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內科學/心悸
醫學電子書 >> 《中醫內科學》 >> 心腦病證 >> 心悸 |
中醫內科學 |
|
心悸是因外感或內傷,致氣血陰陽虧虛,心失所養;或痰飲瘀血阻滯,心脈不暢,引起以心中急劇跳動,驚慌不安,甚則不能自主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種病證。
心悸因驚恐、勞累而發,時作時止,不發時如常人,病情較輕者為驚悸;若終日悸動,稍勞尤甚,全身情況差,病情較重者為怔忡。怔忡多伴驚悸,驚悸日久不愈者亦可轉為怔沖。
心悸是心臟常見病證,為臨床多見,除可由心本身的病變引起外,也可由它臟病變波及於心而致。
《內經》雖無心悸或驚悸、怔忡之病名,但有類似症状記載,如《素問.舉痛論》:「驚則心無所依,神無所歸,慮無所定,故氣亂矣。」並認為其病因有宗氣外泄,心脈不通,突受驚恐,復感外邪等,並對心悸脈象的變化有深刻認識。《素問.三部九候論》說:「參伍不調者病。」最早記載脈律不齊是疾病的表現。《素問,平人氣象論》說:「脈絕不至曰死,乍疏乍數日死。」最早認識到心悸時嚴重脈律失常與疾病預後的關係。漢代張仲景在《傷寒論》及《金匱要略》中以驚悸、心動悸、心下悸等為病證名,認為其主要病因有驚擾、水飲、虛損及汗後受邪等,記載了心悸時表現的結、代、促脈及其區別,提出了基本治則及炙甘草湯等治療心悸的常用方劑。宋代《濟生方.驚悸怔仲健忘門》率先提出怔忡病名,對驚悸、怔仲的病因病機、變證、治法作了較為詳細的記述。《丹溪心法.驚悸怔忡》中提出心悸當「責之虛與痰」的理論。明代《醫學正傳.驚悸怔忡健忘證》對驚悸、怔忡的區別與聯繫有詳盡的描述。《景岳全書.怔忡驚恐》認為怔忡由陰虛勞損所致,且「虛微動亦微,虛甚動亦甚」,在治療與護理上主張「速宜節慾節勞,切戒酒色」;「速宜養氣養精,滋培根本」。清代《醫林改錯》論述了瘀血內阻導致心悸怔忡,記載了用血府逐瘀湯治療心悸每多獲效。
心悸是臨床常見病證之一,也可作為臨床多種病證的症状表現之一,如胸痹心痛、失眠、健忘、眩暈、水腫、喘證等出現心悸時,應主要針對原發病進行辨證治療。
根據本病的臨床表現,西醫學的各種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如心動過速、心動過緩、過早搏動、心房顫動或撲動、房室傳導阻滯、病態竇房結症候群、預激症候群及心功能不全、神經官能症等,凡以心悸為主要臨床表現時,均可參考本節辨證論治。
【病因病機】
1.體虛久病稟賦不足,素體虛弱,或久病失養,勞欲過度,氣血陰陽虧虛,以致心失所養,發為心悸。
2.飲食勞倦嗜食膏粱厚味,煎炸炙燸,蘊熱化火生痰,或傷脾滋生痰濁,痰火擾心而致心悸。勞倦太過傷脾,或久坐臥傷氣,引起生化之源不足,而致心血虛少,心失所養,神不潛藏,而發為心悸。
3,七情所傷平素心虛膽怯,突遇驚恐或情懷不適,悲哀過極,憂思不解等七情擾動,忤犯心神,心神動搖,不能自主而心悸。
