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錄】 《實用正骨學》

中醫婦科治療學》:加減補中益氣湯

【處方】 黃耆3錢,党參3錢,白朮2錢,陳皮2錢,升麻1錢,柴胡1錢,阿膠(沖化)2錢,焦艾2錢,甘草1錢。

【功效與作用】 補氣安胎。主平素體質不強,妊娠4-5月,忽然腰酸腹脹,或有下墜感,精神疲乏胎動不安陰道有少許出血脈滑無力,屬氣虛下陷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

大便薄,胃納不佳,加砂仁2錢,扁豆4錢。

【摘錄】 《中醫婦科治療學》

《程松崖眼科》:加減補中益氣湯

【處方】 黃芩2錢,柴胡3分,陳皮8分,茯苓2錢,升麻3分,枸杞1錢,川芎8分,炙甘草5分,白朮1錢,歸身1錢。

【功效與作用】 氣虛,眼胞下墜,視物不明,目無紅腫疼痛者。

【摘錄】 《程松崖眼科》

醫林繩墨大全》卷四:加減補中益氣湯

【處方】 人蔘2錢,黃耆(蜜炙)1錢5分,當歸身1錢5分,麥冬1錢5分,陳皮(去白)5分,炙甘草5分,柴胡5分,白朮(去蘆,去皮)6分,北五味子(大顆者,研碎)9粒。

