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丸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目錄

太平聖惠方》卷二十二:半夏丸

【處方】 半夏(湯洗七遍去滑)150克 白礬(燒令汁盡)90克 硃砂(細研,水飛過)90克 黃丹60克

【製法】 上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以粟米飯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與作用】 化痰安神。主積痰不散,上沖心臟,變為風癇者。

【用法用量】 每次服20丸,以人蔘煎湯送下。

【摘錄】 《太平聖惠方》卷二十二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四:半夏丸

【別名】 止嗽丸(《普濟方》卷一五七)。

【處方】 白礬(枯過)450克 半夏(湯洗去滑,薑汁罨一宿)1500克

【製法】 上藥搗為細末,生薑自然汁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與作用】 化痰止嗽。主肺氣不調,咳嗽喘滿,痰涎壅塞,心下堅滿,短氣煩悶;及風壅痰實,頭目昏眩,咽膈不利,嘔吐噁心,神思昏憒心忪而熱,涕唾稠粘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加至30丸,食後與臨臥時生薑湯下。

【摘錄】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四

《重訂嚴氏濟生方》:半夏丸

【別名】 瓜蔞半夏丸(《醫門法律》卷五)。

【處方】 瓜蔞子(去殼,別研)半夏(湯泡七次,焙,取末)各30克

【製法】 上藥和勻,生薑自然汁打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與作用】 清肺化痰止咳寬胸。主肺臟蘊熱,咳嗽痰多,腳膈塞滿。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食後用薑湯送下。

【備註】 《醫門法律》瓜蔞半夏丸用湯浸蒸餅為丸,治證與《濟生方》半夏丸同。

【摘錄】 《重訂嚴氏濟生方》

活幼心書》卷下:半夏丸

【處方】 半夏(生用)60克 赤茯苓(去皮)枳殼各30克 風化朴消4.5克

【製法】 上藥前三味,銼碎,焙,為末,入乳缽內,同朴消杵勻,用生薑自然汁煮糯米粉為糊,丸綠豆大。

【功效與作用】 化痰破氣瀉火通便。主小兒驚搐後風涎潮作。

【用法用量】 每服30~50丸,仍以淡薑湯食後、臨睡送下。兒小者,丸如粟米大。

【備註】 本方組成與《百選方》卷五治痰飲臂痛的"治痰茯苓丸"組成相同,但枳殼用量不同。可參閱。

【摘錄】 《活幼心書》卷下

丹溪心法》卷三:半夏丸

【別名】 豬苓丸(《普濟方》卷三十三)。

【處方】 半夏 豬苓

【製法】 上藥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硃砂為衣。

【功效與作用】 燥濕利水。主濕熱下注小便白濁

【用法用量】 每服7丸,加至20丸,空腹時用米湯送下。

肝脈弦,加青黛

【摘錄】 《丹溪心法》卷三

聖濟總錄》卷八十三:半夏丸

【處方】 半夏(湯洗7遍去滑,晒乾)2兩。

【製法】 上為末,生薑自然汁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與作用】 風濕腳氣,痰壅頭痛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食前生薑湯送下,日3次。

【摘錄】 《聖濟總錄》卷八十三

《聖濟總錄》卷六十五:半夏丸

【處方】 半夏6兩(去臍,漿水5升、生薑半斤薄切,甘草桑白皮1兩,銼,銀石銚內慢火煮1復時,只取半夏,余藥不用),郁李仁1兩(去皮尖,焙),青橘皮(湯浸去白,焙)1分,木香1分,檳榔(銼)1分。

【製法】 上為末,麵糊為丸,如豌豆大。

【功效與作用】 化痰涎,止咳嗽。主胸膈熱壅。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稍加至20丸,食後、臨臥淡生薑湯送下。

【摘錄】 《聖濟總錄》卷六十五

《聖濟總錄》卷四十七:半夏丸

【處方】 半夏(用生薑同搗爛作餅子陰乾)2兩,山芋1兩,礬石(飛過)2兩。

【製法】 上為末,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與作用】 上膈痰滯,吞酸吐沫,涕唾稠粘,胸膈不利