4.感受外邪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痹證日久,復感外邪,內舍於心,痹阻心脈,心之氣血運行受阻,發為心悸;或風寒濕熱之邪,由血脈內侵於心,耗傷心之氣血陰陽,亦可引起心悸。如溫病、疫毒均可灼傷營陰,心失所養而發為心悸。或邪毒內擾心神,心神不安,也可發為心悸,如春溫、風溫、暑溫、白喉、梅毒等病,往往伴見心悸。
5,藥物中毒藥物過量或毒性較劇,損害心氣,甚則損傷心質,引起心悸,如附子、烏頭,或西藥銻劑、洋地黃、奎尼丁、腎上腺素、阿托品等,當用藥過量或不當時,均能引發心動悸、脈結代一類證候。
心悸的發病,或由驚恐惱怒,動搖心神,致心神不寧而為驚悸;或因久病體虛,勞累過度,耗傷氣血,心神失養,若虛極邪盛,無驚自悸,悸動不已,則成為怔仲。
心悸的病位主要在心,由於心神失養,心神動搖,悸動不安。但其發病與脾、腎、肺、肝四臟功能失調相關。如脾不生血,心血不足,心神失養則動悸。脾失健運,痰濕內生,擾動心神,心神不安而發病。腎陰不足,不能上制心火,或腎陽虧虛,心陽失於溫煦,均可發為心悸。肺氣虧虛,不能助心以主治節,心脈運行不暢則心悸不安。肝氣鬱滯,氣滯血瘀,或氣鬱化火,致使心脈不暢,心神受擾,都可引發心悸。
心悸的病性主要有虛實兩方面。虛者為氣血陰陽虧損,心神失養而致。實者多由痰火擾心,水飲凌心及瘀血阻脈而引起。虛實之間可以相互夾雜或轉化。如實證日久,耗傷正氣,可分別兼見氣、血、陰、陽之虧損,而虛證也可因虛致實,而兼有實證表現,如臨床上陰虛生內熱者常兼火亢或夾痰熱,陽虛不能蒸騰水濕而易夾水飲、痰濕,氣血不足、氣血運行滯澀而易出現氣血瘀滯,瘀血與痰濁又常常互結為患。總之,本病為本虛標實證,其本為氣血不足,陰陽虧損,其標是氣滯、血瘀、痰濁、水飲,臨床表現多為虛實夾雜之證。
【臨床表現】
心悸的基本證候特點是發作性心慌不安,心跳劇烈,不能自主,或一過性、陣發性,或持續時間較長,或一日數次發作,或數日一次發作。常兼見胸悶氣短,神疲乏力,頭暈喘促,甚至不能平臥,以至出現暈厥。其脈象表現或數或遲,或乍疏乍數,並以結脈、代脈、促脈、澀脈為常見。
心悸失治、誤治,可以出現變證。若心悸兼見浮腫尿少,形寒肢冷,坐臥不安,動則氣喘,脈疾數微,此為心悸重症心腎陽虛、水飲凌心的特點。若心悸突發,喘促,不得臥,咯吐泡沫痰,或為粉紅色痰涎,或夜間陣發咳嗽,.尿少肢腫,脈數細微,此為心悸危症水飲凌心射肺之特點。若心悸突見面色蒼白,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喘促欲脫,神志淡漠,此為心陽欲脫之危證。若心悸脈象散亂,極疾或極遲,面色蒼白,口唇紫紺,突發意識喪失,肢體抽搐,短暫即恢復正常而無後遺症,或一厥不醒,為心悸危症暈厥之特點。
【診斷】
1.自覺心慌不安,心跳劇烈,神情緊張,不能自主,心搏或快速,或心跳過重,或忽跳忽止,呈陣發性或持續不止。
2.伴有胸悶不適,易激動,心煩,少寐多汗,顫動,乏力,頭暈等。中老年發作頻繁者,可伴有心胸疼痛,甚至喘促,肢冷汗出,或見暈厥。
