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神湯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目錄

明.方賢著《奇效良方》:茯神湯

【處方】 茯神(去木.四兩)、獨活(四兩)、黃蓍(五兩)、遠志(去心.五兩)、防風(五兩)、生薑(三兩)、甘草(一兩)、人蔘(一兩)、當歸(一兩)、牡蠣(煅.一兩)、白朮(一兩)、蓯蓉(一兩)、附子(一兩)

【功效與作用】 治風眩倒,屋轉吐逆,惡聞人聲。

【用法用量】 以澇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服五合,一日夜盡。

【摘錄】 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備急千金要方》卷十三:茯神湯

【處方】 茯神 獨活各12克 黃耆 遠志 防風各15克 生薑9克 甘草 人蔘 當歸 牡蠣 白朮 蓯蓉 附子各6克

【製法】 上十三味,嘆咀。

【功效與作用】 治風眩,吐逆,惡聞人聲。

【用法用量】 以勞水1.2升,煮取600毫升。每服100毫升,一晝夜服盡。

【摘錄】 《備急千金要方》卷十三

醫學入門》卷七:茯神湯

【處方】 茯神1錢半,白朮1錢,當歸1錢,酸棗仁8分,人蔘5分,黃耆5分,黃柏5分,甘草2分。

【功效與作用】 神不守舍

【用法用量】 加燈心,水煎,先用硃砂末兩分點舌上,後以此湯送下。

【摘錄】 《醫學入門》卷七

《顧氏醫徑》卷五:茯神湯

【處方】 茯神、棗仁、芍藥、綿耆、人蔘、半夏、廣皮、生薑。

【功效與作用】 小兒善驚易悸,觸事易驚,膽虛涎冷者。

【摘錄】 《顧氏醫徑》卷五

《得效》卷三:茯神湯

【處方】 人蔘2兩,麥門冬(去心)2兩,山藥2兩,前胡1兩,熟地黃(洗,酒拌炒)1兩,枳殼(去瓤,麩炒)3分,遠志(甘草水煮,去心,薑汁拌炒)3分,白茯苓1兩半,茯神1兩半,半夏(湯洗7次)1兩,黃耆(炙)1兩,甘草半兩。

【製法】 上為散。

【功效與作用】 喜怒憂思悲恐驚所感,臟氣不行,郁而生涎,結為飲,隨氣上逆,伏留陽經,心中忪悸,四肢緩弱,翕然面熱,頭目眩冒,如欲搖動。

【用法用量】 每服4錢,流水盞半,生薑5片,秫米1撮煎,食前服

【摘錄】 《得效》卷三

活幼心書》卷下:茯神湯

【處方】 茯神(去皮木根)1兩,人蔘(去蘆)半兩,甘草(炙)2錢,當歸(去蘆尾,酒洗)半兩。

【功效與作用】 心氣不足,虛而驚悸,日常煩哭及嬰孩生下,羸瘦多驚。驚汗,時時冷汗微出,髮根如貫珠,面額上濈濈然。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2錢,水1盞,煎至7分,溫服,不拘時候,子母同服。