【用法用量】 每服10-20丸,食後、臨臥生薑湯送下。

【摘錄】 《聖濟總錄》卷四十七

方出《肘後方》卷一,名見《聖濟總錄》卷五十五:半夏丸

【處方】 半夏5分,細辛5分,乾薑2分,人蔘3分,附子1分。

【製法】 上為末,苦酒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與作用】 久患心常痛,不能飲食,頭中疼重,卒心痛

【用法用量】 每服5丸,酒送下,日3次。

【摘錄】 方出《肘後方》卷一,名見《聖濟總錄》卷五十五

醫方類聚》卷一一七引《神巧萬全方》:半夏丸

【處方】 半夏3分,訶黎勒皮1兩,紫菀1兩,附子1兩,枳殼1兩,杏仁1兩,黃耆1兩,陳橘皮(去瓤)1兩,肉桂半兩,人蔘3分,甘草(炙赤)3分,款冬花3分。

【製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與作用】 脾嗽,痰滯嘔吐,不下食。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生薑湯送下。

【摘錄】 《醫方類聚》卷一一七引《神巧萬全方》

《醫方類聚》卷十引《神巧萬全方》:半夏丸

【處方】 半夏(湯洗去滑)1兩,人蔘1兩,白茯苓1兩,麥門冬(去心)1兩,酸棗仁(微炒)1兩,甘菊花1兩,硃砂3分(研入),龍腦1分(研入)。

【製法】 上藥除別研藥外,同杵羅為末,入研了藥,再研和勻,煉蜜為丸,如雞頭子大。

【功效與作用】 肝實熱上攻,頭目昏眩,風痰

【用法用量】 每服1丸,乳香湯嚼破;薄荷湯送下亦得。

【摘錄】 《醫方類聚》卷十引《神巧萬全方》

《醫方類聚》卷一○三引《簡要濟眾方》:半夏丸

【處方】 半夏2兩(湯浸去滑,焙乾),丁香半兩,乾薑1分(炮裂)。

【製法】 上為末,以生薑自然汁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與作用】 上焦冷氣,吞酸吐沫,嘔逆,不思飲食。

【用法用量】 每服15丸,煎木瓜鹽湯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 《醫方類聚》卷一○三引《簡要濟眾方》

《聖惠》卷八十九:半夏丸

【別名】 皂莢丸

【處方】 半夏半分(生薑湯洗7遍去滑),皂莢子仁半兩。

【製法】 上為末,用生薑汁為丸,如麻子大。

【功效與作用】 小兒脾熱,乳食不下,胸膈多涎

【用法用量】 皂莢丸(《普濟方》卷三六二)。

【摘錄】 《聖惠》卷八十九

《聖惠》卷五十二:半夏丸

【處方】 半夏2兩(湯洗7遍去滑),乾薑1兩(炮裂,銼),白礬1兩(燒令汁盡),草豆蔻1兩(去皮)。

【製法】 上為末,以生薑汁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與作用】 痰結實不消,見食慾嘔。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以姜、棗湯送下,日3次,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五十二

《聖惠》卷五十:半夏丸

【處方】 半夏1兩(湯浸7遍去滑),木香1兩,枳殼2兩(麩炒微黃,去瓤),羚羊角屑1兩,桂心1兩半。

【製法】 上為末,以生薑自然汁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與作用】 噎,心膈短氣,煩悶不能下食。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煎木瓜湯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五十

醫級》卷八:半夏丸

【處方】 大半夏1斤。

【製法】 泉水浸7日,逐日換水,攪動漸去其涎,晒乾,再以芒消文蛤、大黃各5錢,甘草、明礬各1兩,姜4兩,煎湯2碗,再入半夏,緩火煮干,曬燥為末,另研丁香5錢,茯苓末4兩和勻,水法為丸。

