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肌湯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目錄

外台秘要》卷三引許仁則方:解肌湯

【處方】 干葛9克 麻黃6克(去節)芍藥4克黃芩4克 甘草2克(炙)大棗12克(擘)桂心2克

【製法】 上七味,切。

【功效與作用】 發汗解肌清熱。治天行病二三日,頭痛壯熱者。

【用法用量】 以水800毫升,煮取400毫升,去滓,分服,得汗愈。

【注意】 忌海藻菘菜、生蔥等。

【摘錄】 《外台秘要》卷三引許仁則方

傷寒微旨論》卷上:解肌湯

【處方】 芍藥2兩,麻黃(去節)3分,升麻半兩,甘草(炙)半兩。

【製法】 上為末。

【功效與作用】 傷寒陰陽俱有餘,兩手脈浮數,或緊或緩,三部俱有力,無汗惡風,時屆立春以後至清明以前者。

【用法用量】 方中芍藥,《醫學綱目》引作「石膏」。

如3-5服後猶惡風者,加麻黃半兩,石膏1兩。

【摘錄】 《傷寒微旨論》卷上

普濟方》卷一四二:解肌湯

【處方】 恆山2兩,柴胡4兩,知母1兩,甘草1兩,青蒿子1兩,桃枝1兩,桂、生薑2兩,烏梅12枚,蔥白3寸,薤白3寸,柳枝1握,鱉甲(醋炙,去裙襴)2兩。

【功效與作用】 傷寒往來寒熱,有時肢節煩疼者;久瘧

【用法用量】 方中桂用量原缺。

不用蔥、薤亦良。

【摘錄】 《普濟方》卷一四二

《袖珍》卷四引湯氏方:解肌湯

【處方】 麻黃(去節)半兩(冬用7錢半),人蔘半兩,芍藥半兩,川芎2錢半,前胡2錢半,獨活半兩。

【功效與作用】 透肌散毒。主傷寒發熱心煩燥渴。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1錢,水半盞,加生薑1片,薄荷1葉,煎服。

【摘錄】 《袖珍》卷四引湯氏方

雲岐子脈訣》:解肌湯

【處方】 葛根1兩,黃芩1兩,麻黃(去節)半兩,赤芍藥4錢。

【功效與作用】 邪氣在表,上氣浮腫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用1兩,生薑7片,水2盞,煎至1盞,食前去滓熱服

【摘錄】 《雲岐子脈訣》

《傷科方書》:解肌湯

【處方】 廣皮1錢,防風1錢,葛根1錢,木通1錢,羌活1錢2分,荊芥1錢5分,前胡1錢,桔梗1錢,蘇葉1錢5分。

【功效與作用】 人於既跌之後,或相打受傷之後,感冒經風,發寒發熱,頭身皆痛。

【用法用量】 加蔥白3根,生薑3片,水煎服。

【摘錄】 《傷科方書》

《萬氏家抄方》卷五:解肌湯

【處方】 川升麻1錢,甘草(生用)1錢,乾薑1錢,黃芩1錢,赤芍1錢5分,麻黃(去節)5分。

【功效與作用】 小兒遍身赤腫,不能睡臥。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2-3錢,桃、柳枝各7根,水1鍾,煎6分,不拘時候溫服

【摘錄】 《萬氏家抄方》卷五

《普濟方》卷一四七引《保生回車論》:解肌湯

【處方】 麻黃1兩(去根節),蒼朮4兩(去粗皮),羌活半兩,甘草半兩(炙),荊芥穗半兩。

【製法】 上為粗散。

【功效與作用】 傷寒。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加生薑3片,煎至6分,去滓溫服,續服2-3服。微汗出即解。

【摘錄】 《普濟方》卷一四七引《保生回車論》

《千金》卷九:解肌湯

【處方】 葛根4兩,麻黃1兩,黃芩2兩,芍藥2兩,甘草2兩,大棗12枚。

【功效與作用】 發汗。主傷寒、溫病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水1斗,煮取3升,飲1升,日3服。3-4日不解,脈浮者,宜重服發汗。

【摘錄】 《千金》卷九

嬰童百問》卷六:解肌湯

【處方】 葛根1兩,麻黃(去節)半兩,芍藥半兩,甘草半兩,桂枝2錢半。

【功效與作用】 小兒傷寒溫病,時行寒疫,頭痛項強畏寒,肢體拘急骨節煩疼腰脊強痛,胸膈煩悶,無汗惡風。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3錢,水1盞,加大棗1枚,煎至6分,去滓,稍熱服。以汗出為度。