3.常由情志刺激、驚恐、緊張、勞倦過度、飲灑飽食等原因誘發。
4.可見有脈象數、疾、促、結、代、沉、遲等變化。
【鑒別診斷】
胸痹心痛胸痹心痛患者也可伴見心悸的症状,如表現為心慌不安,脈結或代,但以胸悶心痛為主症。此外,胸痹心痛中的真心痛,以心前區或胸骨後刺痛,牽及肩胛兩背為主症,並常伴較突出的心悸症状,脈或數,或遲,或脈律不齊,常因勞累、感寒、飽餐、情緒波動等而誘發,多呈短暫發作,但甚者心痛劇烈不止,唇甲紫紺或手足青冷至節,呼吸急促,.大汗淋漓,脈微欲絕,直到暈厥,病情危篤。因此,在胸痹心痛中心悸應視為胸痹的一系列臨床表現中的一個次要症状,而與以心悸為主症的心悸病證有所不同。
【辨證論治】
辨證要點
1.辯驚悸與怔忡大凡驚悸發病,多與情緒有關,可由驟遇驚恐,憂思惱怒,悲哀過極或過度緊張而誘發,多為陣發性,病來雖速,病情較輕,實證居多,病勢輕淺,可自行緩解,不發時如常人。怔忡多由久病體虛、心臟受損所致,無精神因素亦可發生,常持續心悸,心中惕惕,不能自控,活動後加重,病情較重,每屬實證,或虛中夾實,病來雖漸,不發時亦可見臟腑虛損症状。驚悸日久不愈,亦可形成怔忡。
2.辨虛實心悸證候特點多為虛實夾雜,虛者指臟腑氣血陰陽虧虛,實者多指痰飲、瘀血、火邪之類。辨證時,要注意分清虛實的多寡,以決定治療原則。
3.辨脈象觀察脈象變化是心悸辨證中重要的客觀內容,常見的異常脈象如結脈、代脈、促脈、澀脈、遲脈,要仔細體會、掌握其臨床意義。臨床應結合病史、症状,推斷脈症從舍。一般認為,陽盛則促,數為陽熱,若脈雖數、促而沉細、微細,伴有面浮肢腫,動則氣短,形寒肢冷,舌淡者,為虛寒之象。陰盛則結,遲而無力為虛,脈象遲、結、代者,一般多屬虛寒,其中結脈表示氣血凝滯,代脈常為元氣虛衰、臟氣衰微。凡久病體虛而脈象弦滑搏指者為逆,病情重篤而脈象散亂模糊者為病危之象。
4.辨病情對心悸的臨床辨證應結合引起心悸原發疾病的診斷,以提高辨證準確性,如功能性心律失常所引起的心悸,常表現為心率塊速型心悸,多屬心虛膽怯,心神動搖;冠心病心悸,多為氣虛血瘀,或由痰瘀交阻而致;風心病引起的心悸,以心脈痹阻為主;病毒性心肌炎引起的心悸,多由邪毒外侵,內舍於心,常呈氣陰兩虛,瘀阻絡脈證。
治療原則
心悸虛證由臟腑氣血陰陽虧虛、心神失養所致者,治當補益氣血,調理陰陽,以求氣血調暢,陰平陽秘,並配合應用養心安神之品,促進臟腑功能的恢復。心悸實證常因於痰飲、瘀血等所致,治當化痰、滌飲、活血化瘀,並配合應用重鎮安神之品,以求邪去正安,心神得寧。臨床上心悸表現為虛實夾雜時,當根據虛實之多少,攻補兼施,或以攻邪為主,或以扶正為主。
分證論治
.心虛膽怯
症状:心悸不寧,善驚易恐,坐臥不安,少寐多夢而易驚醒,食少納呆,惡聞聲響,苔薄白,脈細略數或細弦。
治法:鎮驚定志,養心安神。
方中龍齒、硃砂鎮驚寧神;茯苓、茯神、石菖蒲、遠志安神定志;人蔘益氣養心。可加琥珀、磁石重鎮安神。
.心脾兩虛
症状:心悸氣短,頭暈目眩,少寐多夢,健忘,面色無華,神疲乏力,納呆食少,腹脹便溏,舌淡紅,脈細弱。
