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莢子
A+醫學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皂莢子 | 中藥圖典 |
皂莢子 Zào Jiá Zǐ |
|
---|---|
別名 | 皂角子、皂子、皂兒、皂角核 |
功效作用 | 潤燥通便,祛風消腫。治大便爆結,腸風下血,下痢里急後重,疝氣,瘰癧,腫毒,瘡癬。 |
英文名 | seed of Chinese Honeylocust |
始載於 | 《雷公炮炙論》 |
毒性 | 有毒(一說無毒) |
歸經 | 肺經、大腸經 |
藥性 | 溫 |
藥味 | 辛 |
《中藥大辭典》:皂莢子
【出處】 《雷公炮炙論》
【拼音名】 Zào Jiá Zǐ
【別名】 皂角子(《千金方》),皂子、皂兒(《博濟方》),皂角核(《婦人良方》)。
【來源】 為豆科植物皂莢的種子。秋季果實成熟時採收,剝取種子晒乾。防蟲蛀。
【原形態】 植物形態詳"皂莢"條。
【性狀】 乾燥種子呈長橢圓形,一端略狹尖,長11~13毫米,寬7~8毫米,厚約7毫米。表面棕褐色,平滑而帶有光澤,較狹尖的一端有微凹的點狀種臍,有時不甚明顯,種皮剝落後,可見2片大形鮮黃色的子葉。質極堅硬,氣微,味淡,以顆粒飽滿、堅實、無雜質、無蟲蛀者為佳。
【炮製】 《雷公炮炙淪》:"皂莢子,收得,用磁瓶盛,下水,於火畔煮,待泡熟,剝去硬皮一重了,取向里白嫩肉兩片,去黃(其黃消人腎氣),用銅刀細切,於日中干用。"
【性味】 辛,溫,有毒。
①《綱目》:"辛,溫,無毒。"
②《本草經疏》:"味辛咸,溫,有小毒。"
③《本草匯言》:"味辛甘,氣溫,無毒。"
【功效與作用】 潤燥通便,祛風消腫。治大便爆結,腸風下血,下痢里急後重,疝氣,瘰癧,腫毒,瘡癬。
①《本草圖經》:"核中白肉,入治肺藥。又炮核取中黃心,嚼餌之,治膈痰吞酸。"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錢;或入丸、散。
【注意】 孕婦慎服。
【附方】 ①治大腸風秘:皂莢子三百粒。破作兩片,慢火炒燥,入酥一棗大,又炒燥,又入酥至焦黑為度,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煎蒺藜、酸棗仁湯,空心下,良久未利,再服,漸加至百丸,以通為度。(《婦人良方》)
②治腸風下血:皂莢子、槐實各一兩。用粘谷糠炒香,去糠為末,陳粟米飲下一錢。(《聖惠方》神效散)
③治里急後重:積殼、皂莢子等分。炒令乾燥為末,米飲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米飲下。(《普濟方》)
④治下痢不止:皂角子瓦焙為末,米糊丸,梧子大。每服四五十丸,陳茶下。(《醫方摘要》)
⑤治腰腳風痛,不能履地:皂角子。洗淨,以少酥熬香為末,蜜丸,梧子大。每空心以蒺藜子、酸棗仁湯下三十丸。(《千金方》)
⑥治瘰癧滿項不破,及腫疼痛:不蛀皂子三百個,酒一升半,化硇砂一兩,同浸皂子七日,以文武火熬成,候酒盡為度,每至臨臥,含化三粒。(《博濟方》)
⑦治氣毒結成瘰癧,腫硬如石,疼痛:皂莢子一兩(燒灰),槲白皮末一兩。同研令細,每於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聖惠方》)
⑧治一切疔腫:皂莢子取仁作末敷之。(《千金方》)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皂莢子
【出處】 出自《雷公炮炙論》。
【拼音名】 Zào Jiá Zǐ
【英文名】 seed of Chinese Honeylocust
【別名】 皂角子、皂子、皂兒、皂角核。
【來源】 藥材基源:為豆科植物皂莢Gleditsia sinensis Lam.的種子。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Gleditsia sinensis Lam.[G.horrida Willd.]
採收和儲藏:秋季果實成熟時採收,剝取種子晒乾。防蟲蛀。
【原形態】 皂莢 喬木,高達15cm。刺粗壯,通常分枝,長可達16cm,圓柱形。小枝無毛。一回偶數羽狀複葉,長12-18cm;小葉6-14片,長卵形、長橢圓形至卵狀披針形,長3-8cm,寬1.5-3.5cm,先端鈍或漸尖,基部斜圓形或斜楔形,邊緣有細鋸齒,無毛。花雜性,排成腋生的總狀花序;花萼鍾狀,有4枚披針形裂片;花瓣4,白色;雄蕊6-8;子房條形,沿縫線有毛。莢果條形,不扭轉,長12-30,寬2-4cm,微厚,黑棕色,被白色粉霜。花期4-5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 分布於東北、華北、華東、華南以及四川、貴州等地。
【性狀】 性狀鑒別 乾燥種子呈長橢圓形,一端略狹尖,長1.1-1.3cm,寬0.7-0.8cm,厚約0.7cm。表面棕褐色,平滑而帶有光澤,較狹尖的一端有微凹的點狀種臍,有的不甚明顯種皮剝落後可見2片大型鮮黃色的子葉,質極堅硬,氣微,味淡。以顆粒飽滿、堅實、無雜質、無蟲蛀者為佳。
【化學成份】 種子含樹膠(gum)。種子內胚乳含由半乳糖(galactose)與甘露糖(mannose),按摩爾比1:3.9-4.0組成的多糖。
【炮製】 皂莢子,收得,用磁瓶盛,下水,於火畔煮,待泡熟,剝去硬皮一重了,取向里白嫩肉兩片,去黃(其黃消人腎氣),用銅刀細切,於日中干用。
【性味】 辛;溫;有毒
【功效與作用】 潤腸通便;祛風散熱;化痰散結。主大便燥結;腸風下血;痢疾里急後重;痰喘腫滿;疝氣疼痛;瘰癧;腫毒;瘡癬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5-9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調敷。
【注意】 孕婦慎服。
【各家論述】 1.《本草綱目》:皂莢,能通大腸陽明燥金,乃辛以潤之之義,非得濕則滑也。
2.《本經逢原》:皂莢子燒灰存性,能治大腸風秘燥結,祛風逐穢之性可知。
3.《本草圖經》:核中白肉,入治肺藥。又炮取中黃心,嚼餌之,治膈痰吞酸。
4.李杲:和血潤腸。
5.《本草綱目》:治風熱大腸虛秘,瘰癧、腫毒、瘡癬。
6.《本草崇原》:治疝氣並睾丸腫痛。
7.《醫林纂要》:殺疳蟲。
8.《本草求原》:疏風熱,去麻痹。
【摘錄】 《中華本草》
|
關於「皂莢子」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