微熱煩躁,加麥門冬(去心)同煎。

【摘錄】 《活幼心書》卷下

普濟方》卷一○二:茯神湯

【處方】 茯神5兩,甘草(炙)1兩,桂心1兩,龍骨3兩,麥門冬(去心)3兩,防風3兩,牡蠣(熬)3兩,遠志(去心)3兩,大棗20個(擘)。

【製法】 上切。

【功效與作用】 驚勞失志

【用法用量】 以水8升,煮取2升,分為3服,日2次。

【注意】 忌海藻菘菜、生蔥、酢物。

【摘錄】 《普濟方》卷一○二

《普濟方》卷三七七:茯神湯

【處方】 茯神1兩,綿黃耆1兩,獨活1兩,羚羊角(屑)1兩,防風1兩,肉桂半兩,桔梗半兩,甘草(微多)半兩,麻黃(去根節)半兩。

【製法】 上為細末。

【功效與作用】 風癇,身體壯熱不除,精神恍惚

【用法用量】 每服半錢,用水1小盞,加荊芥乳香各少許,煎5分,去滓溫服。

【摘錄】 《普濟方》卷三七七

《準繩.類方》卷六:茯神湯

【處方】 茯神(去皮)1錢半,遠志(去心)1錢2分,酸棗仁(炒)1錢2分,石菖蒲1錢,人蔘1錢,白茯苓1錢,黃連8分,生地黃8分,當歸1錢(酒洗),甘草4分。

【功效與作用】 欲心太熾,思想大過,夢泄不禁,夜臥不安,心驚。

【用法用量】 水2鍾,加蓮子7枚,捶碎,煎8分,食前服。

【摘錄】 《準繩.類方》卷六

聖濟總錄》卷三十一:茯神湯

【處方】 茯神(去木)3分,犀角屑1兩,龍齒1兩,升麻半兩,麥門冬(去心,焙)1兩,玄參(堅者)半兩,竹茹1兩,芍藥3分,馬牙消1兩半。

【製法】 上為粗末。

【功效與作用】 傷寒後,心熱煩悶,睡多驚悸。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煎至5分,去滓,下地黃汁1合,攪勻,食後溫服。

【摘錄】 《聖濟總錄》卷三十一

《聖濟總錄》卷四十一:茯神湯

【處方】 茯神(去木)1兩,黃耆(銼)1兩,麥門冬(去心)1兩,栝樓根1兩,生乾地黃(洗,切,焙)3兩,酸棗仁(炒)半兩,羌活(去蘆頭)半兩,葛根(銼)半兩,羚羊角(鎊屑)半兩。

【製法】 上為粗末。

【功效與作用】 肝臟實熱,風氣上攻煩渴。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水1盞半,煎至1盞,去滓,食後溫服。

【摘錄】 《聖濟總錄》卷四十一

《聖濟總錄》卷六十一:茯神湯

【處方】 茯神(去木)1兩,酸棗仁(炒)1兩,人蔘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半兩,乾薑(炮)1分。

【製法】 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功效與作用】 奸黃。病人向明臥多,愛索鞋擬起,身體全冷,肉色蒼黑,睡中啼泣,或狂言妄語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水1盞半,煎至7分,去滓,食前溫服。先烙手心,次烙第3指間,又灸1-7壯,次烙氣海上脘、人中、神庭穴,不愈,灸背心,下廉穴100壯。

【注意】 無心腫腳腫,驀回窺人者宜服本方。

【摘錄】 《聖濟總錄》卷六十一

《聖濟總錄》卷八十七:茯神湯

【別名】 茯神散

【處方】 茯神(去木)1兩半,麥門冬(去心,焙)1兩半,柴胡(去苗)1兩半,黃連(去須)1兩半,貝母(去心,焙)1兩半,秦艽(去苗土)1兩,檳榔(銼)2兩,甘草(炙,銼)1兩。

【製法】 上為粗末。

【功效與作用】 風勞咳嗽,心躁煩熱,驚悸,鼻塞咽干唇腫口瘡胸滿少睡,手臂及腰腳疼。

【用法用量】 茯神散(原書卷九十)。

【摘錄】 《聖濟總錄》卷八十七

《聖濟總錄》卷九十:茯神湯

【處方】 茯神(去木)1兩,人蔘1兩,酸棗仁(炒,去皮,別研)5兩。

【製法】 上為粗末。

【功效與作用】 虛勞煩躁,不得睡。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以水1盞,加生薑半分(拍碎),煎至7分,去滓,空腹溫服,日2次,夜1次。

【摘錄】 《聖濟總錄》卷九十

《聖濟總錄》卷九十三:茯神湯

【處方】 茯神(去木)1兩,人蔘1兩,遠志(去心)1兩,甘草(炙,銼)1兩,當歸(切,焙)1兩,陳橘皮(去白,焙)1兩,龍齒1兩,熟乾地黃(焙)1兩,五味子1兩半,麥門冬(去心,焙)1兩半,桂(去粗皮)1兩半,黃耆(銼)2兩。

【製法】 上為粗末。

【功效與作用】 補五臟。主傳屍骨蒸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水2盞,加大棗7個(擘破),生薑5片,煎至1盞,去滓,空心溫服,日3次。先服麝香散,取蟲後服本方。