方藥:歸脾湯。
方中當歸、龍眼肉補養心血;黃芪、人蔘、白朮、炙甘草益氣以生血;茯神、遠志、酸棗仁寧心安神;木香行氣,令補而不滯。,
若心悸氣短,神疲乏力,心煩失眠,五心煩熱,自汗盜汗,胸悶,面色無華,舌淡紅少津,苔少或無,脈細數,為氣陰兩虛,治以益氣養陰,養心安神,用炙甘草東加減。本方益氣滋陰,補血復脈。方中炙甘草、人蔘、大棗益氣以補心脾;乾地黃、麥冬、阿膠、麻子仁甘潤滋陰,養心補血,潤肺生津;生薑、桂枝、酒通陽復脈。氣虛甚者加黃芪、党參;血虛甚者加當歸、熟地;陽虛甚而汗出肢冷,脈結或代者,加附片、肉桂;陰虛甚者,加麥冬、阿膠、玉竹;自扦、盜汗者,加麻黃根、浮小麥。
.陰虛火旺
症状:心悸易驚,心煩失眠,五心煩熱,口乾,盜汗,思慮勞心則症状加重,伴有耳鳴,腰酸,頭暈目眩,舌紅少津,苔薄黃或少苔,脈細數。
治法:滋陰清火,養心安神。
方藥:黃連阿膠湯。
方中黃連、黃芩清心火;阿膠、芍藥滋陰養血;雞子黃滋陰清熱兩相兼顧。常加酸棗仁、珍珠母、生牡蠣等以加強安神定悸之功。
腎陰虧虛、虛火妄動、遺精腰酸者,加龜板、熟地、知母、黃柏,或加服知柏地黃丸,滋補腎陰,清瀉虛火。陰虛而火熱不明顯者,可改用天王補心丹滋陰養血;養心安神。心陰虧虛、心火偏旺者,可改服硃砂安神丸養陰清熱.鎮心安神。
若陰虛夾有瘀熱者,可加丹參、赤芍、丹皮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夾有痰熱者,可加用黃連溫膽湯,清熱化痰。
.心陽不振
症状:心悸不安,胸悶氣短,動則尤甚,面色蒼白,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脈虛弱,或沉細無力。
治法:溫補心陽,安神定悸。
方中桂枝、炙甘草溫補心陽;生龍齒、生牡蠣安神定悸。大汗出者,重用人蔘、黃芪,加煅龍骨、煅牡蠣、山萸肉,或用獨參湯煎服;心陽不足、寒象突出者,加黃芪、人蔘、附子益氣溫陽;夾有瘀血者,加丹參、赤芍、桃仁、紅花等。
.水飲凌心
症状:心悸,胸悶痞滿,渴不欲飲,下肢浮腫,形寒肢冷,伴有眩暈,噁心嘔吐,流涎,小便短少,舌淡苔滑或沉細而滑。
方藥:苓桂術甘湯。
方中茯苓淡滲利水;桂枝、炙甘草通陽化氣;白朮健脾祛濕。兼見噁心嘔吐,加半夏、陳皮、生薑皮和胃降逆止嘔;尿少肢腫,加澤瀉、豬苓、防己、大腹皮、車前子利水滲濕;兼見水濕上凌於肺,肺失宣降,出現咳喘,加杏仁、桔梗以開宜肺氣,葶藶子、五加皮、防己以瀉肺利水;兼見瘀血者,加當歸、川芎、丹參活血化瘀。
若腎陽虛衰,不能制水,水氣凌心,症見心悸,咳喘,不能平臥,浮腫,小便不利可用真武湯,溫陽化氣利水。方中附子溫腎暖土;茯苓健脾滲濕;白朮健脾燥濕;白芍利小便,通血脈;生薑溫胃散水。
.心血瘀阻
症状:心悸,胸悶不適,心痛時作,痛如針刺,唇甲青紫,舌質紫暗或有瘀斑,脈澀或結或代。
治法:活血化瘀,理氣通絡。
方藥:桃仁紅花煎。