【功效與作用】 內傷挾外感,發汗後體虛甚者。

【用法用量】 加生薑1片,好膠棗1枚,洗淨同煎。

【摘錄】 《醫林繩墨大全》卷四

《萬氏家抄方》卷六:加減補中益氣湯

【處方】 黃耆(炙)、人蔘、白朮(炒)、陳皮、枳實、青皮、木香、麥芽(炒)、神曲(炒)、黃連(炒)、甘草。

【功效與作用】 傷食而熱。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錄】 《萬氏家抄方》卷六

《醫門八法》卷三:加減補中益氣湯

【處方】 党參5錢,白朮1錢(炒),黃耆3錢(炙),炙甘草1錢,當歸身5錢(炒),升麻1錢(炙),生地5錢,烏梅肉3個。

【功效與作用】 痔證已成,隨肛脫出,累累然如珠貫穿,不能收復,血水常洗,痛如火炙,虛熱相兼者。

【摘錄】 《醫門八法》卷三

《醫門八法》卷二:加減補中益氣湯

【處方】 党參3錢,口耆3錢(炙),炙升麻1錢,炙甘草1錢,歸身3錢(炒),熟地3錢,烏梅3個(去骨),醋白芍3錢。

【功效與作用】 噤口痢由於陰虧血少,肝燥克脾,痢而兼嘔,飲食不能入腹,服獨梅湯後,嘔止而痢不止者。

【用法用量】 生薑3片,大棗2枚為引。

【摘錄】 《醫門八法》卷二

濟陽綱目》卷三十七:加減補中益氣湯

【處方】 黃耆、人蔘、甘草、陳皮、當歸、白朮、升麻、柴胡、黃連、枳實、芍藥。

【製法】 上銼1劑。

【功效與作用】 內傷勞疫,濁氣上泛,清氣下陷,虛痞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

便秘,加大黃;嘔吐,加黃連、生薑、陳皮;冬月加黃連、丁香

【摘錄】 《濟陽綱目》卷三十七

胎產心法》卷下:加減補中益氣湯

【處方】 補中益氣湯去升麻,加葛根、制半夏、茯苓、麩炒枳殼。

【功效與作用】 產後右脅痛

【用法用量】 生薑為引。

【摘錄】 《胎產心法》卷下

傅青主女科》卷下:加減補中益氣湯

【處方】 人蔘5錢,黃耆3錢(生用),柴胡1錢,甘草1分,當歸3錢(酒洗),白朮5錢(土炒),茯苓1兩,升麻3分,陳皮3分。

【功效與作用】 妊娠5月,脾肺氣虛,肢體倦怠,飲食無味,先兩足腫,漸至頭面遍身俱腫。

【用法用量】 水煎服。

【各家論述】 補中益氣湯原為升提脾肺之氣,血非氣不生,補氣即所以生血。今濕氣乘脾肺之虛而相犯,未便大補其血,恐陰太盛而招陰也。只補氣而助以利濕之品,則氣升而水尤易散,血亦隨之而生矣。重用茯苓一兩為君,於補氣之中,雖曰滲濕,而仍是健脾清肺之意。且凡利水之品,多是耗氣之藥,而茯苓與參術合用,實補多於利,所以重用之以分濕邪,即以補氣血耳。

【摘錄】 《傅青主女科》卷下

易氏醫案》:加減補中益氣湯

【處方】 人蔘1錢,黃耆8分,歸身8分,陳皮6分,白朮8分,甘草5分,澤瀉6分,黃柏5分,牡丹皮6分。

【功效與作用】 潮熱病。每日申西2時身發寒熱,初以微寒,即作大熱而躁,躁甚如狂,過此2時,平復無恙,惟小便赤黃而澀。往時一有心事,夜即夢遺,左尺脈浮中沉取之皆洪數有力,余部皆平。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錄】 《易氏醫案》

醫略六書》卷二十六:加減補中益氣湯

【處方】 人蔘1錢半,黃耆3錢(蜜炙),白朮3錢(制),升麻5分,當歸3錢,柴胡5分,白芍1錢半(炒),龍骨3錢(煅),牡蠣3錢(煅),熟地5錢。

【功效與作用】 陰中挺出,脈軟者。

【用法用量】 水煎,去滓溫服。

【各家論述】 氣血大虛,元氣不能收攝於下,故陰中挺出。熟地滋陰補血,人蔘補氣扶元,黃耆補中益氣,白朮培土益脾,當歸養血脈以榮經,白芍斂肝陰以和血,升麻升陽明清氣,柴胡升少陽清氣,龍骨澀精秘氣,牡蠣澀精固陰。水煎溫服,使氣陰內充,則清陽不復下陷,而陰挺自收也。

【摘錄】 《醫略六書》卷二十六

壽世保元》卷四:加減補中益氣湯

【處方】 黃耆(蜜炒)1錢,人蔘1錢,白朮(去油蘆,炒)1錢5分,當歸(酒洗)1錢,白茯苓(去皮)1錢,陳皮6分,白芍(酒炒)1錢,蓮肉1錢,懷山藥1錢,甘草(炙)3分半。

【製法】 上銼。

【功效與作用】 虛勞發熱,口乾咳嗽,吐痰喘急,自汗,四肢睏倦無力,不思飲食,大便泄瀉,肚腹膨脹而腫,六脈浮數無力。

【用法用量】 加生薑、大棗、水煎服。

痰盛,加姜制半夏;嗽甚,加五味子;口渴,加麥門冬,腹脹,加厚朴(姜炒);胸痞,加枳實(麩炒);泄瀉,加炒黑乾薑,嘔吐,加姜炒半夏;腫滿,加豬苓、澤瀉、木通;憎寒發熱,加柴胡;元氣下陷,加升麻;元氣虛憊,加熟附子、肉桂

【摘錄】 《壽世保元》卷四

《壽世保元》卷三:加減補中益氣湯

【處方】 黃耆(蜜水炒)1錢半,人蔘1錢,白朮(去蘆,炒)1錢半,白茯苓(去皮)1錢,陳皮7分,柴胡5分,當歸(酒炒)1錢,半夏(泡,薑汁炒)7分,山楂肉5分,枳實(麩炒)5分,厚朴(薑汁炒)7分,甘草(炙)4分。