【功效與作用】 痰飲停滯,胸膈嘔吐噁心,吞酸噯腐,不思飲食。

【用法用量】 每服1錢5分,開水送下。

【摘錄】 《醫級》卷八

《聖濟總錄》卷九十七:半夏丸

【處方】 半夏(湯洗7遍去滑,麩炒)1兩,牽牛子4兩(一半生,一半炒),青橘皮(湯浸去白,焙)半兩,木通(銼)半兩。

【製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與作用】 疏風轉氣,下痰。主大便不通

【用法用量】 每服40丸,夜臥時淡生薑湯送下。

【摘錄】 《聖濟總錄》卷九十七

《聖惠》卷五十:半夏丸

【處方】 半夏1兩(湯洗7遍去滑),陳橘皮3分(湯浸,去白瓤,焙),薯蕷1兩,乾薑半兩(炮裂,銼),甘草1分(炙微赤,銼),黃丹1兩(炒令黃)。

【製法】 上為末,入黃丹同研令勻,煮棗肉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與作用】 膈氣痰結氣逆,不能下食。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食前煎人蔘生薑湯送下。

【摘錄】 《聖惠》卷五十

《聖濟總錄》卷六十七:半夏丸

【處方】 半夏(湯浸去滑,生薑汁制,切,焙)紫菀(去苗土)1兩,桑根白皮(銼)1兩,款冬花3分,射干3分,陳橘皮(湯浸去白,焙)3分,百部3分,五味子3分,細辛(去苗葉)半兩,赤茯苓(去黑皮)3分,貝母(炒,去心)3分,皂莢(酥炙黃,去皮子)3分,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1兩半。

【製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與作用】 上氣咳嗽,喉中作聲,坐臥不得。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後煎燈心、生薑、棗湯送下,日2次。

【摘錄】 《聖濟總錄》卷六十七

《聖濟總錄》卷一六三:半夏丸

【處方】 半夏(湯浸去滑7遍)1兩,人蔘2兩,枳實(去瓤,麩炒)半兩,訶黎勒(煨,去核)3分。

【製法】 上為末,用生薑自然汁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與作用】 產後短氣。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生薑、紫蘇熟水送下,日3次,不拘時候。

【摘錄】 《聖濟總錄》卷一六三

《聖濟總錄》卷五十三:半夏丸

【處方】 半夏(湯洗7遍去滑,搗羅為末,用生薑自然汁和作餅,焙乾)3兩,前胡(去蘆頭)1兩,赤茯苓(去黑皮)半兩,檳榔(銼碎)半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半兩,訶黎勒皮半兩,枳殼(去瓤,麩炒)半兩,人蔘半兩,桔梗(炒)半兩,五味子半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

【製法】 上為末,水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與作用】 腎臟壅塞,唾液不休,心胸痞悶。

【用法用量】 每服20-30丸,食後溫生薑湯送下。

【摘錄】 《聖濟總錄》卷五十三

《直指》卷七:半夏丸

【處方】 圓白半夏、老生薑各等分(搗如泥,焙乾)。

【製法】 上為末,煮薑汁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與作用】 消下痰涎。主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生薑湯送下。

【摘錄】 《直指》卷七

《聖濟總錄》卷六十七:半夏丸

【處方】 半夏(湯洗去滑,生薑汁制,焙乾)半兩,芎藭半兩,蜀椒(去目及閉口者,炒出汗)1分,附子(炮裂,去皮臍)半兩,貝母(去心,微炒)半兩,桑根白皮(銼碎,炒)半兩,款冬花(去枝梗,焙)半兩,細辛(去苗葉)半兩,紫菀(去苗土,焙)1兩,乾薑(炮裂)半兩,鍾乳(研)1兩,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研細)半兩。

【製法】 上藥先將前十味搗羅為細末,與鍾乳、杏仁同研令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與作用】 上氣胸滿,晝夜不得臥

【用法用量】 每服3-5丸,粥飲送下,日3次,不拘時候。

【摘錄】 《聖濟總錄》卷六十七

《普濟方》卷四十六引《十便良方》:半夏丸

【處方】 半夏4兩(以醋1升煮,候醋干為度),甘草1兩。

【製法】 上為細末,薑汁煮糊為丸。

【功效與作用】 頭風吐痰。

【用法用量】 每服30-40丸、以米湯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 《普濟方》卷四十六引《十便良方》

