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胃丸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目錄

《千金翼》卷十五:和胃丸

【處方】 大黃1分,細辛1分,黃連1分,蜀椒(去目閉口者,汗)1分,皂莢(炙,去皮子)1分,當歸1分,桂心1分,杏仁(去皮尖雙仁,熬)1兩半,黃芩1兩半,葶藶(熬)半兩,阿膠(炙)半兩,芒消半兩,厚朴2分(炙),甘遂1兩,半夏5分(洗)。

【製法】 上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與作用】 調六腑,安五臟,導達腸胃,令人能食。主胃痛,悁煩噫逆,胸中氣滿,腹脅下邪氣寒壯積聚,大小便乍難。並主女人絕產

【用法用量】 每服5丸,空腹酒送下,稍加至10丸,1日3次。

【摘錄】 《千金翼》卷十五

聖濟總錄》卷四十六:和胃丸

【處方】 甘草(生,銼)2兩,高良姜(生)2兩,藿香葉1兩,桂(去粗皮)1兩,丁香皮(炙)1兩。

【製法】 上為末,煉蜜和杵三二百下,為丸如櫻桃大。

【功效與作用】 脾胃冷熱不和,不能飲食,胸膈滿悶,痰唾吐逆,及一切氣疾。

【用法用量】 每服1丸,鹽湯嚼下,空心服。

【摘錄】 《聖濟總錄》卷四十六

《聖濟總錄》卷四十七:和胃丸

【處方】 半夏(湯洗10遍,切作片子)半分,牽牛子(炒)半分,生薑1兩(切作片子),人蔘半兩,礬蝴蝶半兩,藿香葉半兩,丁香1錢。

【製法】 上藥先將半夏、牽牛、生薑於銀石器內慢火煮,候水盡,焙乾,與人蔘等藥同杵為末,用生薑汁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與作用】 胃寒腸熱,腹脹泄利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空心食前用生薑米飲送下。

【摘錄】 《聖濟總錄》卷四十七

永類鈐方》卷二十一:和胃丸

【處方】 丁香1錢,藿香葉1錢,蠍尾1錢,白朮(切,焙)1兩,制半夏1兩。

【製法】 上為末,薑汁糊丸,如小豆大。

【功效與作用】 小兒吐瀉,有痰,不思飲食,困頓欲生風。

【用法用量】 每服3歲丸,空心生薑湯送下。

【摘錄】 《永類鈐方》卷二十一

普濟方》卷一三七:和胃丸

【處方】 大黃(酒浸)1兩,甘遂1兩,桂枝1兩,乾薑1兩,白朮1兩,茯苓1兩,芍藥1兩,厚朴1兩,半夏(洗)1兩,巴豆10粒(去皮心,研如脂)。

【製法】 上為末,入巴豆,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與作用】 陽明病,內有停水,心下痛嘔吐,腹脅滿者。

【用法用量】 每服2丸,白飲送下。

【摘錄】 《普濟方》卷一三七

《聖濟總錄》卷四十五:和胃丸

【處方】 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透)4兩,乾薑(炮)1兩半,當歸(切,焙)1兩半,人蔘1兩1分,檳榔(銼)1兩1分,陳橘皮(湯浸,去白,焙)2兩,白朮2兩,半夏(湯洗7遍,去滑,焙)2兩,桔梗(焙)1兩,甘草(炙)半兩,訶黎勒皮3分。

【製法】 上為末,酒麵糊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與作用】 脾胃虛冷,食即嘔逆,水谷不化,或時泄利。

【用法用量】 每服15-20丸,溫生薑棗湯送下,米飲亦得,不拘時候。

【摘錄】 《聖濟總錄》卷四十五

《局方》卷三:和胃丸

【處方】 厚朴(去粗皮,銼碎,以生薑2兩研爛同炒)、半夏(一半湯洗,晒乾,微炒,一半生薑汁製作餅,炙黃),鱉甲(9肋大者)1枚(黃泥外固,以米醋2碗,化硇砂1兩,放鱉甲內慢火熬干,取2兩細研如粉),神曲(碎,炒)2兩,麥櫱(微炒)2兩,白朮(銼,炒)2兩,肉桂(去粗皮)2兩,枳殼(去瓤,麩炒)3兩,三棱(炮)3兩,青皮(去白,炒)3兩,人蔘3兩,陳皮(去白)4兩,訶子(炮,去核)4兩,檳榔1兩半,當歸1兩半,芍藥1兩,甘草(炒)1兩,乾薑(炮)3分,赤茯苓(去皮)3分。

【製法】 上為細末,蜜為丸,如小豆大。

【功效與作用】 溫和脾胃,調進飲食。主脾胃不和中脘氣痞,心腹脹悶,不思飲食,嘔吐痰逆,噫氣吞酸面色萎黃肌肉消瘦,腹脅刺痛,便利不調,少力嗜臥,體重節痛;及虛勞脾胃虛弱,飲食不化,心腹痞滿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加至30丸,微嚼破,溫水送下,不拘時候。老幼氣弱皆可常服。

【摘錄】 《局方》卷三

中藥方專題

參看中藥方劑主頁面。

按功效分類的常用方劑

解表劑清熱劑瀉下劑祛風濕劑祛濕利水劑溫里劑理氣劑消導劑驅蟲劑止血劑活血劑化痰止咳平喘劑安神劑熄風劑開竅劑補益劑固澀劑

中藥方大全 按拼音查詢

點擊字母查看完整藥方列表:

附:中藥材大全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相關頁面

本草圖書


中藥相關電子書

關於「和胃丸」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