【摘錄】 《聖濟總錄》卷九十三

《證治寶鑒》卷七:茯神湯

【處方】 茯神、遠志、棗仁、石菖蒲、人蔘、茯苓、黃連、生地、當歸、甘草、蓮子。

【功效與作用】 遺精

【摘錄】 《證治寶鑒》卷七

《聖濟總錄》卷—一二:茯神湯

【處方】 茯神(去木)半兩,山芋半兩,遠志(去心)半兩,肉蓯蓉(酒浸,去皴皮,切,焙)半兩,地骨皮半兩,蔓荊實半兩,青箱子半兩,羚羊角(鎊)半兩,甘草(炙)半兩,人蔘3分,甘菊花3分。

【製法】 上為粗末。

【功效與作用】 眼昏暗,將成青盲。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煎至7分,去滓,食後、臨臥服,日2次。

【摘錄】 《聖濟總錄》卷—一二

《醫統》卷二十三:茯神湯

【處方】 茯神(去心)1錢,酸棗仁(炒,研)1錢,人蔘1錢,當歸1錢,麥門冬(去心)8分,五味子15粒,芍藥6分,生地黃6分,川芎6分,陳皮6分,山梔仁(炒)6分,甘草6分。

【功效與作用】 勞心思慮,傷損精神,頭眩目昏心虛氣短,驚驚煩熱

【用法用量】 上藥以水1鍾半,加生薑3片,煎8分,溫服。

【摘錄】 《醫統》卷二十三

《溫氏經驗良方》:茯神湯

【處方】 茯神1錢半,丹參1錢,龍骨1錢(煅),阿膠1錢,當歸2錢,甘草1錢,党參1錢半,大棗3個,赤小豆1錢。

【製法】 上為細末。

【功效與作用】 曾傷三月胎者。

【用法用量】 每服1錢,早、晚用黃芩5分,艾葉3分,煎水沖泡,去滓服。

【摘錄】 《溫氏經驗良方》

《千金》卷三:茯神湯

【處方】 茯神4兩,人蔘3兩,茯苓3兩,芍藥1兩,甘草1兩,當歸1兩,桂心1兩,生薑8兩,大棗30個。

【功效與作用】 產後忽苦,心中沖悸,或志意不定,恍恍惚惚,言語錯謬,心虛。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以水1斗,煮取3升,去滓,分服,日3次。

【摘錄】 《千金》卷三

不知醫必要》卷三:茯神湯

【處方】 党參(去蘆)1錢5分,茯神2錢,生地1錢,當歸1錢,菖蒲1錢,遠志(去心)5分,黃連3分,炙草4分。

【功效與作用】 欲心太熾而夢遺者。

【用法用量】 加去心蓮子7粒,水煎服。

【摘錄】 《不知醫必要》卷三

《證因方論集要》卷一:茯神湯

【處方】 茯神(去木)、羚羊角(鎊片)、北沙參、棗仁(炒)、玉竹、五味子、遠志(去心)、龍骨。

【功效與作用】 煎厥

【各家論述】 目盲不可以視,肝精不交於陽也,以玉竹、羚羊角、北沙參、棗仁涼肝熱,救陰精;耳閉不可以聽,腎精不承於陽也,以遠志通調腎經不足之氣,五味子收攝腎經耗散之精,茯神、龍骨收肝腎散漫之陽,補救陰陽

【摘錄】 《證因方論集要》卷一

《會約》卷十三:茯神湯

【處方】 石菖蒲(炒)8分,山藥1錢2分,茯神1錢5分,遠志(去心)8分,棗仁1錢,茯苓1錢,生地1錢,當歸1錢2分,甘草4分,蓮子7粒(捶碎,去心),黃連8分。