【製法】 上銼1劑。

【功效與作用】 症瘕積聚,諸醫攻擊太過,以致面黃肌瘦,四肢睏倦,不思飲食。

【用法用量】 加生薑3片,大棗1枚,水煎,溫服。

【摘錄】 《壽世保元》卷三

《壽世保元》卷三:加減補中益氣湯

【處方】 補中益氣湯去柴胡,加白芍(炒)、澤瀉、木香、砂仁、白豆蔻地榆、御米殼(醋炒)3分。

【功效與作用】 下痢赤白,膿血相雜,腹痛里急後重,晝夜無度,日久不愈,不能起床,不思飲食,疲勞之甚,或服寒涼峻利太過者。

【摘錄】 《壽世保元》卷三

《壽世保元》卷二:加減補中益氣湯

【處方】 補中益氣東加柴胡8分,升麻1錢(蜜炒),白芍2錢(酒炒),桂枝8分,酸棗仁2錢(炒),熟附8分,麻黃根8分,浮小麥3錢,倍加黃耆。

【功效與作用】 傷寒誤投攻擊發表之藥過多,發得表虛上氣喘急,口乾不食,肢體昏沉,冷汗大出,以致亡陽

【摘錄】 《壽世保元》卷二

魯府禁方》卷二:加減補中益氣湯

【處方】 黃耆2錢(炒),人蔘4錢,白朮3錢(土炒),當歸1錢,白芍1錢(酒炒),陳皮7分,柴胡5分,升麻3分,黃芩(酒炒)3分,黃連(姜炒)5分,木香3分,砂仁4分,茯苓5分,甘草5分。

【製法】 上銼1劑。

【功效與作用】 補元氣,健脾胃、養心血,平肝火,清濕熱,消膨脹。主

【用法用量】 加生薑3片,大棗1枚,水2鍾,煎至1鍾,溫服。人蔘4錢,服3劑後,每劑只用3錢,又服5劑後,只用2錢;黃耆服至30劑後,渾身不癢去之;升麻服至20劑後去之。

【摘錄】 《魯府禁方》卷二

古今醫鑒》卷七:加減補中益氣湯

【處方】 補中益氣東加木香、大附子、麥門冬、防風、羌活、烏藥

【功效與作用】 氣虛手足麻木

【摘錄】 《古今醫鑒》卷七

《保命歌括》卷二十二:加減補中益氣湯

【處方】 白朮1錢,白芍1錢,黃耆5分,人蔘5分,當歸7分,粟殼(醋炒)3分,甘草(炙)3分,木香3分,白豆蔻3分,升麻3分,陳皮1錢,地榆5分,縮砂5分,澤瀉5分。

【功效與作用】 下痢已久,不能起床,不食,瘦弱之甚者。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水1盞半,煎1盞,去滓溫服。

【摘錄】 《保命歌括》卷二十二

《濟陽綱目》卷三:加減補中益氣湯

【處方】 黃耆、人蔘、白朮、甘草(炙)、陳皮、當歸、芍藥、黃柏、麥門冬(去心)、五味子。

【製法】 上銼。

【功效與作用】 注夏陰虛,元氣不足,夏初春末頭痛腳軟,飲食少,體熱者。

【用法用量】 水煎,空心溫服。

挾痰,加半夏、薑汁。

【摘錄】 《濟陽綱目》卷三

《保命歌括》卷五:加減補中益氣湯

【處方】 白朮1錢,黃耆5分,人蔘5分,甘草2分,白芍2分,黃連2分,桑白皮2分。

【功效與作用】 四肢發熱煩躁口苦咽干,喘嗽有痰。

【用法用量】

痰喘,去參,加半夏、生薑。

【摘錄】 《保命歌括》卷五

中藥方專題

參看中藥方劑主頁面。

按功效分類的常用方劑

解表劑清熱劑瀉下劑祛風濕劑祛濕利水劑溫里劑理氣劑消導劑驅蟲劑止血劑活血劑化痰止咳平喘劑安神劑熄風劑開竅劑補益劑固澀劑

中藥方大全 按拼音查詢

點擊字母查看完整藥方列表:

附:中藥材大全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相關頁面

本草圖書


中藥相關電子書

關於「加減補中益氣湯」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