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水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泉水
Quán Shuǐ
別名  
功效作用 五臟;清肺胃;生津止渴;養陰利尿。主消渴反胃熱痢;淋;小便赤澀;脾胃火邪;口燥口苦
英文名  
始載於 本草拾遺
毒性 無毒
歸經  
藥性
藥味

【出處】 泉水首載於《本草拾遺》。

1.《嘉佑本草》補出「泉水」條。

2.《品彙精要》謂:「穴沙石面出者,謂之泉水……鑿地取水曰井。夫井亦泉耳。用:新汲者。」3.《綱目》記載:「出岩泉水,此山岩土石間所出泉,流為溪澗者也……其泉源遠清冷,或山有玉石美草木者為良;其山有黑土毒石惡草者不可用。」古本草認為新汲的、未被污染的井泉水均有某種醫療價值

【拼音名】 Quán Shuǐ

【來源】 藥材基源:為未受污染的天然井泉中新汲水或礦泉水。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Water

【原形態】 水 為無色透明液體。天然井泉水均含微量元素和鹽類等雜質。

【生境分布】 主產青島、廣東、貴州;其他省亦有產。

【性狀】 顯微鑒別 本品為透明的澄明液體,無色,有時具有極少量礦物鹽沉澱。無異臭,無異味,具有礦泉水的特徵性口味。

品質標誌 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8537-87)規定:(1)確定飲用天然礦泉水的界限指標(mg/L):鋰≥0.2;鍶≥0.2;鋅≥0.2;溴≥1;碘≥0.2;偏矽酸≥25;≥0.01;游離二氧化碳≥250;礦物質≥1000。

註:凡符合以上各項指標之一者,可稱為飲用天然礦泉水。

(2)某些元素和組分的限量指標(mg/L):鋰<5;鍶<5;碘<1;鋅<5;銅<1;鋇<5;鎘<0.01;鉻<0. 05;鉛<0. 05;汞<0.001;銀<0.05;硼(以H3BO3計)<30;硒<0.05;砷<0.05;氟化物(以F計)<2.5;耗氧量(以O2計)<3;硝酸鹽(以NO3計)<45;226Ra放射性<1.1Bq/L。

(3)污染物指標(mg/L):酚類化合物(以苯酚計)<0.002;氰化物(以CN計)<0.01;亞硝酸鹽(以NO2計)<0.005;總β活性<1.5BO/L。

(4)微生物指標:細菌總數<100個/ml;大腸菌群<3個/L。

【性味】 甘;涼;平;無毒

【功效與作用】 益五臟;清肺胃;生津止渴;養陰利尿。主消渴反胃熱痢;淋;小便赤澀;脾胃火邪;口燥口苦

【用法用量】 飲服,適量。

【注意】 注意水質,有硫黃味、硃砂色者,均不可飲。

1.《嘉佑本草》:「凡諸飲水療疾,皆取新汲清泉,不用停污濁暖,非直無效,固亦損人。」2.《煮泉小品》:「泉不流者,食之有害。」(引自《食物本草》)

【摘錄】 《中華本草》

關於「泉水」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