蓯蓉
A+醫學百科 >> 蓯蓉 |
蓯蓉,又名大芸,主史上就被西域各國作為上貢朝廷的珍品。
蓯蓉入藥,由來已久。它甘而性溫,咸而質潤,具有補陽不燥,溫通腎陽補腎虛;補陰不膩,潤腸通腹治便秘的特點。正因為它補性和緩,才有蓯蓉(從容)之稱。
明代醫藥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不僅詳細地記載了歷代醫藥學家有關蓯蓉的論述,並且進一步分析、研究了蓯蓉的性質和功能。其中寫道:「大芸與羊肉煮食,可治『五為七傷』,腹中寒熱病,強陰益精髓」,『以其溫而能潤、滑而不瀉、常補不峻、峻而精血、興陽助人」;本經謂其「養五臟、強陰、益精氣」;《大明》稱其治「男子絕陽不興,女子絕陰不產」。近年來,醫藥界應用現代科學方法對蓯蓉進行化驗分析,結果表明,蓯蓉含有微量生物鹼及結晶性中性物質,確有治療腰膝冷痛、婦女不孕、神經衰弱、聽力減退的功效,還具有降低血壓的作用,並可作為膀胱炎、膀胱出血、腎臟出血的止血藥用。
產地呼一錫高原、烏蘭察布、鄂爾多斯、東阿拉善、西阿拉善。我國甘肅、青海、新疆;蘇聯、蒙古、伊朗。
分類
肉蓯蓉,一種寄生植物,葉莖黃褐色,花紫褐色,莖可入藥。
藥用
【中藥名】 蓯蓉
【蒙藥名】 呼吉日色格一查干高要
【別名】 肉蓯蓉
【學名】 Cistanche salsa(C.A.Mey.)G.Beck (列當科)
【形態特徵】 多年生寄生草本。莖內質,圓柱狀,黃色。鱗片狀葉卵形至矩圓狀披針形,在莖下部排列緊密,上部較疏鬆而漸長,黃色或淡褐黃色。穗狀花序圓柱形,長5-20厘米;苞片卵形或矩圓狀披針形;小苞片披針狀矩圓形,邊緣多少被綿毛或無毛,與萼近等長;花萼鍾狀,淡黃色或白色,長度約為花冠管的三分,5淺裂,裂片卵形或近圓形;花冠管狀鐘形,管部白色,裂片半圓形,淡紫色,管內面離軸方向具2條凸起的黃色縱紋,干後常保持原色不變;雄蕊4,二強,近內藏,花藥與花絲基部具皺曲長柔毛,花藥頂端具聚尖頭;子房上位,具4條呈「丁」字形的側膜胎座。蒴果橢圓形,2瓣開裂;種子近球形,直徑0.4一0.5毫米。花期5-6月,多在雨後出地面,果期6-7月。
【生境】 生於荒漠草原帶及荒漠區的湖盆低地、鹽化低地。根寄生植物,寄主有鹽爪爪Kalidium foliatum(Pall.)Moq.及細枝鹽爪爪K.gracile Fenzel,或凸尖鹽爪爪K.cuspidatum(Ung.一Sterub.)Grub.及紅沙Reaumuria soongarica(Pall.)Maxim.與珍珠柴Salsola passerina Bunge,也可為白刺Nitraria sibirica Pall.與芨芨草Achnatherum splendens(Trin.)Nevski。
【分布】 呼一錫高原、烏蘭察布、鄂爾多斯、東阿拉善、西阿拉善。我國甘肅、青海、新疆;蘇聯、蒙古、伊朗。
【產地產量】 產錫林郭勒盟西北部、烏蘭察布盟北部、伊克昭盟西部、巴彥淖爾盟、阿拉善盟。產量較多。
【入藥部分】 肉質莖入藥。
【採集加工】 春季採挖,除去華序,洗淨泥土,晒乾,切片備用。
【藥材鑒別】 性狀呈扁圓柱形,平直或彎曲,長4-15厘米,直徑1.5—2.5厘米。表面紅棕褐色至棕褐色,密被覆瓦狀排列的肉質鱗葉,其先端多殘缺。體重,質稍硬而微韌,易折斷。斷面不平坦,深棕色,灰白色維管束強烈彎曲成環狀波紋。氣微,味甜、成而微苦。
鑒別 莖橫切面:表皮細胞類長方形,外被角質層。皮層稍寬厚,外側有數10層不規則色素細胞,內含黃棕色物,內側薄壁細胞含澱粉粒。內皮不明顯。中柱維管束強烈波狀排列成環,每束呈菱形,髓部常裂隙狀或成空洞。
粉末棕褐色。(1)孔紋細胞長圓形、類圓形,壁稍厚,微木化,孔溝明顯,具裂隙狀單紋孔。(2)導管多破碎,以螺紋、網紋為主,完整者長130一300微米,直徑10一20微米;梯紋和孔紋導管可見,長60一130微米,直徑l0一30微米。(3)纖維散在,長梭形,長40一200微米,直徑6-20微米,壁較薄,孔溝明顯,胞腔較大,單紋孔裂隙狀。(4)澱粉粒少見,單粒類球形,直徑3-20一48微米,臍點多在中間或小端,裂隙狀,點狀或十字狀,層紋明顯。(5)鱗葉碎片可見,斷面等面型。
蒙藥味甘、咸,性溫。平息「協日」,消食,益精。
【主治】 中藥治虛勞內傷,腰膝冷痛,陽痿,滑精,不孕,體虛便秘。
蒙藥治泛酸,胃脹,「協日」頭痛,陽痿,遺精,早泄,赤白帶下,腰腿痛。
【用量用法】 中藥6-15克,水煎服,或入丸散劑。
蒙藥多入丸散劑。
出處
《神農本草經》卷一「肉鬆容:味甘微溫,主五勞七傷,補中,除莖中寒熱痛,養五藏,強陰,益精氣,多子,婦人症瘕,久服輕身」 三國 魏 吳普 註:「肉蓯蓉,一名肉鬆蓉。」
關於「蓯蓉」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