【功效與作用】 慾火太熾,相火甚而夢遺心悸

【用法用量】 水煎,食前服。

【摘錄】 《會約》卷十三

《準繩.幼科》卷四:茯神湯

【處方】 生地、當歸、甘草、白芍藥、茯神、遠志、桔梗。

【功效與作用】 霜橋印跡。小兒未痘之前,火烙臉赤,眼睛直豎,手足撒搐,口燥譫語驚厥屢次,不數日而痘隨形焉。

【用法用量】 加燈草、生薑,水煎服。

【注意】 禁用硃砂、金石。

【摘錄】 《準繩.幼科》卷四

《聖濟總錄》卷—一○:茯神湯

【處方】 茯神(去木)1兩,赤芍藥1兩,葛根(銼)1兩,升麻1兩半,地骨皮(銼)1兩半,黃芩(去黑心)1兩半,大黃(銼,炒)1兩。

【製法】 上為粗末。

【功效與作用】 斑瘡入眼。

【用法用量】 每服4錢匕,水1盞半,煎至4分,去滓溫服,食後、臨臥各1次。

【摘錄】 《聖濟總錄》卷—一○

《聖濟總錄》卷一八○:茯神湯

【處方】 茯神(去木)1兩,栝樓根1兩,麥門冬(去心)1兩,黃耆(銼)1兩半,生乾地黃(洗,焙)3兩,酸棗仁(炒)半兩,羌活(去蘆頭)1分,葛根(銼)1分,羚羊角(鎊)1分。

【製法】 上為粗末。

【功效與作用】 小兒腦熱鼻干無涕。

【用法用量】 每服1錢匕,水7分,浸藥良久,煎至4分,去滓溫服,日3次,食後良久。

【摘錄】 《聖濟總錄》卷一八○

《聖濟總錄》卷一五○:茯神湯

【處方】 茯神(去木)2兩,蔓荊實(去白皮)2兩,赤茯苓(去黑皮)2兩,枳殼(去瓤,麩炒)2兩,麻黃(去根節)1兩半,防風(去叉)1兩,黃芩(去黑心)1兩,芎藭1兩,石膏(碎)1兩,羌活(去蘆頭)1兩,獨活(去蘆頭)1兩,甘草(炙)1兩。

【製法】 上為粗末。

【功效與作用】 婦人血風,頭目昏眩,身體疼痛,心忪煩躁,手足心熱,傷寒。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加生薑5片,薄荷5葉,同煎至7分,去滓熱服

【摘錄】 《聖濟總錄》卷一五○

《聖濟總錄》卷一五○:茯神湯

【處方】 茯神(去木)1兩,麥門冬(去心,焙)1兩,人蔘1兩,龍齒(去土)1兩,升麻1兩,石膏(捶碎)1兩,枳殼(去瓤,麩炒)1兩,沙參1兩,赤芍藥1兩,甘草(炙,銼)1兩,羌活(去蘆頭)1兩,防己1兩。

【製法】 上為粗末。

【功效與作用】 婦人心氣怯弱,感於風邪,驚悸不安。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煎至7分,去滓溫服,日2次。

【摘錄】 《聖濟總錄》卷一五○

《聖濟總錄》卷一五一:茯神湯

【處方】 茯神(去木)1兩半,赤芍藥1兩半,地榆1兩半,熟乾地黃(焙)1兩半,地骨皮1兩,白朮1兩,甘菊花1兩,柴胡(去苗)1兩。

【製法】 上為粗末。

【功效與作用】 婦人月水不調,頭目昏眩,心腹氣痛四肢麻痹,臍下脹悶。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煎至6分,去滓溫服。

【摘錄】 《聖濟總錄》卷一五一

《聖濟總錄》卷一五五:茯神湯

【處方】 茯神(去木)1兩,熟乾地黃(焙)1兩,甘草(炙)半兩,鉤藤1兩,桔梗(炒)1兩半,人蔘1兩半,當歸(切,焙)1兩半,芍藥(銼,炒)1兩半。

【製法】 上為粗散。

【功效與作用】 妊娠8-9月或臨月,因用力勞乏,便即動胎,忽然下血,心腹急痛,面目青黑,冷汗出,氣息欲絕。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以水1盞,煎至7分,去滓溫服。