《保命集》卷下:半夏丸

【處方】 半夏1兩(湯洗,切),雄黃(研)3錢。

【製法】 上為細末,生薑汁浸,蒸餅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與作用】 因傷風而痰作喘逆,兀兀欲吐,噁心欲倒。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生薑湯送下。小兒丸如黍米大。

己吐,加檳榔3錢。

【摘錄】 《保命集》卷下

《雞峰》卷十六:半夏丸

【處方】 藿香葉1兩,白薇1兩,白朮1兩,人蔘1兩,半夏1兩,乾薑1分,甘草1分,丁香1錢。

【製法】 上為細末,水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與作用】 婦人阻病,心中憒悶,惡聞食臭,食則嘔逆,怠墮少力,頭眩嗜臥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以沸湯煮3-5沸,用人蔘湯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 《雞峰》卷十六

幼幼新書》卷十六引丁時發方:半夏丸

【處方】 半夏1兩,南星皂角煮)1兩,白礬1分,川烏頭(炮)1分。

【製法】 上為末,生薑自然汁為丸,如綠豆大。

【功效與作用】 久嗽,痰吐,頭疼。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生薑湯送下。

【摘錄】 《幼幼新書》卷十六引丁時發方

《幼幼新書》卷十六引丁時發方:半夏丸

【處方】 大蘿卜1個,半夏半兩,硃砂1錢,雄黃1錢。

【製法】 大蘿卜一個開小竅成罐,入半夏在內,好醋煮透赤色,取出,細研蘿卜、半夏如泥,入別研硃砂、雄黃各1錢為丸,如綠豆大。

【功效與作用】 痰鳴涎響,咳嗽喘逆。

【用法用量】 每服5-7丸至10丸,生薑湯送下。

【摘錄】 《幼幼新書》卷十六引丁時發方

《聖濟總錄》卷一八五:半夏丸

【處方】 半夏2兩(湯洗7遍,入豬苓4兩,銼,同炒令豬苓紫色,去豬苓,用半夏)。

【製法】 上為末,酒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與作用】 除痰,利胸膈。主夢泄

【用法用量】 每服15丸,空心溫粥飲送下。

【摘錄】 《聖濟總錄》卷一八五

《聖濟總錄》卷一七五:半夏丸

【處方】 半夏7枚(圓大者,湯洗7遍,切。生薑汁浸1宿,焙),定粉(研)1錢,白礬(燒令汁盡)1錢。

【功效與作用】 小兒痰嗽

【用法用量】 上為末,麵糊為丸,如麻子大。每服3-5丸,食後濃煎白茅根湯送下。

【摘錄】 《聖濟總錄》卷一七五

《聖濟總錄》卷一七○:半夏丸

【處方】 半夏(生薑汁洗去滑,晒乾)1分。

【製法】 上為末,用酒麵糊為丸,如黍米大。

【功效與作用】 腹中卒痛,啼呼悶絕。

【用法用量】 1月及100日兒,每服3丸,用薄荷湯送下;半年至1歲兒,每服5丸,日3-5次。

【摘錄】 《聖濟總錄》卷一七○

魏氏家藏方》卷二:半夏丸

【處方】 天南星4兩,半夏4兩。

【製法】 上為細末,生薑半斤,研細拌作大丸子,以楮葉裹縛於草中,罨如罨面之狀,候干入橘皮香附子4兩,並為末,薑汁煮神曲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與作用】 痰。

【用法用量】 每服30-40丸,食後生薑湯送下。

【摘錄】 《魏氏家藏方》卷二

《聖濟總錄》卷六十一:半夏丸

【處方】 半夏(湯洗7遍去滑)2兩,桔梗2兩,桂(去粗皮)1兩半,木香1兩,枳殼(去瓤,麩炒)1兩。

【製法】 上為末,生薑汁煮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與作用】 心胸噎塞壅悶,食不下。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木瓜湯送下。