方中桃仁、紅花、丹參、赤芍、川芎活血化瘀;延胡索、香附、青皮理氣通脈止痛;生地、當歸養血和血。胸部窒悶不適,去生地之滋膩,加沉香、檀香、降香利氣寬胸。胸痛甚,加乳香、沒藥、五靈脂、蒲黃、三七粉等活血化瘀,通絡定痛。兼氣虛者,去理氣之青皮,加黃芪、党參、黃精補中益氣。兼血虛者,加何首烏、枸杞子、熟地滋養陰血。兼陰虛者,加麥冬、玉竹、女貞子滋陰。兼陽虛者,加附子、肉桂、淫羊藿溫補陽氣。兼挾痰濁,而見胸滿悶痛,苔濁膩者,加瓜蔞、薤白、半夏理氣寬胸化痰。
心悸由瘀血所致,也可選用丹參飲或血府逐瘀湯。
.痰火擾心
症状:—心悸時發時止,受驚易作,胸悶煩躁,失眠多夢,口乾苦,大便秘結,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膩,脈弦滑。
治法:清熱化痰,寧心安神。
方藥:黃連溫膽湯。
方中黃連苦寒瀉火,清心除煩;溫膽湯清熱化痰。全方使痰熱去,心神安。可加梔子、黃芩、全瓜蔞,以加強清火化痰之功。可加生龍骨:生牡蠣、珍珠母、石決明鎮心安神。若大便秘結者,加生大黃瀉熱通腑。火熱傷陰者,加沙參、麥冬、玉竹、天冬、生地滋陰養液。
重症心悸時應予心電監護,中西藥物綜合搶救治療,常用的中藥搶救措施有:①脈率快速型心悸可選用生脈注射液靜脈緩慢注射,或靜脈滴注,也可用強心靈、福壽草總甙、萬年青甙,緩慢靜注。②脈率緩慢型心悸可選用參附註射液或人蔘注射液緩慢靜注或靜脈滴注。
【轉歸預後】
心悸的預後轉歸主要取決於本虛標實的程度,治療是否及時、恰當。心悸僅為偶發、短暫、陣發者,一般易治,或不藥而解;反覆發作或長時間持續發作者,較為難治。如患者氣血陰陽虛損程度較輕,未見瘀血、痰飲之標證,病損臟腑單一,治療及時得當,脈象變化不顯著者,病證多能痊癒。反之,脈象過數、過遲、頻繁結代或乍疏乍數者,治療頗為棘手,兼因失治、誤治,預後較差。若出現喘促、水腫、胸痹心痛、厥證、脫證等變證、壞病,若不及時搶救治療,預後極差,甚至卒死。.
【預防與調攝】
情志調暢,飲食有節及避免外感六淫邪氣,增強體質等是預防本病的關鍵。積極治療胸痹心痛、痰飲、肺脹、喘證及痹病等,對預防和治療心悸發作具有重要意義。
心悸患者應保持精神樂觀,情緒穩定,堅持治療,堅定信心。應避免驚恐刺激及憂思惱怒等。生活作息要有規律。飲食有節,宜進食營養豐富而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宜低脂、低鹽飲食,忌煙酒、濃茶。輕證可從事適當體力活動,以不覺勞累、不加重症状為度,避免劇烈活動。重症心悸應臥床休息,還應及早發現變證、壞病先兆症状,做好急救準備。
【結語】
心悸由體虛久病,飲食勞倦,情志所傷,感受外邪,藥物中毒等原因,導致臟腑功能失調,以心的氣血陰陽不足,心神失養,或氣滯、痰濁、血瘀、水飲擾動心神而發病。病位在心,與脾、腎、肝、肺有關。可由心之本臟自病引起,也可是他臟病及於心而成。多為虛實夾雜之證。虛證主要是氣、血、陰、陽虧損,心神失養;實證主要有氣滯、血瘀、痰濁、水飲擾動心神,心神不寧。虛者治以補氣血,調陰陽,並以養心安神之品,使心神得養則安;實者,或行氣化瘀,或化痰逐飲,或清熱瀉火,並配以重鎮安神之品,使邪去正安,心神得寧。