【摘錄】 《聖濟總錄》卷一五五

《聖濟總錄》卷一五五:茯神湯

【處方】 茯神(去木)半兩,黃耆(炙,銼)半兩,人蔘半兩,白朮半兩,藿香葉2錢,甘草(炙)2錢。

【製法】 上為粗末。

【功效與作用】 升降陰陽,和調胃氣。主妊娠嘔逆不下食。

【用法用量】 每服2錢匕,水1盞,加生薑3片,同煎至6分,去滓,食前溫服。

【摘錄】 《聖濟總錄》卷一五五

《聖濟總錄》卷一六○:茯神湯

【處方】 茯神(去木)2兩,人蔘1兩半,芍藥(銼)1兩半,甘草(炙,銼)1兩,當歸(切,焙)1兩,桂(去粗皮)1兩。

【製法】 上為粗末。

【功效與作用】 產後血虛亂語,心志不寧。

【用法用量】 每服2錢匕,水1盞,加生薑3片,大棗2個(擘破),同煎至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聖濟總錄》卷一六○

《千金》卷二:茯神湯

【別名】 茯神飲

【處方】 茯神1兩,丹參1兩,龍骨1兩,阿膠2兩,當歸2兩,甘草2兩,人蔘2兩,赤小豆21粒,大棗21個。

【功效與作用】 曾傷三月胎者。

【用法用量】 茯神飲子(《聖惠》卷七十六)。

腰痛者,加桑寄生2兩。

【注意】 忌海藻、菘菜。

【摘錄】 《千金》卷二

《聖濟總錄》卷一六○:茯神湯

【處方】 茯神(去木)1兩,人蔘3分,龍齒3分,琥珀3分,赤芍藥3分,黃耆(銼)3分,牛膝(酒浸,切,焙)3分,生乾地黃1兩半,桂(去粗皮)半兩。

【製法】 上為粗末。

【功效與作用】 產後血虛受邪,語言失度,精神恍惚。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煎取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聖濟總錄》卷一六○

《金鑒》卷五十二:茯神湯

【處方】 茯神、當歸、炙甘草、人蔘。

【功效與作用】 心疳面赤脈絡赤,壯熱有汗時煩驚,咬牙弄舌口燥渴,口舌生瘡小便紅,胸膈滿悶喜伏臥,懶食乾瘦吐利頻。

【用法用量】 龍眼肉為引,水煎服。

【摘錄】 《金鑒》卷五十二

《濟生》卷一:茯神湯

【處方】 茯神(去木)半兩,酸棗仁(炒,去殼)半兩,黃耆(去蘆)半兩,白芍藥半兩,五味子1兩,柏子仁(炒)1兩,桂心(不見火)1兩,熟地黃(洗)1兩,人蔘半兩,甘草(炙)半兩。

【功效與作用】 膽氣虛冷,頭痛目眩,心神恐畏,不能獨處,胸中滿悶。驚癇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4錢,水1盞半,加生薑5片,煎至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濟生》卷一

醫方類聚》卷一五○引《濟生》:茯神湯

【處方】 茯神(去木)、人蔘、遠志(去心,甘草煮)、通草、麥門冬(去心)、黃耆(去蘆)、桔梗(去蘆,銼,炒)、甘草(炙)各等分

【功效與作用】 脈虛極,咳則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狀,甚則咽腫,驚悸不安。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4錢,水1盞半,加生薑1片,煎至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醫方類聚》卷一五○引《濟生》

女科萬金方》:茯神湯

【處方】 人蔘、白茯神、石菖蒲、當歸、川芎、辰砂、遠志、黃連、丹皮

【功效與作用】 產後不語

【用法用量】 薑汁同煎,食前服。

【摘錄】 《女科萬金方》

《聖濟總錄》卷一六四:茯神湯

【處方】 茯神(去木)2兩,人蔘1兩半,白茯苓(去黑皮)1兩半,芍藥(銼)1兩,甘草(炙,銼)1兩,當歸(銼,焙)1兩,桂(去粗皮)1兩。

【製法】 上為粗末。

【功效與作用】 產後虛驚,心氣不安。

【用法用量】 每服2錢匕,水1盞,煎至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聖濟總錄》卷一六四