【摘錄】 《聖濟總錄》卷六十一

《直指》卷二十六:半夏丸

【處方】 圓白半夏(刮淨,捶扁,以生薑汁調和飛白面作軟餅,包揜半夏,慢火炙令色黃,去面,取半夏為末)。

【製法】 上為末,米糊為丸,如綠豆大,晒乾。

【功效與作用】 消宿瘀。主吐血下血,崩中帶下喘急痰嘔,中滿虛腫

【用法用量】 每服30-40丸,溫熱水送下。

【摘錄】 《直指》卷二十六

《聖濟總錄》卷十五:半夏丸

【處方】 半夏(湯洗去滑,生為末)5兩,白礬(生為末)2兩,丹砂(研)1兩,鉛丹(研)1兩。

【製法】 上為末,以粟米飯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與作用】 風癇痰盛瘈瘲,口吐涎沫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食後生薑湯送下。

【摘錄】 《聖濟總錄》卷十五

方出《外台》卷二十五引《肘後方》,名見《普濟方》卷二一一:半夏丸

【處方】 半夏(洗)、烏頭(炮)、甘草(炙)各等分。

【製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與作用】 寒下下利色白,食不消者。

【用法用量】 每服3丸,飲送下,日2次。

【注意】 忌豬、羊肉海藻菘菜、餳。

【摘錄】 方出《外台》卷二十五引《肘後方》,名見《普濟方》卷二一一

方出《外台》卷八引《古今錄驗》,名見《普濟方》卷二○四:半夏丸

【處方】 半夏1分(削去皮,熬),甘草(炙)4分,遠志(去心)4分,乾薑2分,桂心2分,細辛2分,椒(去目,炒出汗)2分,附子(炮)2分。

【製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與作用】 胸痛達背,膈中煩滿,結氣憂愁,飲食不下。

【用法用量】 每服5丸,先飲酒,用粳米飲送下,日3次。稍增至10丸。

【注意】 忌海藻、菘菜、羊肉、餳、豬肉、冷水、生蔥、生菜。

【摘錄】 方出《外台》卷八引《古今錄驗》,名見《普濟方》卷二○四

方出《千金》卷五,名見《醫部全錄》卷四二二:半夏丸

【處方】 半夏2斤(去皮,河水洗6-7度,完用),白礬1斤(末之),丁香4兩,甘草4兩,草豆蔻4兩,川升麻4兩,縮砂4兩(粗搗)。

【製法】 上7味,以好酒1斗與半夏拌,和勻同浸,春、冬3-7日,夏、秋7日,密封口,日足取出,用冷水急洗,風吹乾。

【功效與作用】 大人、小兒咳逆上氣。

【用法用量】 每服1粒,嚼破,用薑湯送下,或干吃。候60日干,方得服。

【摘錄】 方出《千金》卷五,名見《醫部全錄》卷四二二

《千金》卷五:半夏丸

【處方】 半夏隨多少(微火炮)。

【製法】 上為末,酒和為丸,如粟米粒大。

【功效與作用】 小兒暴腹滿欲死。

【用法用量】 每服5丸,日3次。

【各家論述】 《千金方衍義》:半夏一味專滌頑痰,火炮酒服治腹痛,全在炮治得宜。

【摘錄】 《千金》卷五

《聖惠》卷二十:半夏丸

【處方】 半夏1兩(湯浸7遍去滑,微炒),白礬2兩(燒令汁盡),乾薑半兩(炮裂,銼)。

【製法】 上為末,都研令勻,用蒸餅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與作用】 風痰脾胃冷氣,吐逆不止,食飲不下。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煎生薑湯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二十

《聖惠》卷二十二:半夏丸

【處方】 半夏半兩,天南星半兩,干蠍半兩,烏頭半兩(去皮臍)。

【製法】 上藥並生為末,以黑豆麵糊為丸,如綠豆大。

【功效與作用】 急風吐涎,四肢拘急,腰背強硬。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以溫生薑酒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二十二