主要分為以下七個證型:心虛膽怯,治以鎮驚定志,養心安神,方用安神定志丸;心脾兩虛,治以補血養心,益氣安神,方用歸脾湯;陰虛火旺,治以滋陰清火,養心安神,方用黃連阿膠湯;心陽不振,治以溫補心陽,安神定悸,方用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水飲凌心,治以振奮心陽,化氣利水,方用苓桂術甘湯;心血瘀阻,治以活血化瘀,理氣通絡,方用桃仁紅花煎;痰火擾心,治以清熱化痰,寧心安神,方用黃連溫膽湯。積極配合治療,保持情緒穩定樂觀,飲食有節,養成良好的有規律的生活習慣有助於康復。
【文獻摘要】
《素問.平人氣象論》:「脈絕不至曰死,乍疏乍數日死。」
《素部.三部九候論》:「參伍不調者病。」
《金匱要略.驚悸吐衄下血胸滿瘀血病脈證治》:「寸口脈動而弱,動則為驚,弱則為悸。」
《丹溪心法.驚悸怔仲》:「驚悸者血虛,驚悸有時,以硃砂安神丸。痰迷心膈者,痰藥皆可,定志丸加琥珀、鬱金。怔仲者血虛,怔仲無時,血少者多。有思慮便動,屬虛。時作時止者,痰因火動。瘦人多因是血少,肥人屬痰。尋常者多是痰。自覺心跳者是血少,四物、硃砂安神之類。」
《景岳全書.怔仲驚恐》:「怔仲之病,心胸築築振動,惶惶惕惕,無時得寧者也。……此證惟陰虛勞損之人乃有之,蓋陰虛於下,則宗氣無根,而氣不歸源,所以在上則浮撼於胸臆,在下則振動於臍旁,虛微者動亦微,虛甚者動亦甚。凡患此者,速宜節慾,節勞,切忌酒色。」。
《證治匯外,驚悸怔忡》:「驚悸者,忽然若有所驚,惕惕然心中不寧,其動也有時。怔忡者,心中惕惕然,動搖不靜,其作也無時。」
《醫林改錯.血府逐瘀湯所治之症目》:「心跳心慌,用歸脾安神等方不效,用此方百發百中。」
【現代研究】
.臨床研究
1.辨證論治①宋氏認為心律失常的病機多為本虛標實。本虛的治療,陰虛用六味地黃丸、生脈散、補心湯;陽虛用人蔘真武湯、附子理中湯、桂附八味丸、附子注射液;氣虛用養心湯;氣陰兩虛用炙甘草湯、歸脾湯、生脈注射液;陰陽兩虛用金匱腎氣丸或參附湯加味。標實的治療,痰濁用加味溫膽湯、瓜蔞薤白半夏湯;血瘀用血府逐瘀湯、丹參飲加味、桃紅四物湯、丹參注射液;氣滯用四逆散加味;寒凝用麻黃附子細辛湯加味或瓜蔞薤白桂枝湯;火邪用清心湯[河南中醫1989;(5):249)。②宋氏根據脈象變化將心律失常分為快速型心悸(如呈現數脈、疾脈、極脈、脫脈、複合脈等)、緩慢型心悸(如呈現緩脈、遲脈、損脈、敗脈、奪精脈等)、節律不整型心悸(如見澀脈、促脈、代脈、結脈、或脈象乍疏乍數、忽強忽弱等)。對心律失常的治療,虛證以補虛為主,補益氣血,或調理陰陽,以求氣血通暢,陰平炤秘,常配養心安神;實證當以祛邪為主,常用化痰滌飲,活血化瘀等治法,配合用重鎮安神[中醫內科急症證治1985:446]。