《聖濟總錄》卷一七○:茯神湯

【處方】 茯神(去木)1分,龍齒半兩,寒水石(研)1分,升麻3分,石膏(研)1兩,麥門冬(去心,焙)3分。

【製法】 上為粗末。

【功效與作用】 小兒風熱,驚掣,心松,恐悸。

【用法用量】 1-2歲兒,每服1錢匕,水7分,加竹瀝少許,煎至4分,去滓溫服,日3次,夜1次。

【摘錄】 《聖濟總錄》卷一七○

《聖濟總錄》卷十四:茯神湯

【處方】 茯神(去木)3兩,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3兩,龍齒6兩,凝水石(碎)1斤,升麻2兩,石膏(碎)20兩,沙參2兩,白鮮皮2兩,生麥門冬(去心)4兩。

【製法】 上銼,如麻豆大。

【功效與作用】 風狂失神,少臥不飢,笑樂無節,棄衣登高。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水2盞,煎至1盞,去滓溫服,日3次。如病甚,煎成人竹瀝半合,再煎至1盞服。

【摘錄】 《聖濟總錄》卷十四

《外台》卷十五引《古今錄驗》:茯神湯

【處方】 龍骨1兩,乾薑1兩半,細辛1兩半,白朮1兩,茯神3兩,人蔘2兩,遠志(去心)2兩,甘草(炙)2兩,桂心2兩,獨活2兩,酸棗仁1兩,防風2兩。

【製法】 上切。

【功效與作用】 安神定志。主風經五臟虛,驚悸。

【用法用量】 以水9升,煮取3升,分為3服。

【注意】 忌海藻,菘菜,桃,李,雀肉,生蔥,生菜,醋物。

【摘錄】 《外台》卷十五引《古今錄驗》

《外台》卷十五引《古今錄驗》:茯神湯

【處方】 茯神3兩,人蔘3兩,菖蒲3兩,茯苓3兩,赤小豆40枚。

【功效與作用】 五邪氣入人體中,見鬼妄語,有所見聞,心悸跳動,恍惚不定。心虛神氣不寧,煩熱驚悸。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以水1斗,煮取2升半,分服。

【注意】 忌羊肉,餳。

【摘錄】 《外台》卷十五引《古今錄驗》

《千金》卷十三:茯神湯

【處方】 茯神4兩,獨活4兩,黃耆5兩,遠志5兩,防風5兩,生薑3兩,甘草2兩,人蔘2兩,當歸2兩,牡蠣2兩,白朮2兩,蓯蓉2兩,附子2兩。

【功效與作用】 風眩倒,屋轉,吐逆,惡聞人聲。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以勞水1斗2升,煮取3升,服5合,晝夜盡。

【摘錄】 《千金》卷十三

《千金》卷十四:茯神湯

【處方】 茯神4兩,麥門冬4兩,人蔘1兩,羌活1兩,遠志1兩,當歸1兩,甘草1兩,紫石1兩,五味子1兩,半夏3兩,防風3兩,黃耆3兩,生薑5兩,酸棗3升。

【功效與作用】 風虛滿,頸項強,心氣不定,不能食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以水1斗3升煮酸棗,取1斗,去棗,納余藥,煎取3升半,1服7合,日3次,夜2次。

【摘錄】 《千金》卷十四

《千金》卷二十一:茯神湯

【別名】 茯神飲

【處方】 茯神2兩,栝樓根5兩,生麥門冬5兩,生地黃6兩,葳蕤4兩,小麥2升,淡竹葉(切)3升,大棗20個,知母4兩。

【功效與作用】 泄熱止渴。主胃腑實熱,引飲常渴。

【用法用量】 茯神飲(《聖濟總錄》卷四十七)。

【摘錄】 《千金》卷二十一

方出《千金》卷二十一,名見《外台》卷十一:茯神湯

【處方】 竹葉(切)2升,地骨皮1升,生地黃(切)1升,石膏8兩,茯神4兩,葳蕤4兩,知母4兩,生薑4兩,生麥門冬1升半,栝樓根8兩。

【功效與作用】 消熱止渴。主渴利虛熱,引飲不止。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以水1斗2升,下大棗30個,並藥煮取4升,分服。