夏月,加石膏、升麻各1錢。

【摘錄】 《嬰童百問》卷六

《外台》卷三引《延年秘錄》:解肌湯

【處方】 干葛4兩,麻黃3兩(去節),芍藥2兩,黃芩2兩,甘草1兩(炙),大棗12枚(擘),桂心1兩。

【製法】 上切。

【功效與作用】 天行病2-3日,頭痛壯熱者。

【用法用量】 以水8升,煮取2升半,去滓,分服。得汗愈。

【注意】 忌海藻、菘菜、生蔥等。

【摘錄】 《外台》卷三引《延年秘錄》

《外台》卷一引《古今錄驗》:解肌湯

【處方】 葛根4兩,麻黃(去節)3兩,茯苓3兩,牡蠣2兩(熬)。

【製法】 上切。

【功效與作用】 傷寒發熱,身體疼痛。

【用法用量】 以水8升,煮取3升,分服,徐徐服之。得汗通則止。

【注意】 忌酢物。

【摘錄】 《外台》卷一引《古今錄驗》

小兒諸熱辨》:解肌湯

【處方】 羌活、柴胡、葛根、防風、荊芥(份兩量兒大小)。

【功效與作用】 小兒風搐初起而輕者。

【用法用量】

風盛抽掣,加天麻鉤藤痰涎壅盛,加橘紅半夏鼻塞,加蔥白;指冷,加生薑;吐乳,加麥芽

【方論】羌活太陽,柴胡少陽,葛根陽明,荊、防隨所應而至,以開腠理者也。此1方為發表之總劑也。

【各家論述】 羌活太陽,柴胡少陽,葛根陽明,荊、防隨所應而至,以開腠理者也。此一方為發表之總劑也。

【摘錄】 《小兒諸熱辨》

幼科直言》卷五:解肌湯

【處方】 枳殼、干葛、陳皮、防風、川芎、桔梗、柴胡、薄荷。

【功效與作用】 小兒元氣無虧,濕氣蒸肺,致患腫症。

【用法用量】 蔥白1寸為引。兼服抱龍丸。微汗即愈。

【摘錄】 《幼科直言》卷五

《誠書》卷十五:解肌湯

【處方】 羌活、天花粉、荊芥、丹皮、甘草、紅花、黃連、防風、金銀花貝母

【功效與作用】 瘡毒壅盛。

【用法用量】 水煎服。

熱極,加紫草腹脹,加熟大黃

【摘錄】 《誠書》卷十五

《誠書》卷十二:解肌湯

【處方】 防風5分,山楂5分,紫蘇5分,天花粉5分,薄荷5分,陳皮5分,枳殼5分,茯苓3分,甘草2分。

【功效與作用】 發熱有驚。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錄】 《誠書》卷十二

《得效》卷一:解肌湯

【處方】 葛根1兩,黃芩半兩,芍藥半兩,甘草(炙)1分。

【製法】 上為散。

【功效與作用】 傷寒、溫病、天行,頭痛壯熱。

【用法用量】 每服5錢,水1盞半,棗子1枚,煎8分,日3服。3-4日不解,脈浮者,宜重服發汗。

【摘錄】 《得效》卷一

《聖惠》卷九:解肌湯

【處方】 乾薑1兩(炮裂,銼),麻黃1兩(去根節),赤芍藥3分,黃芩3分,石膏1兩。

【製法】 上為散。

【功效與作用】 傷寒2日,頭痛壯熱,骨節煩疼。

【用法用量】 每服5錢,以水1大盞,入蔥白2莖,豉半合,煎至5分,去滓,不拘時候,稍熱服,如人行三五里再服。汗出愈。

【摘錄】 《聖惠》卷九

《得效》卷十五:解肌湯

【處方】 柴胡、麻黃、木通、茯苓、犀角蒲黃、黃芩、赤芍藥、葛粉生地黃、甘草各等分

【製法】 上為散。

【功效與作用】 退熱。主婦人勞傷,感冒體熱,鼻血。

【用法用量】 每服4錢,水1盞半,加生薑3片,紅棗2枚煎,不拘時候溫服。

【摘錄】 《得效》卷十五

《聖惠》卷九:解肌湯

【處方】 麻黃半兩(去根節),桑根白皮半兩(銼),赤芍藥1分,梔子仁1分,前胡1分(去蘆頭),甘草1分(炙微赤,銼),杏仁1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桂心1分。

【製法】 上為散。

【功效與作用】 傷寒一日,邪毒氣在皮膚肌肉。

【用法用量】 每服5錢,以水1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5分,去滓,稍熱頻服,不拘時候。以厚衣蓋出汗。

【摘錄】 《聖惠》卷九

《聖惠》卷九:解肌湯

【處方】 麻黃1兩(去根節),甘草1分(炙微赤,銼),赤芍藥半兩,葛根1兩半(銼),石膏1兩半,桂心3分,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製法】 上為散。

【功效與作用】 傷寒初患一日,體熱頭痛。

【用法用量】 每服4錢,以水1中盞,入生薑半分,大棗3枚,煎至6分,去滓,不拘時候,稍熱頻服。衣蓋,以汗出為效。

【摘錄】 《聖惠》卷九

中藥方專題

參看中藥方劑主頁面。

按功效分類的常用方劑

解表劑清熱劑瀉下劑祛風濕劑祛濕利水劑溫里劑理氣劑消導劑驅蟲劑止血劑活血劑化痰止咳平喘劑安神劑熄風劑開竅劑補益劑固澀劑

中藥方大全 按拼音查詢

點擊字母查看完整藥方列表:

附:中藥材大全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相關頁面

本草圖書


中藥相關電子書

關於「解肌湯」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