《聖惠》卷二十二:半夏丸

【處方】 半夏半兩(湯洗7遍去滑),白礬2兩(燒令汁盡),硃砂3兩(細研,水飛過),黃丹3兩。

【製法】 上為末,都研令勻,以粟米飯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與作用】 積痰不散,上衝心臟,變為風癇,不問長幼。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以人蔘湯送下,不拘食前後。

【摘錄】 《聖惠》卷二十二

《聖惠》卷四十六:半夏丸

【處方】 半夏2分(湯洗7遍去滑),訶黎勒皮1兩,款冬花3分,桂心半兩,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紫菀1兩(去苗土),人蔘3分(去蘆頭),枳殼1兩(麩炒微黃,去瓤),陳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甘草3分(炙微赤,銼),杏仁1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研如膏)。

【製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與作用】 咳嗽痰滯,嘔吐不下食。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以生薑湯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四十六

《聖濟總錄》卷六十四:半夏丸

【處方】 半夏(湯洗7遍,焙)5兩,皂莢5挺(去皮子,捶碎,水1升煮,焙),生薑(切,焙)5兩。

【製法】 上為末,入生薑汁,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與作用】 膈痰結實,胸中痞悶,咳嗽喘急。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食後炮皂莢湯送下。

【摘錄】 《聖濟總錄》卷六十四

《局方》(續添諸局經驗秘方)卷四:半夏丸

【處方】 白礬(枯過)15兩,半夏(湯洗去滑,薑汁罨1宿)3斤。

【製法】 上為細末,生薑自然汁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與作用】 肺氣不調,咳嗽喘滿,痰涎壅塞,心下堅滿,短氣煩悶,及風壅痰實,頭目昏眩,咽膈不利,嘔吐噁心,神思昏憒,心忪而熱,涕唾稠粘。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普濟方》引作「止嗽丸」。

【摘錄】 《局方》(續添諸局經驗秘方)卷四

《聖濟總錄》卷六十六:半夏丸

【處方】 半夏曲(炒)2兩,白茯苓(去黑皮)1兩,乾薑(炮)半兩,丁香半兩,礬石(熬令汁枯)半兩。

【製法】 上為細末,生薑汁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與作用】 肺胃有寒,咳嗽嘔吐。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溫米飲送下,日3次。

【摘錄】 《聖濟總錄》卷六十六

《濟生》卷二:半夏丸

【處方】 瓜蔞子(去殼別研)1兩,半夏(湯泡7次,焙,取末)1兩。

【製法】 上為末,和勻,生薑自然汁打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與作用】 肺臟蘊熱,痰嗽,胸膈塞滿。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醫統》引作「瓜蔞半夏丸」。

【摘錄】 《濟生》卷二

方出《證類本草》卷八引楊文蔚方,名見《御藥院方》卷五:半夏丸

【處方】 栝樓(肥實大者,割開,子淨洗,捶破,括皮細切,焙乾)、半夏49個(湯洗10遍,捶破,焙乾)。

【製法】 上為末,用洗栝樓熟水並瓤同熬成膏,研細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與作用】 利胸膈。主痰嗽。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生薑湯送下。

【摘錄】 方出《證類本草》卷八引楊文蔚方,名見《御藥院方》卷五

《聖濟總錄》卷四十七:半夏丸

【處方】 半夏(湯洗7遍,焙)1兩,伏龍肝1兩,白礬(煅令汁枯)3分,鉛丹(研)3分。

【製法】 上為末,生薑汁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與作用】 胃反,嘔逆不下食。

【用法用量】 每服20-30丸,生薑、橘皮湯送下。

【摘錄】 《聖濟總錄》卷四十七

仙拈集》卷三:半夏丸

【處方】 生半夏1個。

【製法】 上為末,蔥白半寸,搗和為丸。

【功效與作用】 乳癰初起。

【用法用量】 綿裹塞鼻,左乳病,塞右鼻;右乳病,塞左鼻。1夜即愈。

【摘錄】 《仙拈集》卷三

濟陽綱目》卷二十四:半夏丸

【處方】 半夏不拘多少(香油炒)。

【製法】 上為末,粥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與作用】 濕痰喘急,亦治心痛

【用法用量】 每服30-50丸,生薑湯送下。

【摘錄】 《濟陽綱目》卷二十四

《袖珍》卷一:半夏丸

【處方】 半夏4兩(1兩18者,泡7次,姜制),豬苓4兩(去皮為末,用一半,將半夏銀石器內,微火同炒,於地鋪紙出火毒,去苓不用),破故紙(酒浸干,同芝麻炒爆,去芝麻不用)1兩,沉香1兩(與半夏,故紙為末)。