【摘錄】 方出《千金》卷二十一,名見《外台》卷十一

《聖濟總錄》卷十四:茯神湯

【處方】 茯神(去木)1兩,人蔘1兩,白鮮1分,麥門冬(去心,焙)3分,枳實(麩炒)半兩,羚羊角屑半兩,甘草(炙,銼)半兩,龍齒半兩,防風(去叉)3分,黃芩(去黑心)1分。

【製法】 上為粗末。

【功效與作用】 調心氣,安神志,化痰,止煩渴。主風驚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加竹葉10片,煎至7分,去滓,食後、臨臥溫服。

【摘錄】 《聖濟總錄》卷十四

《聖濟總錄》卷十五:茯神湯

【處方】 茯神(去木)1兩,龍齒(研)1兩,防風(去叉)1兩,杏仁(去皮尖雙仁,炒)1兩,羌活(去蘆頭)1兩,芎藭1兩,人蔘1兩,麥門冬(去心,焙)1兩,大黃(銼,炒)1兩,鉤藤1兩,甘草(炙,銼)1兩。

【製法】 將10味為粗末,與龍齒拌勻。

【功效與作用】 風癇發動,驚掣無時。

【用法用量】 每服6錢匕,水2盞,煎至1盞,去滓,空心溫服。得利2-3行,即止之。

【摘錄】 《聖濟總錄》卷十五

《聖濟總錄》卷十五:茯神湯

【處方】 茯神(去木)1兩,羌活(去蘆頭)1兩,木通(銼)1兩,防風(去叉)1兩,細辛(去茴葉)1兩,蔓荊實(去白皮)1兩,生乾地黃(焙)1兩,白朮1兩,當歸(切,焙)1兩,芍藥1兩,陳橘皮(湯浸,去瓤,焙)1兩,芎藭1兩。

【製法】 上為粗末。

【功效與作用】 首風頭痛,當先風則甚。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煎至7分,去滓,空心、食前溫服。

【摘錄】 《聖濟總錄》卷十五

《聖濟總錄》卷十九:茯神湯

【處方】 茯神(去木)1兩,羌活(去蘆頭)1兩,龍齒1兩,麥門冬(去心,焙)1兩,麻黃(去根節)1兩,蔓荊實3分,人蔘3分,薏苡仁3分,防風(去叉)3分,遠志(去心)3分,犀角屑3分,赤芍藥半兩,甘草(微炙)半兩。

【製法】 上為粗末。

【功效與作用】 心痹。神思昏塞,四肢不利,胸中煩悶,時復恐悸。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加生薑5片,同煎至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聖濟總錄》卷十九

《聖濟總錄》卷九:茯神湯

【處方】 茯神(去木)3兩,防風(去叉)2兩,牛膝(去苗)2兩,枳殼(去瓤,麩炒)2兩,防己(銼)2兩,秦艽(去土)2兩,玄參(堅者)2兩,芍藥2兩,黃耆(細銼)2兩,白鮮皮(銼)2兩,澤瀉2兩,獨活(去蘆頭)2兩,桂(去粗皮)1兩半,五味子半升,人蔘半兩,薏苡仁(炒)半升,麥門冬(去心,焙)半兩,羚羊角(鎊屑)2兩,石膏(碎)半斤,甘草(炙,銼)1兩半,磁石12兩(烈火燒赤,醋淬10遍,淘用,別搗碎)。

【製法】 上藥除磁石外,為粗末。

【功效與作用】 中風,手足一邊不收,精神健忘

【用法用量】 每用藥1兩,磁石末半兩,別人杏仁7枚(去皮尖,碎),以水4盞,同煎至2盞,去滓分服,微熱服之,空心並午時各1服。每自中春宜服,至季夏即住。

【摘錄】 《聖濟總錄》卷九

中藥方專題

參看中藥方劑主頁面。

按功效分類的常用方劑

解表劑清熱劑瀉下劑祛風濕劑祛濕利水劑溫里劑理氣劑消導劑驅蟲劑止血劑活血劑化痰止咳平喘劑安神劑熄風劑開竅劑補益劑固澀劑

中藥方大全 按拼音查詢

點擊字母查看完整藥方列表:

附:中藥材大全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相關頁面

本草圖書


中藥相關電子書

關於「茯神湯」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