2,辨病結合辨證治療①病毒性心肌炎:張氏複習文獻總結近年來該病的辨證治療主要分為氣陰兩虛型、心陽虛衰型、陰虛陽亢型、熱毒型、痰濁痹阻型、心脈痹阻型六型,此外,臨床中對本病進行分期(急性期、慢性期、恢復期)辨證治療及其中藥治療的實驗研究也取得了一定進展[天津中醫學院學報1997;(1):46]。②病態竇房結症候群:針對該病的主要病機為陽虛,尤以心腎陽虛突出,臨床採用附子工號注射液、麻黃附子細辛湯等溫補方法進行治療,針對其基本病機為陽虛兼氣虛、陰虛、血瘀、痰濁等,採用溫陽益氣活血法或溫用益氣養陰活血法等綜合治療措施。另外,臨床上還採用護心丹、心寶、山莨菪鹼、活心丹等辨病治療,均取得較好療效。現代研究認為:党參、桂枝、附片、炙甘草、麥冬、丹參、麻黃、五味子、當歸、黃芪、細辛、川芎、J1U靈脾、乾薑等藥為治療病態竇房結症候群的常用藥,其中尤以人蔘增率作用最為顯著[中西醫結合雜誌1986;.(6):376L③早搏的治療:梁氏以復律湯(人蔘、麥冬、五味子、丹參、黃芪、當歸、苦參、黃連等12味中藥)治療過早搏動100例,其中心虛膽怯16例,心血不足24例,氣陰兩虛30例,心血瘀阻20例,心陽不振10例,2周為1療程,一般服1-2個療程,停服其他抗心律失常中西藥,取得較好療效,尤以氣陰兩虛、心血不足、心血瘀阻型療效為佳[實用中西醫結合雜誌1997;(7):613]信治療本病還有抗早搏湯(常山、姜半夏、苦參、炙甘草)、整律合劑(党參、丹參、苦參、柏子仁、常山、炙甘草)、整律湯(丹參、阿膠、瓜蔞、桂枝、棗仁、茯苓、煅龍牡、炙黃芪、蛤蟆干、薤白、炙甘草)、脂瀉通(補骨脂、澤瀉、木通)等[中西醫結合雜誌1991;(7):445]。④房顫的治療:王氏用除顫湯(丹參、苦參、五味子、柏子仁、三七、川芎)等治療。崔氏用轉律湯(紅參、丹參、苦參、酸棗仁、琥珀、車前子)合併小劑量奎尼丁治療,轉律成功率高且可減免奎尼丁的毒副作用[廣西中醫藥1990;(5):43]。
實驗研究
為了提高中藥抗心律失常的療效,探討其作用機理及途徑,近年來國內對抗心律失常中藥藥理進行了較為深入的研究。根據藥理作用,抗心律失常中藥大致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1.阻滯心肌鈿胞膜鈉通道類苦參、纈草、當歸、白菖蒲、山豆根、甘松、田七、延胡索、地龍、衛茅等,能對抗烏頭鹼引起的快速心律失常。2.興奮p受體類麻黃、附子、細辛、吳茱萸、蜀椒、丁香等,能對抗緩慢性心律失常。3抑制Na+-K+-ATP酶類福壽草、萬年青、羅布麻、夾竹桃、鈴蘭、蟾酥等。大多具有洋地黃樣作用,可對抗室上性心動過速及控制快速房顫心室率。4.阻滯p受體類佛手甾醇甙、淫羊藿、葛根等,能治療快速型心律失常及降血壓、緩解心絞痛。5.主要阻滯鈣通道類粉防己鹼、小檗胺等,可能有阻斷組眩受體及擴張冠狀動脈、桔抗喹巴因及氯化鈣誘發的心律失常的作用。6.主要延長動作電位過程類黃楊鹼D、延胡索鹼工、黃連素、木防己鹼,通過延長動作電位過程,抑制異位節律點的自律性或消除折返而具抗心律失常作用[廣東醫學1985;(9):33]。
參看
心腦病證 | 胸痹心痛 |
關於「中醫內科學/心悸」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