【製法】 上用無灰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次日將所存一半苓末,銀石器慢火炒干,依前法與苓炒,出火毒,同苓末收。

【功效與作用】 寬胸膈,化痰飲降心火補腎真陰,進飲食,健行步,黑髭發,明耳目。主心火狂燥,腎水虛羸。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空心酒送下。

【摘錄】 《袖珍》卷一

《普濟方》卷三八七:半夏丸

【處方】 半夏21粒,蓖麻子21粒,巴豆(去油)5兩,杏仁7枚,牛蒡子1錢,雞內金7個,皂角子7粒。

【製法】 上為丸。

【功效與作用】 小兒(鼻段)。

【用法用量】 生薑湯送下。

【摘錄】 《普濟方》卷三八七

《普濟方》卷三二七:半夏丸

【處方】 半夏1兩6銖,赤石脂1兩6銖,蜀椒1兩,乾薑1兩,吳茱萸1兩,當歸1兩,桂心1兩,丹參1兩,白蘞1兩,防風1兩,雚蘆半兩。

【製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與作用】 因與夫臥起,月經不去或臥濕冷地,及以冷水洗浴,或瘡痍未愈,便合陰陽,及起早作勞,衣單席薄,寒從下起,至婦人懷中十二疾:經水不時、經來如清水、經水不通、不周時、生不乳、絕無子、陰陽減少、腹苦疼如刺、陰中寒、子門相引痛、經來凍如葵汁狀、腰急痛。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空心酒送下。不知,稍加,以知為度。

【摘錄】 《普濟方》卷三二七

《普濟方》卷二○六:半夏丸

【處方】 半夏1兩,乾薑半兩。

【製法】 上為末,白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與作用】 久吐不止。

【用法用量】 以陳皮湯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 《普濟方》卷二○六

《得效》卷十一:半夏丸

【處方】 半夏5兩,白礬(枯過)1兩2錢半,人蔘1兩。

【製法】 上為末,生薑自然汁糊為丸,如粟米大。

【功效與作用】 風壅痰盛,咽膈不利。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食後。臨臥生薑湯送下。

【摘錄】 《得效》卷十一

《活幼心書》卷二:半夏丸

【處方】 半夏(生用)2兩,赤茯苓(去皮)1兩,枳殼(同土製)1兩,風化朴消2錢半。

【製法】 上藥前三味銼,焙為末,入乳缽,同朴消杵勻,用生薑自然汁煮糯米粉糊為丸,如綠豆大。

【功效與作用】 痰證,驚搐後風涎潮作。

【用法用量】 每服30-50丸,食後、臨睡以淡薑湯送下。兒小者,丸如粟米大。

【摘錄】 《活幼心書》卷二

《朱氏集驗方》卷十五引南嶽魏夫人方:半夏丸

【別名】 半仙丸

【處方】 半夏1兩。

【製法】 上為末,水為丸,如豆大。

【功效與作用】 五絕:自縊、牆壓、溺水、魘魅、產乳

【用法用量】 半仙丸(《濟陽綱目》卷一○二)。

【摘錄】 《朱氏集驗方》卷十五引南嶽魏夫人方

中藥方專題

參看中藥方劑主頁面。

按功效分類的常用方劑

解表劑清熱劑瀉下劑祛風濕劑祛濕利水劑溫里劑理氣劑消導劑驅蟲劑止血劑活血劑化痰止咳平喘劑安神劑熄風劑開竅劑補益劑固澀劑

中藥方大全 按拼音查詢

點擊字母查看完整藥方列表:

附:中藥材大全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相關頁面

本草圖書


中藥相關電子書

關於「半夏丸」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